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0 毫秒
1.
王建民 《世界知识》2010,(21):50-52
台湾当局没有对两岸关系的长远发展及两岸经济与政治关系发展调整做出准备,反而进一步强调与强化台湾的主体性,企图将两岸"只谈经济,不碰政治"长期化与固定化,封堵两岸进行政治对话与协商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20年前即1992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推进两岸协商过程中,就一个中国原则问题达成重要共识,即两岸"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所谓的"九二共识".这一重要共识的达成,排除了两会接触和协商以来所遇到的重要障碍,为签署相关协议创造了政治条件,也揭开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新篇章.此后两岸关系的发展证明,"九二共识"是两岸两会协商的政治基础,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3.
赵森 《泰山学院学报》2011,33(2):104-110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是东亚国家与地区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浪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的有益尝试。尽管地处东亚,但长期以来由于政治因素的干扰,台湾地区经济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只有通过与祖国大陆建立更紧密的经济合作,台湾才能准确定位自身、参与到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来。泛蓝重新执政使两岸关系发生了积极变化。从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入手,应是台湾实质性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在"国际空间"问题上获取绝对收益的务实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4.
<正>11月7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这次会面对当前和未来的两岸关系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对两岸关系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具有里程碑意义,双方对两岸关系66年来发展历程的回顾.尤其是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的重要成果的肯定,  相似文献   

5.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体现了两岸关系发展的现实与趋势,体现了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和共同利益,是我们党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后作出的科学论断。当前,在和平发展主题下,两岸之间的互动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我们需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全面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推进协商谈判,努力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两岸人才交流应当与时俱进,要有新的思维,配合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现阶段应抓住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根据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总体部署,结合厦门本地文化特色和经济特点,积极作为,大胆先行先试,扎实有效地开展两岸人才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7.
近期以来,马英九对两岸关系发展的一系列表态出现明显变化,对两岸政治关系定位进一步明确,表示“两岸关系不是国际关系”,不再强烈坚持“先经后政”,强调台湾“没有只经不政”,对“习马会”的态度也从消极回避转为积极。马英九的这些表态与转变,是否预示着其两岸关系战略的重要调整?“两岸关系不是国际关系”的再定位两岸政治关系定位,是两岸关系发展中最核心、最关键、最敏感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建民 《世界知识》2014,(14):50-52
<正>观察两岸关系发展的好与坏,热与冷,不是看两岸互访的高度(高层)与热度(密度),而是要看两岸政治立场的进与退以及两岸政治鸿沟是在缩小还是扩大。目前,两岸的政治鸿沟还在持续扩大,岛内"台湾独立"的认同差距进一步缩小,"台湾国家化"的政治认同逐步成为一种不可阻拦的"蓝绿共识",这已成为未来两岸和平统一的最大挑战。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两岸经贸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趋紧密,与之俱来的是两岸政治交流和政治关系也出现缓和与紧密的发展;两岸之间的政治交往一直成为两岸政党处理两岸关系的头等大事,政治交往也成为衡量两岸关系的风向标;台湾民进党面对两岸之间如火如荼的交往,不得不调整党的组织路线和纲领,以因应台湾社会的变化和两岸关系的变化;民进党作为台湾地区比较大的并且有过执政经验的政党,将来有可能再次成为台湾地区的执政党,因此民进党的转型及现代化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首次把达成两岸和平协议的主张载入的正式政治文件中,明确阐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统一的政策立场.结合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历次涉台讲话及两岸关系发展的现状,两岸达成和平协议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也必须认识到"台独"分裂势力是达成和平协议的最大障碍.达成和平协议,应做好几点工作:首先要促进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尽快恢复两岸平等谈判;其次是推进两岸"三通",开创两岸经济交流和合作的新局面;再次是做好台湾人民的工作;第四是建立最广泛的反"独"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1.
在多年的海峡两岸交流的过程中,经贸交流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随着两岸经济的发展,文化交流成为影响两岸关系的核心因素。文化交流成为两岸关系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如何改进两岸文化交流的机制,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促进两岸长久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2.
徐青 《世界知识》2013,(2):52-53
2012年,两岸关系步入深化、巩固阶段.两岸政治关系虽然尚未获得突破,但三尺冻冰开始出现了融化的迹象:岛内社会“两岸化”与“九二共识”社会化继续使得两岸因素对岛内社会发挥积极、正面的影响,民进党资深政治人物谢长廷登陆为展开民进党与大陆的合作营造了氛围。但同时也应看到,民进党的“台独”立场不会转变,其所谓的“中国政策”调整难以有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王耀媛 《科技信息》2011,(24):I0044-I0045
由于国共两党进行了不懈地努力,2010年两岸关系稳步推进,并向更宽领域、更大规模、更深层次、更稳步调迈进,两岸协商也取得重大突破。但我们也看到,由于美日以台制华的战略、台独分裂势力的干扰以及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大结构性问题仍未解决,未来两岸关系发展将可能呈现和平发展格局不变、复杂变数影响增强、发展速度有所减缓、政治对话难以突破的态势。  相似文献   

