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四种背景吸收干扰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干扰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是每个分析工作者所经常遇到的问题,目前,原子吸收仪器中所采用的背景校正技术最常用的有四种:塞曼效应、氘灯连续光源、邻近线和S-H法四种。本文针对邻近线、氘灯、塞曼和S-H法作了比较,给出了四种背景校正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自吸效应-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原理作了进一步探讨。通过实验考察了宽、窄脉冲电流对原子吸收系数k_(la)和k_(ha)的影响,通过测试求得自吸效应-原子吸收法测定银等8种元素灵敏度的下降率和精密度。观测了空气-乙炔火焰的背景吸收以及自吸效应校正谱线重叠干扰的能力,并成功地测定了酒中的锌。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吸背景校正,使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了不同动物组织中的微量镍,并对各种实验条件进行了选择。该法在0~400μg/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特征量为4.4×10~(-10)g,回收率为97.3%~102%。  相似文献   

4.
王雪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5):6498-6502
在微观地层模型显示系统中,地下图像存在摄像系统光轴不正、图像光照不均匀等问题,在后续的分割、提取界限等处理时,会因为背景不均匀而影响处理效果,因此需要进行背景校正。现利用曲面拟合和滤波的方法进行背景校正。对这两种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并给出实现的思路和方法,对两种方法做了分析和比较。曲面拟合可得到精确的背景校正模板,但是操作复杂,需要专业的熟悉曲面方程的人员来操作;滤波的方法不需要人工太多的干预,自动生成背景模板,可以对校正效果做人工比对,获得相对比较精确的校正背景模板,两者都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5.
滕红霞  董平  武云琳 《太原科技》2011,(9):91-92,95
利用全谱直读ICP-AES(CID检测器)分析技术,对试样溶解方法、元素分析谱线和背景校正扣除、仪器分析参数等因素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同时测。定不锈钢中多元素。  相似文献   

6.
改进的路面图像背景校正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CCD(charge coupled device)摄像机在拍摄路面图像时存在的背景光照不均问题,对传统的背景校正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改进的基准背景法和两种改进的背景平均校正法:减背景法和校正系数法.结合实例对上述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基准背景法运算简便,适用于任何路面图像的背景校正;减背景法抑制背景噪声的能力优于校正系数法,但后者校正的图像更符合人眼的观测习惯.另外,对背景校正后的图像进行图像分割的结果也表明,当路面图像背景亮度均匀时,大津法可以获得理想的图像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大气压环境下,利用Nd:YAG激光器烧蚀锌靶产生激光等离子体,通过时间分辨测量技术研究了Zn等离子体的辐射光谱特征.选择Zn原子的6条特征谱线分别研究了其自吸收系数在不同延迟时间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等离子体演化的1 000 ns左右,等离子体基本满足光学薄的条件,随着等离子体的冷却,自吸收系数逐渐减小,自吸收效应增强.此外,在考虑自吸收效应后,文中还计算了等离子体中的电子数密度与电子温度,与考虑自吸收修正前的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相比,考虑自吸收效应后等离子体中的电子温度和电子数密度均变小.  相似文献   

8.
自吸泵的自吸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气液两相混合流动与分离过程。本文利用非稳态数值模拟方法模拟自吸泵自吸过程,初始条件为进水管及出水管含有部分空气,然后估算自吸时间。模拟结果表明:泵吸气和排气主要集中在自吸初期,期间叶轮入口和泵出口气含率最高分别可达62.4%和45.3%;叶轮入口气含率变化较泵出口气含率变化剧烈;此外,叶轮与导叶间隙对自吸性能有影响,间隙与自吸时间呈负相关变化,说明较大的间隙有利于泵的自吸。  相似文献   

