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丁烷与甲烷、乙烷、丙烷同为天然气的烷烃气组分,但是对其研究及应用明显不如甲烷、乙烷及丙烷。本文在川西拗陷天然气地球化学分析测试的基础上,重点对天然气中丁烷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丁烷与天然气成因、天然气运移的关系。测试结果显示,研究区天然气以烷烃气为主,其中甲烷含量最高,其体积分数85%,平均值93%;重烃含量相对较低。研究区天然气中丁烷含量较低,其体积分数1%;其中异丁烷与正丁烷含量相当,体积分数均不超过0.5%。iC_4/nC_4值能示踪未受到明显次生变化天然气的成因类型,煤型气iC_4/nC_40.8,油型气iC_4/nC_40.8;受到次生作用影响的天然气,iC_4/nC_4值可能失去判别天然气成因类型的功能。目前,对iC_4/nC_4值能否示踪天然气运移及其示踪机理存在较多争议,在研究区iC_4/nC_4值就未能有效示踪天然气的垂向运移过程,因此在选择该指标示踪天然气运移时应慎重。  相似文献   

2.
川西坳陷中段须家河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气源追踪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组成、碳同位素、天然气轻烃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追踪研究表明:须家河组天然气不含H2S,属于典型的煤成气.其中川西坳陷整体表现为须二天然气以自生自储为主,不排除下部小塘子组和马鞍塘组源岩对其有一定贡献.须四上亚段天然气也以自生自储为主,在有断达深部的断裂发育地区可能有下部(如须二)天然气窜层运移至该层,须四下亚段天然气主要来自须三段.须五段天然气则主要为自生自储为主.  相似文献   

3.
探讨川西拗陷中段上侏罗统蓬莱镇组物源问题。采用地球化学示踪方法,通过岩石薄片、痕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等综合分析,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蓬莱镇组源区背景属性和物源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蓬莱镇组砂岩碎屑组分以石英为主,其次是长石及各种岩屑;REE配分模式与大陆上地壳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基本一致,轻稀土元素富集,Eu负异常较为明显。其源区的构造环境是从海相过渡到陆相,最后演化成复杂的源区。川西拗陷中段蓬莱镇组有龙门山、大巴山-米仓山多个物源区,北部的主要物源区为大巴山-米仓山,南部的物源区为龙门山,中部则为混源区。  相似文献   

4.
在野外剖面观测、岩心描述及测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川西拗陷中段上侏罗统蓬莱镇组物源、沉积相类型、沉积环境的展布特征及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砂岩碎屑成分分析及物源区构造背景的分析,研究区具有自龙门山前缘至盆地中部砂岩的石英含量逐渐增多、沉积岩岩屑含量逐渐减少的特征,物源主要为西部的龙门山,而北部的米仓山—大巴山对研究区的影响较小。(2)川西拗陷中段蓬莱镇组主要发育冲积扇、河流、辫状河三角洲、湖泊四大类沉积相类型。(3)编制了川西拗陷中段蓬莱镇组砂岩质量分数等值线图及沉积相图,据此认为蓬莱镇组各个时期的沉积环境及砂体展布特征主要受到湖平面升降及物源供给的控制。蓬莱镇组第一段沉积时期,主要以发育冲积扇—湖泊沉积为特征;第二段沉积时期,冲积扇沉积及河流沉积范围逐渐扩大,辫状河三角洲沉积逐渐向湖盆推进,湖泊沉积的范围逐渐萎缩;第三段沉积时期,区内冲积扇沉积、河流沉积范围逐渐萎缩,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规模较第二段沉积期增大,湖泊沉积变化不大;第四段沉积时期,主要以发育河流—湖泊沉积为特征,不发育冲积扇沉积,随着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的推进,湖泊沉积范围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川西前陆盆地在侏罗系及白垩系非生烃层中发现大量的“次生气藏”。“次生气藏”是下伏一二千米以下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源层纵向跨层运移聚集成藏的结果。跨层运移的动力是该区独具特色的须家河组含气封存箱内的异常高压 ,通过纵向发育的断层及裂缝系统 ,流体以混相涌流方式向上运移。在运移过程中 ,由于温度、压力的改变 ,流体相态不断发生变化。经计算定量地确定出运移进入不同层位时的各相态比例 ,从而恢复出天然气跨层运移过程中的相态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根据C4~C7轻烃的成分指出四川盆地含油(凝析油)的天然气藏中的油的来源,然后再与天然气的碳同位素特征相互印证,共同判断气源。这一方法特别对混源气的气源判断是很合理的。 四川盆地一些含油(凝析油)的天然气藏以往都认为是自生自储的。然而用本方法判断气源后,我们发现,混源气是非常普遍的。从天然气的运移特征来看,盆地中下三叠统有工业价值的天然气的聚集往往都与断层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根据C4~C7轻烃的成分指出四川盆地含油(凝析油)的天然气藏中的油的来源,然后再与天然气的碳同位素特征相互印证,共同判断气源。这一方法特别对混源气的气源判断是很合理的。 四川盆地一些含油(凝析油)的天然气藏以往都认为是自生自储的。然而用本方法判断气源后,我们发现,混源气是非常普遍的。从天然气的运移特征来看,盆地中下三叠统有工业价值的天然气的聚集往往都与断层有关。  相似文献   

