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陈梦熊 《科学通报》1956,1(6):51-51
水文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下水的专门科学,也是从地质科学中发展出来的一支新的学科。地下水正如其它各种矿藏一样,是国家重要的地下资源之一;但是它又往往造成祸害,阻碍国家建设,因此不论在地下水的资源利用方面,或是地下水的防治方面,它都与国家经济建设有着密切关系。例如城市供水问题、农田灌溉问题、矿泉医疗利用问题、矿山坑道排水问题、水库渗漏问题等等,莫不需要水文地质科学的知识,才能得到合理解决。  相似文献   

2.
郭尚平 《科学通报》1964,9(5):420-420
渗流力学是现代流体力学的一个分枝,它是研究流体在孔隙介质中运动规律的学科。渗流力学也是多种工程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诸如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土壤改良和水利工程、地下水的开发和人工储气库、水文地质和水文勘探、铁道工程及煤矿开采,甚至化工、陶瓷、冶金等工程技术,无一不  相似文献   

3.
海洋地质学是海洋学和地质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主要研究海洋底部的地质学问题。二次大战以来,随着各种探测海底的新技术的涌现,海洋地质学的面貌焕然一新。近年来地质学的一些重大进展,往往与海洋地质的研究成果有关。诞生于海洋地质领域的板块学说,激起了理论地质学的变革性发展,其影响所及,  相似文献   

4.
一地球上大部分面积为海洋所覆盖,人类赖以居住的陆地只占其中的29%。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聚宝盆。在陆地资源濒临枯竭的今天,人类更加渴望向海洋索取财富。海岸是陆地与海洋之间的过渡地带,也是  相似文献   

5.
海陆的变迁     
世界地图里的秘密 板块构造学是一种成功地解释了大陆漂移现象的地质学理论,它认为地球的表面是一些大大小小的板块,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那些板块在地幔的软流圈卜缓缓地移动,于是地球的表面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板块之间的分裂与碰撞,那些板块移动非常缓慢,甚至赶不上人类手指甲的牛长速度,然而这样的速度却注定了它们在2.5亿年以前呆在与现在完全不同的地方,海洋和陆地的分布也根本不是现在的这种模样.  相似文献   

6.
Chandler摆动激发函数的统计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德春  廖新浩  周永宏 《科学通报》2004,49(22):2284-2289
由SPACE2002系列的地极坐标序列计算出1 d, 5 d, 1 m和3 m间距的极移激发函数, 在消除了其中的低频成分和周年变化等以后得到Chandler摆动的激发函数(下称“测地激发”), 用它作正态分布假设的统计检验, 并分别与大气、海洋和水文激发以及它们的2种联合激发(大气+海洋和大气+海洋+水文)作同分布假设的统计检验. 结果表明, 这4种间距的2种联合激发函数共16个分量绝大多数(14/16)满足高斯正态分布, 测地激发各分量与这2种联合激发的相应分量具有相同的统计分布, 然而测地激发与上述大气、海洋和水文等单个激发函数之间的“同分布”假设多数都被拒绝. 这些结果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说明, 大气激发、海洋激发和水文激发是Chandler摆动的主要激发源, Chandler摆动的激发函数具有随机正态分布性质.  相似文献   

7.
思源 《科学通报》1999,44(6):672-672
第4届亚洲海洋地质学国际会议将于1999年10月10日至14日在青岛召开.亚洲地质学国际会议每4年举办一次,本次会议主办单位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国土资源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大学协办.大会组委会主席秦蕴珊院士、秘书长高抒研究员.汪品先院士担任大会的国际委员会主席,众多的国际委员将出席会议,届时将有中、外学者200余人与会,就以下7个专题进行交流:1亚洲海洋地质展望;2亚洲海洋的大洋钻探计划(ODP);3海洋沉积动力学;4黄海和东中…  相似文献   

8.
北冰洋是全球海洋碳循环研究的关键地区之一,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是开展海陆统筹研究碳汇的一个绝佳的场所:地形相对封闭,边缘有世界上最大的陆架区,外围有广袤的陆地冻土层和大河输入.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海冰消退、北极快速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大气、冰雪、海洋、陆地和生物等多圈层相互作用过程的改变,已经对北极地区碳的源、汇效应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由于陆地冻土圈变化所引起的甲烷和二氧化碳释放,而且,随之而来的海水层化、混合和环流变化,陆源有机碳和营养物质入海通量的增加,改变了海洋二氧化碳"物理泵"、"生物泵"和"微型生物碳泵"作用的强度、方式,以及海洋原有的海洋碳储库构成,很可能会对全球海陆碳源汇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从北极快速变化所引起的海洋生物泵过程和陆地碳输入的变化来讨论全球变暖对沉积碳埋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某些科普文章甚至科学著作中可以得出一个印象,似乎海洋地质学的主要问题都已经解决.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而且,从开始有系统地进行海洋区的地质研究迄今只有三、四十年,要在这短短几十年内揭示出70%的地球表面的结构、成因和地质史的特点是可能的吗?这方面的障碍是海洋区地壳深层区和上  相似文献   

