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蘑菇渣堆肥对油松移植容器苗生长和养分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蘑菇渣堆肥添加基质对油松移植容器苗生长和苗木质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合油松移植容器苗的最佳轻基质配比组合,以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1年生移植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选用蘑菇渣堆肥、珍珠岩、草炭为基质原材料,设置8种基质配方,在维持珍珠岩比例不变的情况下,以逐渐增加蘑菇渣堆肥比例的方式替代草炭,研究添加不同比例的蘑菇渣堆肥对油松移植容器苗生长和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蘑菇渣堆肥代替草炭进行油松移植容器苗培育是完全可行的,当蘑菇渣堆肥添加体积比例≤40%时,苗木在成活率、苗高、地径以及生物量等指标上与常用草炭处理无显著差异,且苗木体内部分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基质理化性质处于育苗合适范围内,苗木质量相对较高;而当蘑菇渣堆肥比例≥50%时,基质p H由微酸性变为碱性,苗木质量下降。因此在此试验条件下,培育油松移植容器苗推荐最佳基质配方为:35%草炭+25%珍珠岩+40%蘑菇渣堆肥。  相似文献   

2.
不同基质对北方枸杞出苗及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宁地区的联栋温室内设7个基质配比,进行枸杞出苗和苗期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基质为泥炭60%+珍珠岩40%时,枸杞的出苗率、地上部分生长量、根生长量、生物产量最高,是最适合于北方枸杞育苗的基质。泥炭80%+珍珠岩20%;泥炭40%+珍珠岩60%;泥炭80%+原土20%的基质较好,泥炭60%+原土40%;泥炭40%+原土60%的基质的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3.
张颖  李立升  孔德政 《河南科学》2011,29(2):165-168
采用不同基质配方与两种不同的容器研究基质与容器对大叶女贞容器苗生长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方对大叶女贞容器苗生长规律有重要影响,通过方差分析与Duncan多重比较各生长指标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大叶女贞苗在基质配方V(泥炭):V(蛭石)=1:1和V(泥炭):V(蛭石):V(珍珠岩)=1:1:1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4.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营养基质和不同苗期管理措施对山杏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所用各种营养基质对山杏容器苗生长有显著影响,其中,基质1、2(羊粪、鸡粪为底肥)培育的山杏容器苗木的高、径、根系生长量最高。苗期追施5%复合肥,在播种后50天和60天左右进行打尖、移床处理可有效提高苗木质量。  相似文献   

5.
武当木兰容器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开展了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对武当木兰(Magnolia sprengeri)容器苗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对苗木质量均有显著影响。以腐殖质为主的基质配比容器苗生长较好,而以黄绵土或沙土为主的基质配比容器苗生长较差;武当木兰幼苗根系发达,从生产实际出发,容器规格以10 cm×20 cm最佳。提高武当木兰容器育苗质量的最佳培养方案为:50%腐殖质 50%细河沙,选用10 cm×20 cm的容器,该组合既能保证容器苗的苗高、地径、单株生物量等各项指标充分生长,又能节约育苗成本,同时根系与基质能形成紧密的根系团。  相似文献   

6.
