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运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蒙古绵羊胚胎胃的组织发生,主要对5-550mm胚胎胃的组织结构及主要组织结构的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5mm胚胃芽呈梭形膨大;胚胎发育到70mm胃的外形同成体的基本一致; 5mm胚胃壁由复层上皮和多层胚性结缔组织细胞构成;8mm胚胃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其下为大量的胚性结缔组织;30mm时瘤胃和网胃上皮均为复层扁平上皮,瓣胃和真胃上皮仍为单层柱状上皮,胃腺开始发育;90mm胚网胃皱襞开始形成; 164mm胚真胃胃小凹底部形成强嗜碱性细胞群;195 mm胚瘤胃瘤状突开始发育,真胃出现壁细胞;252 mm胚网胃出现平滑肌带;290 mm胚真胃腺体可分辨出壁细胞、主细胞、颈黏液细胞;335 mm胚网胃黏膜肌可见并进入皱襞;550 mm胚网胃平滑肌带清晰可见,网状皱襞及其乳突从外形上开始形成.  相似文献   

2.
蒙古绵羊胚胎肠绒毛的组织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组织学常规方法研究32~550 mm蒙古绵羊胚胎各段肠的组织学结构.研究结果显示,蒙古绵羊各肠段在发育过程中都有绒毛的发生,且绒毛发育呈现了各自不同的特点:肠绒毛发生时期不同,发生过程不同,大肠绒毛退化消失时期也不同.  相似文献   

3.
扬子鳄胚胎十二指肠的组织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观察了18例不同时间扬子鳄胚胎十二指肠的组织发生过程。孵化第10天十二指肠出现形态分化。16天,上皮细胞增殖为3 ̄4层,.肠腔扩大.30天,上皮局部出现突起,多具2层细胞。34天,间充质已分化为固有膜、粘膜下层、环行肌层及纵行肌层,环行肌层较厚,平均约为28μm。40天,上皮为单层柱状,纹状缘明显,开始出现原始小肠腺。52天,杯状细胞较多。62天,各层结构与成体时相似;扫描电镜下观察,绒毛为指  相似文献   

4.
扬子鳄胚胎食管的组织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观察了12例不同时间的扬子鳄胚胎中食管的组织发生过程。孵化第10天食管从前肠中出现形态分化,之后,中胚层间充质细胞逐渐向食管上皮周围聚集。第24天粘膜下层及环行肌层出现。第40天纵行肌层开始形成。第50天以后粘膜肌及固有膜逐渐明显。  相似文献   

5.
扬子鳄胚胎脊髓胸段的组织发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尼氏染色及Haggqvist染色法观察了24例孵育3~62天的扬子鳄胚胎的脊髓胸段组织发生过程。孵育第3天,脊髓横断面近圆形,中央管呈长椭圆形。第6天脊髓呈卵圆形,中央管呈窄而长的梭形,套层明显。第12天,脊髓灰质的腹角明显,脊髓外周出现一薄层白质。第18~30天中,灰质腹角进一步扩大,背角逐渐形成。两侧背角不断向正中靠拢并合并,中央管缩小呈圆形。白质明显增厚并形成背索、侧索和腹索。第30~62  相似文献   

6.
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的胚胎发生和组织化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胚珠是弯生的,双珠被,厚珠心,珠孔是由二层珠被所组成,呈“之”字型,胚囊为蓼型,多糖分布于珠柄、珠被、合点和珠孔端,珠心和维管束细胞中无多糖,但有可溶性蛋白质反应,胚囊周围有一层珠被絨毡局,细胞内富含蛋白质,并有多糖反应,助细胞和反足细胞中无多糖,助细胞的丝状器上有可溶性多糖。卵和中央细胞中有多糖反应,随着卵的成熟淀粉粒的大小和数且增加。在中央细胞的极核周围分布着许多复合淀粉粒,2本种的受精属有丝分裂前配子配合型,受精过程的特点是:受精前极核已融合为次生核,受精后形成具一个大的核和核仁的受精卵和受精极核,曾发现有多精子入胚囊。3胚和胚乳发育:(1)原胚期:受精卵具极性,细胞质和淀粉粒集中在合点端。胚乳早于胚发育,为核型胚乳。胚胎发生属柳叶菜型。胚柄起源于基细胞的纵横分裂,最后形成多细胞团块,原胚细胞中蛋白质多于多糖。胚和胚乳发育至多细胞原胚和游离核时期时,在游离核周围具淀粉粒。(2)胚分化期:在球形胚发育为心形胚时,子叶原基及胚的其它部分蛋白质增加,只在胚柄及胚根原基部分有较多淀粉粒。当鱼雷形胚时,胚乳已形成多层细胞,而胚柄退化。时胚乳和子叶梠伴生长(3)成胚期:胚器官进一步成熟。胚乳逐渐被生长着的子叶所吸收,胚柄已全部退化,子叶和胚根细胞中的淀粉粒增加,但在这些细胞中仍有蛋白质反应。本种为无胚乳种子。  相似文献   

