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上海总有一定面积的后季稻遭低温为害,不能安全齐穗,影响产量。这里介绍一些有关后季稻抽穗开花期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上海气候条件有利种植双季稻,发展三熟制上海位于长江口沿海地区,春季回暖早,夏季炎热,秋季降温慢,作物生长季节长。日平均气温高于10℃的作物生长期,平均有232天左右;高于15℃的喜温作物生长期,也有185天左右。绿肥茬双季稻,从早稻(晚熟品种)播种到后季稻安全齐穗,共需165~170天。而上海春季日平均气温高于11℃到秋季平均气温开始低于20℃的双季稻安全生长期,十年中有  相似文献   

2.
我县大面积推广根外施肥是从1977年开始的。三年来施用的作物由水稻一种发展到麦子、油菜、草子、大豆等;施用面积也由多点试验到全面推广;肥料种类由单元素发展到多元素混用。1977年晚稻施用13万多亩,共用地产磷酸二氢钾105担。1978年全县大小麦施用43072亩,早稻施用118406亩,晚稻施用125682亩,绿肥、油菜等其他作物2万多亩,全县共计307160亩次,光是地产磷酸二氢钾就用掉620担。1979年全县粮、油、肥三季作物全面进行磷酸二氢钾、硼砂、钼酸铵等根外追肥,面积达到59万多亩次,共用磷酸二氢钾1150担,硼砂121担,钼酸铵116公斤。其中喷一次的面积占粮油肥复种面积的80%以上,喷二次的占56%,许多杂交稻还喷过三次。实践证明,使用磷酸二氢钾等  相似文献   

3.
为着了解和掌握稻种演变的有关规律,用典型的晚季稻品种,在其种子植株及分蘖个体发育的第二阶段,适当用短日(9小时/日)光照处理若干天,但不满足共遗传性的要求,然后从暗室移至早造自然长日照(14—15小时/日)综合条件下培育结实。其后将这些种子后代,经过连续四年的选育,终于获得了具有适应早造季节条件的早季稻品种。  相似文献   

4.
湖北沔阳县下查埠公社的科技人员,根据磷元素对棉铃虫有驱避产卵的习性,近年来开展了大面积棉叶喷施过磷酸钙驱避棉铃虫产卵的实验,取得较显著的效果。据在12873亩喷磷棉田的多点调查,第3代棉铃虫发生时,喷磷区百株卵量均在10粒(防治标准)以下,对照区有55%的面积达到防治标准;第4代棉铃虫发生时的调查结果趋势一致。同时,棉叶喷磷还有根外追肥的效果,对棉花增产、早熟和提高皮棉品质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种足种好后季稻,对保证全年粮食增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早栽与晚栽的后季稻,产量相差很大。特别是近几年来,后季稻种植面积逐步扩大,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后季稻在“立秋”以后移栽,产量不够稳定,在冷空气较早南下的情况下,往往“翘穗头”,造成严重减产。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晚栽后季稻的产量,保证大面积平衡增产,对增加  相似文献   

6.
1.在棉花苗期,单独用“九二○”喷布一次,可增加棉苗高度和叶片数。浓度以20PPM为宜。在株高和真叶数的增长方面,喷后五天,株高增长速度比对照快,喷后十五天,叶片数的增长速度比对照快。见表一。  相似文献   

7.
义乌县大陈公社后畈大队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坚持以路线斗争为纲,认真落实农业“八字宪法”,为革命种田,用科学种田,获得了连续十五年稳产高产。1972年粮食亩产2016斤,突破了一吨关。晚稻产量从1964年起连续六年超早稻,特别是近三年晚稻生产水平又有新的提高,1970年亩产716斤,1971年766斤,1972年822斤,实现了晚稻一季跨《纲要》,最高的一丘1.49亩,品种金垦19,亩产达到1071斤,创造了该大队晚稻单产历史最高纪录。总结后畈大队晚稻生产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8.
十里铺大队地处温黄平原。1977年晚季杂交水稻种植441亩,占晚稻总面积的51.6%,平均亩产858.5斤。全大队晚稻853亩,平均亩产820斤,比1976年晚稻亩产708斤每亩增产112斤,比历史上最高的1974年每亩增产67斤。由于种植了杂交水稻,使1977年晚稻的产量超过了当年早稻的产量,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一季跨过了纲要。  相似文献   

9.
灵山县系广西的农业大县,素有"荔枝之乡"、"水果之乡"的美誉,县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地域组合良好,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在立足于灵山县旅游资源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灵山县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路及措施.  相似文献   

10.
1、喷磷酸二氢钾。花生开花结荚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可满足花生果针发育对磷钾营养的需要,促进光合产物的传送和果针膨大,增加饱果数,提高粒重和含油量,同时可防止早衰,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一般用浓度为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喷叶2次,每次每亩100~150克,兑水50~75公斤均匀喷布。如叶片发黄,有脱氮现象,可与0.5%的尿素、4000倍的802溶液混合喷施。 2、喷钼肥。钼肥能促进根瘤的固氮作用。增进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在花生开花期喷施钼肥,可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促进荚果充实饱满,增产10%以上。花针期,每亩用0.1%~0.2%的钼酸铵溶液50~75公斤喷叶1次,隔10天左右再喷施1次。 3.喷硼肥。硼能促进花粉萌发,利于传粉授精、提高花生着果率,增加  相似文献   

