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北京自然博物馆新古生物陈列终于与观众见面了,它由“生命起源和早期演化”、“无脊椎动物的繁荣”、“恐龙的演化”、“哺乳动物的演化”四个展厅组成。走近生命起源展厅,蓝色的装饰告诉我们大海是生命的摇篮。在入口处可以见到一只奇怪的动物在空中游弋,可是当观众走进一些想仔细看个究竟的时候,却只见一道白光闪烁,奇怪的动物不见了!其实,这是古生物陈列新增加的虚幻影像。在空中飘忽不定的奇怪动物叫做奇虾,是生活在5亿3千万年前的节肢动物,最大的奇虾可达到2米长。要知道,那时候其他的动物平均长只有几毫米到几厘米。…  相似文献   

2.
保护善良     
100年前,人们在亚马逊河两岸砍伐树木时,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在电锯的轰鸣声中,所有的动物都逃离了,惟有一种叫做树虎的动物没有走。树虎是非常怕人的,因此工人们深感奇怪,为什么树虎不走呢?  相似文献   

3.
有位动物学家在对生活在尼罗河两岸的动物进行考察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生活在河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要强,它们奔跑的能力也大不一样,速度要比西岸羚羊快15米/米。  相似文献   

4.
自然界中存在着这样一些动物,人们关注它们,不是因为它们长得奇怪,而是因为它们的生活习性确实令人难以置信。在这里,我们会看到一些动物界非凡的杀手,它们或暗藏杀机,或公然掠夺,但目的只有一个——生存。  相似文献   

5.
有一种名叫三叶虫的甲壳类动物,生活在6亿年前的浅海中,常被用来作古生代动物的代表,它在2.8亿年前就已经绝种。然而,1968年6月,在美国犹他州的羚羊泉附近,竟发现了一块奇怪的化石:在一条几乎完整无缺的三叶虫遗骸上,非常清晰地印着一只人类的鞋印,而且是皮鞋的印!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某种动物是胎生的,大家决不会感到奇怪。但如果说某种植物是胎生的,一定有不少人觉得很新奇。海滩上的红树,就具有这种繁育后代的奇怪特性。植物的种子成熟以后,通常是离开母体散发出去,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然后再在合适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在土壤中萌发而长成幼小的植株。但  相似文献   

7.
动物世界无奇不有,我们的摄影师拍摄下了这些动物们奇怪的场面,猜猜看,它们在做什么呢?可要开动脑筋,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哟!  相似文献   

8.
有种动物全世界只有一两个人见过,而且只见过一次!据说这动物长得既像猫又像狗还像狐狸,很是奇怪。你不相信?那就随我去找找看,听说,这种动物只住在婆罗洲的热带雨林里。  相似文献   

9.
子常 《科技潮》2009,(11):52-53
在动物世界,尤其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野生动物,一旦有了伤病怎么办?既没有医院,又没有兽医,难道只能硬“扛”着,或是听天由命?其实,不必过于担心,因为动物世界非常神奇,各种动物既然能够一代代生生不息地繁衍,就必然形成了适应、战胜残酷自然环境的能力,造就了一套生存的本能。在治病疗伤方面,有不少种动物可以对症下药施方,不仅有内服的,还有外用的,  相似文献   

10.
正上个世纪80年代,法国科学家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法国人的饮食脂肪含量非常高,而且主要是黄油、奶油、奶酪等动物脂肪食品。动物脂肪富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过多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冠心病的风险。在动物脂肪摄入量都很高的西方国家,冠心病死亡率非常高,但法国却是个例外。其中对比最明显的是法国和芬兰。这两个国家膳食中动物脂肪的量差不多,但是芬兰冠心病死亡率是法国的大约5倍。虽然几十年来两国冠心病死亡率时高时低,这个比例却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1.
正一群鱼龙,一群鱼龙,游得快,游得快。一会儿变成大鱼,一会儿变成蜥蜴,真奇怪,真奇怪!咳咳,一首自编的《鱼龙之歌》献给为海洋领域的恐龙文化传播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鱼龙们,虽然严格来说,它们不算是恐龙。请大家不要在意歌词里一会儿大鱼一会儿蜥蜴的奇怪描述,这可不是在生拉硬套地填词,只是因为……呃,为了保留前人学者的颜面,我才不会告诉你是因为当时的人们根本认不出它是什么动物呢!  相似文献   