8.
川西拗陷中段中侏罗统沙溪庙组为多物源背景下发育的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不同物源背景对储层影响较大且勘探效果差异明显。以岩屑、岩芯等实物资料为基础,结合薄片观察及储层测试分析资料,对研究区沙溪庙组龙门山中段(近物源)及龙门山北段和米仓山(远物源)两大物源沉积体系的储层特征进行了对比性研究。结果表明,近源体系储层砂岩整体成分成熟度低、粒度较粗,有利储层为成分成熟度高、碳酸盐胶结物含量低、裂缝发育的细粒砂岩,保孔效应的强弱决定了优质储层的发育;远源体系优质储层的特征主要为成分成熟度相对较低、碳酸盐胶结物含量低、长石富集的中粒砂岩,溶蚀作用的增孔效应强度决定了优质储层的发育。以此为基础,分别建立了两大物源体系的储层综合分类评价标准,评价结果显示,远源体系的储层发育更优,其有利储层分布面积远大于近源体系。  相似文献   

9.
利用川西拗陷各井声波测井资料分别制作了泥岩、砂岩的压实曲线,统计了部分井压力系数与层位的关系,通过这些资料的综合分析,总结出了川西拗陷的压实规律。研究认为,川西拗陷在纵向上存在四个压实阶段,即快速压实阶段、正常压实阶段、过渡阶段、欠压实阶段;川西拗陷从北向南,各压实层段顶界深度有逐渐增大趋势;上三叠统的砂岩与泥岩存在类似的异常高压现象;不同压实阶段,油气分布特征不同,但气藏主要存在于过渡带和欠压实带。  相似文献   

10.
松辽盆地南部深层天然气资源丰富,但其烃类气既存在有机成因气(包括油型气和煤型气),亦存在无机成因,还存在混合成因,在同位素序列上常表现为部分倒转和完全倒转。为了明确英台断陷天然气的成因及来源,根据烃源岩的地化指标、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以及轻烃指纹对研究区的天然气成因类型加以分析,并进行气源对比。研究表明,英台断陷烃类气为凝析油伴生气和煤型气的混合,其中南部洼槽天然气主要来自于沙河子组,而北部则来自于营城组。通过判定天然气成因的类型和识别气源方向,有利于加深对英台断陷深层天然气成藏条件和成藏模式的认识,从而为研究天然气藏的分布规律,以及下一步的天然气勘探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11.
运用天然气地球化学分析技术,详细剖析了济阳坳陷孤北潜山带天然气的组成、稳定碳同位素及轻烃色谱特征,从中提取出了反映天然气母源及热演化程度的有效信息,并依据天然气成因类型划分标准对其进行了分类.认为该区天然气皆为有机成因的热解气,其中古近系沙四段和奥陶系储层的天然气为油型气;石炭-二叠系储层的天然气部分为煤型气,部分为煤型气和油型气的混合气.  相似文献   

12.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与川中隆起过渡带是一个斜坡地带。通过对绵阳丰谷—中江回龙地区以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目标层的勘探目标优选评价研究,证实了在该过渡带及其两侧具备有利的沉积和构造背景;存在有效的储集层和储集体;烃源岩生烃强度高,天然气资源潜力大;储盖组合配置良好;有多种类型的有效而适时的圈闭;天然气输导条件和保存条件有利。探讨了地层压力流体封存箱成藏可能是该过渡带的主要成藏模式,认为川西坳陷与川中隆起过渡带的须家河组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3.
川西坳陷碎屑岩大中型气田形成条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厚大的煤系地层提供了丰富的烃源,燕山期发育的三个北东东向古隆起为油气的早期富集奠定了基础,晚三叠世和侏罗纪发育的河道和三角洲砂体提供了良好的储层,前陆盆地形变形成的破裂构造为深层气源运移至浅层提供了良好的通道,有利储集相带与构造的有机配合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圈闭,这些便构成了川西坳陷大中型天然气田形成的主要条件,可归纳为"一丰四适",即:丰富的油气资源,适时的古隆起、适宜的沉积相带、适中的变形、适合的构造组合形态.  相似文献   

