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李金水 《科技信息》2011,(21):I0225-I0225
据了解,现在一些驾校的教学只是用来应付考试,教练只在学员初次上车前粗略地介绍一下车内的开关,车灯的介绍一般也只涉及转向灯,夜间驾驶时间少之又少或根本没有,更谈不上教汽车前照灯的合理使用。因此,一些学员即使拿到驾照后也不会正确使用汽车前照灯。在很多人的心中以为车灯是越亮越好,认为只要自己的灯光亮了,  相似文献   

2.
正为什么自动驾驶汽车就是要往白色大卡车上面撞呢?自动驾驶技术距离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到底还有多远呢?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学车是痛苦的、折磨人的。无数驾校学员被一辆驾考小汽车难倒,屡次倒在科二、科三的考场上。这时候,自动驾驶似乎成为了这些屡战屡败学员的终极"救星"。笔者身边就有不少朋友抱着"十年之后靠自动驾驶开车"的想法,最终放弃了驾照的学习。  相似文献   

3.
综述电子海图导航系统的标准化历程和应用现状,从多维化、一体化、开放化、服务化以及移动化等维度分析电子海图导航系统的进化,介绍多维电子海图、船联网、S-100标准、E-Navigation、智能服务和移动导航APP等相关关键技术.结合智能船舶的发展趋势,分析环境感知、增强现实、VDES和自动驾驶等技术与电子海图导航系统相结合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提高驾驶培训质量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罗成 《甘肃科技》2002,18(5):17-18
汽车驾驶员驾驶技能的好坏 ,驾驶水平的高低 ,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息息相关。而驾驶员加强驾驶技能的形成 ,安全意识的建立 ,首先是从各驾驶培训学校开始的。因此 ,提高各驾校的培训质量是非常必要的。1 目前汽驾培训中存在的问题1 1 培训时间短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加速驾驶员的培训进程 ,公安部 ,将原来实车驾驶 12 0个麾托小时 ,改为从拿到学习驾驶证起 ,40天后 ,即可报名考试。这样 ,学员到各驾校的时间为 40多天 ,除去星期天 ,只有 35天左右。如果再遇到刮风下雨 ,受天气影响 ,个别教练员 ,为省油 ,晚出早回 ,教练员车出现故障等 …  相似文献   

5.
李韧  陈昕 《安徽科技》2022,(8):51-53
随着智能网联交通体系的逐步建立,智能驾驶客车与路网协同构成智能网联系统。本文介绍了智能驾驶客车关键技术,包括环境感知与融合、决策与控制执行技术等,简要介绍了车路协同技术和网络信息安全技术。  相似文献   

6.
智能化技术与网联化技术的快速进步促进智能化车辆由驾驶辅助到无人驾驶、由单车智能到多车协同的方向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能提升交通安全与效率,但也面临着来自真实交通环境的复杂挑战.该文基于智能网联汽车架构、功能与应用3方面关键技术,对用于单车自主式驾驶与网联协同式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行分析.首先,针对系统架构设计,分析...  相似文献   

7.
苏长青 《科技资讯》2013,(12):6-6,8
自适应前照灯系统又称智能前照灯系统(Adaptive Front-lighting System,简称AFS),是一种智能灯光调节系统。而这种智能系统能够根据车辆的行驶状况以及天气等诸多因素,改变其自身的光束状态从而达到优化照明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要求现代青年不断提高自身技术能力与知识水平,从而不断地完善自我。除此之外,因时代发展而催生的现代驾校的教育教学需要不断积极落实,教学教练需要根据自身的能力情况为前提,在不断的教学与实践过程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进而摒除教学中的弊端,善于吸取新颖的驾驶教学方法更新自我驾驶技能,真正有效地实现对现代优秀人才的高效培养。该文以汽车驾驶教练教学为例,积极探讨现代汽车驾驶内部教练教学实践,实现现代驾校对驾校学生自身的有效培养和学生自身技能的真正提高。  相似文献   

9.
《上海信息化》2011,(5):59-59
上海信耀电子有限公司是在上海汽车电子工程中心的基础上于2002年4月转制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汽车LED指示照明、汽车HID电子镇流器、汽车智能灯光系统的传感器、控制器到执行器的全系列产品研究、开发和生产。产品广泛应用于上海通用、上海大众、日本丰田、长安福特等多种车型上。  相似文献   