12.
比氏康螽(CononaluspielicTinkham)是直翅目螽斯科昆虫,主要生活在海拔1000m左右的浅山地带,以捕食竹林中其它昆虫及小型动物为生.经过1986—1987年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木江坪保护站对比氏康螽进行的生活史系统观察,发现此种昆虫在这个区以卵越冬,一年仅发生一代,若虫有五龄.雌性成虫喜将印产在杂草的根基部.  相似文献   

13.
骨骼,是生命体的支柱,也是动物形体的承载物。大自然在塑造生命的同时,巧妙地塑造出各种动物的骨骼形状。一具具完整的动物骨骼,是支撑着生命体的框架,是连接着生命体运动的网络,也是大自然无与伦比的智慧体现。当笔者步入《生命的支撑——动物骨骼展》的大厅时,一种难以用语言形容的美感油然而生。徜徉在各类动物骨架之中,仿佛穿梭在生命体的“艺术海洋”中。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的各种动物骨骼,展示着其生前肢体的运动美感,使观者不得不为大自然鬼斧神工而拍案叫绝。不由地使我想起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的名言:“美到处都存在,生活中缺少…  相似文献   

14.
动物冬眠众所周知,但动物界中还有很多夏眠的动物。箭猪非洲马尔加什岛上的箭猪,以蚯蚓为食。在炎热的夏季,地面灼热发烫,蚯蚓不能在较浅的地表层生活了,这也使箭猪难以找到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世界》2003,(3):12-12
非洲的马达加斯岛上拥有一些世界上最奇怪的肉食目哺乳动物,其中有马达加斯加熊——它的鼻子像狗、牙齿像豹、胡须像水獭,最新的研究显示,这些动物都是起源于一群漂洋过海的动物。  相似文献   

16.
陈笑飞 《科技信息》2012,(21):224+243-224,243
在当代儿童文学创作中,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曾掀起中国动物小说的浪潮,他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在沈石溪的早期创作中,主人公虽然是动物,但其实是人格化的动物,而在其后期的创作中,小说的主人公———动物是更具备生物学特性的动物,沈石溪对动物的描写精确,并通过动物的习性、动物的生活、动物的环境等等来表现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7.
怪兽来袭     
奇异的经历在美国南方,许多沼泽地和河湾都属于两足动物的家园。1988年夏天,有一种动物就跑到了南卡罗莱纳州肖普维尔附近的沼泽里。一天,一个叫乔治的人正从一个人工井里往上打水,突然间,一个奇怪的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齐藤弘根据老鼠等有害动物外出活动时依靠地磁来判断自身所处位置的原理,设计研制成一种新型的防除装置。其方法是,在有害动物生活之地设置产生磁场的装置,以抵消或扰乱该装置附近的大地磁场。使有害动物在这一区域内  相似文献   

19.
浅谈实验动物福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养,对其携带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用于科研、生产、检定及其它科学实验的动物。实验动物的研究价值已经不仅限于生物科学方面,而且与许多领域科学实验研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保证现代科学实验研究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在很多领域的科学研究中,实验动物充当着非常重要的安全试验、效果试验、标准试验的角色,研究课题的确立和成果水平的高低,都决定于实验动物的质量。为了保证科学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必须让实验动物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享有生活舒适的自由,享有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享有生活无恐惧和悲伤感的自由以及享有表达天性的自由,也就是充分保证实验动物福利的实施。动物福利的基本出发点是让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即为了使动物能够健康快乐舒适,而采取的一系列的行为和给动物提供的相应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20.
看了题目,你有可能不信,不过这是确确实实的。某些种类的动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懂”得了要想使其种族生存繁衍下去,就必须节制生育。生活在瑞典南部的红狐,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