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L-4型改性蛋白鞣剂的皮革复鞣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胶原蛋白水解液与乙烯基类单体接枝共聚制备的L-4型改性蛋白鞣剂对皮革的复鞣填充性能.发现该鞣剂兼顾了胶原蛋白多肽链的柔软性和乙烯基类树脂的填充性,经其加工的皮革柔软性和增厚率有明显改善,这表明鞣剂分子能渗透到原胶原分子之间,撑开并分散胶原纤维.  相似文献   

2.
该涂料所用的水溶性树脂是以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通过共聚后再用胺进行中和形成胺盐而实现水溶性的。配以六甲氧甲基三聚氰胺树脂作为交联剂,制成水溶性热固型丙烯酸涂料。本文通过实验结果,讨论了影响树脂水溶性和涂料性能的诸因素。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水溶型丙烯酸树脂和乳液型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工艺和方法,阐述了水性丙烯酸树脂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水性油墨中的应用情况,指出了油墨用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高吸水性树脂的应用价值,并研究了丙烯酸的中和度、丙烯酸的浓度、交联剂的用量、聚合温度等因素对合成工艺的影响,并结合高吸水性树脂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吸水性树脂的应用与合成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高吸水性树脂的应用价值,并研究了丙烯酸的中和度、丙烯酸的浓度、交联剂的用量、聚合温度等因素对合成工艺的影响,并结合高吸水性树脂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吸水树脂中丙烯酸残留量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高吸水树脂中丙烯酸的残留量,并研究了不同的反应条件,如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产物后处理方法以及树脂粒度对丙烯酸残留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丙烯酸单体残留量随着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树脂粒度的减小,丙烯酸残留量逐渐增大;用乙醇处理可有效除去高吸水树脂中的丙烯酸单体残留.  相似文献   

7.
李秀华 《科技信息》2009,(35):36-36,121
主要研究了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制备方案,如何制备丙烯酸型的吸水性树脂及相应的一些工艺过程,如溶液法、反相悬浮法、反相乳液法、本体聚合法等工艺方法,进行了介绍,对反相悬浮法和溶液法制备这类树脂作了详细描述。并且介绍了其吸水机理。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对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聚丙烯酸的需求、产能情况以及供需变化规律;着重对中国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近几年的需求和产能平衡作了重点论述。认为2006~2010年中国的丙烯酸行业将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9.
针对水溶性醇酸树脂干燥性能较差的缺点,利用丙烯酸类单体和苯乙烯对产品进行改性,并对改性后的树脂作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树脂获得了与传统溶剂型醇酸树脂相当的干燥性能.  相似文献   

10.
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树脂的生物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树脂的生物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无机盐平板法考察了黑曲霉、米曲霉、地衣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高吸水树脂的降解作用,探讨了温度、pH值对降解过程的影响,分析了降解率与淀粉酶活、接枝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黑曲霉、米曲霉对树脂的降解率大于树脂的未接枝率,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树脂具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丙烯酸是一种重要的平台化合物,从它出发可以合成一系列市场广阔、附加值高的产品。传统的丙烯酸化学合成法以不可再生的化石资源为原料,并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本文从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综述丙烯酸的微生物合成途径以及合成关键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探讨不同生物合成途径的优劣之处,并展望利用微生物高产丙烯酸存在的瓶颈以及有潜力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丙烯酸及丙烯酯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了丙烯酸及3种丙烯酸酯类物质对鱼类、藻类及水生甲壳类的毒性,以探讨有毒赤潮藻类棕囊藻所产生的这类物质对海洋生物及海洋环境的影响。方法:使用丙烯酸及丙烯酸酯类物质分别对不同水生生物进行半静止的96h或48h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对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96h半致死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15.30、14.56、15.61、19.88mg/L;丙烯酸对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扁藻(Platymonas elliptica)、小球藻(CHlorella minutissima)3种海洋微灌96h生长潜力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60.34、72.41、50.73mg/L;丙烯酸对丰年虫(Artemia salina)、网纹Shao(Ceriodaphnia reticulata)48h半效应质量浓度(EC50)分别为143.50、135.41mg/L。结论:研究得出的丙烯酸对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虽大于赤潮期间海水中丙烯酸的质量浓度,但远小于棕囊藻囊内质量浓度,说明棕囊藻产生的丙烯酸类物质对其他水生生物具有一定毒性,丙烯酸的产生与棕囊藻占据整个海洋生态环境绝对优势及赤潮期间鱼类的大量死亡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抗泳移剂CAM—2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定比例的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原料,在引发剂过硫酸铵的作用下,经溶液聚合法制得一淡黄色粘稠状溶液,即为丙烯酸-丙烯酰胺的共聚物,用AATCC法检验该共聚物,表明该共聚物CAM-2具有良好的抗泳移效果;其抗泳移性能与BASF公司的Prmasol-AMK接近。  相似文献   

14.
对腈纶纤维的水解工艺进行研究.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水解时间是影响腈纶纤维吸水率的关键因素,随着时间的延长,吸水率增加;水解温度80℃时吸水率较高;NaOH浓度对水解腈纶的吸水率也产生较大的影响.温度、时间和NaOH浓度都会对纤维白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有机硅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的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有机硅和丙烯酸酯乳液的特点,用有机硅单体对丙烯酸酯进行改性.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以丙烯酸异辛酯为壳,MMA为核,MAA、有机硅偶联剂(A-151)为官能性单体。合成了内硬外软的核-壳型有机硅改性丙烯酸的酯乳液,讨论了官能单体、核-壳乳液结构、反应温度、引发剂等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8.5%的有机硅单体改性的核-壳型硅-丙乳液具有明显的防水性能,并且附着力等性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纳米CaCO3改性丙烯酸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制备纳米CaCO3复合涂料,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经不同改性剂改性制得的纳米CaCO3粉体在丙烯酸树脂中的分散工艺,制备了纳米CaCO3复合丙烯酸树脂浆液.探讨了不同纳米CaCO3和不同分散剂及其用量和丙烯酸树脂用量等因素对纳米CaCO3在丙烯酸树脂中分散性的影响,并优化出了最佳分散工艺条件:适合于在丙烯酸树脂中分散的纳米CaCO3是WO-12,丙烯酸树脂、纳米CaCO3和分散剂BYK-110质量配比为16:16.7:1.考察了纳米CaCO3复合丙烯酸浆液的贮存稳定性,并用TEM对其分散状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优化条件下制得的浆液稳定性好,且纳米CaCO3在其中为纳米级分散.用该浆液制成的纳米复合涂料,与传统涂料相比其耐光性、耐水性、自洁性和贮存稳定性等显著改善.最后,用SEM对涂料进行了表征.图2,表5,参8  相似文献   

17.
以环氧树脂为交联剂,在室温下实现了对苯丙乳液的交联改性,制得的环氧改性苯丙乳液克服了苯丙乳液的缺点。探讨了影响该乳液性能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含环成二烯基的丙烯酸衍生物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AA)和环戊二烯(CPD)为起始原料,首先合成了丙烯酰氯(AC)和环戊二烯基乙醇(CPDE)两种中间体,通过酰氯与醇或活泼氢化合物之间典型的消除反应.合成了丙烯酸环戊二烯基乙酯(CEA)和环戊二烯-丙烯酸加合物(CPD-AA).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