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不稳定煤层的特征,提出了不稳定煤层开采的主要技术问题,进而阐述不稳定煤层开采的要点和开采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开采南湖二号井不稳定煤层为对象,通过本矿井及附近小煤矿采掘过程中揭露的实际资料,分析了解矿井地质构造、煤层厚度变化及赋存规律,从而进一步探讨适合本矿井不稳定煤层开采的原则,这对今后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不稳定煤层的开采有着诸多的技术难题。根据广西呼略矿不稳定煤层倾斜长壁开采的工业性试验,以及矿压观测成果,得出了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分析了由直接顶周期性断裂而引起采场的周期来压现象,阐述了沿空成巷的力学原理,提出了在这种开采条件下岩层控制的技术措施。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该矿取得了高产、高效、坑耗低、安全好的明显效益。图4,表1,参8。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昌福山矿区的构造特征分析,探讨了上寨矿井构造对煤层赋存的影响,根据矿井探巷揭露的地质构造资料、地表小煤窑开采情况及煤岩对比分析表明,该矿井5、5、7、9煤层存在着较稳定可采块段,而且煤质优良,开采价值极高,估算了5、5、7煤层储量,为今后上寨煤矿开采各主要可采煤层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当前矿井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在开采主采煤层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手找因构造断失的主采煤层,对提高资源回收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不稳定煤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统计分析法从技术上、经济上对江南地区部分不稳定煤层矿井的井型变动率进行研究。影响不稳定煤层矿井生产能力的关键性因素是地质储量和煤层的开采能力,它们又与地质因素复杂程度及地质勘探程度有密切的关系。从福建当前的技术、管理水平出发,对于不稳定的薄—中厚煤层群一般应以建6—15万吨/年的小型矿井为宜。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对于水体下安全开采主要采用防水煤柱的方法。近年来,很多矿区开展提高开采上限或缩小防水煤柱的试验研究.并取得了重要进展。芦岭矿810采区位于安徽淮北芦岭井田西翼,为一孤立的短轴聚煤盆地。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含8号煤层为稳定厚煤层,厚度1.14~10.OOm,平均6.39m,岩煤层倾角6~8度,属近水平煤层,适宜一次采全高的放顶煤开采。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在金刚煤矿矿压观测和相似模拟研究结果,提出在缓倾斜近距煤层联合开采时,上下煤层的相互影响.上煤层周期性矿压显现对下煤层影响与上覆岩层形成的平衡结构特征有关.按一定错距,下煤层开采有可能使其成为非稳定结构,矿压显现加剧。一定距离内能形成稳定结构,但移动量由联合开采煤层总厚变决定,支架阻力不够,控顶区会形成危险结构,导致冒顶发生。有限元数学模拟进一步证实和发展了上述论点.  相似文献   

8.
对地质条件复杂和煤层赋存状况不稳定的突出煤层,在工程布置上很难使用正规采煤方法进行开采。街洞矿业公司茶山岭煤矿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全面的对比、筛选,采用了“单引巷水平分层采煤”方法开采,使用这种采煤方法即能够很好的控制顶板,又能预防瓦斯突出,提高回采率。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雁崖矿和晋华宫矿大倾角煤层的开采情况及经验,总结了大倾角煤层开采的设备防滑措施,针对大倾角煤层开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结合桃山煤矿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开采煤层群的高瓦斯矿井采区巷道布置应首先确定合理的煤层分组和煤层开采顺序,采区通风系统力求稳定可靠等观点。分析了高瓦斯矿井中采用沿空留巷技术的优越性,并对煤层群高瓦斯工作面的通风方式和采用泄排瓦斯巷、尾巷布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根据京西矿区木城涧煤矿井下开采条件,利用离散元方法模拟了煤层开采过程中上覆岩层应力拱的演化过程,并对覆岩的真实破坏和裂隙发育情况进行了可视探测。模拟表明,随着开采面积的增大,拱项向上部空间不断扩展,最终可稳定在开采煤层厚度的8倍左右范围内。现场采用钻孔摄像技术探测结果表明,覆岩裂隙发育不均衡,呈现破裂区与完整区交替出现的情况,裂隙上限与离散元模拟的应力拱拱顶位置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2.
我国急倾斜煤层开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谢东海  冯涛  赵伏军 《科技信息》2007,(14):211-213
本文回顾了我国急倾斜煤层开采的四个历史阶段,对当前采用的七种主要开采方法进行了详细评述。从急倾斜煤层开采的机械化和放顶煤等方面阐述了我国急倾斜煤层开采的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采空区建筑物地基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废弃采空区上覆围岩重新"活化",使裂隙带岩体再压密、地下残留空隙再冒落,导致地表产生二次移动和变形的问题,通过对采空区建筑物地基稳定性综合评价,得出主要考虑煤层的客观因素和外界扰动因素两方面是导致地表产生二次移动和变形的主要原因。从客观因素中煤层赋存条件中的煤层埋深、煤层厚度、煤层倾角、松散层厚度入手,采用FLAC3D软件对煤层埋深、煤层厚度、煤层倾角、松散层厚度等因素对采空区建筑物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地表及地表附近岩层的移动变形受开采的影响减弱,开采深度的增加对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有利;随着开采厚度的增加,开采对上覆岩层的破坏程度明显增大,移动过程表现得也越剧烈,地表移动变形值也越大,开采厚度的加大对废弃采空区建筑物地基的稳定不利;煤层倾角的增大增加了地表移动的时间,增大了地表的不稳定性;松散层在覆岩中所占的比例越大,地表的移动范围就相对越大,增大了地表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安山煤矿煤层群上行开采回采巷道围岩控制、开采滞后、水平接替困难及单一工作面回采率不高等实际问题,分别运用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倾斜近距离煤层群上行开采的顶板运移及矿山压力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演算.为确定大安山矿煤层群开采顺序,根据大安山具体地质条件并结合现场实践对大安山煤矿各煤层进行分析,运用数值模拟分析的方法进行模拟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煤层间的间距对能否采用上行开采具有决定性作用,模拟结果显示当依次开采3、4、5号煤层后,5号煤层顶板剪切破坏高度为18m,远小于6号与5号的间距35.98m.因此,大安山煤矿近距离煤层群采用上行式开采是可行的,结合现有开采技术条件,最终确定采用先对3、4、5、6号煤层进行上行开采,然后开采2号煤层的开采方案.  相似文献   

