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科技馆》2004,(1):29-29
2003年12月28日,由中国科技馆与联想集团合作推出的关联应用技术展区——“联想科技长廊”在中国科技馆落成。该展区通过参与互动的形式向公众介绍了关联应用技术的理念和发展前景,并能使公众体验到该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美好感受。  相似文献   

2.
2013年5月25日,位于北京东三环外侧的全国农业展览馆新馆彩旗飘飘,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这一天,以"科技创新·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1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主场在这里完美谢幕。被称作大型科普博览的本届北京科技周展览面积达1.3万平方米,重点展示了450余项高端的科技成果和与生活相关的科普项目。  相似文献   

3.
科普宣传周在常熟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的公众品牌活动,每年五月春暖花开之际,科普宣传周开始启动,分头落实,全面展开。二十多个部门组成领导小组,几十个单位参与宣传活动,统一行动,城乡联动,行业互动,科普氛围由此日渐浓厚、活动主题直指公众素养。知识竞赛此起彼伏,广场文艺精彩纷呈;科技讲座办到农村,展览进入学校新村;领导直面市民进行科普策动,媒体大张旗鼓进行滚动宣传,传统和时尚互为融合,科技与人文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4.
北京是我国科技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因此,北京开展科普工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自1995年开办的“北京科技周”活动是北京科普工作最集中的体现之一。1994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决定》。在《决定》中倡导利用“科技周”、“科技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科学普及。1995年初,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每年5月举办全市性大型科普活动——北京科技周。1999年1月,北京市人大颁布的《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中将每年5月举办北京科技周正式列入了有关条款。  相似文献   

5.
目前VR(虚拟现实)技术发展势头迅猛,且在部分领域已有较为成熟的应用,将VR技术与科技馆科学普及展示相结合,可以提高科技馆的科普趣味性、公众体验感,其展示形式多样化。本文以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基于云的虚拟互动科技馆及应用示范》中"红外侦查"展项为例具体阐述如何将VR技术与科技馆科普展项相结合。VR技术作为重要手段实施"互联网+科普"建设工程,以超现实沉浸、自然人机交互和跨时空创想为理念,建设实体VR科技馆、流动VR科技馆以及在线VR科技馆等。使公众能够身临其境般地参与互动体验,突破科普的时空局限,充分激发公众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相似文献   

6.
郭剑峰 《科技潮》2009,(2):32-32
为期5天的"2009科技促进北京新农村建设展览会"于1月11日闭幕。展览会在5天时间里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内容,主要有:北京新农村建设成果展览,有文字、图片、实物、模型和科普互动展品等。  相似文献   

7.
郭剑峰 《科技潮》2011,(6):46-50
北京是全国科技资源的重要集聚地,为了大力推进科技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日前,北京市科委联合北京市旅游委共同推出了2011北京科技旅游季活动。这是继去年,北京市科委与市旅游局举办首届"北京科技旅游月"活动后,市科委与新成立的市旅游委的又一次联手。本刊将从本期起陆续推出"科技旅游"专栏,全面展示北京市的科技资源和成果,同时也希望更多的科普场所能够加入到科技旅游的大家庭中来,共同为建设"科技北京"和"绿色北京"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
吴慧贞 《华东科技》2014,(10):71-73
科技成果科普化是将科研技术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的过程,是公众理解科技、掌握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科技创新的需要。本文从科研成果科普化的内涵和发展现状,分析了科研成果科普化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索了实现科技成果科普化的对策。技术成果转化和科技成果科普化的内涵科技成果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离不开两个"化":一是技术成果转化(产业化),二是科技成果的普化。  相似文献   

9.
正科技(科普)活动周旨在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倡导创新文化。自2001年科技(科普)活动周举办以来,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基础性、社会性科技活动使其成为一个公众广泛参与的重要品牌。本届科技(科普)活动周于5月17日至5月24日举办。2014年浙江省科技厅围绕"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的主题,举办200余项全省范围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展示科技成就,普及科学知识,开展互动交流。科普场馆、高校院所、科普基地免费开放,各市县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气象与国计民生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人们的社会气象意识、气象观念提升,对气象工作也有了新的要求。在气象科普工作中引入"互联网+"气象宣传,有助于气象科普工作更好地为公众服务。依托天津市滨海新区气象科普基地设施,利用虚拟全景技术,结合多种格式的音频、图形文件嵌入方法,建成具有互动功能的虚拟现实气象观测站特色展区,在滨海新区气象科普基地布设终端显示,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完成气象站内百叶箱、闪电定位、能见度、地温表等测量仪器的原理图例动画,实时显示站点获得的气象资料数据,绘制不同曲线,旨在提升科普基地体验、互动、宣传、教育等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杭州科技》2006,(3):11-11
5月20日,2006省市科技活动周暨第20届科普宣传周在武林广场拉开帷幕,省委副书记周国富宣布科技活动周开幕,副省长茅临生出席活动。开幕式一结束,设在武林广场的200多个咨询台前立刻吸引了大量的人群。据了解,本次科普周活动内容覆盖了各个领域,有科普宣传、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介绍、企业创新成果展示等。从5月20日~26日,有200多个科普周重点活动项目在杭州市城区及所属区、县(市)陆续开展,其中市级重点活动项目有32个。5月23日,杭州市科协组织的针对保姆的科普知识免费系列培训,成为杭州市历届科普周以来,第一次开出培养保姆科学素养的活动…  相似文献   

