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齐墩果酸属于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并显示出多种生物活性,如:保肝、抗炎、抗病毒、抗癌等多种药理作用,并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因此本文以齐墩果酸为先导化合物,对其结构进行了修饰,合成4个中间体和6个新的目标产物,并经过IR、1 H NMR波谱测试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以其对培养于MHB(高铁血红蛋白)的S.a(金黄色葡萄球菌)4220、S.a(金黄色葡萄球菌)209、MRSA(抗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3167、MRSA(抗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3506、QRSA(抗喹诺酮金黄色葡萄球菌)3505、QRSA(抗喹诺酮金黄色葡萄球菌)3519和培养于BHI中的E.coli(大肠杆菌)1682、E.coli(大肠杆菌)1356等8种菌种进行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的抑菌活性较标准抗菌药物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几种取代的α,β-不饱和羧酸酯与1,3,4-噻二唑肼类化合物为原料,合成得到7个未见报道的含1,3,4-噻二唑结构的吡唑烷酮类化合物3a~3g.通过IR、NMR、元素分析等测试手段对所合成的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溶液结晶法得到化合物3d的有机单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得该晶体属于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该化合物的分子间通过氢键形成沿a轴无限延伸的一维链状超分子结构.采用微量二倍稀释法,测试了3a~3g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菌活性,其中,有4个化合物的抑菌活性较好,与其分子结构中含氯元素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结果为这类化合物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依据邻羟基二苯醚类及肼类化合物的抗菌特性,以"邻羟苯基"为分子核心、-CH2NHNH-为桥基,构建了一类1-(2-羟基苄基)-2-苯基肼类衍生物.芳香胺为原料,经重氮化、还原、制得取代苯肼,与水杨醛缩合、NaBH4还原,合成了7种未见报道的化合物,抑菌测试表明,在质量分数为0.01%时,化合物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高达100%具有强抑菌活性,对大肠杆菌抑菌率高于80.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构效分析表明,苯环上取代基类型对化合物抑菌活性有重要影响,引入Br、Cl等卤原子,能显著增强化合物的抑菌活性,而引入NO2、CH3等强吸、供电基团,能显著降低其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以吲哚-3-甲酸甲酯为原料,通过偶联、肼解、消除等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对称结构的吲哚席夫碱衍生物,以期为新药筛选提供先导化合物.其结构均经~1H NMR,ESI-MS,IR及元素分析所证实.初步抗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5e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化合物5f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优于阿莫西林,对绿脓杆菌表现出与对照品阿莫西林相当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5.
齐墩果酸属于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并且显示出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菌、抗炎、抗病毒及抗肿瘤等。但对其衍生物抑菌活性研究方面的报道较少。为了更为深入地研究齐墩果酸及其衍生物的构效关系,我们以具有较好生物活性的齐墩果酸为先导化合物,通过对其C-28位进行结构修饰,设计合成了6种未见报道的齐墩果酸衍生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IR和1HNMR表征确证,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抗喹诺酮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链球菌和大肠杆菌进行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经修饰后的齐墩果酸衍生物对变形链球菌的抗菌活性较母体化合物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琼脂扩散法测定罗布麻韧皮中酮类物质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布麻在生物法脱胶方面存在一定困难.主要原因是因为有抑菌物质的存在.对青海罗布麻韧皮中的酮类物质进行了分离提取,用梯度稀释法测定了酮类物质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用琼脂扩散法对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啤酒酵母菌、黑曲霉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罗布麻酮类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563 μg·mL-1,浓度为1 g·L-1的罗布麻酮类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啤酒酵母菌、黑曲霉的抑菌活性分别为32.835,15.734,21.521,21.322IU·mg-1.从抑菌活性看,罗布麻酮类化合物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黑曲霉的抑制作用较弱.