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实验动物饲料标准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动物饲料标准化是实验动物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实验动物质量的前提。为此,根据我国实验动物饲料生产的现状及我单位在饲料研究、生产及质量控制方面的经验,就如何实现实验动物饲料标准化提出四点设想,即:1、贯彻执行实验动物全价营养饲料标准;2、优良饲料配方的研制;3、配合饲料生产及饲料质量监控;4、动物营养状况监测。并认为在我国目前分散型饲料生产状况下,做为实验动物生产单位,配合饲料生产及饲料质量监控是实现饲料标准化的关键环节,因此又就该环节提出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全价饲料即全价配合饲料,是按饲养标准和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设计出科学配方,然后按配方精心加工配制的颗粒或粉状饲料,具有营养全面、饲养效率高、畜禽增重快、饲养周期短、减少饲料消耗和降低饲养成本等优点,并能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饲料资源,改变使用单一饲料饲养效率低的状况。然而,  相似文献   

3.
浅谈对实验动物全价颗粒饲料生产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总结了实验动物全价颗粒饲料生产的经验体会,比较详细介绍了小型干进干出型饲料颗粒机的技术操作与维修保养要点,并分析了影响实验动物全价颗粒饲料质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在无鱼粉日粮基础上 ,添加复合维生素、复合微量元素、限制性氨基酸组成的全价饲料饲喂小鼠 ,其小鼠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都有所提高 ,表明复合添加剂提高了无鱼粉日粮的质量 ,豆粕—血肉骨粉—复合添加剂型饲料可以有效地用于饲喂繁殖生产小鼠  相似文献   

5.
调查我国畜禽饲料资源中钠含量的分布,为合理利用饲料资源及精准配制畜禽饲粮提供科学依据。对采自全国30个省(市、区)的3 853个主要饲料原料样品中的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类别饲料原料中平均ω(Na)(钠的质量分数)变化范围为47.9~9 179 mg/kg。钠含量分布规律为:动物性蛋白饲料矿物质饲料牧草类秸秆类谷物加工副产品植物性蛋白饲料谷物籽实。同一类别内不同饲料原料之间钠含量也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以省(区)为单位,对玉米、小麦、豆粕的钠含量进行地区间比较,发现饲料原料的钠含量受到地区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大(P0.05)。根据我国各地猪、鸡常用的152个饲料配方所计算出的基础饲粮ω(Na)在71.5~271 mg/kg,远不能满足其正常营养需求,需要额外补给。研究表明:饲料原料中钠含量受种类及地区性影响较大,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的猪、鸡基础饲粮中背景钠含量较低,不能满足动物正常营养需求,需要额外补给。本调查结果对于生产者了解饲料原料中实际钠含量,精准配制饲粮,以确保动物的健康及高效生产,降低饲料成本及减少钠元素排放对环境的污染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饲料不仅应满足动物的营养要求,还必须符合微生物学品质标准,因此,参照国家技术监督局最新颁布的实验动物全价营养饲料微生物控制指标和检测方法,我们对国内实验动物常用饲料原料及不同加工方法制成的成品饲料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沙门氏菌进行了检测,发现大部分原料均受到微生物不同程度的污染,未经任何灭菌处理的混合粉料微生物含量严重超标,常用的饲料加工方法,如干烤,蒸汽制粒灭菌作用不稳定,而经膨化处理一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开放和搞活经济的步伐加快,我国饲料工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饲料原料是饲料工业发展的基础,我国饲料原料尤其是蛋白饲料资源相对紧缺。鱼粉是营养丰富的动物蛋白,它的蛋白比植物蛋白优越,具有植物蛋白所缺乏的而动物生长所必需的赖氨酸、蛋氨酸和胱氨酸等;鱼粉是配合饲料主要的蛋白质来源。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我国鱼粉消费量为120万吨左右。  相似文献   

8.
大耳白兔的繁殖是养殖生产中最关键的一环。在正确的选 (留 )种和供给适宜的全价营养饲料的基础上 ,正确掌握种兔的繁殖技术 ,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操作 ,加强日常饲养管理 ,就能大大提高大耳白兔的繁殖数量及质量 ,从而为科研、教学提供优质的实验兔。  相似文献   

9.
<正> 实验动物的健康和营养状态对基础和临床医学研究数据的可靠性与实验工作的成败有密切关系。本实验研究根据大鼠营养需要、原料来源,应用氨基酸强化技术,设计出能较好地满足大鼠生长发育需要的饲料配方,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稀有鮈鲫应用型配合饲料及相应的养殖技术,促进实验稀有鮈鲫的营养学标准化。方法在营养学需求的研究基础上,探索并验证适合稀有鮈鲫日常养殖的应用型配合饲料。通过生长实验和繁殖实验,筛选得到适宜的饲料配方;研究了温度、投喂频率、饲养密度等饲养策略对生长、性腺发育的影响。结果 25%~40%蛋白水平的配合饲料均可满足幼鱼快速生长需求,其中30%蛋白、6%脂肪、总能为12.5 kJ/g的投喂效果生长最好,同时,繁殖性能较高,可达到对照组的69.4%;亲鱼的产卵间隔随饲料蛋白水平的降低而延长;在18~24℃范围内,温度越高,生长越快,当温度超过28℃时,体质量反而有所下降;不同投喂频率下,最大生长均出现在24℃时;特定生长率随养殖密度升高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养殖密度为0.8尾/L时饲料利用率最高,1.6尾/缸组稍降低,但无显著差异。结论 30%蛋白、6%脂肪、总能为12.5 k J/g的配合饲料可满足稀有鮈鲫幼鱼的快速生长,且能使亲鱼能保持规律性繁殖,满足实验稀有鮈鲫传代和生产需要;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生长不利,投喂频率的增加不一定能促进生长和饲料利用;稀有鮈鲫幼鱼适宜的养殖温度为24~26℃,每天投喂2次;养殖密度对生长和性腺发育均有很大影响,适宜的养殖密度应不超过1.6尾/L。  相似文献   

