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盛学文  杜金霞  冯鑫 《科技资讯》2014,(33):151-151
园林专业作为一个需要培养动手能力的专业,将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无疑是快速提高学生能力的好方法。实践教学是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是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针对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改革方案,旨在提高中职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根据园林专业学科特点及师范院校特点,分析探讨了园林课程体系改革与学分制的试行,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建立多层次的教学实践基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等问题.旨在为师范院校的本科园林教学及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朱丽霞 《科技咨询导报》2010,(35):150-150,152
结合园林生态学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实践要求,分析出目前园林生态学教学实习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教学实习内容、教学实习方式、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教学实习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以期到达更好完成园林生态学教学实习的目的和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阜阳师范学院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从"培养地方院校卓越园林工程师专业人才"的角度,构建园林专业基础实践、专业综合实践、毕业综合与创新实践的三个层次教学体系与多元化实践教学方法,提出阜阳师范学院在园林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的几点创新思路,为新形势下相关院校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思路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校校园外环境景观对师生学习和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对于开设园林专业的高校来说,则可以将其与园林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紧密联系,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以阜阳师范学院西湖校区为例,通过对西湖校区可作为和已作为课程实践教学的外环境景观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园林专业利用校园外环境景观进行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提出要善于总结校园外环境景观可利用的实践教学资源、避免在校园外环境景观中重复性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学会利用校园外环境景观进行专业实践的方法、适当增加可供园林专业实践教学的优质园林要素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植物生理学是园林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根据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在园林专业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合笔者对园林专业学生的植物生理学课程和实验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对园林专业植物生理学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设置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从而使课程内容更具专业特色和更符合专业需求.  相似文献   

7.
谢阳军 《科技信息》2013,(3):285-285
在《园林测量》课程的教学中,紧紧围绕示范教学、课堂实习、教学实习三个环节,加强《园林测量》课程的实践教学,引导学生操作技能由认知开始,经过定位阶段,学会独立操作,实现了由知识积累向能力的转化。  相似文献   

8.
吕廷波  王京  陈伏龙  刘兵 《科技信息》2010,(10):I0011-I0011
测量学是园林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测量技术是进行园林工程必不可少的施工程序。测量学实践教学情况直接关系到学生测量技能的熟练程度,也关系到学生能否学以致用进行园林工程的施工测量。本文针对园林专业测量学实践教学特点,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实习和考核制度四个方面,进行园林专业测量学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认为园林专业测量学实践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方向,应从启发学生开展自我主导的综合性测量实验着手,积极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学生、专业教师与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对阜阳师范大学园林专业花卉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发现存在专业影响力较弱、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学生实践环节薄弱、教师教学技能相对缺乏、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宣传力度、丰富教学方式、强化实践环节、教师不断加强学习、积极构建网络课程的对策,希望能为地方高校园林专业花卉学课程的构建和优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园林树木学》课程的特点,探讨了如何解决《园林树木学》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园林树木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基于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着力从文献资料的查阅获取,新知识的主动摄取和快速学习,数学模型的抽象提炼,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锻炼,科技论文的撰写等方面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参加国内外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活动,实践结果表明学生针对某一问题展开科学研究的能力确实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可以促进教学与科研有效结合,对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本科生具有重要意义,与一流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契合,是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途径。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十分重视本科生科研工作,在促进本科生科研方面成效显著,其成功经验可以概括为:多渠道的项目来源提高本科生科研参与度;立体式的过程管理保障本科生科研成效;跨(多)学科的研究内容增强本科生创新能力;全方位的激励措施有利于师生的良性互动;全球化的工作理念拓展本科生国际化视野。借鉴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本科生科研工作的成功经验,中国高校在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进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把本科生科研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实施符合本校实际的过程管理,聚焦创新性的知识体系,扩宽项目资金的来源渠道,设置融多元化与跨学科为一体的本科生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创新性的成长经历、多样性的学术体验和前瞻性的深度学习,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应用型本科教育有别于普通理论型本科教育,同时又不同于职业教育,"基于项目教学理念构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人才培养过程中,围绕"专业能力培养"这个核心,以学生参与项目教学开发实践为手段、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目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独立处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全面胜任专业领域的项目开发任务的培养模式。为此需要重新分配教学资源,调整教学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4.
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基于“合作学习”理念提出的适应中国法学高等教育国情的课堂授课形式。有两个必要性:一是实现学生从中学的应试教育向大学的创新教育转变的重要途径,二是促进学生宪法课程新知识建构的手段。具有三个积极意义:有利于传统教学模式和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两个优势的发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该概念实施...  相似文献   

15.
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基础,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中科学研究和本科生的培养结合松散甚至处于隔离状态.根据近年来指导本科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实践,从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科学思维、实验技能、数据处理和语言表达等角度介绍了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中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心理特点和能力发展、教育教学目标、教学相长理论都要求高校“两课”在教学过程中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引导学生参与研究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论文撰写等具体措施,着力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7.
科研型教学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本文从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和鼓励机制的实施等三方面,介绍了在物理化学课程中进行科研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来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武辉 《科技信息》2013,(21):187-187,264
机能实验学是本科临床专业医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在医学教学中的各个方面均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适时采用恰当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将零散的学科知识系统化,理论联系实践,发挥实验小组内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临床思维模式,在整体上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随机抽样选择广西师范学院公共体育乒乓球选修班2007级学生60人进行高校乒乓球选修课程合作教学模式实验研究。实验分对实验班30人和对照班30人,实验班采用合作教学模式教学,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模式教学,两班均执行统一教材,学时和测试标准,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乒乓球合作教学模式可以低耗高效地提高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技能目标的实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心理与社会适应性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新升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振庆 《中国西部科技》2009,8(19):81-82,85
高等学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措施,新升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不容乐观,应当以“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为指导思想,构筑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以就业为导向,精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