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从现代观念出发对准粒子和真实粒子的关系等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粒子滤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处理能力的快速发展,使得粒子滤波,作为序列信号处理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成为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它在处理复杂的非线性或非高斯问题的潜力,引起了信号处理、统计学、经济计量学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关注。本文详细介绍了粒子滤波算法的基本原理,并分析了几种新的粒子滤波算法。  相似文献   

3.
新粒子     
一九七四年十一月,有两个高能物理实验组宣布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3.1Gev,寿命约为10~(-20)秒的粒子。我们知道,以前已发现的质量为2—3Gev 的粒子,寿命一般为10~(-23)—10~(-24)秒。可是,这个粒子,质量虽然大到3.1Gev,寿命却仍相当长。因此,这个发现成了高能物理中的一件重要的事。其实,事情可以追溯到一九七○年。当时,在BNL 的一个实验组,在研究[P+Be→(μ~+μ~-)+任何粒子]时,发现(μ~+μ~-)对的不变质量分布在3—4Gev 区域有一个“肩”。但由于实验分辨率差,没有能够看出它是一个共振。以后,到一九七四年春天,丁肇中组开始在BNL 探测反应[P+Be→(e~+e~-)+任何粒子],由于此反应截面小,所以实验相当难。他们化了很多力量使仪器的能量分辨率比七○年的实验好得多,结果到七四年八月,已经清楚地看到,(e~+e~-)对的不变质量分布在3.1Gev 处有一个峰,宽度与仪器的分辨率一致,而且没有连续分布的背景。以后几个月,他们又进一步做各种试验,到十月底,已完全肯定了八月的结果,他们在十一月宣布了这个结果,并把这个粒子称之为J。  相似文献   

4.
粒子加速器     
一、引言1911年,法国物理学家芦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论。这种理论认为,一切元素的原子都是由一个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而旋转着的电子所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后来,由于中子的发现,人们确定原子核乃是由中子和质子所构成,中子不带电性,质子带正电荷,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在原子核里,核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原子核成为一个稳定的结构,形成这种稳定结构的力,称为核子力,这种核子力,即不是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也不可能是两个带电体间相互作用的电  相似文献   

5.
天使粒子     
<正>7月21日凌晨,张首晟及其团队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重大发现:在整个物理学界历经80年的探索之后,他们终于发现了手性Majorana费米子的存在。这一发现,验证了由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Ettore Majorana在80年前提出的预测——存在一类没有反粒子的粒子。同时也证明了存在一种比量子还小的单位,这将对现在的量子理论带来巨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7.
8.
应用粒子群优化的高斯粒子滤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高斯粒子滤波(GPF)在多峰高斯假设条件下不能满足贝叶斯估计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高斯粒子滤波算法(PSO-GPF).该算法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更新高斯建议分布的参数,解决粒子退化和多峰高斯下的粒子精度问题.同时,带压缩因子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能有效平衡粒子的全局探测与局部开采.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的滤波精度比高斯粒子滤波精度平均可提高93.9%,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流动粒子炉     
宜兴湖(氵父)耐火电瓷厂是个二百多人的县属工厂,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以工人为主体的“三结合”试验小组为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对号称机电行业中的“电老虎”——插入式盐浴炉进行了彻底革命。今年以来,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在兄弟单位的大力协助下,克服重重困难,于四月五日试制成功了流动粒子炉,并生产了八台。现将流动粒子炉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计算了任意运动带电粒子与速度有关的电磁场,并讨论了这种电磁场的分布特点及其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12.
采用研制的La-Sr-Co-Mn系负载型复合氧化物纳米粒子催化剂对丙烷深度催化氧化进行了小试试验。通过考查催化剂对丙烷气体的氧化程度来考查其对小试装置工艺条件的适应性。试验表明负载型纳米粒子催化剂对装置工艺条件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在小型试验装置上催化剂的最佳操作条件为:氧比8~10,空速1 300 h-1,丙烷浓度1.1%。经1 400 h的连续运转,催化剂的活性基本没发生变化,表明了负载型纳米粒子催化剂在考查时间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应用粒子成像测速技术测量压力振荡器的瞬态流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以两台大功率脉冲激光器为双脉冲光源的粒子成像测速 (PIV)技术 ,测定了驻波管型正弦压力振荡器二维振荡射流瞬态流场 ,对示踪粒子的跟随性进行了比较 ,分析了示踪粒子在流场中的浓度分布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环形喷嘴射流与尖劈之间存在交错的、方向相反的旋涡是使整个系统产生流体自激振荡的原因 ,环形喷嘴与尖劈之间的距离对瞬态流场有明显的影响。由双脉冲激光作光源的PIV系统具有脉冲间隔调节范围宽、测量精度高等特点 ,非常适合于从低速到高速全范围的流场测量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单磁粉离合器调速系统和双磁粉离合器系统的调速原理,分析了各参数对调速过程的影响,推导出了基本调速系统的传递函数,指出了该类调速系统的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徐济仲提出的标量—张量引力场方程出发,在弱场的条件下,求得旋转物质的引力场,探讨中程力对引力场的贡献;并讨论有中程力的旋转物质引力场中粒子的运动。所得的结果表明,在一级近似下,中程力只影响试验粒子的径向加速度,而不影响Lense—Thirring进动角速度。  相似文献   

16.
岩质高边坡爆破质点振动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凹山铁矿采场边坡生产爆破工程,利用爆破测振仪对现场爆破作用下岩体质点振动速度进行监测,得到边坡质点振动速度的衰减规律。结果表明:边坡质点振动速度随距离的增加呈指数衰减趋势,在台阶局部由于高差的存在振动速度出现放大现象。根据高程放大效应对经验公式进行二元回归分析,得到更准确的爆破振动速度预测模型,为矿山生产爆破及时调整参数,保证边坡爆破的安全施工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单个颗粒在竖直向上管内层流、紊流中及在液体发生相变时的运动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分析,建立了计算方程。研究结果表明,颗粒在随流体轴向运动的同时还存在向管中心方向的径向迁移。固体颗粒到达管中心后会随流体一直向上运动。在近壁面处存在一个流化死区,流化死区的大小与流体流态、固体颗粒的大小和密度有关。固体颗粒尺寸及密度愈大,流速愈小,则流化死区愈大。液体相变对颗粒的运动也产生重要的影响。当热流密度不是很大,液体流量较小且在起始截面处的液相为单相饱和液体时,管内相变会对固体颗粒的运动规律产生明显的影响;而当液体流量较大且为紊流流动时,这一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18.
研究加速微粒向细胞中导入DNA技术中平板撞击微粒加速方法的原理,对基因导入参数-微粒发射速度和发射过程对生物靶及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估计适用微粒速度范围的近似方法。  相似文献   

19.
浸渍法制备铝酸镧微粒的粒度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粒度测试数据及相应的实验分布曲线模拟出了浸渍法制备的铝酸镧微粒的理论分布表达式.该表达式为对数柯西分布.讨论了具有此分布形式的粒度平均值和衡量粒度分布离散程度的数字特征以及对数柯西分布的一些有关性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质点系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上推出了质点位移定理。运用该定理可使质点位移的计算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