10.
《上海信息化》2011,(4):65-65
上海信耀电子有限公司是在上海汽车电子工程中心的基础上于2002年4月转制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汽车LED指示照明、汽车HID电子镇流器、汽车智能灯光系统的传感器、控制器到执行器的全系列产品研究、开发和生产。产品广泛应用于上海通用、上海大众、日本丰田、长安福特等多种车型上。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模拟真实驾驶员在人车路闭环系统下的操纵行为,提出了一种针对智能汽车驾驶员模型的预瞄时间自适应模型.运用预瞄跟随理论与预瞄优化驾驶员模型构建智能汽车驾驶员模型,进而分析道路环境与汽车行驶状态等因素对智能汽车驾驶员模型中预瞄时间的影响,分别采用基本预瞄时间和补偿预瞄时间表征不同因素对驾驶员前视行为的影响,并将基本预瞄时间和补偿预瞄时间相结合,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预瞄时间自适应模型.在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上搭建了预瞄时间自适应的智能汽车驾驶员模型,针对正常驾驶和激进驾驶2种模式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预瞄时间自适应模型可有效改善智能汽车驾驶员模型的路径跟踪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全面了解中国智能驾驶汽车的落地时机,文中以广州为例,采用实地发放问卷方式对消费者进行智能驾驶汽车接受度调查。文中首先对2010份有效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其次,统计分析了消费者对智能驾驶的认知度、期待程度等9方面的数据;最后,对智能驾驶的期待程度等性能参数和受访者的基本信息进行多重响应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消费者对智能驾驶技术持乐观态度,同时也表现出了对技术安全的顾虑和担忧;期待程度与性别(1男2女)等呈显著负相关; 90%的受访者愿意购买智能驾驶汽车,并愿意支付一定的额外费用,这表明未来智能驾驶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潜力不容小觑。研究结果将为政府出台智能驾驶汽车扶持政策及法律法规、企业调整智能驾驶技术研发方向及汽车定价等提供客观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着眼于河北省境内的市际公路与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认为:河北省境内的市际公路交通系统在路网建设时序、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路网资源的时空利用、基于防灾减灾救灾为目的地的交通系统规划、对自动驾驶的关注等方面还有诸多提升空间。而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在公共交通发展速度、路网结构设置、静态交通管理、未来交通及物流产业培育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认为:应科学优化路网建设时序,重视高速公路网中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实施差异化道路收费以优化路网资源的时空利用,加大道路代替性和多重性建设以应对灾害发生,关注自动驾驶系统,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支路路网密度,引入智能停车预约系统,关注地下物流系统规划建设等,以期促进河北省道路交通的高质量发展,尽快对接京津,实现交通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面向ITS的交通仿真实验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面向智能交通系统(ITS)环境的同济交通网络仿真实验系统(TESS)仿真系统的总体设计,其中包括TESS模型的系统框架、体系结构和软件设计,研究了TESS系统的核心模型,特别是出行者信息系统(ATIS)环境下各类出行者的换道协作模型和路径选择行为模型.并以上海市某快速路交织区和杭州市路网为背景,研究了TESS模型分别在协作型换道仿真和提供信息条件下的驾驶行为仿真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汽车智能驾驶制动、无人驾驶制动或自动紧急制动(AEB: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问题,提出电子真空助力器制动控制系统及方法.控制器系统控制电子真空助力器的电磁阀,实现主动增压和被动增压,实现汽车主动制动和被动制动,同时增加电磁阀温度模型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解决了无人驾驶时,电...  相似文献   

16.
应用组态技术构建了智能小区监控系统。介绍了智慧小区系统硬件框架,利用组态王软件开发了含安全防卫、电梯运行、给排水、火灾报警、停车场、供配电系统、通风空调、灯光照明等多功能的监控系统,通过系统仿真运行,该系统稳定性、实时性强,实现了智能小区所需的各项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为合理分配智能汽车人机协同共驾驾驶权,提高智能车辆的驾乘安全性和舒适性,本文提出驾驶人纵侧向驾驶能力的概念及其评价方法.对驾驶人的驾驶能力进行了定义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纵向跟车激励工况和侧向移动双移线激励工况,在搭建的驾驶人在环智能仿真平台上进行数据采集.建立了基于Hammerstein辨识过程的驾驶能力辨识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驾驶能力辨识模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解耦和降维处理;通过客观蚁群聚类和主观量表分析相结合的分类方式,实现驾驶能力的分类;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驾驶能力评价方程.结果表明,纵侧向驾驶能力辨识模型平均辨识及拟合精度均大于90%,经主成分分析及主客观分类处理后的纵侧向驾驶能力评价方程满足统计检验指标,具有良好的拟合及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8.
杨达  祝俪菱  蒲云  杨飞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33(11):1140-1144,1150
对由两种驾驶方式组成的单车道异质交通流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和研究. 利用实际数据对两种驾驶方式对应的最优行驶速度车辆跟驰模型及智能驾驶员车辆跟驰模型进行参数标定,使用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获得了异质交通流的稳定性条件,并定义了异质交通流的稳定性函数和驾驶方式的稳定性函数,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仿真实验. 研究结果表明异质交通流的稳定性受两个关键因素的影响:驾驶方式在交通流中的比例和驾驶方式的稳定性函数. 仿真发现智能驾驶员的驾驶方式比最优行驶速度的驾驶方式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此外,还获得了在不同的速度下,有关不同驾驶方式比例的稳定性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19.
张耘  翟锡葵 《科技资讯》2014,12(22):197-197
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智能照明在照明体系中所起的作用,智能照明现在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照明体系中,其在建筑照明中,通过合理的对照明设备进行智能化控制,使灯光具有亮度的强弱调节、灯光软启动、定时控制、场景设置等功能;并达到安全、节能淣舒适、高效的特点,进而在灯光的调节方面更加的多样化,不但能够节约能源,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得建筑更加的智能化,下文将就智能照明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针对智能车辆自主驾驶行为研究,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视觉导航的缩微智能车系统.从软硬件架构、数据通信方式上介绍了缩微智能车系统的整体设计,并针对缩微道路交通环境中传统车道线检测技术易受光照变化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灰度形态学Top-Hat变换与亮度轮廓扫描方法相结合的车道线检测算法.为分析智能车在缩微交通环境下的自主驾驶表现,设计了一种模拟驾驶员转向行为的舵机模糊控制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模拟车辆在真实道路交通环境中的自主驾驶行为,为智能交通系统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