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今天地球上的多数蛙类可能要感谢大约6500万年前恐龙消失的生物大灭绝事件。中美研究人员声称,多数现存蛙类物种"崛起"于那场生物大灭绝之后。因为大灭绝事件导致太多物种消失,为蛙类的迅速"崛起"让出了空间。目前,全球约有6700种蛙类,其中88%的蛙类物种是当时幸存的3个  相似文献   

2.
印度科学家发现了15种新的蛙类,其中包括3种被认为已经灭绝的蛙类动物。在这些蛙类里,有叫声像猫一样的猫叫夜蛙,也有雄性和雌性共同照看蛙卵的乔格夜蛙,还有一种91年前曾被发现,但后来被认为已经绝迹的库尔格夜蛙。这一研究成果使得印度已知的蛙类增至336种。  相似文献   

3.
印度科学家发现了15种新的蛙类,其中包括3种被认为已经灭绝的蛙类动物.在这些蛙类里,有叫声像猫一样的猫叫夜蛙,也有雄性和雌性共同照看蛙卵的乔格夜蛙,还有一种91年前曾被发现,但后来被认为已经绝迹的库尔格夜蛙.这一研究成果使得印度已知的蛙类增至336种.  相似文献   

4.
最近,来自印度德里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在印度南部热带雨林发现了14种跳跳蛙新种蛙类。它们身材娇小,只有核桃般大;它们的求偶方式奇特:雄性通常会伸展自己的后腿来吸引异性。  相似文献   

5.
奇特的海蛙     
目前生活在地球上的蛙类大约有2600多种,它们绝大多数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潮湿多雨的淡水地区,而广阔的海洋是蛙类的禁区,因为蛙类皮肤裸露,身体表面缺乏鳞片,又没有角质的体甲,体液中盐的浓度比海水中盐的浓度低得多,所以一般来说,如果它们进入高渗透压的海水中,就会因失去大量的水分而死亡。  相似文献   

6.
宋淑运 《科学之友》2005,(17):53-54
也许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竟然会遭到蛙类的袭击,而且惨痛地败下阵来.本文讲述的是近年在巴西亚马逊河热带雨林中发现的能袭击人的蛙类.  相似文献   

7.
奇特的海蛙     
目前生活在地球上的蛙类大约有2 600多种,它们绝大多数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潮湿多雨的淡水地区,而广阔的海洋是蛙类的禁区,因为蛙类皮肤裸露,身体表面缺乏鳞片,又没有角质的体甲,体液中盐的浓度比海水中盐的浓度低得多,所以一般来说,如果它们进入高渗透压的海水中,就会因失去大量的水分而死亡.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位古生物学家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发现了一只生活在2.9亿年前的“奇怪”动物的化石。2004年。这副化石在华盛顿的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被再度发现。科学家最近经过研究发现,这只体长不到12厘米的动物兼具蛙类和蝾螈的双重特征,因此戏称它为“蛙螈”,并推测它是两栖类进化树上缺失的一环。从外形看,蛙螈有点像蝾螈,但却有短而粗的尾巴,  相似文献   

9.
小小的两栖蛙类能够适应环境,并能给自己披上伪装。它们十分卖力地繁殖后代,就凭这一条卓有成效的秘诀,在大约1亿3000万年以前取得了胜利,并且直至今日依然保持下来大约2600个品种。 两栖蛙类是科学上对青蛙、蟾蜍(俗称癞蛤蟆)的统称。有关生物  相似文献   