12.
《科技潮》2011,(9):51-51
2011年8月~11月,大兴区将全面开展北京科技周电子巡展工作,组织区内相关街道、社区及学校等配合巡展,通过信息化、多媒体手段,扩大科普知识的覆盖面,将北京市科委在科技周期间组织的“科技改变生活,科普服务民生”和“科技北京在行动”展区内容等制作成视频宣传材料在大兴区内进行巡展,并开展科普知识问答等活动,集中宣传市科委推动科技北京建设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刘彦锋 《科技潮》2009,(7):21-21
每年的科技周、科普日,很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都参与其中。很多科研机构和大学也设立了"开放日",每年定期对公众开放,让市民了解科研、体验科学。例如,2008年全国科普日北京主会场就设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4.
《杭州科技》2002,(6):35-36
近几年来,在中共西湖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和上级科技部门特别是杭州市科技局的关心、支持、指导下,西湖区的科技进步工作取得了新的业绩。区科技局以创建创新型科技局为工作动力,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善环境,科技管理和服务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企业科技创新和科技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日益重要的贡献。以科普宣传周、科普示范画廊、科普示范社区、农函大、省少科院和信息网络宣传等为代表的各类科普宣传工作有力地促进全区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科普课件是一种表现某一科技主题、反映一定科普内容的计算机程序,由公众进行操作,对公众的体验过程做出评价。科普课件重在科普,其表现形式有:3D漫游、知识问答、故事等。科普课件游戏化是以课件的科学性为前提,通过创意和设计,使科普课件转化为游戏或具备游戏的基本特征,使公众在活泼愉快、兴趣盎然的情绪中接受科普教育,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邓爱华 《科技潮》2011,(10):8-15
近日,《北京"十二五"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以下简称《科普规划》)发布,到2015年,北京市将塑造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科普场馆、科普活动、科普栏目等原创科普品牌,新建和改扩建50家科普场馆,百家科研单位将设"开放日",非涉密的科技项目研究进展将及时向公众发布、公众科学素质达标率将超过12%。这些目标的设立考虑了哪些因素?《科普规划》提出了打造"科普原创之都"、创造"北京科普品牌"的全新概念,积极探索科普产业发展路径,以及实现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等,这些是基于什么考虑?《科普规划》能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科普规划》有何创新点?日前,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下面听听他们对《科普规划》的不同解读。  相似文献   

17.
随着201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在北京农业展览馆新馆正式拉开序幕,你会发现,在这场一年一度的科技盛宴上,除了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依旧令人印象深刻,其内涵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展板几乎绝迹、互动体验大行其道,吸引眼球、突出趣味性,先进的科普理念和手段让"庙堂之高"更易于百姓理解;科技与文化在数字影音技术的交织配合下,相得益彰、水乳交融;手握"小金人",科学传播人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推崇……  相似文献   

18.
何静  潘慧 《广东科技》2011,20(13):27-30
一、科技传播与科技进步活动月 科技传播(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科普",国外又称"公众理解科学(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是指科技知识和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在不同个体间实现共享的过程,它包括专业交流、科技教育、科学普及和技术推广等基本步骤。它承担着把科技知识从其生产者、拥有者输送到社会以便供其他人学习和应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少儿科技》2013,(7):11
5月19日至25日,一年一度的全国科技活动周热热闹闹地展开,人们尽情分享了科技盛宴。今年的全国科技活动周,以"科技创新美好生活"为主题,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展示提振民族信心、支撑经济发展、促进民生改善的重大科技成果。各地举办了大型科普展览和科技博览会,组织科技列车、流动科技馆深入基层一线,向公众开放科研机构和大学的科研实验  相似文献   

20.
《科技潮》2006,(6):32-32
火红的5月迎来了科普的盛会。北京科技周与全国科技活动周共同以“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主题,于5月20日~26日举行。北京科技周由北京市政府主办、北京市科协承办,开展以6项标志性活动和40多项重点活动引领的数千项科普活动。今年是北京科技周第三次与全国科技活动周统一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