14.
一、两岸经贸互动与大陆台资的发展1.两岸经贸互动的发展在祖国大陆改革开放政策和通商倡议的推动与影响下,台湾当局也相应调整了一些政策,特别是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后,由台胞和台商直接参与的两岸经济、贸易与科技合作快速发展,冻结了近40年的两岸经贸逐步呈现出互动的良好态势。1993年4月,海协会、海基会首次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两会的多次会晤与协商,进一步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发展,并为两岸构建了一条相对正规的交流渠道。1997年4月厦门、福州与台湾高雄港间开始试点直航,两岸航运联系有了突…  相似文献   

15.
徐青  张华 《世界知识》2012,(16):23-24
一直以来,台湾当局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政策是"不与大陆联手",自行维护钓鱼岛主权,但随着马英九上台以来两岸关系的改善,在两岸执政当局之间,对于联手保钓也存在一定的默契。两岸官方存在一定默契两岸执政当局之间虽无公开的合作保钓行动,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默契。一是钓鱼岛主权归属"中国"的政策默契。目前,两岸仍未就台湾的政治定位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存有一定的分歧。日本  相似文献   

16.
台湾若再拖延,就可能在东亚区域经济整合中被边缘化。——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4月29日“胡连会”后发布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的新闻公报中,明确提出了“恢复两岸协商后优先讨论两岸共同市场问题”的共识,这是“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促进两岸展开全面的经济合作”的战略  相似文献   

17.
伍晓军 《广东科技》2009,18(21):49-50,53
2008年3月。海峡两岸关系发生了积极变化,陆客可以赴台观光,两岸实现“大三通”。前不久,台湾又正式公布了大陆企业赴台投资的清单及配套办法。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两岸经贸关系60年来的三大禁忌已接连打通了。两岸在人流、物流的双向互通的基础上,进而实现陆资开放带来的金流互通,这无疑将会对两岸关系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广东一直是两岸经济合作重要的、标志性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8.
在现阶段两岸"两会"协商中断的情况下,2017年年初中国社科院提出"两岸南南合作"的新理念,在十九大以后的两岸交流政策中显示了"两岸一家亲"的对台理念,落实在"以民为本"的基础上。依据现行法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因此两岸区域、城市合作可以淡化主权,聚焦于民生经济发展,在理性与善意的认同下,以民间产学合作,展开平等协商,为两岸和平发展再创新机;因此强化第三部门的民间产学力量,可视为十九大以后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平台。  相似文献   

19.
《厦门市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1994年颁布实施,距今已有16个年头。16年来两岸关系有着突破性进展,特别是马英九执政后.两岸实现了“三通”.最近两岸又签订了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将大大推进两岸投资、贸易的发展。因此修订《条例》必须提到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20.
黄德海 《世界博览》2008,(24):16-19
大陆资本向台湾进军,投资大陆的台商也纷纷开拔,他们的方向是由大陆沿海向西部内陆挺进。2008年11月7日,"两会协商"在台北结束。此次"陈江会"及其签署的"四项协议"是两岸关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尽管两岸经济关系之间至今尚未有一个正式的合作机制,但可以预期的是,不论名称叫什么,"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