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一种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易的水中泥沙颗粒分析方法。根据不同粒径泥沙颗粒在粒径计管中的沉速不同,可以测定各种粒径泥沙颗粒的重量,从而计算出各种粒径泥沙颗粒的重量百分数。  相似文献   

2.
基于分形理论构建泥沙颗粒的絮凝沉降模型,从三维角度动态模拟絮团在布朗运动、颗粒静电力和重力作用下的发育、沉降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絮团形态与泥沙颗粒的表面电荷量有关,电荷量越大,絮团形态越开放;不同带电量泥沙颗粒的絮凝速度与沉降速度具有差异性,表面电荷量越大絮凝沉降速度越缓慢;泥沙颗粒的带电量对絮团平均粒径分布有显著影响,不同带电量下絮团达到最大直径所需时间不同.研究成果进一步揭示了天然河流中黏性细颗粒泥沙絮凝现象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3.
泥沙颗粒团沉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的泥沙沉速公式大多适用于单颗粒泥沙沉降的情形,基于前人对单颗粒泥沙沉速规律的研究成果,利用试验测得不同泥沙颗粒团在水中沉降时的沉速数据,引入泥沙颗粒团特征粒径及附加粒径2个因子,对多个广泛运用的单颗粒泥沙沉速公式进行了修正.用修正后的公式计算得到的泥沙颗粒团沉速与用试验测得的泥沙颗粒团沉速较接近,可推广运用到计算泥沙颗粒团在水中的沉降速率.  相似文献   

4.
以实体模型概化水槽为基础,研究水深、含沙量及泥沙级配等因素对滩槽泥沙粒径分布的影响.复式河道滩槽泥沙粒径的分布一般具有进口悬沙粒径大于出口悬沙粒径、主槽床沙粒径大于滩地床沙粒径、主槽悬沙粒径大于滩地悬沙粒径以及床沙粒径大于悬沙粒径等基本特征;滩槽床沙粒径比随滩槽相对水深的增加而增加,但滩槽悬沙粒径比随相对水深的变化不大;滩槽床沙粒径比随着含沙量的增加而减小,粗颗粒泥沙的减小幅度要比细颗粒泥沙大,而滩槽悬沙粒径比随含沙量变化不大;滩槽悬沙粒径比及床沙粒径比均随着来沙粒径的增大而减小,滩槽床沙粒径比的变化幅度要大于悬沙粒径比的变化幅度.通过分析滩槽泥沙粒径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相应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5.
从北京市交通干线13处有代表性地点的雨水口及雨水井中取得砂样,研究其粒径分布、真密度及沉降速度等沉降性能,采用标准筛分法分析其粒径分布,使用浸液法分析其真密度,使用显微设想法分析其沉降速度,获得交通干线雨水中砂粒的沉降性能基础数据,为后续雨水管道用沉砂池的设计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地描述了现行粒径计颗分方法中泥沙颗粒沉降的三个不同阶段,指明影响现行粒径计法颗分成果的主要因素是异重沉降和扩散沉降作用.提出用粒径计进行颗分的新操作方法—混匀分析法,即先将沙样混匀在粒径计管中,然后再静置沉降.计算中根据沉降时间与累积沙重关系曲线,用图解法求得大于某粒径的沙重,进而推出沙样级配曲线.本文还阐明了粒径计混匀分析法的原理,它消除了现行粒径计颗分方法中存在的异重沉降和扩散沉降的影响,操作和计算简便,是对现行粒径计颗分方法改革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7.
柳河流域悬移质泥沙颗粒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索流域悬移质泥沙变化特征及其与含沙量问的关系,选用柳河流域水文站泥沙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沙源不同,非汛期悬移质泥沙粒径一般大于汛期,在流域上、下游d50随含沙量分别表现出增大和减小的趋势。在泥沙的分选沉降作用下悬移质泥沙粒径一般为上游大于下游。在上游,d50、大于0.05mm沙重百分数随含沙量的增大而减小,后又增大,小于0.01mm沙重百分数情形相反。在下游也可得出类似变化关系,但d50、大于0.05mm和小于0.01mm沙重百分数随含沙量变化的转折点不同。  相似文献   

8.
根据近1000组推移质输沙试验资料,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就泥沙粒径对推移质输沙率影响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论为:当无因次粒径较小时,随无因次粒径的增大输沙率减小;而当无因次粒径较大时,输沙率与无因次粒径无关。并给出了一个考虑泥沙粒径影响的推移质输沙率公式。  相似文献   

9.
2007年9月底的大潮和中潮期间,在长江口徐六泾处结合采用1台光学后散射浊度仪OBS3A和1台现场激光粒度仪LISST 100(B型)并同步现场采集含沙样本对悬浮泥沙浓度进行了定点现场观测.在对絮凝体中水的体积与絮凝体体积相等这一假设条件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利用现场观测得出的絮凝体粒径和有效密度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个粒径范围的絮凝体所占整个絮凝体的权重,修正了利用单一絮凝体粒径的有效密度代表所有絮凝体的假设,最终得到了更为合理的悬浮泥沙现场沉降速度.  相似文献   