11.
归纳了由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引发的一系列事件,从饲料原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残留三个方面阐述了影响畜产品质萤安全的因素及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并指出在今后的畜牧业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为建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促进畜牧业的健康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 实验动物营养标准化控制是我国实验动物生产与生命科学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北京市技术监督局于今年7月批准发布了“实验动物全价营养饲料标准”,卫生部动管会也将推出此类标准,这为实施“实验动物饲料合格证”制度提供了依据,饲料合格证制度的实施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3.
奶牛全混合(TMR)日粮饲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全混合(TM R)日粮是指根据不同奶牛生长发育及泌乳阶段奶牛的营养需求和饲养目的,按照营养调控技术和多饲料搭配原则而设计出的奶牛全价营养日粮配方。按此配方把每天饲喂奶牛的各种饲料(粗饲料、青贮饲料、精饲料和各类特殊饲料及饲料添加剂)通过特定的设备和饲料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4.
饲料营养对实验动物繁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饲料营养已受到普通重视,然而能对饲料中有效营养成分进行监测的单位不多,大多数技术薄弱的中小单位或偏远地区,引进饲料配方,只注意谷物,豆类,动物性原料的配比,而对原料所含营养成分缺乏了解,如遇某一原料市场脱销,处置不当,造成不能满足实验营养需要不但影响实验动物的繁殖功能,而且影响动物实验结果判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收集整各种原料营养成份的计算值与分析监测值,并做了比较,加工成的均衡颗粒饲料,取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验北京市场供应的实验动物配合饲料是否符合国家实验动物配合饲料的标准及其质量的稳定性。方法抽取A公司生产的大小鼠饲料、犬饲料、猴饲料各2批次,B公司生产的猪饲料、兔饲料各1批次,严格按照GBT 14924.9-2001操作,对各批次饲料进行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灰分、水分、钙、磷等含量检测。结果大小鼠饲料、犬饲料基本合格,猪饲料、猴饲料和兔饲料存在不足。A公司产品质量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6.
可重复性是生物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原则,其中的关键是控制除研究变量之外的所有变量。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和遗传学已取得了很大进展,而实验动物的健康状况和环境因素(例如饲料、垫料、光照周期、噪声、湿度、温度等)也是可以影响研究成果的重要部分,其中实验动物饲料是影响实验动物生长繁殖、疾病和对实验操作的反应的重要环境因素,也是保证动物实验顺利进行和实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前提条件。本文简述了实验动物饲料营养的特点,并对影响实验动物饲料质量的主要因素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7.
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地处北京市丰台区东大街 2 0号 ,集实验动物生产繁殖、实验动物饲料生产供应及动物实验于一体。现可供应实验动物包括普通级、清洁级、SPF级三个级别、1 1个品种、品系的实验动物 ,年生产供应量 2 0万只。同时 ,可生产供应不同级别、品种的实验动物饲料。联系人 :梁淑娟 ,联系电话 :( 0 1 0 ) 6 6 9482 1 4。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作为“省级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和“北京市实验动物质量、环境检测机构”、“北京市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培训机构” ,竭诚为各有关单位提供实验动物质量、环境设施检测服务 ,…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颗粒状配合饲料的性状,分析了全价颗粒饲料在饲喂动物中的优势,总结了颗粒饲料加工和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前言目前由于我国的实验动物饲料、饲养环境、饲养管理大多尚未达到科学化和标准化的阶段,特别是饲料,若想对其实际的生物学营养效价及其对实验动物生长发育的具体影响进行客观评价,尚缺少足够的科学数据。为此,我们从1990年4月至1991年2月,选用北京两个饲料厂(甲、乙)生产的五种常用饲料,对三种常用实验动物共计880只,设十  相似文献   

20.
实验动物与野生动物不同,其生存环境被严格限制在固定的空间中,其自身并不能选择适当的环境生活。环境因子不仅可以影响其生长发育、繁殖性能以及各种生物学特性,而且会影响其接受实验处理后的反应结果。动物实验就是在动物的遗传型和发育环境已确定的前提下,实验处理和周围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于动物使其显露出综合反应———演出型[1]。很显然,在进行动物实验时,在动物遗传型及在实验处理因素确定后,外界环境因素对动物反应的影响是巨大的。为了取得精确可靠、反应一致、可重复的实验结果,就必须对动物的周围环境进行控制,正确掌握动物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