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1 毫秒
1.
胡浩 《科学》2005,57(3):7-9
人类认识月球,从对月的原始崇拜和流传神话开始,继之以天文观测,到20世纪后半叶,人类已经实现了对月的近距离接触和探测.总结人类对月球的探测活动,可以划分为探、登、驻(住)三个阶段:探是指对月球情况进行近距离或有接触的无人探测;登是指人登上月球,与月球直接接触,进行有人直接操作的探测;驻(住)分两个层次,一是驻,即人携带设备登陆月球后很快返回,设备仪器长期驻留月球开展探测活动;二是住,即人在月球上长期居住和工作.  相似文献   

2.
1992月10月1日美国《太平洋星旗报》报道,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研究所打算用身管长47.2米的火炮试射5千克重的炮弹,这一试验的目的是验证超高速氢气炮将有效载荷送到高空的可能性。若试验成功,这家研究所将制造一门更大型火炮,并从范登堡空军基地向太平洋上空发射能升至434公里高空的炮弹。继而,发展一种全尺寸的火炮,以求把有效载荷送上月球轨道。1994年元旦英国《独立报》又报道该所将建造口径为1.7米的超级大炮,用于发射卫星。 第一部曲: 维恩的设想与德国的火炮 就在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出版的同时,美国一  相似文献   

3.
上次乘坐阿波罗飞船的宇航员到月球上着陆已十二年了。现美国宇航局和科学家又在着手再去月球的工作。这比1986年发射大型太空望远镜去观察月球的办法更为有效得多。这项计划是要在月球上建立永久的基地,把月球当成是去其它遥远行星上的舷梯,并要从它那里获得到地球大气圈外去建立殖民地所需的物质,还准备用氮肥来改造月球的土壤,使月球站上的人能在那里自己生产食物。美国宇航局负责人詹姆士·贝格斯估计在25年  相似文献   

4.
开发月球     
空间科学家正在探讨开发月球的可能性,他们正在设计一个叫做“月球基地”的空间工作站,该月球基地是一个观察遥远的星球的最理想的研究站。一些科学家正谋求建立一个全球性合作的月球基地。但是开发月球所面临的困难与艰险是极大的:月球上没有大气层,没有湿度,温度最高达117℃最低至零下173℃,月球表面不断受到宇宙射线的照射和微晶粒的轰击,人们登月时从地球上运来的建材器具也许经受不住月球环境的考验。美国国家空间委员会声称将于2005年再次送人上月球,他们将在月球上研究重力、放射性辐射、环境  相似文献   

5.
就像一位忠实的朋友,月球人一直在那里随着月球绕地球转而持续不断地凝视着我们。人总是会在不经意间从周围的景物如山、云中幻想出各种奇特的形状和图案,并赋予某种意义。这种现象被叫做幻想性视错觉。有时候这种错觉会非常"真实",如像许多人都声称,自己看见月面上有一张对着我们微笑的人脸。有关月球人脸的神话可以追溯到好几千年  相似文献   

6.
星际大迁移     
故事叙述了人类从月亮移居冥王星以及冥王星子星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3991年。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已经不存在了。人类从地球迁移到月球,有一部分人去了水星和土星。自从迁到月球,我们的生活环境大为改变。我们只能生活在密封而看不见的超合物的罩子里面。人类从  相似文献   

7.
在朔日,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的中间,如果月球掩蔽太阳,便发生日食。这时,如果太阳把月球的影子投射到地球上,处在月球影子内的人就完全看不见太阳本身,称为“日全食”。虽然现代发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年初,最后一位离开月球表面的人、原阿波罗17号载人登月飞船指令长尤金·塞尔南告别了人世。在走向生命终点的那些年里,这位"登月最后一人"曾经多次表示,他很难想象在自己垂垂老矣之时,竟然仍没有人类能再度登上月球。塞尔南个人的遗憾,其实表达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心声。从古代的神话传说,到工业革命时代的科幻作品,人类抵达月球是个长盛不衰的话题。当人类最终抵  相似文献   

9.
今年8月,巴茨·奥尔德林(Buzz Aldrin,下图)又一次地登上了“月球”。只不过和1969年的那次登月不同,这一次他在《飞向月球》的三维立体动画片中为自己在影片中的卡通形象配音——故事讲的是3只喜欢冒险的苍蝇偷偷搭乘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飞船飞向月球的故事。不久前,《科学美国人》杂志对奥尔德林进行了一次电话采访,对话内容从《飞向月球》聊到了NASA50周年的庆典,包括NASA2010年停飞航天飞机和2020年重返月球等计划。  相似文献   