不同无性系美国山核桃种子对其苗木根系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不同无性系美国山核桃种子进行播种试验,以研究对其苗木及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种子苗木地径、苗木高度、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地下部分干质量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而根系体积、地上部分干质量和根/冠也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苗木地径最大为1.11cm,为最小地径的1.33倍;苗木高度最大为51.96cm,为最小的1.65倍;根系长度最长可达1490.01cm,为最小值的2.11倍;根系表面积最大为500.51cm,为最小值的2.02倍;根系体积最大为16.12cm,为最小值的2.24倍.随着种子大小的减小,苗木各指标也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因此,在育苗过程中,应该选择中等大小以上的无性系种子育苗,以培育优质苗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在基质中添加竹炭对大叶榉树容器苗生长和营养状况的影响,为确定最适合大叶榉树容器苗生长的竹炭添加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叶榉树容器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4个竹炭用量水平(添加量分别为0%、1%、3%和5%),试验结束后测定苗木生长和营养状况。【结果】相较于对照,其他3种用量竹炭处理的大叶榉树容器苗苗高、地径、地上部分生物量、地下部分生物量和细根生物量均显著增加。同时,添加竹炭对大叶榉树容器苗地上部分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对地下部分的促进作用,这体现在竹炭处理的大叶榉树容器苗根茎比相比对照显著减小。3种用量竹炭处理下,一级侧根数、根系总长、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和细根(直径≤1 mm)长度相较于对照都有显著增加。添加竹炭显著降低了大叶榉树容器苗根系中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对可溶性蛋白含量则没有显著影响;同时促进了大叶榉树容器苗根系对于基质中氮元素的吸收,加快了其茎中氮的代谢活动,但对根系和茎中的碳元素含量没有显著性影响。竹炭对大叶榉树容器苗生长的促进和营养状况的改善基本上随着其添加量的提高而增强。综合来看,添加5%竹炭最有利于大叶榉树容器苗的生长,与对照相比,其苗高增加了37.84%,地径增加了17.67%,地上部分生物量增加了69.56%,地下部分生物量增加了63.48%,细根生物量增加了49.17%,细根长度增加了62.38%。【结论】添加竹炭有利于大叶榉树容器苗的生长、根系的建成、根系形态的优化和苗木对基质中氮素的吸收利用。在基质中添加质量分数为5%的竹炭,可以更好地培育优质的大叶榉树容器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添加不同配比的泥炭替代基质如菌渣或醋糟等组成的混合基质处理对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容器苗生长以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筛选适宜苗木生长的低成本配方基质。【方法】以薄壳山核桃‘绍兴’子代1年生容器苗为材料,设置园土、泥炭、醋糟体积比为4:3:3(A1)、4:2:4(A2)、4:1:5(A3)和园土、泥炭、菌渣体积比为4:3:3(B1)、4:2:4(B2)、4:1:5(B3)配方,园土为对照(CK),共7个处理,分别测定苗高、地径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分析不同配比的基质处理下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与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不同配比的泥炭替代基质处理下苗木生长指标差异显著,添加菌渣、醋糟较园土均可降低基质容重,提高基质的通气孔隙度,增加有机质含量等,其中添加菌渣的基质配方有利于薄壳山核桃幼苗的生长,且以B3处理效果最佳。该处理苗木的苗高、地径以及叶片各项叶绿素荧光参数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苗高、地径分别比对照增加了65%和73%。【结论】综合苗木的各项指标并考虑各项成本,减少泥炭用量,以园土、泥炭、菌渣体积比4:1:5低成本混配基质适于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提高苗木光能利用效率,且育苗成本较低,利于生产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不同保水剂基质对马占相思育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STOCKOSORB保水剂作为基质添加剂,以马占相思苗高、地径、苗高与地径比、根茎和苗干重等指标,综合评价保水剂在不同基质中对育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育苗基质中施用保水剂可以明显促进苗木的高生长和地径生长,提高生物量和干物质的积累,但不影响苗木的根茎比。实验还发现珍珠岩添加3.0 g/袋保水剂处理所得的苗木品质优良,苗高与地径比为89.39,根茎比为0.209,苗高、地径、苗木各部分干重分别比不施用保水剂的对照增加,说明施用保水剂能有效地改善珍珠岩的水分状况。生产中考虑成本和效果等多种因素,则1.8 g/袋的保水剂用量具有较好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分析不同基质组合和不同容器规格下紫椴幼苗苗高、地径、生物量、苗木质量指数差异,筛选出适宜紫椴轻基质容器苗生长的基质组合和容器规格.以紫椴1 a生幼苗为研究对象,以珍珠岩、蛭石、玉米芯、腐殖土4种基质混合,混合比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_9(3~4);容器材料选用无纺布,规格分别为10 cm×12 cm,14 cm×16 cm,20 c m×20 cm.每种组合5个重复,放置空旷地自然生长.结果表明:V(珍珠岩)∶V(蛭石)∶V(玉米芯)∶V(腐殖土)=2∶1∶2∶3为最适宜基质组合;容器规格为14 cm×16 cm时,能够满足培养1 a生紫椴幼苗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红桦采用不同类型和规格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托盘育苗能克服普通容器育苗(塑料袋)的侧根盘绕现象,空气切根能避免容器苗底部根系盘绕,而且也能避免人工修根感染。干旱地区托盘育苗适宜选用导根类托盘。攀西地区红桦容器育苗适宜采用H250导根线类托盘空气切根育苗,其平均苗高、地径、根干重、茎干重和叶干重分别达19.82cm、3.31mm、0.40g、0.31g和0.45g。  相似文献   

12.
