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氧发生剂     
目前,世界上实际应用的供氧(增氧)鼓术有两种,其一是众所周知的钢瓶贮氧供氧法,其二是以碱金属过氧化物尤其是过氧化钙为主要成分的氧发生剂供氧法。钢瓶贮氧法不便运输,且有一定危险性,因而应用范围受到限制;而用过氧化钙作氧发生剂的供氧法室温下供氧速度慢,原料过氧化氢利用率低,氧气收率不高。  相似文献   

2.
医用化学制氧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化学制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一般家庭、农村、边远地区基层医疗单位产生氧气的简易化学制氧装置。目前市场上的几种氧发生器,存在着产氧量少、产氧流量不能调节、催化剂消耗量大等缺点。 本制氧装置,包括托架、反应室、固态催化剂、洗气室、导气管、碎  相似文献   

3.
评价飞行员双人高空供氧方案的供氧防护性能。假人穿个体防护装备,采用新型供氧方案,先后在低压舱内完成4项试验:1分子筛产氧供氧性能实验;2气氧供混合氧性能实验;3气氧供纯氧性能实验;4加压供氧性能实验。结果氧气系统的供氧分压大于20.0 kPa(在12.0 km高度以下)和16.0 kPa(在12.0 km高度以上)。吸气阻力小于490 Pa(假人肺通气量20.0 L/min)和578 Pa(假人肺通气量30.0 L/min,1.8 km高度以上)。说明该高空供氧方案满足地面约18.0 km高度两名飞行员供氧防护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节能装置的特点是在现有的液化石油气罐内增设一根供液管(1),在减压阀和开关之间接一气化室(3),开关的另一端加一喷嘴(5)。供液管上端连接液化气罐的阀门,下端有十字凹形开口直抵罐底。液体在罐内压力作用下经供液管、减压阀进入气化室,  相似文献   

5.
光动力学疗法(PDT)是一种依赖于氧气的新兴治疗手段,但是由于肿瘤部位血管供氧不足,乏氧微环境极大抑制了光动力学疗法的治疗效果.因此,如何缓解肿瘤乏氧是发展PDT的关键问题和焦点所在.全氟化碳是一类可以有效携载氧气的化合物,是目前常用的血液替代品之一.我们通过全氟化物纳米颗粒携载氧气和光热药物吲哚菁绿(ICG),并包被...  相似文献   

6.
机械式锌-空气电池是属一次电池。它是以空气中的氧(O_2)当作阴极活性物,锌(Zn)当作阳极活性物的电池。氧本身不能直接作为电极,必须先溶解在电解液(KOH)中,借扩散机制然后吸附在多孔性碳电极表面上,在碳电极表面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电流,氧气的消耗则来自空气中的氧气,因此,  相似文献   

7.
合成草酰胺单核Co(Ⅱ)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其表征。研究以分子氧为氧源时,其与有机小分子催化剂2,2,6,6-四甲基哌啶-N-氧自由基(TEMPO)协同催化氧化苯甲醇的性能,考察溶剂、温度、时间、氧气压力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100℃,氧气压力为0.5 MPa,反应12 h时,苯甲醇的转化率达到92.2%,苯甲醛选择性为95.4%。该催化体系实现在温和的条件下,催化氧化多种醇的需氧氧化反应,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8.
将合成的配体4-(2-吡啶甲醛亚氨基)苯酚与醋酸钴反应得到钴(Ⅱ)配合物(CoL),再将CoL负载到碳硅烷枝状分子上,制备成枝状钴(Ⅱ)配合物催化剂(CS-CoL),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氢谱(1H NMR)等对相关化合物进行表征。以分子氧为氧源,将催化剂用于催化苯乙烯的环氧化反应,同时考察催化剂的种类、溶剂、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苯乙烯环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后的枝状催化剂CS-CoL比单体催化剂CoL的催化活性高,苯乙烯的转化率为99.9%,环氧苯乙烷的选择性达59.5%,同时也说明枝状载体具有正向的"枝状分子效应"。  相似文献   