证实罗布麻酮类化合物对细菌和真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寻求优良的苯醚类新化合物抑菌剂,本文设计合成了新化合物间苯二酚二-(2-氯-4-羟基苯基)醚,其结构经1HNMR、IR、MS和元素分析证实,并且对其抑菌活性进行了初步测试,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此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白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卡他双球菌,青枯假单胞菌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滤纸片法,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供试菌,对香蕉果皮黄酮粗提物、纯化物、不同极性的黄酮以及香蕉果皮黄酮-丙酸复配剂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香蕉果皮黄酮纯度越高,极性越大,抑菌活性越强,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明显大于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香蕉果皮黄酮纯化后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3.00 mg·m L-1和3.25 mg·m L-1,其与丙酸复配能显著增加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2者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由2,4-吡啶二甲酸出发,依次经过酯化、肼解、成环、消除,高产率的合成了1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吡啶类席夫碱类化合物.通过微波法和常规法的对比发现,使用微波法后,产率从49%—70%提高到77%—90%,反应时间从360分钟缩短到10—15分钟.所有目标物的结构均经IR,~1H NMR,ESI-MS及元素分析所确证.部分化合物测试了其对杆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菌的抗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6b,6c,6d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菌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同时从构效关系看,卤素原子的引入有助于提高化合物的抑菌活性.邻位取代基比对位取代基的抑菌活性好.该结果对抑菌先导化合物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相转移催化剂三正丁胺作用下,以8-羟基喹啉为原料,经Reimer—Tiemann反应合成了7-甲酰基-8-羟基喹啉。讨论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等影响因素,提高了产品收率.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表征,确定了化合物的组成.用圆滤纸片法和浓度稀释法测定其对大肠杆菌、产气杆菌、枯草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活性,抑菌活性实验表明,化合物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11.
三七总甙对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但从三七茎叶、花梗、果梗提取到的达玛烷20(S)-原人参二醇型皂苷(20(S)-PPDS)对肺癌A549细胞的作用及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噻唑蓝(MTT), Hoechst33258 染色,免疫组化以及Western blot法研究20(S)-PPDS对肺癌A549细胞的作用.结果显示20(S)-PPDS对A549细胞的具有抑制作用,125,250,500 μg·mL-1的20(S)-PPDS与A549细胞作用72 h后,细胞抑制率依次为28.67%,41.97%,73.02%;20(S)-PPDS对A549细胞作用24,72 h的IC50分别为398.94,315.96 μg·mL-1;20(S)-PPDS通过活化Caspase-3, 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Pro-Caspase-3、Bcl-2蛋白表达诱导A549细胞凋亡.这些研究结果表明20(S)-PPDS对A549细胞具有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一个含400种中草药和民族药的组分库进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苦参的甲醇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抑制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的活性.在生物活性导向的分离纯化策略下,运用中压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制备液相色谱对苦参甲醇提取物的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并对所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抑制SGLT2活性测试.从苦参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黄酮苷类化合物,鉴定为芒柄花素-7-O--D-吡喃木糖基-(16)--D-吡喃葡萄糖苷(1)、芒柄花素-7-O--D-呋喃芹糖基-(16)--D-吡喃葡萄糖苷(2)、三叶豆紫檀苷(3)、(-)-高丽槐素-3-O--D-吡喃半乳糖苷(4)、6-乙酰三叶豆紫檀苷(5)、罗思菌素(6)、芒柄花苷(7).除化合物3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苦参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均有抑制SGLT2的活性,其中具有高丽槐素苷元结构的苷类成分3~5具有较好的抑制SGLT2的活性,对SGLT2的抑制活性的IC50范围为2.61~4.47 mol/L.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冠突散囊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发酵次级代谢产物及细胞毒活性,采用硅胶柱、凝胶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各种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以4种肿瘤细胞A549、MCF-7、Bel-7402、Colo205为供试细胞株,采用MTT法对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研究。从冠突散囊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固体混合发酵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其中4个吲哚二酮哌嗪生物碱为echinulin(1)、cristatumin F(2)、neoechinulin A(3)、preechinulin(4),2个聚酮类化合物为flvoglaucin(5)、tetrahydroauroglaucine(6),1个nonadride类化合物为epiheveadride(7)。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对4种肿瘤细胞株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活性,化合物3、5和7对肝癌Bel-7402细胞毒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14.
