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传统的隐喻理论将隐喻看作是一种语言的变异体,一种用于修饰话语的修辞现象。然而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它在本质上是人们用一种事物认识、理解、思考和表达另一事物的认知思维方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不同的文化模式。思维和文化模式的不同,在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上必然会产生一些差异。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了隐喻的本质及英汉隐喻的文化共性和差异。  相似文献   

2.
建构主义的隐喻观和隐喻的认知观确立了隐喻在语言和思维中的中心地位。隐喻的认知功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隐喻能力不仅仅是识别、理解和运用既得隐喻,而是应当注重习得蕴藏在语言符号之下的隐喻性认知机制并在言语交际中创造性地运用隐喻.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将是改进外语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建构主义的隐喻观和隐喻的认知观确立了隐喻在语言和思维中的中心地位。隐喻的认知功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隐喻能力不仅仅是识别、理解和运用既得隐喻,而是应当注重习得蕴藏在语言符号之下的隐喻性认知机制并在言语交际中创造性地运用隐喻.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将是改进外语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隐喻是原于生活并无处不在的一种认知方式,它受制于环境和文化,相应地,也影响着我们的语言和生活。隐喻并非是想当然间产生的,而是深深扎根于我们的文化中的,正如Lakoff(1987),Turner(1991)等语言学界的先锋们曾经指出:隐喻是具有一定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存在于中西方文化中的有关"花"的隐喻在构成和理解上存在的异同作初浅的分析,目的在于了解不同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从而增强文化底蕴,提高理解隐喻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建构主义的隐喻观和隐喻的认知观确立了隐喻在语言和思维中的中心地位.隐喻的认知功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隐喻能力不仅仅是识别、理解和运用既得隐喻,而是应当注重习得蕴藏在语言符号之下的隐喻性认知机制并在言语交际中创造性地运用隐喻.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将是改进外语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语境即是使用语言的环境。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它和常规语言现象一样,其使用和理解都依赖于语境。甚至可以说,隐喻理解对语境的依赖要超出其它常规语言现象。本文首先谈一下语境的研究及其构成要素,然后论述语境是如何制约隐喻的使用和理解的。  相似文献   

7.
隐喻认知的本质属性及其蕴含的互动属性和文化属性不仅加深了对语言、思维和文化关系的理解,更是给外语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启发。将隐喻应用于大学外语教学的各个层面会促进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加深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外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概念运用的分析比较,发现隐喻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具有普遍性和共性。但是隐喻的主要表现形式还是语言,英汉两种语言作为不同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人们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不同的文化模式。由于两种思维和文化模式的不同,在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上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一些差异。在此,我们将对由于生活环境、生活经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不同所导致的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上存在的这些差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语言学中,隐喻是语言发展和变化的一个重要方式,它具有强大的造词功能,体现了语言的经济原则。通过隐喻构成的汉语新词也表现出自身的造词方式和特点,对其中隐喻的理解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10.
隐喻是人类学习语言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培养学习者的隐喻能力非常重要.探讨了在英语阅读中培养隐喻能力的可能性,以及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对语篇整体理解和把握、文化的导入和对比等方法来培养隐喻能力.  相似文献   

11.
魏大为 《科技信息》2011,(5):I0171-I017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理论为学者们研究语言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本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尝试探讨其对研究方法的启示。在研究方法方面,二语研究方法上可以借鉴隐喻的思维方法和基于主体的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隐喻取象是和人类的认知过程相联系,能够反映语言与人类思维、认知的关系。不同文化背景,隐喻取象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是源于人类相同的生理特征和情感体验,而个性则是不同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宗教信仰、联想意义等形成的认知差异,然而二者是对立统一的。所以,在分析隐喻取象时,既要从物理、生理、心理的角度入手,又要从社会、文化、语言等角度入手,这样才能全面透彻地揭示隐喻的内在本质。对于英语隐喻的汉译,要灵活处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采用直译、直译加补充说明、直译加注、释义、归化等翻译方法处理,以确保语言的活力和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隐喻性的语言不仅出现在文学文本中,而且还充斥着我们的日常语言,隐喻无处不在。因此,语言的理解不仅仅指语言字面意义的理解,还包括对说话人话语中隐喻意义的理解。学习第二语言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对一种新的隐喻方式的理解和适应过程。本文试图结合概念合成理论,重点探讨隐喻性语言的理解机制,以及该理论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春  林红 《科技信息》2011,(5):224-224,258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大学生的英语听说的应用能力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功能交际法在语言应用教学方面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并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英语语言学习的规律,提出了侧重于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交际英语教学法,并就如何具体实施交际英语教学法阐述了自己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5.
隐喻的语义认知与语用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 ,还是人类认知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人的思维的隐喻性产生了语言中的隐喻 ,而语言中的隐喻是人类认知活动的结果与工具。从语义与语用角度对隐喻进行尝试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海姆斯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交际能力学说,后分别得到了卡纳尔和斯温以及巴奇曼的丰富和发展,对语言教学和测试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雅思语言测试系统吸取了交际能力学说成果,彰显交际语言测试的特点,是检测考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有效测试模式。为了取得理想的雅思考试成绩,考生应了解雅思语言测试系统的特点,并在备考中采用相应的应...  相似文献   

17.
运用计量统计的方法,分析了<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版)中2488条比喻义的释义特点及所反映的词义性质.概括出了六种释义类型,反映出两种不同性质的比喻义固定比喻义与语境比喻义.固定比喻义是指已经凝固为稳定词义成分的比喻义,已成为词典释义中的一部分.语境比喻义是指靠具体上下文来显示的比喻义,以例句的形式来体现.<现代汉语词典>对比喻义的处理方法在词汇学与词典学有着独到的贡献再现了词义形成、稳定的过程;扩大了规范语文词典反映语言事实的范围,加强了语文词典的"引导"功能;丰富了词典的编纂技巧,完善了语文词典的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18.
语言与文化二者相互依存,大学英语教师应将语言教学与文化认知教学统一起来。文化移情能力直接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的质量、效果和进程。在教学实践中培养文化移情能力,对于跨文化交际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与传统的知识本位教学相比,能力本位的大学英语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效率更显著,是一种接近企业需求的、行业适应性广泛的、培养高技能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获得终身就业、终身学习的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