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贫困大学生是我国高校改革后出现的特殊群体,近年来,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引起社会和高校的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成因,指出了目前相关措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和成因的分析,探讨了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大学生总量的快速增长,高校贫困大学生人数和比例呈迅速增长趋势.本文结合目前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对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基本途径,提出了解决贫困生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心理问题是高等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危害极大。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危害,论述了图书馆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指出了图书馆在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的优势,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安丽梅 《甘肃科技纵横》2012,(3):138-139,146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引起教育者的关注。本文从环境适应、人际关系、网络吸引、就业压力、恋爱心理及自我认识六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并初步剖析了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内外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顾欢 《科技信息》2010,(36):65-66
大学生群体经常性发生心理心理障碍与心理畸变问题,有的心理问题甚至以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大学生还不能尽快适应社会及大学环境,另外家庭剧变、经济困难、学业受挫等都可能引发心理问题,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安全,必须构建大学生心理安全的系统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7.
大学毕业生由于承担着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期望,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本文主要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进行分析,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提出相应的调适方法,以此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8.
在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和研究分析中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大多表现在交往心理方面,而农村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显得尤其突出。本文试图分析农村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常见心理问题,探讨了农村大学生交往心理问题发生的共同原因,并提出一些调适对策,并期待引起对农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北华大学体育专业不同专项的200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且分析探讨了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为15.8%;其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抑郁、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狂想及强迫等症状.分析结果显示: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学校、家庭、社会和自身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潘鸣  胡细华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1):104-104,142
当代大学生表现出社会转型时期鲜明的心理特征,并且暴露出由社会转型的负面影响所带来的普遍的心理问题.揭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问题,有利于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优化路径,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实现高校德育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在面对就业时会产生诸多心理问题。为有助于大学生解决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积极表现和消极表现,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消极表现产生的主要原因,从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等四个方面探讨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本文分析了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及容易产生的几种心理问题,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策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引起了社会以及政府的高度重视.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往往是由于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致,它的产生源自多种因素.从综合激励模型的角度来探析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对该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研究工具,对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1.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要比全国大学生要差;2. 女生存在中等程度以上心理问题的人数要略高于男生,差异主要体现在恐怖因子和抑郁因子两个项目上;3. 来自农村的高职大学生要比城镇高职大学生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4.高职毕业生存在中等以上程度心理问题的人数要大于高职新生,差异主要表现在躯体化、抑郁和偏执因子等3个项目上;5.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贯穿于高职大学生整个学业生涯.  相似文献   

15.
吴恒梅 《科技信息》2007,(2):135-135,148
优秀大学生一直被我们认为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们成了免教育的对象,忽视了他们的心理问题,恰恰是他们成了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本文试就优秀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及应对策略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讨论了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接着分析了贫困大学生良好社会知觉的培养,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的关键,最后研究了贫困大学生自救方式探析.因此本文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在校大学生独生子女率的不断提高,在校生心理问题也逐年突显.如在人际交往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压力承受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反映了我们在独生子女教育方面存在的弊端.本文从大学生目前存在的一些较为突出的心理问题入手,阐述了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服务及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排遣方式,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心理问题服务的现实性和优势,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的优化服务等方面的举措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前,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和人际关系等压力,进而引发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研究、探索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包括就业问题、感情问题、贫困问题等,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利用其自身优势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