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邓晗 《孝感学院学报》2014,34(4):99-103
损益相抵原则与侵权责任法的特性相契合,反映了民法的诚实信用、公平、平等原则。确定侵权损害赔偿的数额时,应适用损益相抵原则。对该原则研究的重点及难点在于如何确定损益相抵原则的适用范围,包括肯定适用的范围以及排除适用的范围。不同的利益遭到损害时,应当采用不同的赔偿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这样才能保证被害人的权益得到充分的保护,同时避免加害人承担不应有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目前各国民法在确定违约损害赔偿的范围时,普遍采用了损害完全赔偿原则。然而,由于违约行为的复杂性,完全赔偿不是绝对的,而是有一定限度的。为此,各国在实际采用损害完全赔偿原则时。又对完全赔偿原则作了一些限制性的补充规定。对损害赔偿的限制规则主要包括:合理预见规则、减轻损害规则、损益相抵规则三种。  相似文献   

3.
浅析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逐渐加大,有关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日渐显现其在司法适用中的不足之处。知识产权损害赔偿是当知识产权制度所保护的创造性智力劳动成果和识别性工商业显著标记在受到不法侵害时,对不法侵害人予以惩处,对受害人予以救济的一项制度。如何明确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定义、归责原则和计算方法,将损害赔偿标准更具体化、可操作性与可量化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在我国产品责任中设立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惩罚性赔偿制度作为一种基本制度已被英美法系国家尤其是美国广泛适用,我国目前在产品责任法中采取的是传统的补偿性损害赔偿原则,随着社会的发展,该原则在产品责任法上受到了挑战和质疑,日益暴露出其固有的缺陷。阐述了惩罚性赔偿原则设置的必要性,提出我国的产品责任法应仿效英美法系立法,建立惩罚性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英美法国家的产品责任中都有惩罚性损害赔偿的立法规定。我国的产品责任中尚欠缺这一规定,不利于保护我国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也不利于有效遏制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我国未来产品责任法中应设置这一制度,其基本内容应包括适用条件、适用范围、归责原则、赔偿数额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损害赔偿是民法上重要的制度,本文通过回顾中外历史上各国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理论与实践的法律演进,对我国现行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进行评析,研究了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对象及范围,确立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原则或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法院“执行难”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的法律实务界,而对基于犯罪行为而产生的赔偿义务即刑事损害赔偿的“执行难”问题,更让社会担心和忧虑,被害人无法获得充分赔偿,其利益甚至根本得不到应有保护。国家的刑事损害赔偿制度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此文在对刑事损害赔偿“执行难”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离婚损害赔偿是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最引人关注的规定之一,对于完善离婚救济制度的体系,保护离婚夫妻弱势一方的合法权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适用离婚损害赔偿的案例却很少,这是由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与缺陷。完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加大适用范围,以维护无过错方利益。  相似文献   

9.
民事损害赔偿在我国立法中的适用早有明确规定,在经济关系和社会交往日益复杂化的今天,人们的精神活动也愈加频繁,导致的精神利益受损范围和程度也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精神损害赔偿在民事法律中也就日益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10.
行政赔偿制度和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现代民主法治社会在侵权赔偿制度领域的两大重要成果,然而我国颁布施行的<国家赔偿法>对精神损害赔偿金没有作出相应规定,导致行政审判实践中对于精神损害赔偿案件仲裁混乱,有悖于<国家赔偿法>的立法宗旨,有损于国家法律法规的尊严.对行政侵权适用精神损害赔偿的必要性、范围、原则、事实依据与法律依据进行剖析,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侵害亲属身份权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是基本法律原理,而对于其理解和适用在亲属身份权领域存在很大距离。本文针对这一实务具体问题做出分析研究。从亲属身份权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基础入手,论述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功能,最后分析亲属身份权精神损害赔偿的实践。作者从法律原理与实务相结合予以阐述,试图实现精神损害赔偿在亲属身份权领域的准确适用,使得亲属身份权能够获得法律上的救济,恢复其圆满状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我国船舶碰撞导致的油污损害现状,提出船舶碰撞导致的油污损害赔偿只能适用无过失责任原则,且排斥过失责任原则的同时适用,提出应由漏油船舶所有人先行赔偿油污损害,再向碰撞另一方追偿。  相似文献   

13.
潘芸 《科技信息》2006,2(5):279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始建于19世纪,通过各国家庭法不断改革,得以日益完善并被保留了下来。但尽管如此,该制度也并非尽善尽美的。作为一种权利救济手段,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应从方便操作和节省诉讼成本的角度出发,在原来的基础上适当扩大过错范围,并通过合理的适用过错推定原则以及有条件的承认当事人之间关于离婚损害赔偿的协议以降低权利人获得救济的成本。从而最终成为一项既能体现其权利救济价值,又能使诉讼成本最小化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具体实践。生态环境损害索赔权请求主体是构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中的重要内容,而请求权是基础权利能够保护其所代表的利益的能力所在,是基础权利法力的体现。国家环境保护义务理论解释了生态环境损害索赔的请求权基础。但在实践中,该制度存在履职标准不明,影响损害赔偿效率的问题。生态环境损害索赔权请求主体的顺序应依照“行政执法优先、司法补充”的原则和“政府—检察机关—环保组织—公民”层级递进的索赔主体结构,对多元救济机制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与优化适用,有利于最大激发社会保护环境活力,降低司法保护的外部损耗。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我国船舶碰撞导致的油污损害现状,提出船舶碰撞导致的油污损害赔偿只能适用无过失责任原则且排斥过失责任原则的同时适用,提出应由漏油船舶所有人先行赔偿油污损害,再向碰撞另一方追偿。  相似文献   

16.
吴鹏飞 《南昌高专学报》2006,21(4):25-26,39
学界在医疗事故责任性质的认识上有违约说、侵权说和竞合说三种。我国相关法规对医疗事故性质采竞合说。司法实践中对医疗事故的损害赔偿主要通过侵权责任来处理,但仅通过侵权责任来处理是不够的,应当对此作具体分析。基于此,在医疗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中,应当实行过错推定原则和过错责任原则,特殊情况下可适用公平原则。  相似文献   

17.
分析道路交通事故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主体认定的弊端,根据危险责任和报偿责任理论,提出将对机动车运行有支配力及从中获得利益的人作为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认定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对机动车一方损害赔偿责任的具体主体予以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18.
惩罚性赔偿的实质在于权利人所获得的赔偿金大于其损失,该原则只能作为补偿性原则的例外和补充而存在.我国现行法律针对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所确立的全面赔偿原则不仅符合民事法律的基本原理,而且也符合TRIPS协议所规定的保护标准.我国没有义务,也没有必要将惩罚性赔偿引入到知识产权法中.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已经建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但仅限于侵权的范畴内讨论精神损害赔偿,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并未建立。笔者通过分析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迫切性,肯定违约适用精神损害赔偿的可行性,借鉴国外相关立法提出构建我国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在著作权侵权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作为保护著作权人的一项重要制度,同时也作为著作权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一项重要方式,是民法中的重要制度之一,然而,对于其是否可以适用精神损害赔偿,不同法系国家有着不同的态度,而我国有关于著作权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立法还相对滞后,因此,探讨分析其在我国现有制度下的完善与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