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梁子 《世界博览》2008,(15):9-12
身为自由职业者的梁子自诩在非洲、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胡乱溜达,这一站是西非小国塞拉利昂,在这里她体验到了如荷兰"郁金香热"般的钻石热。如今,塞拉利昂出产的钻石已经洗去血渍,成为家园重建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正>应塞拉利昂共和国外交和国际合作部长卡马拉、利比里亚共和国外交部长恩加富安和几内亚共和国外交和海外侨民国务部长法尔邀请,外交部长王毅于8月8日至10日对上述三国进行了正式访问。8月8日,塞拉利昂总统科罗马在弗里敦会见王毅。王毅表示,祝贺塞拉利昂在科罗马总统领导下取得抗击埃博拉疫情的决定性胜利,相信塞拉利昂一定能早日彻底消灭疫情。  相似文献   

3.
非洲统一组织第十七届首脑会议将于七月初在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召开。这是它第一次主持这样大型的国际会议。东道国是怎样的一个国度呢? 西非小国塞拉利昂位于非洲西部沿海。在它七万二千三百多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地形复杂多变。它有峻峭的山地和高原,起伏的丘陵俯临平原,海滨沼泽地上突起的半岛山脉直逼海岸,好象一头雄狮踞守塞拉利昂的门户。首都弗里敦就在这个半岛北部的台地上、塞拉利昂河口的南岸,是极好的天然港口。塞拉利昂,四季长青,终年开花。弗里敦气温宜人,一般在摄氏二十四度至三十度之间。这里没有春夏秋冬,只有雨季和早季。每年五月至十月为雨季,七、八月雨量最充沛,往往长时间大雨滂沱。  相似文献   

4.
弗里敦素描     
自由城弗里敦是塞拉利昂的首都。18世纪末奴隶制度被废除后,第一批获释的黑奴在1787年从这里登陆,从此这座城市便被称为“弗里敦”,意为“自由城”。 1961年塞拉利昂独立后,自由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弗里敦已是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现代化中等城市,人口达50万。这座濒临大西洋的城市是继巴西里约热内卢和澳大利亚悉尼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天然良港。塞拉利昂年均降雨量为3500毫米,弗里敦终年草木葱茏。塞拉利昂人主要信奉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市内到处可见清真寺和教堂,有时两者仅一街之隔,相对  相似文献   

5.
以塞拉利昂高铝铁矿粉及其他5种烧结常用铁矿粉为原料,通过添加CaO、SiO2、Al2O3纯试剂改变铁矿粉中三种组分的含量,并分析了其对铁矿粉液相流动性的影响,比较了6类铁矿粉液相流动性对SiO2、Al2O3含量的敏感性差异,研究了混合矿粉液相流动性随塞拉利昂高铝铁矿粉配比的变化并进行了烧结试验。结果表明,随着CaO配比的增加,铁矿粉的液相流动性变好,其中塞拉利昂高铝铁矿粉变化的幅度最大;SiO2含量对塞拉利昂高铝铁矿粉液相流动性的影响较Al2O3含量更为明显;随着塞拉利昂高铝铁矿粉配比增加,混合矿粉的液相液动性指数降低,烧结矿的强度和成品率下降。  相似文献   

6.
钻石是珍贵、美丽的,是财富的象征。然而,一些非洲国家领导人对它却有着切肤之痛。塞拉利昂总统称钻石是塞拉利昂的“灾难”;中非共和国安全总局长把它说成是非洲大陆的“万恶之源”;津巴布  相似文献   

7.
1999年10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同意组成维和部队,进驻塞拉利昂,接替西非维和部队。11月30日,肯尼亚维和人员先遣部队抵达塞拉利昂:12月7日,印度维和人员的第一支小分队抵达塞拉利昂……2000年5月1日,塞拉利昂革命联合阵线与联合国部队发生冲突;5月2日,肯尼亚维和人员被杀,92名联合国工作人员被叛军扣押;5月4日,6名工作人员被释放,208名赞比亚维和士兵被叛军扣押;5月6日,又有200多名赞比亚维和士兵失踪:5月8日,约有5000人举行和平游行示威之后,桑科的官邸门外爆发枪击事件,同一天,战略要镇马斯亚卡被叛军攻占……  相似文献   

8.
会议点击     
《上海信息化》2011,(1):88-90
发展中国家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研讨班开幕日前,工工信部副部长奚国华出席了工工信部与商务部共同举办的"发展中国家要闻部级官员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研讨班"开幕典礼并致辞参加此次研讨班的有来自开幕典礼并致辞。参加此次研讨班的有来自津巴布韦、肯尼亚、纳米比亚、塞拉利昂、苏丹、乌干达、赞比亚等13个国家信息通信主管部门的部级、司局级官员。在研讨班上,我国有关专  相似文献   

9.
卡巴年轻时曾赴英国留学,曾出任塞拉利昂驻联合国官员。1992年,应斯特拉瑟政府之邀出任“全国临时执政委员会”顾问委员会主席和国家安全事务顾问。1996年3月29日,出任塞拉利昂共和国总统。1997年5月被军人政变所推翻,1998年3月返国复职至今。  相似文献   

10.
地处西非的塞拉利昂去年顺利进行了总统选举。在年届80高龄的老总统史蒂文斯的举荐下,48岁的约瑟夫·赛义杜·莫莫少将先是当选为执政的全国人民大会党总书记,成为唯一总统候选人,又在选举中获99%的选票,当选共和国总统。莫莫于去年11月28日宣誓就职。塞拉利昂终于完成了国家最高权力的和平交替,这在政变频繁的西非一时传为美谈。  相似文献   