14.
针对川中地区侏罗系天然气成因类型及气源的认识存在不同的观点,作者综合天然气组分特征、碳同位素特征、轻烃特征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组分分析结果表明,侏罗系天然气主要为干酪根裂解气;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侏罗系天然气主要为油型气,部分为煤型气;轻烃分析结果表明,侏罗系天然气以油型气为主。综合上述成因类型分析结果认为:川中地区侏罗系天然气以干酪根裂解成因油型气为主,同时存在少量的煤型气。川中地区侏罗系油型气来自侏罗系烃源岩,煤型气来自上三叠统烃源岩。  相似文献   

15.
苏北盆地朱家墩气田气源追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苏北盆地盐城凹陷朱家墩气田的气源存在多种不同看法,但均无气/源对比的直接证据加以证明.作者借助天然气轻烃指纹气相色谱分析方法以及岩石轻烃指纹气相色谱分析方法进行直接的气/源对比,研究结果证实朱家墩气田的天然气为混源气,以海相油型裂解型干气为主,渗混了海、陆相混源型油型高熟气.  相似文献   

16.
川西坳陷中段须四段钙屑砂岩储层特征及有利区块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钙屑砂岩通常较致密,储集性往往很差.在大量薄片鉴定及物性统计基础上,对须家河组T3x45砂组钙屑砂岩的岩石学、物性特征及其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该套砂组的钙屑砂岩次生孔隙较发育,为有效的储集层,储层物性主要受控于沉积相、压实作用、溶蚀作用及构造作用等因素,其中溶蚀作用和构造破裂作用是储层发育最重要的控制因素.在储层特征及其与沉积相发育关系分析的基础上,以T3x45砂组为编图单元编制沉积微相图和砂体等厚图,预测钙屑砂岩储层平面分布特征,并对有利储层发育区块进行预测和评价,识别出3个具有较大勘探潜力的储集砂体.  相似文献   

17.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knowledge regarding low-mature gasses is of significant importance to identifying potential natural gas resources. Light hydrocarbon parameters and C and H isotopes are useful tools to identify low-mature gas. Twenty gas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Turpan-Hami Basin for light hydrocarbon analys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ight hydrocarbon components of natural gases contain high methylcycloxane, high isoparaffin and low benzene. This implies that the gas-generating parent materials are of typical humus type and the paleoenvironment is a fresh water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These feature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geological setting of the basin. Comparative studies of isoheptane, heptane, and the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methane in natural gases, and other maturity indices indicated that natural gases in the Turpan-Hami Basin are dominated by low-mature gas formed during the low evolution stage of Jurassic coal seams. The parent materials are of type III, and the maturation degree was in the low evolution stage. These are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low-mature gas. Results of light hydrocarbon research provided further evidence to suggest that the Turpan-Hami Basin is a large-scale gas producer of low-mature gas in China. It is likely that this resource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futur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w-mature ga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8.
川西雷口坡组古风化壳喀斯特气藏成藏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川西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顶部在近期钻探中呈现出良好油气显示。为了探究其油气成藏条件,通过岩石薄片观察、有机地化分析、同位素分析等技术手段,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川西地区雷口坡组顶部古风化壳喀斯特气藏的成藏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并恢复其油气成藏过程。结果表明,该类型气藏具备马鞍塘组与小塘子组2套烃源层系,油气源充足;雷顶古风化壳喀斯特储层次生孔洞发育,储集性能良好;气藏生储盖组合为:马鞍塘组与小塘子组烃源岩+雷顶古风化壳喀斯特储层+上三叠统泥质盖层,匹配关系好,保存条件佳;油气在运聚过程中受印支古隆起构造带及雷顶不整合面双重控制,气藏圈闭类型为构造-地层复合型圈闭;气藏在形成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中三叠世末表生成岩孔隙建造期、晚三叠世中晚期有利于油气聚集的古隆起构造带形成期、燕山期古隆起构造带继承发育-油气大规模聚集期、喜马拉雅期气藏最终定型期4个重要阶段。川西地区雷口坡组古风化壳喀斯特气藏成藏条件较为优越,具有广阔的天然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