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解决矿区土地的退化问题,对阜新矿区煤矸石山生态环境、煤矸石及其风化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作了综合阐述,同时,对作为煤矸石山复垦的土壤改良剂的沙土的物理化学性质也作了分析。通过试验将沙土和煤矸石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种植当地特征植物黄豆和谷子,利用不同比例下植物的生长状况得出沙土和煤矸石的最佳配比。盆栽试验表明当沙土和混合土壤总重的比例为17%时,最适宜黄豆生长,当比例为67%时最适宜谷子生长。这个试验可为大面积煤矸石山复垦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科尔沁沙地土壤改良方法、提升风沙土的土壤质量,以科尔沁沙地南缘辽宁省彰武县境内的风沙土为试验对象进行了田间试验.在试验田内施加3种不同生物质炭,每种炭设置5种不同浓度,均匀地混合至风沙土中.经过燕麦草12周自然生长周期后,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室内实验.室内吸附解吸实验主要采用外加磷源法,将磷溶液设置为8种不同浓度.研究风沙土混合不同种生物质炭后对磷素的吸附效果及土壤质量改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当风沙土中添加1kg/㎡的秸秆炭时,土壤对磷素的吸附解吸效果最好.且将田间需磷肥量降低约10%.说明生物质炭可以改善风沙土土壤质量,且生物质炭类型的不同对改良风沙土效果明显优于生物质炭的添加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湖南耒阳石界煤矿矿区进行生态恢复,首先对矿区约1.05 km2开采区域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并运用矿山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进行评估.调查结果表明,矿区土壤pH值约为6.0且约0.35 km2矿区土壤结构严重破坏.采用城市污泥作为矿区土壤改良剂和肥料,并利用当地优势植物进行矿区生态恢复.实践表明,城市污泥不仅可以改良矿区的土壤特性,还可以增强矿区土壤的保水性能并能促进植物生长.综合城市污泥对土壤环境及植物生长状况的改良情况,结果表明在矿区土壤进行污泥堆肥的基础上进行混合植株种植较单植有更显著的土壤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4.
合肥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土地资源化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合肥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为研究对象,结合合肥市郊区的土壤性质等,对污泥中的部分重要重金属进行全量和有效态质量比分析,并对其营养成分及病原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合肥市污水厂的污泥重金属含量基本符合我国污泥农用标准要求,污泥中的营养成分也很丰富,将污泥进行土地资源化利用可以作为合肥市污泥处理处置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脱水污泥对美人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脱水污泥种植美人蕉(Canna indica),通过不同污泥和土壤的配比研究污泥对美人蕉生长的影响,主要从美人蕉的长势,美人蕉叶片中重金属含量和美人蕉的生理生态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完全采用污泥进行种植,美人蕉无法生长;完全采用土壤,美人蕉长势不良;在试验条件下,随着污泥量的增加,美人蕉长势更好;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表明,污泥施用不会对美人蕉产生胁迫作用,相反在美人蕉生长过程中添加污泥有利于植株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城市污泥与土壤的特性相近,成分类似,污泥可以将自身的有机质以及多种微量元素注入缺乏营养或者已经退化的土地,使其更利于植物生长,但污泥中的重金属污染物是其资源化利用的一个制约因素。本文通过近几年污泥土地利用的研究概况论述了污泥土地利用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对植物生长状况的影响,对土壤中重金属行为特征的影响以及对植物吸收重金属的影响,旨在为城市污泥土地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湖泊底泥作为肥料使用的可行性为研究目的,以沙湖底泥为研究对象,以上海青为栽培对象,设计均匀混合和分层覆盖2种栽培方式,在室外和温室条件下分别进行盆栽实验.定期观察植株生长情况,测定植株的生物量,分析比较各种处理的结果,得出湖泊底泥作为肥料的利用的最佳使用方式和比例.经过实验得出结论:泥沙均匀混合和泥沙分层覆盖相比,前者更适合于盆栽.沙湖底泥与沙土均匀混合时,底泥占60%时效果最好;当下层铺沙土上层覆盖底泥情况下,底泥与沙土比例在3∶7时最佳.  相似文献   

8.
污水处理厂废弃污泥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污染源.为了实现其资源化利用、减少处置成本,节约土地资源,研究了高附加值观赏植物裂叶喜林芋在不同浓度污泥中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添加一定比例的废弃污泥不但适合裂叶喜林芋的种植,还能促进其生长.综合考虑植物生长速度、体内叶绿素、Fe及主要重金属含量后,认为添加50%的污泥较为适合裂叶喜林芋种植.  相似文献   

