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格鲁吉亚在苏联的亚洲部分,它在今天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中历史最悠久。旧石器时代早期就有人居住在那片土地上。公元前6世纪已出现奴隶制国家科尔希达王国。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为伊比利亚国(卡尔特利)。公元337年接受基督教。公元6世纪初到10世纪初处于伊朗萨珊王朝、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哈里发国统治下,8—9世纪初有过三个封建公国和阿布哈兹王国。此后的几个世纪中,该地区经济有较大的发展,文化兴盛,12世纪产生著名史诗《虎皮骑士》。13—14世纪蒙古鞑靼人和帖木儿先后入侵。15世纪末,蒙古人被赶走后,格鲁吉亚分裂成若干王国和若干公国。四分五裂的格鲁吉亚不能对外敌人侵进  相似文献   

2.
一9世纪初年,中亚的东伊朗语族展开了摆脱阿拉伯人统治并建立自己独立王朝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萨曼朝悄然崛兴。约在公元819年,萨曼前就控制了中亚的撒马尔罕、费尔干纳、赫时、赫拉特等城2.萨曼朝利用中亚土著人民反对阿拉伯人、争取拍二的斗争,在河中地区站稳了脚跟,并逐渐向四处扩张,建立起独立政权。公元874年,萨曼家族的伊斯迈伊尔.被其已纳斯不(撒马尔罕总督)任命为布哈拉行政长官,成为萨曼王朝(874—999)的奠基者3。经过伊斯迈伊市及其后继者的征服、扩张、萨曼于朝发展成为中世纪中亚最大一个本伊朗语族伊斯兰王国…  相似文献   

3.
阿拉伯帝国的实际统治者塞尔柱人是雇佣军出身而攫取最高权力的典型。这批突厥人在公元10世纪从北方南下进入穆斯林地区,接受伊斯兰教,受编为萨曼王朝边防军,又称臣于伽色尼王朝,势力增长,参与中亚战争纷争,遂反叛伽色尼,很快拥有伊朗大部分地区,到公元1055年径直进入阿拉伯阿拔斯帝国首都巴格达,迫使哈里发授予其首领“苏丹”称号,自此,虽然哈里发名义上仍然是阿拉伯帝国的首领,但实际上阿拉伯帝国已落入塞尔柱突厥人手中,史称塞尔柱帝国。此后塞尔柱帝国继续四面出击,并于1071年大败拜占庭军队,小亚细亚和地中海东岸尽属突厥人所有,在这里建立了罗姆苏丹国,曾顽强抵御十字军入侵,后败于蒙古入侵。  相似文献   

4.
中亚库布拉维教团述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亚库布拉维教团是伊斯兰教苏菲派中的一支宗教团体,它不仅在12世纪后期至13世纪初的中亚政治舞台上扮演过重要角色,而且对伊朗什叶派的发展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拟就库布拉维教团的形成和教义以及在政治、宗教上的影响等方面作一初步论述。一 12世纪中叶,中亚地区存在五个王朝即塞尔柱克王朝、伽色尼王朝、古尔王朝、花刺子模王朝和西辽王朝。各王朝为了争夺中亚地区的统治权,掠夺土地和财富,彼此不  相似文献   

5.
黎巴嫩危机随着停火协议的实施已告一段落。在这场持续16天的黎以冲突中,国际社会多方调停斡旋。有心人也许会注意到,在这些调解人中,伊朗外长韦拉亚提很活跃。伊朗以其与黎巴嫩真主党的特殊关系,不失时机地出现在调解黎以冲突的国际外交舞台,为打破长期以来美国对伊朗的政治、经济和外交围堵,摆脱自身所处的孤立处境做了一系列努力。美国与伊朗交恶由来已久。80年代之前,美国从其全球战略出发,将伊朗的巴列维王朝作为其在中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苏联的民族矛盾重新激化,民族冲突此起彼伏。在民族问题中,目前最尖锐、突出的是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关于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民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纳—卡州)的归属之争。问题的缘起苏联是个多民族国家,拥有100多个民族。最大的俄罗斯民族占苏联人口总数的51%,其余的都是少数民族。长期以来,苏联推行民族融合政策,注意民族间经济、文化的平衡和推广通用语言。经过多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伊朗西北部东阿塞拜疆省Arasbaran生物圈保护区及邻近地区的蜻蜓目(Odonata)昆虫种类,共采集和鉴定了8科(Aeshnidae,Calopterygidae,Coenagrionidae,Cordulegastridae,Euphaeidae,Gomphidae,Libellulidae和Platycnemididae)15属26种蜻蜓。  相似文献   

