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β-环糊精对葛根素的荧光增敏作用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秋亚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4(5)
采用稳态荧光法研究了β-环糊精对药物葛根素的荧光增敏作用,建立了水相中高灵敏度测定葛根素的新方法,其线性范围为0~3.00ug·mL^-1,相关系数为0.9996,检测下限为5.70ng·mL^-1.该分析方法操作简单,快速,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3.
文献[1、2]曾报道了β-CD对显色体系的影响,但有机溶剂对于β-CD存在显色体系的影响至今未见报道。本文研究了乙醇存在下,锌与5-Br-PADAP-β-CD的显色反应。实验表明,乙醇对此显色反应有明显的增敏作用。形成络合物的适宜pH范围为7.5—10.5,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52nm,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1.35×10~5L·mol~(-1)·cm~(-2),较无乙醇存在的三元体系灵敏度增大了1.6倍。锌在0-16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显色体系在四小时内保持稳定。用该法测定了水样中微量锌,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定维生素D2在不同浓度γ-环糊精中的溶解度,绘制相溶解度曲线,由实验结果表明γ-环糊精对维生素D2有较好的增溶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β-环糊精(β-CD)与钨酸钠或钼酸钠包结物的制备以及组成的测定。用DSC热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法证实了包结物的形成。讨论了β-CD对钨酸钠或钼酸钠的包结能力。 相似文献
6.
化合物17α-羟基孕甾4-烯-3,20-二酮-21-醋酸酯(RSA)和β-环糊精(β-CD)经超声波处理15min,在28℃,120r/min振荡处理12h,形成包结物。β—CD—RSA包结物的紫外吸收特征与化合物RSA一致。在水溶液中,β—CD与化合物RSA的包结物,化学平衡常数K1的RSD为2.84%,较为稳定,推测在水溶液中β—CD与化合物RSA以1:1(摩尔比)形成包结物。红外光谱分析推测出在水溶液中β—CD与化合物RSA的包结方式。β-CD与化合物RSA摩尔比为1:1形成的β—CD—RSA包结物,在28℃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为9.12mg/L,比化合物RSA饱和溶液的溶解度增大了5.26倍。 相似文献
7.
以瓯江彩鲤为试验对象,采用静水换水法研究了Cu^2+、Cd^2+对瓯江彩鲤的急性毒性效应.其目的在于评价水环境中Cu^2+和Cd^2+对瓯江彩鲤的影响,为瓯江彩鲤的养殖水质风险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结果表明,Cu^2+、Cd^2+对瓯江彩鲤均具有潜在的毒性效应,Cu^2+对瓯江彩鲤24,48,72和96h的LC50分别为0.18,0.13,0.09和0.08mg·L^-1,Cd^2+对瓯江彩鲤24,48,72和96h的LC50分别为6.23,5.48,4.71和4.56mg·L^-1;Cu^2+和Cd^2+对瓯江彩鲤的毒性顺序为Cu^2+〉Cd^2+瓯江彩鲤死亡率与Cu^2+、Cd^2+浓度均呈二次曲线关系,Cu^2+、Cd^2+对瓯江彩鲤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008、0.46mg·L^-1. 相似文献
8.
运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H核磁共振谱研究了β-环糊精对双酚A的分子识别行为,结果表明:双酚A经分子识别后其紫外吸收有所增加,吸收峰发生2~3 nm红移;红外特征峰被β-环糊精不同程度掩盖,且特征吸收峰都在不同程度发生一定的偏移;荧光强度随β-CD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强;β-环糊精与双酚A形成稳定1:1的包结物,包结物常数为1.84×104L·mol-1,双酚A从β-环糊精的大口端部分进入其空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用包合物增加白藜芦醇的水溶性。【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将包合率作为考察指标,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法,优化白藜芦醇/2-羟丙基-β-环糊精(2-HP-β-CD)包合物的制备条件。【结果】在投料比为1∶2,包合温度为40 ℃,包合时间为50 min,搅拌速率为865 r·min-1,最终测得白藜芦醇/2-HP-β-CD包合物的包合率为78.78%,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表征验证了白藜芦醇/2-HP-β-CD包合物的形成。【结论】经过包合的白藜芦醇在水中溶解度由0.03 g·L-1提高到27.85 g·L-1。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羟丙基-β-环糊精对三氟氯氰菊酯的增溶和光催化降解作用。结果表明:羟丙基-β-环糊精能增强三氟氯氰菊酯的水溶性,在20 g/L羟丙基-β-环糊精浓度下,三氟氯氰菊酯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提高了20.77倍,且其对三氟氯氰菊酯的光敏效率随光照时间延长而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利用(经分光光度法实现的)相溶解法测定了稀水溶液β-环糊精(β-CD)对偶氮苯的增溶等温线,从而求出了1:1配合物形成过程的热力学函数(K^0,△rG^0,△rH^0,△rS^0)。结果表明:β-CD能明显提高偶氮苯在水中的溶解度,并且随着β-CD的浓度增加,偶氮苯在水中的溶解度线性增大,这是因为1:1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相当大,偶氮苯在纯水中的溶解热是26.18kJ/mol,从固相偶氮苯直接变成配合物的过程则放出热量4.22kJ/mol,所以β-CD和偶氮苯的配合过程是焓驱动过程。 相似文献
12.