不同脱乙酰度和分子质量的壳聚糖的抑菌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壳聚糖的抑茵实验和几种壳聚糖最低抑茵浓度的测定,比较了相同脱乙酰度不同分子质量以及分子质量相近但脱乙酰度不同的壳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和假单胞菌的抑茵性能.结果表明:脱乙酰度相同、分子质量为400~800ku的壳聚糖,其抑茵能力随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强;而分子质量相近(均在430ku左右)、脱乙酰度不同(分别为68.4%,75.3%,83.6%和93.7%)的壳聚糖对上述4种细菌的抑茵能力差别不大;在pH值为5.5~6.0左右的条件下,壳聚糖具有最强的抑茵能力;实验条件下的壳聚糖对4种细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总体看来,壳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而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实验条件下的壳聚糖对上述4种细菌的抑制作用普遍比苯甲酸钠强.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满药复方木鸡颗粒可能具有的其他药理作用,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对满药复方木鸡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白色念珠菌5种致病菌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用MTT法研究其对结肠癌细胞HT-29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复方木鸡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白色念珠菌均具有抑制作用,质量浓度为0.2 mg·mL-1的样品对三种菌的抑菌圈分别为26.29、24.52和25.13 mm;质量浓度为0.2 mg·mL-1的样品对结肠癌细胞HT-29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培养72 h后,生长抑制率可达到85.52%。为满药复方木鸡颗粒功能的进一步研究补充了数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微稀释液体培养法和鲁米诺-过氧化氢-钴盐(Ⅱ)/E叽A流动注射化学发光的方法,对3种黄酮类化合物芹菜素(1)、KaempferoI-3-O-α-rhamnopyranoside(2)和Bigarcinenone A(3)进行了抗菌和清除羟基自由基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这3种黄酮类化合物对5种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白色念珠球菌和热带念珠球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并且它们对羟基自由基有良好的清除效果.其中化合物1的抗氧化活性最高,化合物2,3的抗微生物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7.
 设计并合成了8个未曾见文献报道的1-(2-(4-取代)苯氧乙基)-1H-1,2,3-三氮唑衍生物,并通过NMR、IR、MS确认了化合物的结构。以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为参照物,对8个化合物进行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的体外抑制活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其中一种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活性(MIC50=64 μg/mL)。  相似文献   

18.
Bacterial infection remains a serious threat to human lives because of emerging resistance to existing antibiotics. Although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has avidly pursued the discovery of new antibiotics that interact with new targets, these efforts have met with limited success since the early 1960s. Here we report the discovery of platensimycin, a previously unknown class of antibiotics produced by Streptomyces platensis. Platensimycin demonstrates strong, broad-spectrum Gram-positiv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by selectively inhibiting cellular lipid biosynthesis. We show that this anti-bacterial effect is exerted through the selective targeting of beta-ketoacyl-(acyl-carrier-protein (ACP)) synthase I/II (FabF/B) in the synthetic pathway of fatty acids. Direct binding assays show that platensimycin interacts specifically with the acyl-enzyme intermediate of the target protein, and X-ray crystallographic studies reveal that a specific conformational change that occurs on acylation must take place before the inhibitor can bind. Treatment with platensimycin eradicates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fection in mice. Because of its unique mode of action, platensimycin shows no cross-resistance to other key antibiotic-resistant strains tested, including methicillin-resistant S. aureus, vancomycin-intermediate S. aureus and 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 Platensimycin is the most potent inhibitor reported for the FabF/B condensing enzymes, and is the only inhibitor of these targets that shows broad-spectrum activity, in vivo efficacy and no observed toxicity.  相似文献   

19.
对滇产羊脆木(Pittosporum kerrii Craib)枝叶粗提物的有效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采用萃取、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得到8个单体,通过理化数据测定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是2-二十九烷酮(2-nonacosanone,1),1-二十九烷醇(nonacosan-1-ol,2),1-二十六烷醇(ceryl alcohol,3),三十二烷酸(lacceroic acid,4),三十烷酸(melissic acid,5),二十八烷酸(octacosanic acid,6),棕榈酸(palmitic acid,7),(2S,3S,4R,8E) -2-[(2R)-2-羟基二十三酰胺]-8-十八碳烯-1,3,4-三醇{(2S,3S,4R,8E)-2-[(2R)-2-hydroxytricosanoylamino]-8-octadecene-1,3,4-triol,8}.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药理试验表明化合物7、8具有细胞毒活性,对K562细胞的IC50分别为10.0、15.0 μ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