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丹麦哲学家基尔凯戈尔说:“整个存在使我吃惊,从最小的苍蝇到神下凡化身为基督的神秘,每一件事物对我来说都是难以理解的。”走进非洲南部干旱的荒漠地区,哲人的这种感觉就会得到深刻的印证。在这里,生生不息地繁衍着一类令植物学家也为之惊叹的奇特植物──生石花。 生石花,又称“石头花”、“象蹄”、“元宝”、 “女仙”。它形如彩石,色如琉璃,娇小玲珑,享有“生命宝石”的美称,是植物王国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它们原 产于南非极度干旱少雨的沙 漠砾石地区,包括番杏科生 石花属、肉锥花属、石莲花 属、风铃玉属、银叶花属等 一大类植物。生石花外形酷 似石头,其中,最著名、最 妙趣横生的当推生石花属的 种类,其属名来自拉丁语词 lith(石头)和Opsis(外 观),表明这类植物具有高 度发展的“拟态”。这是大自然的造化,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模拟“死”的物体而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生命。生石花属的种类叶片高度肉质化,形状非常奇特,有的呈棒形,更多的是由一对对的对生叶组成球状、扁球状、陀螺状、元宝状等,多数种类几乎没有垄。这类植物中种类最多的为肉锥花属,有400多种。它的植株仅为一对肉质叶组成的球状或圆锥体,非常肉质化的小型种类顶...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的植物学家去年研究发现,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的山姜属植物有一种非常精巧而有趣的繁殖机制,他们特其机制命名为“花柱卷曲性”异交机制,即山姜属植物通过两种花的柱头互为相反的运动,在一天之中的不同时间分别扮演雄性和雌性的角色,最近这一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科学杂志《自然》上发表,并引起了国际植物学界的广泛关注。本刊特约取得该研究成果的李庆军研究员等撰写了本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被子植物是一个很大的植物类群。关于其起源、分类仍属“不解之谜”。《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研究的进展》一文,就当前宏观分类学家对被子植物分类系统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作了概述,它对植物学工作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苏民 《科学通报》1983,28(1):60-60
莨菪类植物在《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在我国分布较广。山莨菪碱、樟柳碱、东莨菪碱、阿托品等均属莨菪类药物,其中山茛菪碱和樟柳碱是我国首先从这类植物中分离出来并应用于临床的新药。这类药物对胆碱能(cholinergic)神经功能有抑制作用,能改善微循环,治疗中  相似文献   

5.
香江丽影     
香港特区与广东省毗邻,自然地理环境有许多相似之处,所拥有的植物也多与广东植物有密切关系。香港气候湿热,虽然地区面积不大,但引种栽培树木却不少,所以植物种类十分丰富。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几位香江“佳丽”。 紫荆非洋紫荆 香港特区的区花是洋紫荆花,属于豆科羊蹄甲属,为一种中等大小的常绿乔木(“知力”在1997年第7期的“生物漫谈”栏目中曾经刊文介绍过)。洋紫荆由于有“紫荆”二字,有些人误以为它就是紫荆,或者对二者混淆不清。其实,紫荆是一种  相似文献   

6.
将"植物文化"定义为"人类和植物的选择关系和协同演化,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以植物为载体和诱因的成果类型和行为方式",并确定其7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回顾了过去30年植物文化研究在植物命名、食用选择、药用选择、阅赏选择、崇拜选择等5个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植物命名方法,在植物名称古今对照、中拉对照方面成就较大.食用选择主要在食用原植物考证、果蔬栽培史和栽培作物起源等方面有进展.药用选择的成就主要是中药和民族药的原植物考证.阅赏选择则在花文化、园林植物、经典名物考证、古树名木研究等4个方向均有进展.崇拜选择主要在礼制植物、宗教植物、民俗植物有一定的研究成果.植物文化研究面临文化复兴的机遇,资源独厚,有望在各个方面取得方法突破和成果创新.  相似文献   

7.
侯惠宗 《科学通报》1956,1(6):105-105
1953年12月和1954年5月,植物分类学报三卷三、四两期刊印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39位植物分类学工作者集体编写的“中国植物科属检索表”,随后又发行了单刊本。这个检索表的汇编,是中国植物分类学界的一件大事;多年来,许多从事生物科学工作的同志,无论是农、林、园艺、医药等方面的干部,或者是教育工作者,在以前的工作中,为了识别植物或调查植物资源,由于找不到一本适合的参孜书,尤其是以中文编写的供初学使用的参考书,曾经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因此,这木检索表的出版,的确使我们许多同志感到兴奋。解放以后,由于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科学工作者的思想觉悟的不断提高,在集体合作的共同努力下,使中国科学界各个方面都有了显著而空前的提高和创举。在植物分类学界,这本检索表就可以说是一个具体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正>你见过花粉化石吗?化石中的花粉虽小,却对人类认识古气候变化有着重要意义。哪些植物能产生花粉?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能产生花粉,花粉是种子植物的雄配子体。根据是否有形态上的根、茎、叶分化,以及在个体发育中是否有“胚”的构造,植物被分为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低等植物包括藻类、地衣等;高等植物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处在目前植物界进化路线末端的种子植物说:只有“我们”高等植物中高级的种子植物,  相似文献   

