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实地调查法和历时比较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与邻近诸方言及汉民族共同语之间的比较,对百年来晋城方音声母的演变进行研究,可以看出百年来晋城方音声母在趋于简化,并逐步向普通话靠拢。  相似文献   

2.
纠正方音发好标准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教师必备的职业技能之一。本文针对云南方言区尤其是滇西北地区的人说普通话时容易出现的问题,从声韵调、音变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了云南方音与普通话语音的差异,指出了如何纠正方音,发好标准音。  相似文献   

3.
明代江西词人用韵大体可以分为14个韵部。阴声韵7部,阳声韵6部,入声独立为1部。词作主要反映明代官话语音,同时有方音流露。其中有的用韵特点反映了江西赣方言的内部差异。  相似文献   

4.
张发和 《河池师专学报》1996,16(1):67-72,66
文章首先从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和民族关系等方面分析河官话和普通话语音上产生差异的原因,然后着重论述河池官话和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各方面的具体差异,并从河池官话和普通话的语音对比中较全面系统地分析,归纳了河池官话的声母系统,韵母系统,声调系统和声韵配合规律,对了解河池官话,纠正方音,学好普通话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5.
在方言错综复杂的南方地区,人们要说好普通话首先必须克服方音的影响。上好方音辨正课对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如何提高方音辨正课的教学质量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重点是掌握普通话语音——北京音,广西人学习北京音,有着双重的意义:一是完成汉字改革当前三项任务的需要,一是各兄弟民族进行思想文化交流、相互学习的需要。教学实践充分说明,要真正学会北京音,除了平时处处留心,反复练习以外,还必须下苦功夫,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弄懂普通话语音体系,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普通话语音体系主要包括声母、韵母、声调、音节、音变等内容。本文以汉语拼音方案为基础,联系广西方音的实际,具体说明普通话声韵调的特点,着重指出广西人学习北京音应当注意的问题,供学习和教学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粤方言区人士学习普通话存在着与二语习得一样的“母方言”迁移规律,并详细报告、分析了粤方言区大学生习得普通话过程中的方音负迁移事实,尤其是方音负迁移导致的写别字现象,以期对在粤方言区开展普通话语音和文字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和具体帮助。文章不但报告了粤方言区大学生习得普通话时最易犯的错误是些什么,而且从方音负迁移的角度印证了粤方言与普通话差异的一般结论。  相似文献   

8.
阴声韵字和阳声韵字在宋代诗词中一般不相押。从这一规律看,第2版《全宋词》部分韵字点断有误,使得个别阴声韵字押入阳声韵段,或个别阳声韵字押入阴声韵段,应当修正。另外有个别韵字因为印刷字形而讹变。  相似文献   

9.
普通话音节分析在目前高校主要的《现代汉语》教材中未能统一.应坚持传统声韵调和现代音素分析相结合的原则,用普通话音位系统及其统一的标记符号来表述,使普通话音节分析的教学内容得到大致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消除语音编码差异是南方方言人学习普通话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汉字是学习主体转换方音编码为普通话标准音编码的现成中介,朗读则为方音与标准音转换、实现口语语音标准化提供了心理的、生理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陕北晋语入声韵的读音类型和演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中古入声韵在今方言中保留的情况,陕北晋语所有方言点可分以下三种类型:一组入声韵母型、两组入声韵母型、三组入声韵母型。通过对入声韵三种类型考察,发现陕北晋语入声韵的演变表现出如下规律和趋势:低元音入声韵先舒化;较高元音[]组入声韵比较稳定;三组入声韵母型方言中,古入声韵今读中前元音[e]组韵母不稳定。  相似文献   

12.
平顶山方言古入声字中的韵母和声调正在向普通话靠拢,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选择的是"音类的类推替换",而非寻找"相似的音值"。不同的声母、韵母变异时间和特点都各不相同,韵母的变异明显先于声调,"调转韵必已转",外来音类和原有的音类在不同的层面构成叠置现象,变异的模式都属于普通话与方言两个不同的语音系统竞争之下的音类的突变。观察其演变的方向和规律对研究中原官话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古阳声韵尾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读音包括鼻音韵尾、鼻化元音、口元音三类音值。三街平话阳声韵尾的读音有鼻音韵尾和口元音两类。文章在描写和分析三街平话阳声韵尾演变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其类型和演变方向,以求探讨其演变条件。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德格话元音变迁的内因和外因,揭示了语音内外因素制约元音演化的轨迹。指出德格话元音演化过程中,虽然偶有外因渗透影响元音演化,但终究没成为演化通则。德格话元音演变的主要方式是条件音变,条件包括声母和辅音韵尾,其中辅音韵尾成为使元音发生演变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15.
开封方言主要有两种子变韵形式:拼合型和融合型。它们在语法意义和感情色彩上与儿化韵形成对立,表示大称和嫌恶。开封方言中的子变韵受普通话推广和语言接触等因素的影响,呈衰落趋势。  相似文献   

16.
剑川县是大理州白语使用环境较好的一个县,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播媒介、教学媒介中汉语的广泛使用,对白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通过对白语剑川方言的词汇进行调查,在最近10年间,2000个白语基本词中,有107个词语借用了汉语词汇,借用体现在:①原有白语词汇不用而转用汉语借词;②白语中原有汉语借词不用而转用新的汉语借词;③在白语的汉语借词中出现鼻韵尾[n]的词。  相似文献   

17.
针对四川方言区的教师在使用普通话授课时存在方言的问题,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其区别与联系,阐明其成因,并提出了一些操作性较强的普通话辨音及习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新杭州话已明显不同于老杭州话。新老杭州话的差异集中地体现在韵母系统。新杭州话韵母系统的演变反映了杭州话半个多世纪来的变化,也预示着杭州话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泰安话语音系统的结构与普通话大致相同,主要差别包括中古清声母入声的分派、零声母和韵母的等呼。参照中古音,泰安话和普通话同源异流的每一个细节都得到了说明。音值方面修正了以前的论著对拼合口呼的[ts]和八个前鼻尾韵母的记音。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萍乡(城关)方言语音研究系列论文之一,根据萍乡城关话与普通话之间在韵母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为萍乡城关地区人们学习普通话提供有效的训练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