【目的】西南桦(Betula alnoides)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是中国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的乡土速生阔叶树种。氮和磷的有效性和空间分布显著影响着植物生长和根系发育。笔者研究施肥对西南桦无性系生物量分配和根系形态的影响,筛选出优良西南桦无性系及适宜的施肥配方,为西南桦的科学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西南桦4个无性系(编号分别为A5、FB4、FB4+、BY-1)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小区 25 株。设置氮(0、200、400 mg/株)和磷(0、70、140 mg/株)共9个组合处理,重复 3 次。以不施肥为对照。为防止苗木缺素,每株施钾量为332 mg。磷肥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基质中,组培苗移栽成活1个月后,开始追施氮和钾肥,每次施肥间隔时间为7 d,共10次。最终苗木收获时,先分离出根系进行形态指标扫描,获得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平均直径,最后全株烘干用于测定各器官的生物量,比较不同施肥处理下西南桦无性系的生物量分配和根系形态差异。【结果】①不同无性系和施肥处理下西南桦幼苗的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但无性系×施肥处理的交互作用不显著。施肥处理幼苗的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较对照(不施肥)有明显的增幅。处理5(N 200 mg/株+P 70 mg/株)幼苗的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最大,分别比其他施肥处理提高了11.27%~460.49%、7.14%~200.00%、10.57%~390.09%。进一步比较不同无性系,无性系FB4+的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分别是无性系A5、FB4和BY-1的1.14~1.21、1.22~1.31、1.15~1.22倍。②不同无性系和施肥处理下幼苗的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和各根径等级细根的根长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且无性系×施肥处理的交互作用对根体积、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和各根径等级细根(根径d>2 mm除外)的根长影响均极显著。施肥处理的幼苗根系形态参数均高于对照。在所有无性系中,处理5的根系形态参数均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其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根体积和总根长,分别比其他施肥处理提高了0.77%~227.20%、2.13%~152.63%、0.60%~264.13%和4.53%~214.04%。进一步比较不同根径等级细根的根长,西南桦幼苗的小细根(0<d≤1 mm)、粗细根(1<d≤2 mm)和粗根(d>2 mm)的根长亦表现出处理5最大。无性系FB4+在处理5下的根系形态参数显著高于其他无性系和施肥组合。③总生物量与地上、地下生物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三者与根平均直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亦分别表现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施肥显著促进了西南桦幼苗的生物量和根系生长发育,且存在无性系差异。综合幼苗的生物量和根系形态指标,认为西南桦无性系FB4+在处理5(N 200 mg/株+P 70 mg/株)条件下生长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13.
缓释肥用量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缓释肥用量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和养分状况的影响,确定培育薄壳山核桃容器苗合理的缓释肥用量。【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不同处理T0、T1、T2、T3(缓释肥用量对应为0、3、6、9 kg/m3),测定和比较薄壳山核桃苗木生长及植株N、P、K养分含量。【结果】与对照(T0)相比,不同缓释肥处理均显著促进薄壳山核桃苗木苗高、地径、单株生物量、根系总长、根系总表面积、根系总体积、根系平均直径和各器官N、P、K含量,改善了根冠比且以T1处理效果最佳;随着处理浓度增加,促进效应下降。动态测定表明,缓释肥处理能保持试验期苗高与地径的持续快速生长,其中地径的持续时间更长,生长后期(8月中旬后)与苗高呈现非同步性。【结论】适量的缓释肥用量能促进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的生长、生物量积累和根系发育,促进效应与改善植株N、P、K养分含量有关;缓释肥施用量以3 kg/m3较佳。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出最佳番木瓜育苗基质,以杂交种番木瓜“红妃”种子为试材,比较不同基质(品氏育苗基质、蛭石、泥炭土、草木灰、园土)配方对番木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园土)相比,各配方组的番木瓜种子发芽时间均显著减少,可减少6.67%~40.00%,发芽率和出苗率显著增加,分别增加2.88%~20.88%和2.43%~19.09%;不同配方的番木瓜幼苗生长势均高于对照组,茎粗、株高和根系较对照组显著增加.综合考虑发芽和幼苗生长,配方1(80%品氏基质+20%蛭石)和配方6(40%品氏基质+20%草木灰+20%泥炭土+20%蛭石)是较适宜的番木瓜育苗基质配方,处理后的番木瓜种子发芽率高,根系生长好,幼苗健壮.  相似文献   

15.