10.
李楚芬 《科学通报》1959,4(7):237-237
关于兩棲类的变色反应現象,特别是在黑色背景上皮肤变黑的适应現象,过去有过很多的研究,Hogben認为主要是內分泌控制,沈霁春及苏联一些学者研究結果認为中樞神經系統起主导作用,通过中樞神經系統调节腦下垂体的活动进而控制动物的变色反应,与巴甫洛夫神經論一致。本实驗企图在中国蛙种上观察变色反应及中樞神經系統和腦下垂体在变色反应中的作用。以体重20—40克的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为实驗对象,观察药物和低溫对正常蛙和已切除垂体之蛙及药物局部作用于垂体区时对蛙黑胞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也许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竟然会遭到蛙类的袭击,而且惨痛地败下阵来。本文讲述的是近年在巴西亚马逊河热带雨林中发现的能袭击人的蛙类。以美国著名的动物生态学家亚洛布·米尔为首的科学考察团一行7人,到巴西亚马逊河上游流域的原始热带雨林中进行考察。他们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果,江苏省昆山县人,1911年出生。1930年去北平就读于北平大学农学院生物系,1934年肆业后转至河北农学院学习,后任助理,开始从事生物学教育和研究。1935年9月,张果在北平中法大学生物系任助理期间,开始作为我国著名生物学家朱冼教授的助手,从事实验细胞学方面的研究。 1935年,当朱冼教授以北平郊区的黑斑蛙卵球为实验材料,进行人工单性生殖研究时,张果参加了这一工作。他协助朱冼教授涂血针刺了三千多个黑斑蛙卵球,获得了20个蝌蚪,其中有两只正常变态成无父小蛙。1938年朱冼教授和陈兆熙、张果共同署名,发表了论文《中国蛙类的人工单性生殖及三龄无父蛙的记载》。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一些生物学家在印度喀拉拉邦高止山脉中发现了一只丑陋的怪蛙。它的名字叫“猪鼻蛙”。研究人员表示.这种蛙是全球最丑陋的一种蛙。最近发现的这只猪鼻蛙,是研究人员所发现的第14只猪鼻蛙。  相似文献   

14.
徐娜 《科学24小时》2009,(10):22-22
最近,一些生物学家在印度喀拉拉邦高止山脉中发现了一只丑陋的怪蛙,它的名字叫“猪鼻蛙”。研究人员表示,这种蛙是全球最丑陋的一种蛙。最近发现的这只猪鼻蛙,是研究人员所发现的第14只猪鼻蛙。  相似文献   

15.
正虽然现代蛙类和蝾螈没有牙齿,但它们的祖先却有满口牙齿。远古蛙类不仅有大长牙,而且口腔顶还有数千枚仅0.1毫米左右长的钩状小齿(它们与大齿的结构相同)来帮助抓住猎物。这些牙齿或许曾帮助两栖类以一种奇怪方式进食,  相似文献   

16.
正"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关于蛙或蛙鸣的佳句很多,以上名句分别出自南宋赵师秀的《约客》与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前者写的是江南梅雨时节(主要在6月)的池塘蛙类,而后者写的也是江南的蛙鸣,当时辛弃疾因被贬官而在江西上饶闲居。  相似文献   

17.
自然界中,白化动物在鱼类、蛙类、爬行类,鸟类和兽类等各类脊椎动物中都曾发现过。例如白鱼、白蛙、白蜥蜴、白蛇、白鵰、白麻雀,白褐翅鸦鹃(作者资料)、白松鼠、白麂、白麝、白象、白狮、白  相似文献   

18.
有毒的青蛙     
所有青蛙皮肤上都有毒腺,但是绝大多数青蛙的毒素毒力太微弱,不会对捕食者造成什么影响(许多动物包括鸟类、啮齿动物、鱼、狐狸、狼和人都进食青蛙这一事实就可以证明)。但是并不是所有青蛙的毒力都是如此的微弱,生活在非洲中部和南部的一些青蛙的皮肤上就含有巨毒。这些青蛙被称为毒镖蛙,因为当地居民用青蛙身上的毒涂抹在箭尖和标枪的顶部做成剧毒武器。那里有近170种毒镖蛙,其中毒性最强的是金毒蛙,每一只金毒蛙都含  相似文献   

19.
世界各地蛙类的数量正在令人难以理解地逐渐减少 ;科学家们能在它们遭受灭顶之灾前作出挽救之策吗 ?  相似文献   

20.
这种模样怪异的蛙曾被人认为根本就不是自然界的生物,它们的眼睛和上颌的"胡须"是用图像软件PS加工处理的。事实上,由于它们多数时间都隐匿于山林之中,仅在繁殖季节才下水交配产卵,人们对它们的确所知甚少。髭蟾,顾名思义,是一种嘴上长着"胡须"的蟾蜍(蟾蜍是蛙类的一个类群,但不是所有蛙类都可用蟾蜍之名替代),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山地的亚热带阔叶林区。髭蟾长相怪异。第一次看到髭蟾的人,大都会对其颜色奇特的眼睛和上颌的"胡须"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位澳大利亚朋友——博物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