9.
对塞曼、氘灯及自吸收三种扣背景方式的性能进行分析比较,测定了三种扣背景方式的灵敏度、精确度及准确度。分析结果说明不同样品和不同元素受背景干扰的程度不同,用自吸法扣背景会使测定的灵敏度降低,适用于灵敏度较高的元素分析;氘灯法虽能使灵敏度提高,但只适用于波长小于430纳米的元素。塞曼方式是理想的扣背景方式,测定结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0.
用顺序ICP光谱仪测定录音带磁粉中Ca、Mg、Cr、Co、Mn、Zn和Ti等痕量元素。样品用H_2SO_4/H_3PO_4/HNO_3混合酸分解。利用仪器的扫描程序,确定被测元素的分析线及背景校正点波长,并求干扰元素校正系数。估计了七个元素的检出限。测得平均回收率在90~104%之间。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设计性实验——超声多普勒效应测速.该实验要求学生理解超声多普勒效应测速的原理,利用气垫导轨实验仪器和声速测定实验仪器,设计出一套超声多普勒效应测速实验仪器,并利用该仪器测量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解决6yB-12悬臂离心式鱼泵的自吸问题出发,简要介绍自吸器(即喷射器)的工作原理。利用柴油机废气作为驱动流体,根据热力学能量守恒定律,对自吸器进行必要的理论计算和参数的选择,结合多次的实验,取得比较合理的数据。制成的喷射器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自吸的任务。并对与自吸器有关的鱼泵单向阀作了重要的改进,解决了该类型鱼泵长期未解决的问题,在渔业生产上具有应用与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评了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背景校正方法。井对新的背景校正方法——S-H法的基本原理作了简要地介绍。同时,对背景校正的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措施亦作了一些粗浅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将一台没有自吸能力的6吋单级单吸离心泵在不影响原泵性能的情况下改制成功为一种结构简单的外混式双蜗壳自吸离心泵,并对泵的自吸性能进行了理论探讨,导出了在任意安装高度下泵的自吸时间和泵在不同转数下所能达到的最大自吸高度的计算公式。指出了计算值和试验值的自吸性能曲线有相同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复杂背景中异物检测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同色异谱特性的反射光谱图像检测方法.在分析同色异谱过程中异物与背景光照差异基础上,建立波长优选函数筛选最佳波长的反射光源构建成像检测系统.以棉花中的白色丝状异物作为实验对象,利用最佳波长反射成像系统获取异物图像特征,采用背景校正及自适应阈值二值化处理提取异物目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检测背景中的相似异物,为棉花异物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多级自吸泵在节能与操作简便方面的实用意义,并且利用外混式自吸原理,将一台普通节段式多级离心泵改造成一台多级自吸离心泵,同时保持了原有的性能和安装尺寸。还分析了两端轴封漏气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水平井分段压裂形成的裂缝网络使页岩气藏经济开发,但也为压裂液大量滤失和进入页岩基块深部提供了通道和途径,削弱了压裂改造效果。开展页岩基块、单一裂缝、"T"型裂缝网络水相自吸试验,并与致密砂岩水相自吸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单一基块、裂缝相比,页岩裂缝网络在增大水相赋存空间的同时,也为裂缝-基块间自吸创造有利供给条件,增加了水相自吸侵入深度;致密砂岩水相自吸呈现活塞式均匀推进,且未产生新裂缝,而页岩水相自吸优先沿页理发生,因侵入流体与页岩发生水-岩作用萌生页理缝,进一步增加页岩缝网密度,扩大水相自吸范围。通过优选压裂液配方,利用滞留压裂液与页岩相互作用,发挥滞留压裂液对储层缝网的积极改造作用,可以达到改善页岩储层渗流通道、强化页岩气解吸-扩散-渗流传质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描述自吸泵自吸性能的参数是抽气率q和真空度H_s,并且介绍了测试自吸性能的简易方法。文中指出可以自吸性能曲线的斜率K,作为对不同型式自吸泵及其自吸能力强弱的评定值。自吸方式和叶轮圆周速度是影响K值的主要因素。提高自吸泵的自吸性能,就是要提高K的绝对值。  相似文献   

19.
在25WZ1-12型样泵型式试验基础上,得出旋涡泵外特性曲线。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原理,基于雷诺时均方程和k-ω双方程湍流模型,获取自吸旋涡泵内部流场数值模拟分布状况。通过对比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阐明旋涡泵抽吸及扬程形成原理、汽蚀性能特点和自吸过程。  相似文献   

20.
毛细管自吸是水驱油气藏和裂缝性油气藏开采的重要机理,也是造成致密气藏水相圈闭损害的主要因素。综述分析毛细管自吸的机理认为,储层岩石毛细管自吸包括润湿相饱和度增加和重新分布2个过程。着重研究初始含水饱和度、物性、裂缝、流体性质和岩石表面性质对毛细管自吸速率影响实验的进展,低初始含水饱和度和裂缝的存在促进毛细管自吸过程,储层损害抑制毛细管自吸,流体界面张力改变和岩石润湿修饰可调控岩石毛细管自吸。毛细管自吸在岩芯分析、提高油气采收率、储层损害评价、工作液优选方面已体现出优越性,为注水、聚合物开采提高油气采收率和有效保护油气层提供依据,将成为研究致密油气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