9.
罗布麻茎内韧皮纤维形成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正海 《科学通报》1980,25(9):414-414
罗布麻(Apocynum lancifolium Rus)属于夹竹桃科茶叶花属的一种半灌木型植物。此种植物在我国分布广、资源丰富,并在纺织、造纸及医药上都有用途,是一种多用途的资源植物。过去,在罗布麻的纺织工艺、化学成分、药理及人工栽培等方面,已有许多报道,伹尚未见韧皮纤维形成过程的报告。本文将就罗布麻的主要经济利用部分——茎内韧皮纤维的形成过程、分布以及其化学成分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10.
商辉  严岳鸿 《自然杂志》2014,36(6):426-430
蕨类植物和昆虫共同进化了三亿多年,但是两者的协同进化一直很少得到关注。对湖南省桑植县的凤尾蕨属植物上的昆虫幼虫进行调查,结果表明42棵4种凤尾蕨属植株上有夜蛾科幼虫89条,叶蜂科幼虫21条。叶蜂科幼虫通过形态和体色拟态凤尾蕨属植物的孢子囊群盖,取食凤尾蕨属植物的叶片;而夜蛾科幼虫隐藏在凤尾蕨属植物成熟的囊群盖中取食孢子,幼时乳白色,成熟时转变为淡黄色,有些会出现褐色斑点,同样与凤尾蕨属的孢子囊群盖具有拟态现象。进一步的调查还在凤尾蕨植物上发现猎食性的跳蛛,同时在其体表发现携带的孢子。首次在凤尾蕨属植物上发现拟态昆虫幼虫、特别是寄生性昆虫及其天敌跳蛛的发现,对研究蕨类植物、昆虫幼虫及其天敌之间存在的食物链关系和协同进化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许汉奎 《自然杂志》2008,30(4):232-234
地球自距今5.4亿年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以来,由于环境恶化等自然因素,已先后造成了5次生物大灭绝。尽管每次大灭绝使大批生物从地球上消失了,但也有些更能适应环境、更进化的生物保留下来并得到大发展,从而使地球上的生物一步一步地由低等进化为高等,而且最后成为最多样性、最繁盛的阶段。但自人类200年前工业革命以来,由于环境污染,人类的乱捕乱杀、乱砍乱伐各种生物以及肆意破坏生态环境,已导致大批物种消失,使地球进入了第6次生物大灭绝。由于这次大灭绝的主要因素是人类引起的,因此其后果特别严重,如若人类不采取措施,最后灭绝的将是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12.
13.
论述了在生物教学中注重渗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从教育者理智地运用情感、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创设最佳教学情境等方面阐述了生物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恩斯特迈尔是本世纪著名的生物学家和哲学家,长期以来他一直倡导一种不同于传统哲学的新哲学,本文综合探讨了迈尔新哲学的基本原则及其新哲学的基本框架:(1)物理科学不是科学的标准范式;(2)历史叙述比定律解释更重要;(3)解释和预言在生物学中是不对称的;(4)科学进步的主要象征是概念的提出和改进;(5)因果联系的多样性及目的论解释的合理性;(6)新哲学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合理界定交叉学科概念基础上,立足分子生物学发生的史实.运用科学认识论的相关原理,从哲学、科学背景等外源域,科学主体的知识储备、创新意识、臻美心态等内生域,以及外源内生化方位,详尽剖析了交叉学科的生成机理。  相似文献   

16.
郭晓强 《自然杂志》2009,31(1):59-62
细胞是有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所有生物都有细胞构成,1665年英国科学家虎克首先发现细胞,19世纪50年代提出的细胞学说确立细胞的重要性.然而由于研究条件所限,当时人们对细胞结构的理解较为简单,如动物细胞一般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构成,这一时期可看作经典细胞生物学时期.  相似文献   

17.
高中生物学中,细胞分裂图像的判断一直是重点和难点,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同源染色体判定、细胞分裂图像判定进行总结,并对典型例题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8.
青蒿素合成生物学及代谢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庆平  鲍飞 《科学通报》2011,56(27):2289-2297
青蒿素生物合成途径仅见于青蒿, 但其"上游"途径为真核生物所共有, 可望通过"下游"途径重建, 在真核微生物(如酵母)中全合成青蒿素. 过去10 年来, 青蒿素合成基因被国内外研究团队陆续克隆并导入酿酒酵母细胞, 已成功合成青蒿酸及双氢青蒿酸等青蒿素前体. 由于酵母缺乏适宜的细胞环境, 尚不能将青蒿素前体转变成青蒿素. 因此, 青蒿依然是青蒿素的唯一来源, 凸显出继续开展青蒿种质遗传改良的必要性. 我国科学家采用"开源"或"节流"等策略,已相继培育出多种转基因青蒿植株或品系, 为实现青蒿素的高产、稳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 青蒿素生物合成的限速步骤尤其是终端反应机制已基本得到阐明, 有助于开展青蒿素形成与积累的环境模拟及仿生, 从而为彻底缓解青蒿素的供求矛盾创造先机. 本文最后讨论了产青蒿素前体微生物专利的作用及中国避免这些专利壁垒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自达尔文学说诞生以来,生物进化论经历了孟德尔颗粒遗传理论、新拉马克主义、新达尔文主义直到现代综合进化论建立的发展历程。然而,综合论更面临着来自分子生物学新信息和古生物学重大新发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由此产生了分子中性遗传漂变假说和三幕式寒武大爆发假说。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