10.
在古代,中国有嫦娥奔月的传说,他们想象着月球上有房屋有宫殿。近代,通过望远镜,人们看到了月球上的“月海”和火星上的“河道”,于是人们猜测着“月球人”、“火星人”。但是现在人们知道月球上没有水,没有空气,早晚温差极大,火星也基本是如此——虽然它有空气,有四季变化。“月球人”、“火星人”等词也渐渐在人脑中淡薄。因为现代科学证实,火星和月球的环境不能存在生命。如果有人说月球上有生命,会被看作知识量极少的人而遭到耻笑的。但是我要说,“生命”未必一定是生命,在宇宙中存在着另一种意义,另一种形式上的生命。高…  相似文献   

11.
迄今为止,只有美国人登上过月球,俄罗斯已将机器人送上月球。我国作为一个航天大国,继1999年成功发射“神舟”号太空飞船实现载人太空飞行后,现已将目光放在载人登月上。而在中国宇航员登上月球之前,我国自己研制的太空登月机器人将率先对月球进行勘测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轻重之争     
月球上肯定没有生命,而火星上则可能有。月球的条件不错,火星也不错,况且火星比月球大。那么,重返月球与送人去火星,孰轻孰重?  相似文献   

13.
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了!当看到从"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数据并用此制作的第一张月球图片时,全国人民都为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倍感骄傲和自豪.中国航天人用自己的心血,筑起了又一座历史丰碑.  相似文献   

14.
Newsom  HE  江世亮 《世界科学》1989,11(7):20-23
月球系由一块大如火星的圆石与地球撞击后而得以形成的观点能解释角动量、轨道特性和地球-月球系统的独特性。地球、月球在密度和化学成分方面的差异可从月球的撞击块的外壳得到解释。冲撞论从天体化学角度支持了月球形成的一种假说——碰撞假说。  相似文献   

15.
正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自古以来人类就对月球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关于月球的神话传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这位邻居的探索也在不断深入……神秘的月球背面1609年,伽利略用望远镜观测月球,指出月面上存在暗色和浅色区域,1840年,第一张月球照片被美国人德雷珀拍摄下来。但是,不管是伽利略用望远镜看到的月球,还是德雷珀用相机拍  相似文献   

16.
若然 《科学24小时》2013,(6):56-56,F0003
<正>前苏联月球探测器从1958年至1976年,前苏联先后发射了24个"月球号"探测器,18个完成了探测月球的任务。其中,在1959-1968年期间发射了"月球1号"-"月球14号"探测器,它们探测了月球的背面,进行了绕月飞行,实现了在月面的着陆。此外,在1969-1976年间,前苏联发射了"月球15号"到"月球24号"探测器,还成为月球的自动科学站。  相似文献   

17.
早在10年前,美国休斯敦能源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就指出,从长远看,月球是维持地球所需能源的重要保证。该中心研究员戴维·克里斯威尔博士详细介绍了他设计并制定的一个月球太阳能发电系统(LSP)的实施方案。克里斯威尔说,到2050年,地球上的100亿人需要消耗20×1012W能源。月球从太阳上获得的发电能力高达13000×1012W,如将其中1%的太阳能加以利用并送回地球,就足以取代地球上使用的矿物燃料能源。将月球变成太阳能电站科学家发现,月球表面的尘埃物质可以用来制造太阳能电池。美国休斯顿大学太空能源专家阿列克斯·弗兰德里奇教授和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探索月球似乎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人类对月球的观测、探测与研究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的文明史.从1969年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成为最先登陆月球的人类开始,人类探索月球的脚步就不曾停歇.月球上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物,地球上最常见的17种元素在月球上可谓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9.
正在人类的历史上,全球各国已进行过100多次探月活动,人类和无人探测器已经成功着陆过月球数十次。月球有丰富的能源,利用月球巨大的太阳能发电和核聚变发电,能为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进探月工程。然而,从地球上看月球,看到的永远是朝向地球的半个月球,这是因为月球自转的周期与它绕地球公转  相似文献   

20.
人类要想在月球上建立基地,氧是必不可少的物质。宇航员为了维持生命需要氧,将人类送回地球的火箭发射时也需要氧。在月球上获得氧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人类把氧从地球上送到月球,其二就是在月球上制造氧。美国在执行“阿波罗”登月计划时,从宇航员所需的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