11.
狮子山和自由城塞拉利昂最西端是一个从东南伸向西北的半岛,首都弗里敦就在这里。由于这个半岛地势险峻,峰峦起伏,国际机场只好建在隔着一个海湾的隆吉,因而塞拉利昂成为世界上唯一从国际机场到首都要坐渡船的国家;也正是因为这个山势嵯峨的半岛拦住了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使这里的海湾成为古时航海者躲避风浪和觅求淡水的停泊场所。据主人说,他们到隆吉来接送一次客人,一般需要一个工作日,这使我们未免有点不安。但是摆渡的时候,我们却得到了一个机会,欣赏葡萄牙航海家所谓的“塞拉利昂”——狮子山。经过主人指点,加上  相似文献   

12.
湘溪 《世界知识》2014,(16):75-75
<正>地球另一端的穷乡僻壤中不断扩大的"死亡阴影",终于让超级大国美国的总统无法置身事外。8月1日,奥巴马明确表示,此次西非爆发的埃博拉疫情比以往严重得多,需要"非常严肃地对待"。7月31日,美国政府发布最高级别旅行警告,要求人们避免前往几内亚、利比里亚与塞拉利昂的"非必要旅行"。而此时,距离这场疫情爆发已经快半年了。对于人类来讲,埃博拉病毒并不是陌生的死神,早在近40年前就曾一露狰狞。1976年7月6日,在苏丹恩扎拉  相似文献   

13.
西非小国塞拉利昂自1961年独立以来饱经战乱。1985年10月,塞武装部队总司令约瑟夫·赛义杜·莫莫少将当选总统。1991年,福迪·桑科领导的“革命联合阵线”(以下简称“联阵”)发动叛乱,塞拉利昂内战自此拉开序幕。1992年4月,瓦伦丁·嘶特拉瑟上尉率一批年轻军官发动政变,推翻莫莫总统,执掌国家最高权力。1996年1月,斯特拉瑟被另一场军事  相似文献   

14.
正我在西非塞拉利昂生活了将近5年时光,我不会忘记那干旱、炎热、疟疾横生的艰苦岁月。在塞拉利昂建造小学时,白天我与黑人工人一样,头顶着烈日,在施工现场指挥生产,由于黑人没从事过施工,他们对建造知识一窍不通,所以无论什么事情我都要亲自去告诉他们怎么做,并检查质量。劳累了一天,还没有水和电,由于当地地处山区,水质非常差,水放置一天,次日,水就呈红铜色,山区矿产很丰富,长期下去,人很容易得肾结石或胆结石。  相似文献   

15.
新闻观察(3)     
在伦敦,人们在唐宁街10号门前点燃烛火,为战乱中的塞拉利昂祈祷。在阅读本期《新闻观察》的时候,让我们一道为世界的和平祈祷——在这个战乱骤然扩大的年初。  相似文献   

16.
国际审判在行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有纽伦堡和东京审判;冷战后有前南斯拉夫、卢旺达、东帝汶、塞拉利昂、柬埔寨国际(特别)刑事法庭;目前,有关设立伊拉克国际刑事法庭的方案和讨论又在酝酿中。  相似文献   

17.
资讯     
《世界博览》2014,(16):12-15
正310亿元为了配合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的实施,日前,财政部、教育部下发了2014年薄改计划中央专项资金310亿元,资金额度比2013年提高50.77%。1埃博拉病毒肆虐非洲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自今年2月份爆发以来,西非地区已有近900人死亡。该病毒十分罕见,尚没有针对该病毒的疗法和预防感染的疫苗。埃博拉病毒最开始在几内亚的森林中爆发,现在正在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迅速蔓延。德国强烈建议不要前往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称埃博拉病毒的蔓延仍没有结  相似文献   

18.
看中国     
正1外交《印度教徒报》:中国援非收获外交红利对于非洲最大的投资国——中国而言,埃博拉疫情是印证其对非洲承诺的契机。对于上个月抵达塞拉利昂首都的解放军302医院的一批中国医生来说,这也是提升其抗击陌生疾病技艺的机会。中国在抗击瘟疫方面经验丰富。由于有了与非典斗争的经验,中国此次对埃博拉病毒作出了敏捷的反应,包括向西非国家派遣医务人员。但埃博拉比袭击过中国的非典的致命性要大得多。北京已经向疫区派遣了200名医务人员,并且承诺向几内亚、塞拉利昂、利比里亚以及世界卫生组织提供3500万美元的医疗援助。一支军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是中国开展援非医疗55周年。8月29日,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即将开幕之际,我们闪亮影业与西非国家加纳的博赛国际传媒合拍的故事片《埃博拉》在京举行了启动仪式,以首部中非合作电影向当年援非抗埃的中国医疗队员们致敬。启动仪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致辞表示:"不管是2001年我们经历的非典,还是2014年在非洲发生的埃博拉疫情,都向我们警示,病毒没有国界。"高院士曾在埃博拉肆虐期间赴重灾区塞拉利昂  相似文献   

20.
 2014年10月18日消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新数据显示,在受埃博拉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国家--利比里亚、几内亚和塞拉利昂,埃博拉疫情已导致4546人死亡,9191人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