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砂模、铜模和水冷铜模铸造锌基合金,研究不同铸造模式下制得的锌基合金硬度、摩擦磨损性能情况及显微组织观察,用以研究冷却速率对锌基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大,锌基合金的硬度增大,晶粒细化;采用提高冷却速率的方法能提高锌基合金的耐磨性能,水冷铜模铸造的锌基合金比砂模铸造的锌基合金耐磨性能增强了13.0%.  相似文献   

2.
含铝量对锌基合金耐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含铝量对高铝锌基合金在边界摩擦条件下耐磨性的影响,并探讨了锌基合金的磨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含铝量的提高,锌基合金的摩擦系数减小,耐磨性提高,在高速重载条件下,含铝量为48%的高铝锌基合金的耐磨性最佳。  相似文献   

3.
用锌基合金生产铸造艺术品是艺术品生产的一个新领域。本文介绍了锌基合金铸造艺术品用锌合金的配方,合金的性能,石膏型的制造工艺及锌合金的熔炼和浇注工艺。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时效处理对高铝锌基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时效处理,可以使高铝锌基合金组织均匀、固溶强化效果减弱,从而使其塑性与韧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江苏大学和镇汪市镇特合金材料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高铝锌基合金耐磨件液态模锻及半固态成形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日前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该成果获得了高性能的ZA27耐磨衬板和有齿及无齿蜗轮精化毛坯,使制件的力学性能、耐磨性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毛坯加工余量小,实现了节能节材的目的;优选了高铝锌基合金液态模锻与半固态成形工艺参数,为高铝锌基合金耐磨件生产规范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与试验依据:研究了连续冷却条件下高铝锌基合金搅拌参数对合金性能的影响机理,为制定最佳半固态成形工艺规范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江苏大学的“锌基合金蜗轮精密成形方法及专用模具”技术被授予国家发明专利.本发明提供一种锌基合金蜗轮的精密成形方法及专用模具,不但解决了蜗轮的齿部成形的问题,而且还解决了从模具中顺利取出工件的问题.成形方法采用锌基合金的液态模锻工艺,借助液态金属的流动性,使蜗轮的齿部成形饱满.其次,在成形工装上采用组合模具,按齿数组成镶拼结构,镶块可以实现一定量的水平位移,达到成形后的工件能顺利从模具中取出的目的.既保证蜗轮齿部形状与尺寸的精度,又能获得组织致密、内在质量优异的锌基合金蜗轮锻坯,并节省能源,大大减少后续加工工时,实现了节能节材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高铝锌基合金热处理过程组织转变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高铝锌基合金铸态及热处理条件下所获得的组织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并就高铝锌基合金铸态组织转变规律与其硬度变化特征对高铝锌基合金在热处理过程中组织转变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等温处理,随等温温度的下降,共析转变产物有粒状化趋势;随等温转变时间的延长,共析转变产物粗化或由层片状粒化。铸态非平衡结晶组织可通过均匀化处理来消除。  相似文献   

8.
锌基合金异常共沉积的机理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锌基合金异常共沉积的机理研究进展情况,通过对膜吸附机理、电化学机理、欠电势沉积机理、离子软硬度的影响、量子化学解释和界面作用机理等各种不同观点的介绍和分析,总结了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为锌基合金异常共沉积的机理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9.
钴基合金在液锌中的腐蚀磨损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几种钴基合金进行静态腐蚀、力学性能测试和腐蚀磨损试验,对其耐液锌磨蚀机理进行探究.试验结果表明,材料的韧性增加有助于提高其耐磨性.合金中的Si对材料的微观结构、机械性能及耐锌液腐蚀有很大影响.随着Si含量的增加,合金由亚共晶转变为过共晶,先析出相由钴基固溶体变为树枝状的Laves相.合金的塑性降低,脆性升高,但耐液锌腐蚀性能提高.在液锌中,过共晶钴基合金的磨蚀性能比亚共晶钴基合金要好,干磨损时结果恰好相反.钴基合金的磨蚀机制主要是材料的塑性变形、脆性断裂和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10.
文章研究了Al、Cu对锌基合金磨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Al、Cu能降低温升,提高锌基合金的耐磨性。在边界润滑条件下。其主要磨损形式为氧化磨损和磨料磨损。推荐ZnAl_(12)Cu_(0.75)M_(0.02)RE作为重载低速条件下的滑动轴承材料。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铸造高强度锌基合金 ZA27和添加有少量合金元素的 ZA27S,在油充分润滑条件下,与青铜 ZQSn6-6-3、ZQSn10-1进行了摩擦、磨损特性的对比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摩擦系数随载荷的变化并非为定值。载荷增加时,摩擦系数下降,其中以 ZQSn10-1下降最多,ZQSn6-6-3变化最小。轻载时锌基合金的摩擦、磨损特性与 ZQSn6-6-3相近,明显优于 ZQSn10-1;重载时又与 ZQSn10-1相似,远比 ZQSn6-6-3好,尤以 ZA27S 最佳。此外,锌基合金比锡青铜具有更好的跑合性和建立油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锌合金在KOH溶液中的腐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熔化浇铸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Zn-In合金和Zn-Pb合金.通过析氢量气法和动电位极化测量了它们在6mol/LKOH溶液中的腐蚀速度.结果表明,添加少量的In或Pb明显地抑制了Zn腐蚀,并且In的添加效果优于Pb.此外,通过交流阻抗技术对它们在碱性溶液中的腐蚀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高频时,Zn,Zn-Pb,Zn-In合金的电极过程受电子传递步骤控制;低频时,在Zn,Zn-Pb,Zn-0.01%In合金的电极表面出现吸附现象,而对于含In0.05%或0.10%的Zn电极,扩散传质步骤是速度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13.
采用圆盘旋转技术,研究了锌液流速对Fe-B合金耐锌液冲蚀性能和冲蚀界面形貌的影响。在锌液温度和冲蚀角度一定时,随锌液冲蚀速度的增加,与316L不锈钢相比,Fe-3.5B (质量分数,%)合金的冲刷腐蚀率呈现较为缓慢的线性增加趋势,表现出低的锌液冲蚀率。在较低的锌液冲蚀速度下,Fe-B合金的冲蚀率仅为316L不锈钢的1/3,传质过程主要通过锌液在Fe2 B网状间隙中的物理流动而进行;而在较高的锌液冲蚀速度下,Fe-B合金的冲蚀率远低于不锈钢,表现出更优异的抗锌液冲蚀性能,此时的传质方式主要是铁、锌原子在界面前沿直接的扩散反应。界面形貌分析表明,Fe-B合金良好的抗锌液冲蚀性能得益于冲蚀初期基体快速腐蚀所产生的界面前沿裸露、密集Fe2 B抗蚀骨架对流动锌液良好的隔离、阻挡效应。  相似文献   