切根和截顶对湿地松苗木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切根和截顶对湿地松苗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的切根处理对湿地松苗高和地径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几种处理中,以9月份切根对苗高的抑制最小,以3次切根的处理对地径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小,但切根处理对湿地松苗木的高径比影响较小;(2)几种切根处理中,只有1次切根处理下地上部分的干重大于对照,2次切根处理根系干重最小,全苗干重以1次处理时最大,其次为对照;(3)不同的截顶处理下,湿地松苗高和地径生长都比对照低,单次截顶的苗高均比2次截顶的高,地径生长以9月中旬处理的较大;(4)几种截顶处理中,根干重和侧须根干重都比对照低,其中8月中旬截顶处理下苗木生长最慢,单次截顶处理的侧主根干重均大于对照,全苗干重都明显小于对照。  相似文献   

16.
不同产地闽楠苗期性状变异及初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行闽楠优良产地的早期选择,对采自贵州、浙江及福建3省17个闽楠产地的种子进行了容器育苗试验,测定了不同产地1~2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根系指标及生物量。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闽楠苗高、地径、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及生物量差异显著,其中1年生苗苗高、地径、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及生物量变幅分别为10.10~14.70 cm、2.02~2.93 mm、55.57~133.22 cm、10.92~30.90 cm2、0.37~1.04 g; 2年生苗苗高、地径、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及生物量变幅分别为28.02~52.00 cm、4.00~5.05 mm、189.00~299.44 cm、118.01~249.43 cm2、3.66~14.13 g。通过主成分综合评价,初步筛选出福建建瓯、浙江丽水、贵州赤水及遵义为贵阳地区闽楠苗期生长表现较好的产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定底部渗灌技术下培育华北落叶松容器苗合理的缓释肥施用量,探索在高效节水的渗灌条件下缓释肥对华北落叶松容器苗的苗木生长以及氮养分积累的影响。【方法】以华北落叶松播种容器苗为研究对象,在底部渗灌条件下,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不同浓度梯度的缓释肥施氮量(50 、100 、150 mg/株),通过比较苗木不同生长期的形态指标、氮浓度和氮含量以及基质不同部位的酸碱度和电导率的差异,系统研究底部渗灌下缓释肥对1年生华北落叶松容器苗生长和氮积累的影响。【结果】施氮量对华北落叶松容器苗不同时期的苗高和地径影响差异显著。当施氮量为100 mg/株时,1年生华北落叶松容器苗的苗高、地径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4.38 cm、3.67 mm; 施氮量对生长季末的根生物量影响差异显著,对茎、叶不同时期的生物量影响差异显著,当施氮量为100 mg/株时,华北落叶松容器苗的总生物量最大,生长季末达1.80 g; 施氮量越大,华北落叶松容器苗各器官的氮浓度和氮含量越大,施氮量为150 mg/株下的氮浓度和氮含量显著高于50 mg/株的处理,而与100 mg/株的施氮处理无明显差异; 当施氮量为150 mg/株时,苗木体内的氮浓度和含量达到最大,根、茎、叶的氮质量分数分别为1.78%、1.28%、2.14%,氮含量分别为8.41、9.56、11.71 mg/株,但其苗高、地径、生物量等形态指标呈下降趋势; 随着施氮量的增大,基质的EC值升高、pH降低,且基质上层的EC值显著高于下层的,而pH则表现为上层较低,但未影响苗木质量。【结论】缓释肥能够促进华北落叶松容器苗生长,并且有利于苗木体内的氮积累; 底部渗灌技术下培育华北落叶松容器苗合理的缓释氮量为100 mg/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