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分析电子机械制动器(electmmechanical bloking,简称EMB)的制动效能,建立了电子机械制动器的数学模型和在水平路面上汽车制动时整车动力学模型,运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电子机械制动器和液压制动器(hydmulic braking简称HB)的制动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电子机械制动器的制动效能明显优于传统的液压制动器,为电子机械制动器工程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子科技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机械制动系统作为全新的制动理念,具有系统的可控性好、响应速度快的特点,极大的提高了汽车制动安全性能,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通过分析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发展现状,针对其工作原理及结构进行探讨,并对关键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许文静 《科技信息》2010,(23):I0105-I0105
汽车电控机械制动系统(EPB)以电子元件替代了大部分液压和机械元件,减少了制动系统机械传动的滞后时间。这种制动方式从根本上防止汽车无意间自行移动,以确保汽车安全,因此被用来渐渐取代传统的手动制动。本文主要对电控机械制动在汽车上的运用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对EPB系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为应对轨道车辆制动系统向全电气化、智能化发展的新需求,对电子机械制动技术在轨道车辆上的应用展开研究。针对有轨电车车型构建了基于电子机械制动的整车制动系统架构,并完成电子机械制动系统样机的设计生产。提出基于卡尔曼滤波的融合力闭环控制方法,并通过搭建的综合性能试验台,对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了地面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自动精确补偿磨损间隙,具有快速响应能力、良好的稳态控制精度以及多机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电动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该设计方案包括系统、硬件、软件和机械部分的设计、关键模块单元设计以及关键问题分析.采用基于滚珠丝杆的非自锁机构与电磁的自锁机构实现的电子机械制动器,可以实现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冗余设计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该系统与传统液压制动系统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环保、操作灵活、舒适、稳定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电动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是一种以电驱动元件的制动执行器,其具有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安全环保等优点,该文则对电动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进行研究,采用线控制动技术,实现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功能的电子机械制动器。  相似文献   

7.
建立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及1/2车辆动力学模型。针对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不确定性和非线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滑移率的电子机械制动模糊滑模控制算法用于实现常规制动和紧急制动。该算法结合车辆制动过程中前、后轴载荷的动态变化设计滑模等效控制量,采用模糊校正器调整滑模切换控制量。采用硬件在环实验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与PID控制和滑模控制相比,能够快速平衡地达到目标值,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对各种路况及工况的适应性更好,对提高车辆制动的稳定性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汽车制动力分配比的优化设计与仿真计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汽车在制动时的受力分析,确定了制动力分配比初值,给出了制动力分配比β的极限关系式,并对制动系统主要元器件的参数选取对汽车制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满载与空载不同的使用频率下,整车具有良好制动稳定性、较高制动效率的一种优化设计方法;结合某轻型运输车的实例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在常用路面附着系数范围内进行了仿真计算。所得结果对汽车制动系统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数学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款车型,建立了电子机械制动器的数学模型和在水平路面上汽车制动时整车动力学模型。为电子机械制动器工程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安全系统中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功能是控制汽车在停车时有一个稳定减速的过程,同时还可以让汽车停止时不受坡道的影响而能够在斜坡路面上停车。汽车制动系统中以气压动力制动最为常见,普遍应用于中重型卡车。该文首先对汽车制动系统的组成与分类进行介绍,研究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汽车制动性能,以卡车为研究对象优化设计其汽车轴间制动力的分配,使卡车制动系统能与整车之间进行良好的匹配。  相似文献   

11.
基于提高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性能的目的,以"电机+行星齿轮减速器+螺旋变向"制动执行器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理论进行了汽车制动的多柔体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得到了多柔体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运用ADAMS仿真方法分析了系统的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得到了制动夹紧力和制动距离等仿真结果。研究表明,采用"电机+行程齿轮减速器+螺旋变向"的制动执行器进行电控制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满足制动法规要求。研究表明,该制动执行器提高了电控制动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介绍惯性制动系统工作原理,建立全挂汽车列车制动力学模型,建立了牵引车、全挂车制动力分配优化设计模型,该模型以实际附着效率曲线与理想附着效率曲线之间的面积差最小为目标函数,以GB 12676—1999中制动力分配要求为约束条件.利用此模型对某汽车列车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全挂汽车列车制动系统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电惯量的汽车惯性式制动试验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传统的汽车惯性式制动试验系统采用机械惯量盘模拟汽车运动惯量,这种系统体积大、惯量调整困难、自动化程度不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电惯量的汽车惯性式制动试验系统的设计思想.该设计通过对机械惯量数学模型的分析,提出了用控制算法控制电动机,使它的输出惯量能模拟机械式惯量盘的惯量,即用"电惯量"代替"机械惯量".文中用MATLAB软件对系统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并作了可行性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设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汽车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电子控制技术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机械装置。本文笔者从线控驱动系统、线控转向系统、线控制动系统和线控驻车系统等四个方面对现代汽车底盘电子集成化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广阔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15.
初步建立了中卡三轴(6×2)载货汽车的制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参照相关法规及国家标准的要求,对其制动系统的主要参数及制动器进行了设计计算,并在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上对车辆的制动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制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制动过程中制动力的分配,整车制动系统的设计是合理的,可为其他中卡车型制动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某国产品牌纯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以回收和利用汽车的制动能量为研究目标,综合考虑汽车制动动力学特性、电机发电特性和电池充电特性等多方面因素,对其制动能量回收及控制策略进行探讨和研究;提出了一种机械和电机复合制动的能量回收方案;并基于Simulink软件进行了详细的仿真分析,获得了一个较为理想的能量回收率,为进一步开发设计具体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控制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考虑去磁效应的基础上建立电涡流缓速器数学计算模型,采用涡流折算系数法求出闭合磁路磁感应强度,推导出电涡流缓速器电磁制动力矩表达式;在某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将圆形极柱优化设计为扇形极柱,并利用Maxwell有限元仿真软件对不同长度扇形极柱的新型电涡流缓速器模型的制动力矩进行仿真分析;将最终确定的新型电涡流缓速器通过有限元仿真和台架实验与原产品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新型电涡流缓速器与传统电涡流缓速器的制动扭矩在不同转速下变化的规律基本一致,制动性能有明显提升;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最大误差小于5%,证明了新型电涡流缓速器的有效性和优化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王烨 《科技信息》2012,(16):142-143
制动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系统,为了检测制动器的综合性能,需要进行大量路试,但是在设计阶段无法路试。而传统的汽车电惯量是制动试验系统采用机械惯量盘模拟汽车运动惯量,这种系统体积大、惯量调整困难、制动化程度不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采用制动器试验台的控制方法分析并检测制动器的综合性能。首先,本文建立基本的常微分模型来解决电动机驱动电流的问题,其次,是根据已知附表的数据,分别对转速和扭矩与对应的时间应用MATLAB软件拟合出两个函数进而建立了能量差微分模型。  相似文献   

19.
杨仁华 《中国西部科技》2010,9(23):39-40,49
本文针对汽车鼓式制动器提出:以制动鼓体积最小、制动过程中温升最低、制动效能因素最大为目标,综合考虑汽车制动时的性能,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用惩罚函数法建立了优化目标函数;应用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进行寻优求解,并进行了实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这种优化方法是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20.
针对混合动力汽车制动过程中机械制动力与电再生制动力的分配问题,在制动稳定区间内,以尽可能多地回收制动能量为目标,提出了一种最大化制动能量回收的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建立整车与制动控制器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固定制动力分配比例的控制策略相比,本文所设计的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率提高了22.8%,燃油经济性提高了4.7%,CO排放量降低了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