14.
Alumina nanoparticles were added to a Cu-Zn alloy to investigate their effect on the microstructural, tribological, and corrosion properties of the prepared alloys. Alloying was performed using a mixture of copper and zinc powders with 0vol% and 5vol% of α-Al nanopowder in a satellite ball mil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u-Zn solid solution formed after 18 h of mechanical alloying. The mechan-ically alloyed powder was compacted followed by sintering of the obtained green compacts at 750℃ for 30 min. Alumina nanoparticles were uniformly distributed in the matrix of the Cu-Zn alloy. The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were evaluated by pin-on-disk wear tests, which revealed that, upon the addition of alumina nanoparticles, the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and the wear rate were reduced to 20% and 40%, respectively. The corrosion properties of the samples exposed to a 3.5wt% NaCl solution were studied using the immersion and 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methods, which revealed that the addition of alumina nanoparticles reduced the corrosion current of the nanocomposite by 90%.  相似文献   

15.
纳米硼酸锌的制备及对木材阻燃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Zn(NO3)2·6H2O和Na4B4O7·10H2O为主要原料,通过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硼酸锌,以X-射线粉末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纳米硼酸锌的物相组成及形貌,并研究其对木材阻燃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硼酸锌平均粒径为30-60 nm,分散均匀.结晶度好.该纳米硼酸锌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添加10%的纳米硼酸锌可使桦木粉的300℃残炭量比未添加硼酸锌的提高了19.95%,比微米硼酸锌提高了14.18%;其极限氧指数为38.7.  相似文献   

16.
锌基硅相增强的复合材料界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流变混熔复合新方法,制备了硅相增强的锌基复合材料.利用透射电镜(TEM)及能谱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界面微结构及其特征.发现硅相本身的精细结构中存在大量的缺陷,硅相与基体以及基体晶粒之间的界面处有富锌的η相析出,并就η相形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选取商业纯铝和超硬铝作为锌电积阴极,在ZnSO4-H2 SO4体系中通过电化学测试研究两种阴极的电化学行为,同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铝合金上电积锌初期形核,X射线衍射分析锌片结晶取向.研究结果表明:500 A·m-2电流密度下纯铝阴极的析出电位和交换电流密度分别为-1.541 V和7.74×10-11 A·cm-2,超硬铝阴极分别为-1.496 V和6.07×10-3 A·cm-2.合金元素的添加会增加初期形核位置,提高形核速率,而形核速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卤族元素对阴极的腐蚀.沉积3h后,锌片结晶取向没有发生变化.超硬铝易发生烧板和鼓泡,电流效率低,只有84.54%;纯铝电流效率达到88.04%,且沉积锌平整、光滑,但阴极板容易被卤族元素腐蚀.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郊土壤中锌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调查重庆市郊几个蔬菜基地土壤的锌含量的情况,通过对市郊几个蔬菜基地的土壤进行了采样分析,分析其pH值,ω(Zn)的有效态、全态及污染物来源,从3个指标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判断在不同地区锌污染的程度。调查表明不同地区的土壤锌含量不同,都有不同程度的锌富集,pH值对锌有效态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含氯离子环境下锌铝伪合金涂层的耐蚀性及电化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盐雾试验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技术研究了纯锌和锌铝伪合金涂层在含氯离子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和电化学特性,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物相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原始涂层及腐蚀后的表面形貌和腐蚀产物的相结构,并对两种涂层的腐蚀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随着盐雾时间的增加,纯锌涂层表面逐渐生成疏松多孔的胞状腐蚀产物层,主要腐蚀产物为Zn5(OH)8-Cl2H2O、ZnO和Zn5(CO3)2(OH)6,盐雾试验达到768 h后腐蚀产物层局部区域发生龟裂.锌铝伪合金涂层表面生成致密的腐蚀产物层,主要为Zn5(OH)8Cl2H2O、Zn0.71Al0.29(OH)2(CO3)0.145.xH2O及ZnAl2O4.电化学阻抗谱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盐雾时间的延长,两种涂层的电荷转移电阻均逐渐增大,但锌铝伪合金涂层的阻抗要明显大于纯锌涂层,表现出了更好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