9.
用新型仿生催化剂--四氮杂卟啉铁[FePz(dtn)4]活化分子氧降解了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对-硝基苯甲酸(NBA)和罗丹明B(RhB).将该催化剂固载到离子交换树脂上,在含有高浓度生物难降解有机物的水溶液中鼓入氧气,在非均相水溶液中分子氧经催化活化有效氧化降解了有机物分子.用重铬酸钾法(CODcr)测定了水溶液中的降解产物的百分含量,并用相对COD值表示催化剂活化分子氧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矿化率.实验表明催化氧化降解效率与鼓氧时间成正比.在没有光照情况下鼓氧24h后对-硝基苯甲酸的矿化率为12%,罗丹明B为11%.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催化剂醋酸乙烯酯-N-羟基马来酰亚胺的共聚物{P(HOMI/VA)},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用热重分析测试其热稳定性.该催化剂与醋酸Co(Ⅱ)形成配合物,以分子氧为氧源,研究了催化氧化环己醇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100℃时,氧压力为0.5MPa,催化剂用量为0.5g,反应时间为16h,环己醇的转化率达到33.72%.该催化剂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好、操作使用简单、分离方便、环境友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在不同温度下测定了双 (安息香 )缩联苯胺合钴 (II) (Co2 L2 )的饱和吸氧量 ,求得其氧加合常数和热力学参数 .合成了该钴 (II)配合物的双氧加合物 ,并用元素分析 ,红外光谱及热重分析得以确证 .将该配合物作为催化剂 ,催化空气中的分子氧氧化异丙苯 ,形成氢过氧化物异丙苯 (CHP) ,讨论了催化剂浓度、助剂及反应时间对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应用固相合成方法合成了氯甲基聚苯乙烯(氯球)担载的1-6代聚酰胺-胺(PAMAM)树状分子镍配合物,将此类配合物用用作在无溶剂情况下分子氧氧化环己烯的催化剂,对其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类配合物对环己烯的氧化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反应以2-环己烯醇、2-环己烯酮、和7-杂氧二环[4,1,0]环庚烷-2-酮(3)为主要产物.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且可回收和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13.
用静态重量法研究了丙烯还原α-钼酸铋和α-钼酸铋(经丙烯的预还原)在氧中的再氧化这两个过程的动力学。在350~450℃的温度区间内,生成丙烯醛反应的表现活化能为15.8Kcal/mole;对丙烯的反应级数从高温下的1变到低温下的0.3。在相同的温度区间,氧对催化剂再氧化的表观活化能出现转折,高温区为12.0Kcal/mole,低温区为33.2Kcal/mole;对氧的反应级数近于1。 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对α-钼酸铋与氧气和丙烯混合体系的反应动力学行为做了如下解释:高温下(>380℃),反应的控速步是丙烯对催化剂的还原;低温下,反应的控速步为氧对催化剂的再氧化。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12种PAMAMSA(1~6G) M(PAMAM为聚酰胺 胺,SA为水杨醛,G为代数,M分别为Fe3 ,Co2 离子)树枝状高分子催化剂.在101 325kPa、70℃和无溶剂条件下,这些催化剂对环己烯分子氧氧化反应的催化效果良好.反应以7 氧杂二环[4,1,0]己烷(1),2 环己基 1 醇(2),2 环己基 1 酮(3)和7 氧杂二环[4,1,0]己烷 2 酮(4)为主要产物.其中产物7 氧杂二环[4,1,0]己烷 2 酮(4)为此类氧化反应中首次报道的新产物.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固体氧化物电解质膜反应器 ( Ag| YSZ| Ag)中甲烷氧化偶合动力学和外加电流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提出了该反应系统中甲烷偶合反应网络。用幂指数拟合实验数据 ,得出甲烷总消耗速率、生成 C2 烃和深度氧化速率的动力学方程式 ,并估算了动力学参数。用固体电解质电势分析法监测了反应过程中 Ag催化剂电极表面氧活度 ,结果表明 ,反应室中气相氧与 Ag催化剂电极上的氧并未形成热力学平衡 ,氧的吸附速率小于或接近催化剂电极上氧消耗速率。本实验条件下 ,外加电流 (电压 )并未显著影响甲烷的氧化偶合反应  相似文献   

16.
氧化作用在化工生产中是最基本的化学反应之一。实践证明,氧合金属配合物比简单的氧合金属,如铬酸盐、高锰酸盐等,能更有效地降低氧化反应能垒,提高产量。氧合钌—卟啉配合物不仅是烯烃和芳烃潜在的氧化剂,而且在仿生学上也有特殊意义。本文报导两种新的钌—卟啉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1 R(?)(Por)(CO)的合成 R(?)(Por)(CO)是用卟啉(缩略为Por)与Ru_3(CO)_(12)在合适的溶剂中,N_2氛下回流反应而得。反应混合物通过中性氧化铝(活性Ⅱ.BDH)柱层析分离。用苯洗脱。未反应的游离卟啉和金属羰暴化合物率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了一种高性能的异相催化剂催化剂(CTF-2-CuNPs),然后运用固体粉末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纳米颗粒进行了表征.其作为异相催化剂可以在80℃、常压下,直接以氧气作为氧化剂将苯甲醇氧化为苯甲醛,转化率能高达80%、选择性能达到100%.而当使用四甲基哌啶(TEMPO)作为氧化剂后,苯甲醇在6h内被完全氧化为苯甲醛.由于原料经济实惠,反应以水为溶剂,以氧气为氧化剂,这极大的节约了反应成本,避免了环境污染,此外,该催化剂在回收使用5次后仍保持着较高的催化活性,故该催化剂在未来醇的工业氧化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了确定生物质碳阴极催化剂对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产电性能的影响,以马尾藻、江篱、青贮能源草为原料,分别制备了生物质碳阴极催化剂材料,以XC-72R活性炭粉作对照,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BET(brurauer-emmett-teller)比表面积分析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EDX(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等对生物质碳阴极催化剂材料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研究了它们对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反应的催化效果以及对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碳基材料催化剂中,马尾藻生物碳催化剂的含氮基团质量分数高达4.04%,它对氧还原的催化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9.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网状多孔CoO催化剂,并采用X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比表面积分析(BET)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oO催化剂对氧的氧化-还原反应具有良好的双向催化效果,降低了电化学极化,展现出平坦的充放电平台(3.6 V),提高锂氧气电池的比容量至7 450 mA·h/g,并且改善了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制备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修饰的MCM-41分子筛固载型双水杨醛缩乙二胺合钴(Cosalen)配合物,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线衍射、比表面积测定、热重-差热(TG-DSC)、紫外-可见光光谱(UV-Vis)、透射电镜等方法对分子筛固载型配合物Cosalen/MCM-41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对比Cosalen/MCM-41与Cosalen/NaY的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osalen已进入分子筛孔道内;在以氧气为氧源的环己烷氧化反应中,Cosalen/MCM-41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活性和对环己醇、环已酮的选择性。该催化反应产物中环已基过氧化氢(CHHP)的量很少,表明Cosalen/MCM-41催化剂能加速环已基过氧化氢的分解;以Cosalen/MCM-41为催化剂,在初始氧气压力为0.80 MPa,温度为130℃,环己烷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0,叔丁基过氧化氢0.06 g的相对温和条件下反应2 h,环己烷的转化率达到5.96%,醇酮选择性87.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