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邓子恢认为粮食价格动荡损害闽西苏区经济.并分析了粮食价格涨跌的原因,批评了龙岩县苏维埃和闽西粮食调剂局,提出建立粮食合作社以调控管理粮食价格.土地革命时期邓子恢的粮食价格管理思想有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2.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子恢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分别担任过闽西苏维埃主席和中央苏区分管财政与经济的领导。在这些领导岗位上,他利用熟悉中央苏区实际情况的优势,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始终坚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经济建设路线,为苏区的经济建设和巩固苏维埃政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形成了一系列适合中央苏区实际的经济思想,主要有:互助合作思想、财政管理思想、金融流通思想等。  相似文献   

3.
邓子恢的一生曲折多难,曾先后五次遭受“左”倾错误的批判。但是他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与广大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群众的要求、群众的创造、群众的利益成为他的正确主张的源泉,成为他敢于坚持真理的力量来源。  相似文献   

4.
承包经营责任制在充当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强大动力之后,目前又在完善城市国营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中被广泛推行,并成为了需要深入探索的重要理论课题。这样,对我国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思想素材作一史的考察就成了系统研究这一问题所不可缺少的内容,并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由于我国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理论最初见于邓子恢关于农业承包生产责任制的论  相似文献   

5.
贫困是近代中国乡村的普遍状态,其根源与土地问题密切相关,解决民生的关键就在于土地问题。中央苏区建立以后,中共为解决乡村贫困及民生问题进行了土地改革,但在推行的过程中,重点解决了贫雇农阶层的土地问题,这是中共在当时革命的形势下所做出的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建国之初,农村凋敝,农业生产发展迟滞以至破产,农民生活极端困苦。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党和政府制定法令政策,领导广大农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这是人民民主革命在军事斗争胜利后的又一场重要的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它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使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三农”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但靠采取群众运动的方式来进行政治斗争和经济变革,从长远看来,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土地制度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农村,很多学者也开始从土地制度改革的视角去研究三农问题,土地所有权回归农民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土地私有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反而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后果。  相似文献   

8.
土地改革是中国共产党教育和改造知识分子的政治手段,知识分子把土地改革作为改造思想的革命平台。上下互动,推动着数以十万计的知识分子积极投身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运动初步改变了知识分子原有的世界观,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成为建国初期最有成效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相似文献   

9.
一九九三年,我们抓住校内分配制度改革这个关键,本着“低起点启动,高标准规划”的指导思想,积极创造条件进行中学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经过两年的实践,初步扭转了校内分配制度中的平均主义倾向,端掉了“大锅饭”,改变了长期以来“干多干少、干好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法家集权思想、儒家的家族伦理思想、为政在人、义务本位等观念,对建国初期高度集中统一的干部人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些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下,伴随着传统计划经济、政治体制中各种弊端和干部制度本身的缺陷的逐渐显露,干部制度在实际运行中也出现了种种的弊端,阻碍了干部制度乃至整个政治制度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解放初期粤北地区的土地改革运动.是在北江地委和北江专署直接领导下开展的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整个运动从试点开始,经过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划分阶级、分配土地,普遍复查、颁发土地证三个阶段,分三批由点带面、点面结合有序进行。虽然在运动中出现过“左”的错误倾向,但大都得到了及时有效的纠正,确保了土地改革运动的伟大胜利。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回顾和评议,有利于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道路和粤北农村变革的艰辛。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结合中国的国情,正确应对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从基本前提、核心内容、发展主线、路径选择、不竭动力、充分条件等方面,深刻揭示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为中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理论与民生理念实现了完美的契合.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奠定了当代中国发展民生的理论前提;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回答了发展民生的根本途径、制度保障和民生目标;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找到了发展民生的动力源泉;党的建设理论指明了解决民生问题的核心力量;一国两制的天才构想蕴含了为中华民族谋永福的博大民生情怀.解决当代中国的民生问题,必须从邓小平理论中汲取思想养料,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历史时期,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主要在三个方面作出了新的贡献一是把依法治国提到治国基本方略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论述;二是首次完整地阐明了依法治国的本质含义;三是为依法治国提出了缜密而科学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辩证思维方式是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创立过程中的显著特征之一。文章论述了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创立过程中的“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原则性与灵活性”、“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等三种辩证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不仅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而且还内在地包含了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问题的科学解答: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核心概念是生产力,而生产力概念既体现了社会主义质的一般,又体现了社会主义质的特殊,既体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联系,又体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化,实现共同富裕”则是从生产关系方面或生产力的目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不同.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伴随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第三次现代化浪潮冲击下的世界也出现了新的发展格局:新的现代化理论提出,现代化的发展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并在实践中形成了多种立足于本民族特色的现代化模式。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邓小平创立了中国特色的、开放的、全方位发展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开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对中国外交的卓越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 2 0世纪 80年代起 ,中国外交进入了新时期 ,邓小平为中国外交在理论和实践上作出了卓越贡献 :一是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思想 ,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更加明确为中国外交的根本目标 ,为新时期外交指明了方向 ;二是赋予独立自主原则以新的内容 ,形成了务实灵活的外交政策和独特的外交风格 ;三是丰富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指导新时期外交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四是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理论 ,指导我国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经济外交成为新时期外交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不是偶然之举,它是党的领导人尤其是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对中国未来发展所作的宏伟规划。邓小平同志关于先富后富共同富的重要论述和“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是对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的理论探索,为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很早就注意到新时期的腐败问题。他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关于腐败问题,邓小平主要从新时期腐败产生的根源、消除腐败的途径及反腐败的艰巨性三个方面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