9.
以城市污水污泥为研究对象,将二沉池脱水污泥用生石灰调理至含水率为35%后,进行调理污泥直接制作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可行性的试验研究.将污泥混合粉煤灰、水泥、生石灰等建材后制作砌块成品,同时对砌块的力学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调理污泥制作蒸压混凝土砌块具有可行性;在试验砌块中加入5%的城市污泥,制成品符合国家标准(GB11968—2006)要求.该污泥混凝土砌块可以固定污泥中的重金属,制作过程对环境无污染,且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10.
城镇污泥土地利用与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国内外城镇污泥处置方法特点及污泥土地利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污泥土地利用的方式、效益和环境风险,认为城镇污泥土地利用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在中国西北黄土地区污泥可广泛用于土地改良、林地绿化和受损土壤修复等方面,但必须注意土地利用过程中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病原菌等有毒有害物质所带来的环境风险.可以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同时建立完整的"使用、管理、监测和监控"体系,防止污泥土地利用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为城镇污泥在西北黄土地区的土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固氮菌和根瘤菌在城市污泥中驯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固氮苗和根瘤菌是微生物肥料的主要有效菌,研究成功地对固氮菌和根瘤菌进行了驯化,试验表明,固氮菌可以在城市污泥中生长;根据瘤菌在80%城市污泥中生长较好,在100%城市污泥中可以生长,但受到一定的抑制,驯化菌和原菌在土壤中的适应性无明显差异,驯化菌在各种污泥中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3种植物对泰达高盐再生水景观河道水质的净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3种植物——水葱、香蒲和美人蕉对天津经济技术开发(以下简称泰达)高含盐再生水景观河道水质净化效果进行研究,表明水力停留时间(HRT)对水体中污染物COD、TN、NH3-N、NO3 -N、TP、PO4-P的净化效果有明显的影响,各主要污染物去除率随HRT变化范围如下:COD的去除率14.47%~45.09%;TN的去除率为25.50%~71.00%、NH3-N的去除率为39.96%~82.47%、NO3-N的去除率为27.21%~74.41%、TP的去除率为38.91%~90.01%、PO4-P的去除率为38.55%-92.01%;水体中TDS含量在4500mg/L左右对植物及其水处理系统的净化效果没有影响;植物系统的出水pH均比进水的低.HRT相同,水葱、香蒲对磷的去除率较美人蕉高,其原因是因为水葱、香蒲是以湿地方式种植,而美人蕉是水培方式种植,前二者由于土壤的对磷吸附的等作用从而导致磷的去除率较后者高,3种植物对其它污染物去除率基本相.  相似文献   

13.
将污水源热泵应用到污泥高温厌氧消化流程,搭建了一套可同时实现污水热能资源化、污泥化学能资源化的实验系统.实验系统中,污水源热泵以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热源回收其中废热,所产出60℃-70℃中温热能供给热需求约为50℃的污泥高温厌氧消化工艺;高温厌氧消化工艺可快速、有效去除污泥中有机污染物,并产出清洁型能源沼气,而沼气可进...  相似文献   

14.
 在污泥有机肥长期农用土壤上种植伴矿景天,与常规的玉米-小麦-胡萝卜轮作处理比较,田间试验探讨了连续植物修复效率和污泥有机肥长期施用导致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上农产品的污染风险。结果表明,长期污泥农用土壤上农作物和超积累植物生长良好,与未施用污泥肥料处理相比,继续施用条件下“玉米-小麦-胡萝卜”轮作作物中Zn、Cd 浓度有所上升,且小麦、胡萝卜中Cd 浓度均超过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种植Zn、Cd 超积累植物伴矿景天吸取修复处理下土壤中重金属浓度显著降低,土壤全量Cd 下降56.0%;继续施用污泥条件下土壤全量Cd 下降仍可达48.4%。证明在施用污泥条件下,种植伴矿景天和农作物,能够实现污泥安全处置、促进农作物生长和污染重金属高效吸取修复的3 重目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验对淋浴水处理回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了不同曝气时间及不同污泥负荷对出水水质的影响,得到了SBR工艺处理洗浴污水为中水的最佳运行参数,在该运行参数下处理效果良好、操作稳定,出水可达生活杂用水回用标准。  相似文献   

16.
工程材料覆盖物护坡和传统的生态护坡均会一定程度上扰动河流边坡,改变原有的生境,使河流生态系统面临不同程度的危机.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开发了一种植入型生态护坡配方工艺和施工方法: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主要原料,氧化钙和氯化镁作为微生物灭活剂和胶凝剂,混合草种制成“植入泥浆”,采用泥浆泵加压,应用直径为10cm的高速旋转(1000r/min)喷射头在地表以下10~50cm深度范围内注入“植入泥浆”.“植入泥浆”内的草种发芽,经过约20天的生长后形成生态护坡.对比试验表明,这种方法一方面利用剩余污泥的保水性能和肥效,另一方面采用独特的地表下旋喷植入工艺,对河流边坡表层土壤扰动很小,在保持河道边坡稳定的同时,很好地保护生境,有利于河流生态系统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铬污染地区环境对植物吸收重金属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重金属铬污染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植物吸收与富集重金属的研究表明:铬矿渣造成周边土壤的严重污染,而土壤中Cr含量与取样点至铬矿渣堆的距离则成反比.污染区植物根部具有较强的Cr吸收与富集作用,其植物根部Cr含量与相应土壤中Cr含量成正比.  相似文献   

18.
浅析活性污泥的堆肥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副产物,活性污泥堆肥的土地利用是污泥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最经济可行的方式,被许多国家广泛采用,由于近年来污泥产量不断增大,污泥堆肥的应用范围也在增大。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污泥堆肥的土地利用现状,结合青岛的活性污泥具体情况,认为最为适宜的污泥利用方式是堆肥后作为林地、花卉的肥料。  相似文献   

19.
从土壤的定义和本质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土壤肥力必须以生长植物的能力为核心,因而提出其定义为:在一般条件下,土壤使植物形成生长量的能力:这一定义不同于现行的三种定义,既包含有未知因素和协调程度,又有利于土壤肥力数量化分级制的建立,并可适用于肥力的动态观测和比较.土壤肥力分级的基本公式:直接分级Y=KX全年产量t/hm2.(K=1),间接分级Y=a+bx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