15.
刘魁 《科技信息》2011,(34):384-385
我国急倾斜煤层分布广泛,其地质条件大多数比较复杂,经过长期的勘探和开采,对现有生产矿井中的急倾斜煤层的赋存特征已有相当的了解,急倾斜煤层的开采方法与煤层埋藏的地质条件有密切关系。开采急倾斜煤层的煤矿存在水害威胁、瓦斯、自然发火等重大安全生产隐患。为了保证急倾斜煤层综放工作面安全开采,加强回采工艺各环节管理,防止溃水溃泥、瓦斯增大等带来的不安全隐患。通过改革综采支架和开采技术管理,增强综放工作面安全开采。回采实践证明,急倾斜煤层开采管理方法保证了梅河煤矿四井多个综放工作面的顺利安全回采,创造了巨大效益。至今在梅河煤矿四井急倾斜煤层综放开采经历了25年,有较成熟的开采经验。为类似矿井开采提供了宝贵的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6.
指出煤炭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提出了研究不稳定型急倾斜薄煤层开采的现实意义;阐述了不稳定型急倾斜煤层的特征,以及其开采的指导方法和开采技术。以煤矿生产实践为依托,对不稳定型急倾斜薄煤层实用性开采技术进行了研究,得出在不稳定型急倾斜煤层中采用伪倾斜斜坡短壁采煤法,能较好地解决急倾斜薄煤层开采的技术难题,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益,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浅埋煤层含煤地系中有大部分煤层相距较近,上覆煤层开采完成后,存在大量上覆煤层开采后遗留的采空区,当下部煤层开采时,面临浅埋-近距-上覆采空区多重扰动影响,在开采过程中工作面顶板来压剧烈,且存在明显的动载现象,采动裂隙可直接沟通地表,易引起煤层自燃、地下水流失与地表植物死亡等安全与环境灾害,并对地面建筑、地面工程结构物的稳定造成严重危害.为保障矿井安全开采,对冯家塔煤矿进行了工程地质调查、地质雷达探测与采空区危险性评价,得出了上覆采空区结构形态及其对下覆煤层开采的影响,揭示了浅埋近距采空区影响下矿压显现规律和围岩破坏规律,建立基于浅埋-近距采空区影响下工作面稳定性评价方法和危险源识别系统,实现安全高效开采.  相似文献   

18.
李鑫  李海波  周燕 《科技信息》2011,(11):351-352
本文对万源市煤矿普遍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总结,针对万源市地处山区、由于开采煤层较薄,开采方法落后、煤层质量不高等原因产生的各种布料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进行探讨,从而为其他地区地质环境相似的煤矿款上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龙宫煤矿井田开拓方式的探讨,得出结论:本井田1、2号煤层赋存稳定,煤层倾角在3°~6°之间,对井田开拓无影响,但对井田开采有一定影响;本井田1、2号煤层均存在采空区,主要在井田北部工业场地附近存在采空区,对井田开拓开采有影响;全井田1、2号煤层以+747m一个水平开采,将井田划分为2个采区开采,矿井先期开采位于开拓巷道南侧附近的一采区。  相似文献   

20.
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经过50多年来的创新发展,开采技术日趋成熟完善,在煤矿各种开采技术条件下均有应用,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尤其是架后侧向放煤掩护支架开采技术,改工作面单点出煤为多点出煤,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煤炭资源采出率,特别是对于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多以及不稳定煤层具有较高的适应性,为我国急倾斜煤层的安全开采提供了一条比较经济、实用、可行的技术途径,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