β-环糊精与3-十二烷氧-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包结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表面张力法和电导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β-环糊精(β-CD)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3-十二烷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R12TAC)的包结作用.结果表明,β-CD使R12TAC溶液的表面张力升高,最大可接近水的表面张力值.β-CD与R12TAC主要形成1:1的包结物.实验体系的表观临界胶束浓度(cmc^*)与β-CD呈线性关系.298、303和308K时的包结常数分别为2360、2780和3050L/mol.根据Van’t Hoff方程计算的包结过程的热力学参数证明,包结过程主要来自于熵驱动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相溶解度法探讨羟丙基-β-环糊精对蕨麻苷的增溶作用.在水溶液中,蕨麻苷的浓度随羟丙基-β-环糊精浓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相溶解度曲线为AL型. 相似文献
14.
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β-环糊精(β-CD)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3-辛烷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R8TAC)包结作用。发现,β-CD使R8TAC溶液的表面张力升高,且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表现临界胶束浓度(CMC)亦增大。各温度下的包结常数随温度升高、碳链增加而增大。根据Van’t Hoff方程计算了包结过程的热力学参数,证明包结过程主要来自于熵驱动。 相似文献
15.
利用Mg~(2+)和双-[6-氧-(3-脱氧柠檬酸酯)]-β-环糊精·Mg~(2+)(简称配合物)对脲酶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得到Mg~(2+)对脲酶有激活作用,而配合物对脲酶是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赵长春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0(4):71-73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小檗碱与β-环糊精包结物的性质,并利用稳态荧光法测定了在不同pH值下小檗碱与β环糊精的形成常数,结果表明:小檗碱与β-环糊精以1:1配合;中性条件下,β环糊精与小檗碱有最大的包结能力;疏水作用以及构型识别是形成包结物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用量子化学从头算的方法对来自于晶体结构模型的β-环糊精-三乙醇胺超分子体系进行了研究,计算采用密度函数法在Gaussian94程序中执行,并用B3LYP参数作了相关能的校正.分别分析了体系的能量、偶极矩和包合物非氢原子的Mullicon聚集数.计算结果表明超分子体系的稳定性来自于主客体分子间的非键相互作用以及偶极相互作用,环糊精包合物主客体之间无明显的电荷转移迹象,包合物的稳定性与客体分子的尺寸和氢键生成能有关,与实验测定的晶体结构数据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在含有正丁醇(1—Bu)的β—环糊精(β—cD)溶液中,加入有机小分子苯酚(Phenol)后诱导2—溴代萘(2—BrN)发射强的室温磷光(RTP)的光谱性质,比较了1—BrN/β—cD/1—Bu/Phe—nol与2—BrN/β—cD/1—Bu/Phenol四元体系的RTP光谱,通过测定1—BrN和2—BrN在所研究的各体系中与β—cD的包络常数,分析了1—BrN和2—BrN与β—cD的不同包络方式,并初步揭示了分子结构的空间差异对包络方式和包络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药物分子SK&F 96067与β-环糊精之间形成包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丁酰基-8-甲氧基-4-(2-甲基苯基氨基)喹啉(SK&F 96067)是新合成的H+-K+- ATP酶抑制剂,它难溶于水.通过紫吸收光谱、分子荧光光谱和1H-NMR的方法研究该药物分子与β-环糊精(β-CD)之间包合物的形成.研究发现在水环境中该药物分子的紫外吸收光谱有明显的等吸光度点;而且其荧光强度随着β-CD浓度的增大而增强,两者的拟合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该药物分子能够与β-CD形成1∶1(客体∶主体)的包合物;1H-NMR的谱图显示该药物分子喹啉环上的质子信号向低场迁移,这是由于其喹啉环部分地进入了β-CD疏水腔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在pH=7.4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采用紫外光、荧光光谱法和粘度法研究了偶氮胂-β-环糊精包合物(β-CD-AS)与鲱鱼精DNA的作用方式.用摩尔比法确定了β-CD-AS与DNA的结合比为5:1.通过热力学研究得出结合常数为K291.15K=8.68×105 L·mol-1,K310.15K=8.43×105 L·mol-1.热力学函数为ΔrHmθ=27.04J·mol-1,ΔrGmθ291.15K=-2.78×104 J·mol-1,ΔrSmθ=95.47J·mol-1·K-1.结果显示该反应为熵驱动.实验进一步表明β-CD-AS与DNA之间的作用方式为混合模式,即部分嵌插和沟渠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