10.
光子相关光谱学(PCS)是一项近年来取得较大进展的新应用技术,该技术利用悬浮于介质中的散射体的布朗运动所引起的散射光强涨落现象,能测量粒径范围为3nm~3μm的超细颗粒。本文详述了PCS测粒法的基本理论,综述了各种预测颗粒粒径分布的数据处理方法,并提出了对PCS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1.
加料方式对丙烯酸酯微乳液粒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ω(聚合物)>50%,ω(乳化剂)<1.5%,粒径35.6nm、多分散性0.133的丙烯酸酯微乳液。系统地研究了加料方式对乳胶粒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以全滴加方式加入,大量乳化剂、引发剂在反应前加入,有利于减小乳液的粒径;丙烯酸加入到外层单体中,有利于羧基分布在胶粒表面可使得粒径进一步减小。  相似文献   

12.
乳状液粒度分布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油水乳状液的粒径分布是乳状液的重要特性之一。本文利用MS 2000 Micro激光粒度仪研究各因素对乳状液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剂的加入使乳状液细微化,但活性剂的浓度对乳状液的粒径大小影响不是很大;矿化度的升高使得乳状液的粒径增大。聚合物的加入使得乳状液的粒径变大,随着聚合物浓度的增加,乳状液的粒径增大,且粒径分布变宽。  相似文献   

13.
基于声发射技术的颗粒测量方法具有非侵入、安装便利、可实时在线测量等优点.搭建了一套液固体系声发射信号测量装置,采用宽带声发射传感器和高速采集卡采集水-玻璃微珠的液固体系声发射信号.运用Welch算法计算3种粒径的玻璃微珠的功率谱估计,结果表明:不同粒径下,两相体系中玻璃微珠的质量浓度均和功率谱估计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就粒径和质量浓度相较而言,颗粒粒径对功率谱估计的影响更大;利用FLUENT软件模拟计算出颗粒碰撞壁面的速度,通过对基于Hertz-Zener理论的预测频谱和实测信号功率谱估计的分析比较,采用最小二乘方法估算出玻璃微珠的粒径,其结果和实际平均粒径较为接近,表明该方法用于颗粒粒径测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氧化法制备胶体Sb2O5过程中胶粒的大小及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氧化法制备胶体Sb2O3的过程中,分析了影响胶体Sb2O5粒径大小和分布的因素。选用适当的稳定剂,可控制胶粒粒径在100nm以下,降低反应温度和增大氧化剂用量可使粒径分布均匀,较低的反应温度有利于得到较小粒径的胶粒。  相似文献   

15.
以赤铁矿为研究对象,通过浮选试验、扩展的DLVO(EDLVO)理论和凝聚动力学研究了粒度分布(粒径小于18μm的微细粒比例)对赤铁矿浮选的影响.浮选结果表明赤铁矿的浮选回收率与粒度的大小和分布有关,粗粒(粒径大于18μm)赤铁矿的粒度较大时或粒度分布均衡时(微细粒与粗粒含量接近)浮选回收率较高.EDLVO理论计算表明微细粒赤铁矿与粗粒赤铁矿之间存在吸引力,且吸引力的大小与粗粒粒度正相关;凝聚动力学分析表明粒度分布均衡时颗粒间的凝聚速率较大.这是粒度分布对赤铁矿的浮选回收率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徐小兰 《科技信息》2010,(21):J0065-J0065
用乙醇做分散介质,用激光粒度测定仪测定三个聚乙烯粉末试样的粒度及粒度分布,测试快速、准确。试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1,6-己二醇/新戊二醇-己二酸)(PHNA),1,4-丁二醇(BDO)、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三乙胺(TEA)为中和剂,乙二胺(EDA)为后扩链剂,利用两种乳化方法和不同的DMPA用量制备了不同粒径的羧酸型水性聚氨酯乳液,使用动态光散射法测量其粒径和粒径分布,并测量了吸水率、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光泽度等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乳液粒径最小40 nm,最高340 nm,粒径分散系数(PDI)处于0.07~0.26之间,两种乳化工艺的粒径与粒径分布有明显差异;随着粒径的变化胶膜拉伸强度最高49.62 MPa,对应的断裂伸长率为922%,吸水率最低为5.25%,光泽度最高87.8°;粒径及粒径分布对吸水率、拉伸强度、光泽度等有重要影响,而对断裂伸长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应用气流式粉碎机制备超微板栗粉,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度,根据设计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工质压力、分选频率、进料速度三因素为影响板栗超微粉粒度的主要因素.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研究和建立了板栗超微粉粒度随工质压力、分选频率、进料速度变化的标准回归模型,确定了板栗气流式超微粉碎最佳工艺:进料粒度为0.10...  相似文献   

19.
通过自行设计搭建的滚筒实验平台,以玻璃珠为颗粒材料,探究了不同尺寸颗粒的混合/分离过程,并测量不同操作参数下的滚筒功率消耗.实验结果表明:高填充比时颗粒分离现象更明显,呈现典型的小颗粒被大颗粒包围的现象.在低填充比时,对于尺寸接近的颗粒不同转速下的颗粒分离现象不明显.颗粒粒径差距越大,颗粒分离现象越明显.随着滚筒转速和填充比的逐渐增大,功率消耗逐渐增大,而相比之下功率消耗对粒径比的敏感性比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