7.
玉米叶片愈伤组织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MS+2.0mg.L^-1,2,4-D+0.5mg.L^-1BA作为培养基,附加500mg.L^-1水解酪蛋白和w=30%蔗糖、可以从玉米叶片愈 直接诱导出体细胞胚胎。观察表明,玉米胚性细胞同非胚性细胞差别显著。玉米幼叶体细胞胚胎可能起源于单细胞;发育早期的胚性细胞团与周围薄壁细胞存在着明显的界限,推测可能同体细胞胚胎发生初期的生理隔离有关,它随着胚胎发育而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8.
楸树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楸树近成熟种子培养无菌苗,以无菌苗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进行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观察了体细胞胚胎的发育过程,分析了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楸树体胚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培养基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1/2MS+0.01 mg/L NAA+1.00 mg/L 6-BA可调整愈伤至胚性愈伤,是体细胞胚胎诱导频率最高的培养基;带少量愈伤的体胚可在1/2MS0和1/2MS+1.00 mg/L 6-BA+0.01 mg/L NAA的培养基上增殖,且增殖系数较大。  相似文献   

9.
以小麦(Triticumaestivum)幼胚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小麦的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切片观察表明:小麦的胚状体发生有两种方式,表面发生和内部发生.胚状体来源于愈伤组织中的单个原始胚性细胞.胚状体的发育经历了单个胚性细胞、胚性细胞团、球形胚、心形胚、成熟胚阶段.木实验支持胚状体单细胞起源的学说.  相似文献   

10.
本文观察了16例不同时间的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胚胎背部皮肤及鳞甲的形态和组织发生过程,孵化第20天,来自胚胎中胚层生皮节的间充质细胞开始向有皮下迁移,表皮仅具周皮层与生发层两层细胞,第28天背部鳞片开始明显,左右鳞片之间出现很浅的鳞间沟,前后鳞片交界处的原始表皮,真皮层开始向外突出形成鳞甲原基,第34天鳞甲原基突出伸长,第40天背鳞的纵嵴明显,第34-50天中,鳞甲后级基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肺的组织发生,综述了调控或影响胎肺发育的相关基因或因子。肺的发育起始于从前肠内胚层发育而来的成对肺芽突起,肺芽以分支形态发生和肺特异性细胞分化的遗传预定模式侵入周围的中胚层间充质。内胚层上皮及其周围间充质成分相互作用,保证了肺的正常形态发生。肺的发育与相关基因或因子是否正常表达密切相关,发育基因的表达将顺次影响许多其它基因的表达。同时,胎肺周围环境因素的改变可以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胎肺的发育。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大鼠胚胎发育过程中,毛囊的发生时间及其形态学结构变化.采用胎龄为11,12,14,15,17 d的Wistar大鼠胚胎,石蜡切片,HE和PAS染色,光镜观察毛囊胚芽的形态学发生.结果显示:第11天的胚胎周皮仍呈单层,未见毛囊形态发生;第12天胚胎可见数量较少的毛囊胚芽形成;随着胎龄的延长,毛囊的数量明显增加,且形态上逐渐增大.研究结果表明:大鼠胚胎毛囊的形态发生时间为胚胎第12天,是由表皮基底层细胞向真皮突出形成,其周围有间充质细胞聚集.  相似文献   