11.
根据广东晚稻产量及生育期资料,采用逐日气象干旱指数DI计算各个生育期干旱指数,建立了晚稻干旱灾害评估模型并分析其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 1981-2010年广东省平均晚稻干旱年频率为14 a一遇,减产率为0.7%,以轻旱为主。干旱主要发生在晚稻抽穗-乳熟期。2晚稻干旱频率及减产率均呈北高南低分布,旱灾高发区集中在西北部,频率为4~7 a一遇,减产率为1%左右。3近30 a广东省晚稻干旱灾害总体减弱但不显著,其中东南部干旱灾害趋于增强,其它地区均趋于减弱。4气候变暖后,晚稻全生育期、抽穗-乳熟期的干旱致灾频率和减产率呈减小趋势。由此可见,广东省晚稻干旱灾害的关键时期是抽穗-乳熟期,重点关注区域是西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2.
《石河子科技》2012,(3):64-64
巧施叶面肥:葡萄叶面施肥又叫喷肥,以喷在叶背为主,枝梢、幼果也可适当喷施,入夏以后的整个生长期间均可进行。为了提高工效,可采取药肥混喷,除过磷酸钙外,一般的营养元素都可与波尔多液混合喷施,在无风无雨的傍晚喷施效果最好,也可在上午8时至10时进行。一般间隔10天至15天喷一次,连续2次至4次。  相似文献   

13.
利用SPOT卫星影像数据和地面样方数据提取一季稻晚稻种植面积的相对变化率,解决单靠遥感进行一季稻晚稻种植面积监测产生的信息误差,以湖北省一季稻晚稻种植面积为研究区,选取一季稻晚稻光谱特征显著的7 8月份SPOT卫星数据作为遥感数据源,对比分析2009年和2010年湖北省一季稻晚稻种植面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湖北省一季稻晚稻种植面积总体变化率为-1.39%.  相似文献   

14.
第五代褐稻虱是萧山市晚稻生产的主要害虫,在1974年至1999年26年中,大发生就有8年。所以加强预测预报,提前发布病虫情报,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褐稻虱的为害,对夺取晚稻丰收是十分重要的。根据萧山市1974年至1986年晚稻第五代褐稻虱的发生量结合气象资料,用简易多级判别法,建立了预报模型。对1974年至1986年13年历史资料进行回报检验。拟合率几乎为100%。对1987年至1999年13年试报,全部符合。结果表明,该方法比较简单,效果较好。预报因子的数据在7月初即可取得,该虫发生高峰在9月下旬,因此,可提前80~90天作出预报。1选…  相似文献   

15.
我们从一九七三年起陆续进行了早稻行间套播晚稻秧苗的试验。三年来的部分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育秧对早稻产量有些影响,但种一亩这种宽窄行的早稻,其行间可利用作为晚稻秧田的面积约0.4~0.5亩,所育出的秧苗(大秧)可供4~5亩晚稻用秧。这样,与留晚稻专用秧田相比较还是很合算的,而且播种不受早稻生育期迟早所限制。现就有关秧苗等的植株性状再报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石河子科技》2009,(2):60-60
白粉病:加强栽培管理,合理留蔓,枝蔓不要留的过多、过密,使之均匀地分布于架面,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施肥要合理,氮、磷、钾肥要合理搭配,防止单施氮肥,造成枝叶疯长,荫蔽严重,影响通风透光,创造不利于白粉病发生的条件。发芽前喷一次3度至5度石硫合剂;发芽后喷0.3度至0.5度石硫合剂或发芽前喷150倍至200倍,发芽后喷600倍晶体石硫合剂。  相似文献   

17.
白粉病的防治方法,加强葡萄栽培管理,合理留蔓,枝蔓不要留的过多、过密使之均匀地分布于架面,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施肥要合理;氮、磷、钾肥要合理搭配,防止单施氮肥,造成枝叶疯长,荫蔽严重,影响通风透光,要创造不利于白粉病发生的条件;发芽前喷一次3度至5度石硫合剂;发芽后喷600倍晶体石流合剂;发病的初期或盛期可喷15%可湿性粉锈宁粉剂1500倍液或20%粉锈宁乳剂3000倍液,15天一遍连喷3遍,采收完毕捆蔓前可再喷一次。  相似文献   

18.
再生稻栽培技术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再生稻是头季稻收割之后,利用稻蔸上的休眠芽发出来的再生蘖,经培育达到成穗结实的栽培方法。此法一种双收,不仅省工、省种子、省秧田、省成本,而且生长发育快,全生育期仅60天左右,单产也比较高,一般亩产350斤,高产田可达400斤以上。实践证明:在山区或秋水不足的地区,大力推广再生稻,是增产粮食和发展稻田三熟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七五年我县大面积晚稻发生严重穗枯。除穗颈发病以外,主要表现是枝梗枯。据十一月中旬全县晚稻大面积普查:晚稻穗枯平均发病指数高达16.7,比一九七四年5.56,一九七三年2.75,一九七二年1.69,增加3~9倍,为近几年来发病最严重的一年。去年,我们对病谷进行培养镜检,发现病谷中除少量由粒黑粉病感染外,绝大多数都是由胡麻斑病致病的。随后,对不同地区的晚稻,分成穗轴、枝梗、谷粒三部分进行培养检查,从大量病穗  相似文献   

20.
1993年7月,国家地矿部某钻井队在河北省完县打井,钻头打进117米深时,开始往外喷白色软体碎物,这些碎物黏红带丝,看起来像肉一样,喷了一个小时,大约有八九十斤,第二天继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