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庭筠是晚唐著名诗人。他的诗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边塞诗、咏史怀古诗、羁旅行役诗。而在其咏史怀古诗、羁旅行役诗中,交叉叠映着与僧寺有关的诗,这里简称为僧寺诗。通过温庭筠的僧寺诗,联系他所处的时代及其人生平思想,从中探索温庭筠僧寺诗的思想艺术性。  相似文献   

2.
温庭筠是晚唐著名诗人.他的诗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边塞诗、咏史怀古诗、羁旅行役诗.而在其咏史怀古诗、羁旅行役诗中,交叉叠映着与僧寺有关的诗,这里简称为僧寺诗.通过温庭筠的僧寺诗,联系他所处的时代及其人生平思想,从中探索温庭筠僧寺诗的思想艺术性.  相似文献   

3.
史书上多有对温庭筠“士行尘杂”的评价,但是,如果仔细分析温庭筠的诗文,考证他的生平经历,剖析他的行为方式,可以看出温庭筠是个有理想抱负、性情秉直、不媚权贵的士人,然而他终生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以致放浪形骸,纵情狎邪之游。  相似文献   

4.
关于温庭筠的卒年,学术界目前有三种说法:866年说、870年说以及882年说。在温庭筠的籍贯问题上,学术界大致有三种看法:太原说、江南说、鄠县说。在世系问题上,有“六世孙”说和“八世孙”说两种。  相似文献   

5.
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作品中充满着密集的丝绸物事。丝绸物事与他诗歌当中的女性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丝绸对其刻画女性的外在形象之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描摹人物的居住环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以大量丝绸物事入诗是温庭筠形成"绮艳"诗风的重要原因。丝绸物事与温庭筠的作品形成的密集交融可以从社会及个人两个方面找到原因。  相似文献   

6.
温庭筠、李商隐女性诗的共同特征是难以掩饰的感伤主义基调。不同之处有以下三点 :一、女性类型 :展示温、李二人不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倾向 ;二、女性典故 :表现李商隐的悲剧性情怀和温庭筠平浅自然的心境 ;三、高频意象 :李商隐以理想主义者的视角书写理想中的女性形象 ,注重写情 ,表现出对爱情的完美追求和对理想境界追求的高邈虚幻之感 ;温庭筠以浪子文人的视角细致描摹女子 ,注重视觉感受 ,表现出对女子的欣赏喜爱以及审美愉悦心理。  相似文献   

7.
一、对孙词的评价问题谈到唐五代的词,有的人往往举温(庭筠)、韦(庄)两大家为代表;有的人则以温、李(煜)为其杰出代表。如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的《中国文学史》“唐五代词”这一章中说:“在唐五代词人中,无论从作品来看,或从词的发展意义上看,最有成就的当推李煜。”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第七章“唐五代的文化概况”中说:“温庭筠是词的创始者,李煜则是词的扩大者。”其实,孙光宪的词是不可忽视的一大家,他的词无论在数量上和  相似文献   

8.
由于对启文文意的解读分歧,对温庭筠《上裴相公启》中的"旅游淮上"受辱事件,学界颇有争议。澄清研究者对"旅游淮上"受辱事件的某些误解,考订温庭筠"旅游淮上"受辱的时间,有助于进一步廓清温庭筠的生平行迹。温庭筠"旅游淮上"应为两次,《上裴相公启》中的"旅游淮上"受辱事件当指其年少时为亲表姚勖笞逐之事,时间应在开成元年(836)年初。  相似文献   

9.
关于温庭筠的卒年, 学术界目前有三种说法: 866年说、 870年说以及882年说.在温庭筠的籍贯问题上, 学术界大致有三种看法: 太原说、江南说、鄠县说.在世系问题上, 有"六世孙"说和"八世孙"说两种.  相似文献   

10.
古往今来,考场第一作弊高手是唐朝的温庭筠。温庭筠的祖辈是闻名于唐朝政坛和文坛的双料人物——温彦博,但温庭筠在仕途中却一直光走路不上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说起来这和  相似文献   

11.
温庭筠、李商隐女性诗的共同特征是难以掩饰的感伤主义基调。不同之处有以下三点:一、女性类型:展示温、李二人不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倾向;二、女性典故:表现李商隐的悲剧性情怀和温庭筠平浅自然的心境;三、高频意象:李商隐以理想主义者的视角书写理想中的女性形象,注重写情,表现出对爱情的完美追求和对理想境界追求的高邈虚幻之感;温庭筠以浪子文人的视角细致描摹女子,注重视觉感受,表现出对女子的欣赏喜爱以及审美愉悦心理。  相似文献   