10.
海洋天气船     
地球上,陆地的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三分之一弱,海洋面积占三分之二强。在陆地的平原和高山上建立天气站已有悠久的历史,而且站点为数众多,为人类探索天气规律,战胜自然灾害起了重要作用。在浩瀚无垠的海洋上建立天气站,较之陆地(无辶)为困难,但是取得的气象资料对海运、民用航空和其他社会目的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所以欧美国家在它们来往必经的北大西洋上建立海洋天气站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 1947年7月,英国改装了一艘轻巡洋舰,在北大西洋上建立世界第一艘专门性天气船,次年2月英国又使三艘同样的船只加入这一行列。这些船只在北大西洋上从事连续性的水面和高空气象观测和海洋水文记录,为横越大西洋的英国飞机和船只的  相似文献   

11.
王大纯 《科学通报》1965,10(6):511-511
水文地质学是我国建国后才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和当时世界的发展水平相比,几乎落后了20年。十几年来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各个战线上水文地质工作者的努力,发扬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基本上满足了我国社会主义工、农业生产建设的需要,在理论研究和工作方法方面,也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有所发展和改进,在很多方面已大大缩短了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在这一学科领域中,仍然存在缺陷。首先是结合我国具体条件研究水文地质理论以指导生产作得还较差;其次是工作方法仍待改进;第三是吸取国外的经验教训以  相似文献   

12.
黄荣辉 《科学》2002,54(4):11-14
大气科学不仅是研究大气状态及其变化规律和成因的一门科学,而且是研究大气与海洋、陆地、冰雪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动力、物理和化学过程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长期的过度开采已形成诸多环境地质问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带来一些社会问题.本文参考多个地区水文地质状况、地下水开采情况及治理措施,总结了地下水超采的危害,并对地下水的开采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位于陆地和海洋的交界,潮间带滩涂(tidal flat)既经受着各种诸如曝晒、霜冻、干燥和降雨等陆地极端气候,又承受着周期性涨潮水浸和退潮干燥,其环境条件变化的大幅度、高反差、快节奏的综合特征,是任何其他陆地和海洋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比拟的。这种急剧变  相似文献   

15.
范时清 《科学通报》1974,19(7):304-304
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由于保卫和建设海防、发展航运交通和沿海建设事业,以及多快好省地开发海底资源的需要,近年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海洋地质学在我国有了极其迅猛的发展。地球表面约有72%为海洋所覆盖,陆地的面积仅占地球表面28%以下,还不足1/3;而在过去的地史时代中,现今的大片陆地也曾不只一次地被海洋所覆盖。所以为了正确地掌握海相地层找矿的规律,查明现代海底有用矿产的分布和形成环境;为了正确地认识海陆变迁和海  相似文献   

16.
黑夜精灵:耳朵"视"物 为了避开与其他陆地和海洋兽类的竞争,蝙蝠飞上了天空,它也是唯一能够飞行的哺乳动物;为了避开与飞乌的竞争,蝙蝠利用了一个独特的生态位--黑暗的天空,这要归功于回声定位系统的高度进化.  相似文献   

17.
地球上大约四分之三的面积是海洋,海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资源.利用、开发海洋资源,将是21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发展目标.水下铁路,是陆地通向海洋的道路,它是未来的新型交通方式.  相似文献   

18.
我国红树植物花粉形态研究及其在海洋地质勘探中的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王开发  张玉兰  王永元 《科学通报》1975,20(11):518-518
孢粉分析已在地质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石油勘探中,为研究地层学而进行的孢粉分析,发展更为迅速。海洋孢粉学是孢粉学中最近发展起来的一个新领域,它不仅可为海洋地质勘探提供地层时代、地层对比、恢复古地理和古气候资料,而且也为海洋沉积的物质来源、海面变化、陆缘侵蚀强弱提供一定的依据。近年来,石油勘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正在过去的500年中,人类可考的发生在海洋里的灭绝事件远少于陆地。根据一项研究结果,有15种动物永远从海洋中消失,而陆地生态系统中已经消失了514种。但这并不值得乐观。随着海洋食品、矿物燃料、矿物、能源和运输方面不断工业化发展的趋势,海洋生物灭绝的数量可能会迅速增加。和很多陆地生物灭绝的命运相似的是,作为"美味佳肴",它们灭绝的方式之一竟也是难逃被人类烹制的厄运。  相似文献   

20.
《科学通报》2007,52(17):343-343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地球科学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力求及时报道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地理学、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基础研究与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