13.
国人胎儿卵巢组织发生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6~38周41例胎儿中,取右侧卵巢固定于Bouin液中,制成切片,HE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了卵巢的发育过程。见到卵巢表面上皮随胎龄变化而发生变化;20周胎儿卵巢出现白膜,到36周时发育完整;16周时在卵巢皮质和髓质交界区出现原始卵泡,20周后大量原始卵泡存在于皮质中且可观察到少数生长卵泡;36周时生长卵泡出现卵泡腔。  相似文献   

14.
二氢吡啶对绵羊小肠移行性综合肌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浆膜表面埋植双极引导电极,多道电极同时记录法,测定了二氢吡啶对绵羊小肠移行性综合机电(MMC)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氢吡啶能够显著提高十二脂肠MMC的峰电峰值(P<0.01),空肠(P<0.05)MMCⅡ相时程,能够显著缩短回肠MMCⅡ相时程(P<0.01),同时能够使十二指肠MMC的央电峰值(P<0.05),峰电频率(P<0.01)显著增加,MMC活动比率(MR)增加193.20%(1.47%,11.34%);使空肠MMC的峰电峰值明显减弱(P<0.01),峰电频率著增加(P<0.05),而空肠MR增加了105.68%(10.73%,11.34%);使回肠峰电频率显增加(P<0.05),MR增加143.89%(17.09%,24.59%)。二氢吡啶能够显著的增强小肠的肌电活动,并能减缓小肠食糜后移,有利于小肠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15.
收集20~32周人胎,在光镜和扫描电镜(SEM)下观察阑尾的组织发生。20周阑尾腔小壁薄、管壁四层结构与成人相似,绒毛、肠腺、内分泌细胞和杯状细胞已出现。固有膜含丰富的弥散淋巴组织,并有许多淋巴小结突人粘膜下层;固有膜含少量不规则的肠腺,多数埋于淋巴组织中30~32周淋巴小结数量增多,但未见生发中心出现。SEM下观察20周后阑尾内的内分泌细胞有表面光滑和粗糙两类;20~28周阑尾淋巴组织的细胞间隙充满小囊和小泡,细胞表面有短而不规则的微绒毛。  相似文献   

16.
为检测双酚A(BisphenolA)对小鼠小肠结构的影响,选用50只30g左右雌雄不拘,但同品系的昆明小白鼠作为试验对象。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双酚400、300、225mg/kg体重组、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各组按0.1mL/100g体重灌喂小鼠。于给药后第6天全部处死,取十二指肠和空肠进行固定,用H.E.染色观察肠黏膜结构,并检测肠黏膜绒毛长度和宽度。同时,计数上皮内杯状细胞(GC)的数量变化;用Gomori氏改良法检测肠黏膜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小鼠空肠绒毛长度和宽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各试验组小鼠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上皮内杯状细胞(GC)的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各试验组小鼠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单位面积内AKP阳性物所占面积的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由此推断双酚A对小鼠小肠黏膜结构有一定的损害作用,可能会影响其消化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17.
猪小肠抗菌肽的提取及部分生物学活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将新鲜猪小肠超声破碎,经高温处理、乙酸浸提后,再经Sephadex G100和Sephadex G25凝胶柱过滤层析,收集各组分并用琼脂糖弥散法检测各组分的抗菌活性。收集具有抗菌活性的组分,经Tricine SDS-PAGE,考马斯亮蓝染色后分析为一条蛋白带,分子量约为5972Da左右,得到电泳纯的猪小肠抗菌肽。该抗菌肽对大肠杆菌C8400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株、绿脓杆菌ATCC27853株均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活性;并能灭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18.
选取清洁级30只Wistar大白鼠随机分成三组,以小肠推进长度的百分比为指标.通过观察Wistar大白鼠在运动前、运动中30min和运动后30min小肠的推进程度变化,确定运动对Wistar大白鼠小肠推进活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运动中30min的Wistar大白鼠的小肠推进程度比对照组降低;运动后30min组的Wistar大白鼠的小肠推进程度明显高于另外两组.从而得出运动有助于小肠推进活动功能,小肠动力功能能提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