12.
邵谒,晚唐翁源人。现存诗三十二首,载《全唐诗》中。据《唐才子传》、《广东通志》、《广州府志》、《韶州府志》、《翁源县志》所载:邵谒青年时代,家贫为县吏。一日,县令有客至,嘱谒架床待客,谒认为辱己,遂挥臂剪发附在县门上,发誓道:“如学不成,有如此发。”归家,筑读书堂一所于县东六十里翁江石上,日夜发愤读书,从而博通经史百家,更擅长写古调。唐懿宗咸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间,县内官吏推荐他上京,入国子监读书,秋十月应试。时晚唐词人温庭筠当国子助教主试,以邵  相似文献   

13.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这联诞生于晚唐诗坛的秀句,历来为诗评家们所称道.早在北宗初年,欧阳修就曾在《六一诗话》中借梅圣俞之口对该句推崇过,将其援例为“状难写之景如在  相似文献   

14.
在《世界知识》第四期上,读到夏衍同志的《从〈忠臣藏〉想起黄遵宪》一文,深有同感。黄遵宪在近代史上是一位大可尊敬的人物。他思想好,文学好,为人好,对时代有贡献。我读过他的名著《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和《入境庐诗草》,受益甚多。夏衍同志的文章,提到黄在日本时,主张中日睦邻友好,共御强俄,并举《呈有栖  相似文献   

15.
杨朔同志写散文追求意境的美。他在《<东风第一枝>小跋》中说:“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我向来爱诗,特别是那些久经岁月磨炼的古典诗章。这些诗差不多每篇都有自己新鲜的意境、思想、情感,耐人寻味,而结构的严密,选词用字的精炼,也不容忽视。我就想:写小说散文不能也这样么?于是就往这方面学,常常在寻求诗的意境。”正因为他把散文当诗一样写,所以,他的散文几乎每篇都象诗一样,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秋夜有感》诗,向来众说纷纭,直到现在还是莫衷一是。正如严迪昌同志在他的《读鲁迅〈秋夜有感〉诗》一文中(载《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七八年第一期)所归纳的那样:除了认为这诗是写张梓生年青时“艳遇”的“游戏说”纯属荒唐,可置之不论外,三十年来大致有这样几种看法:(一)有感于半年前“时轮金刚法会”而讽刺求神拜佛;(二)对当时“残山剩水小朝廷的内内外外,种种反动事实”的“感  相似文献   

17.
世人论吸温庭筠为“花间鼻祖”之原因时,多从其数量、题材、风格等角度着眼。但如果就《花间集》的编选目的和文人雅词传统确立这两个向度而言,温词的音乐性与典雅化无疑是极其重要的两个原因。也正是这两个重要因素,给《花间集》烙上了雅俗二维复合的历史印记,使得其中既有绮艳典雅之作又有淫糜低俗之词。  相似文献   

18.
温庭筠的创作正处于诗向词过渡的晚唐时期,他的作品也初步显示了这种文体上的变革。尤其是他以女性为题材的乐府诗作不仅改变了以往“唐人乐府皆不入乐”的局面,在创制上更是采用了“由乐以制词”的词体创制之法,其工整的章法、和谐的音律奠定了词调创制与定型的基础。这与词作华美的形式、悠远的意境相结合,奏响了诗体文学向词体文学过渡的先声。  相似文献   

19.
温庭筠《菩萨蛮》十五首词以富为美、以艳为美、以柔为美,然而在这富丽的艳词背后却饱含温庭筠理想落空的绵绵恨意,联系整个时代和词人的真实情况,我们可看到这样一位士子特立独行的真本色、真性灵。  相似文献   

20.
1924年,孙伏园在《关于鲁迅先生》一文谈到,鲁迅听说《呐喊》一出版就被请进中小学课堂之后,不但感到极为沉痛,而且此后一看到这本书就讨厌。他的情感反应为什么如此强烈?因为他很不愿意孩子们读到他这些阴森寒凉的作品,最不愿意孩子们读到处处“吃人”的《狂人日记》。他说:“中国书籍虽然缺乏,给小孩子看的书虽然尤其缺乏,但万想不到会轮到我的《呐喊》。”他进而愤激地说,这本书不但没有再版的必要,简直应该让它绝版。他甚至不想再写这一类的小说。鲁迅的这个态度表明了他对语文课本的一种想像,在他看来,不应该老是在课堂上声色俱厉的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