8.
今年7月9日是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54岁诞辰。哈桑二世从1961年3月3日即位,已执政22年,是非洲执政时间最长的国家元首之一,也是国际政坛上一个颇具特色的人物。据说,哈桑二世的祖先是在公元十二世纪从沙特阿拉伯迁来的。1640年他们建立了摩洛哥的第七个王朝—阿拉维王朝。相传阿拉维王  相似文献   

9.
基兹尔巴什见证萨法维王朝的兴衰,它既与萨法维王朝在初期维系着共生共存的关系,也是导致王朝后期最终灭亡的催化剂。从伊朗历史来看,基兹尔巴什协助萨法维教团统一了伊朗高原,建立了萨法维王朝,再次实现了伊朗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从伊斯兰世界来看,以基兹尔巴什为主的土库曼部落皈依伊斯兰教,无疑为萨法维教团的征服运动增加了新生力量;从世界历史来看,基兹尔巴什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伊朗与欧洲世界的进一步交往与交流;从军事发展来看,基兹尔巴什到古拉姆新军代表着伊朗从冷兵器时代逐渐向火器时代的过渡。然而,他们对权力的欲望和对财富的贪婪最终引起与王室集团矛盾加剧,致使两者走向衰亡。因此,在考量基兹尔巴什军队对萨法维王朝产生的影响时,既要肯定基兹尔巴什在历史中积极的一面,也要反思其最终与王室之间产生矛盾并愈演愈烈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印权斌 《世界知识》2013,(20):62-64
说起阿塞拜疆人,人们往往首先想到阿塞拜疆共和国。这里说的是伊朗的阿塞拜疆族人。首次“认识”阿塞拜疆族伊朗人,是在德黑兰北部的巴列维旧宫。在王室肖像馆,有一张1971年伊朗纪念波斯帝国建立2500年庆典的照片,一位金发碧眼的少妇站在巴列维国王身旁,  相似文献   

11.
侯波 《世界博览》2008,(10):52-57
公元六七世纪,在亚洲东部爆发的中国隋王朝与高句丽王国之间的战争,是当时世界上最为重大的军事冲突之一,连年不断的战争使隋与高句丽相继土崩瓦解。  相似文献   

12.
《世界知识》2020,(20):58-59
9月27日,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在有领土归属争议的纳戈尔诺一卡拉巴赫(纳卡)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双方对于冲突原因各执一词,均指责对方率先发动进攻。10月1日,阿方称,阿塞拜疆一个城镇在冲突中遭到破坏。亚方则称,自冲突爆发至今,阿塞拜疆1280名军人阵亡,12架直升机被击落。亚方2日又称,阿塞拜疆军队当天有540人阵亡。  相似文献   

13.
从历史上考察波斯社会王权与教权、政治与宗教的关系,对了解伊朗现今神权政体的政策何以会调整和变化有所裨益。王朝更迭什叶派占上风伊朗是个具有四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古称波斯,1935年正式改为今名。7世纪中叶,波斯被阿拉伯穆斯林军占领,伊斯兰教开始在当地传播。波斯的伊  相似文献   

14.
奥塞梯人属印欧语系民族的伊朗分支。对于奥塞梯人究竟在何时移居高加索山脉以南,主要有两种说法。奥塞梯的史学家们认为,奥塞梯人是公元前黑海北岸的草原游牧民族西徐亚人的后裔,因为在奥塞梯人现在居住的地区发现了大量公元前6世纪西徐亚人的遗迹。而格鲁吉亚的学者们则认为,奥塞梯人是在格鲁吉亚女王塔玛拉和奥塞梯王子达维多联姻后,于公元13世纪才开始移居到现居住地的。俄罗斯的一些史学家也认为,奥塞梯人没有统一的民族自称的名称,“奥塞梯”一词可能源于格鲁吉亚语,而且,一些奥塞梯人部族之间从语言学和人类学角度看都存在着差异。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部分奥塞梯部族接受了  相似文献   

15.
公元3—6世纪,在欧洲和中国都在发生着的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之间的大迁徙现象形成高潮。在中国,汉族人口众多,民族大迁徙对其农耕文化虽造成冲击,但并未致命,反倒是在不断冲击中,汉文化融进了一些新的内容,汉族自给自足的农业也造就了其守土重迁的性格;欧洲的罗马人则人口较少.粮食不能自给,需要流通,在与境内各民族的冲突中,旧有的文化体系被打破,一种新的文化从中孕育。  相似文献   

16.
正1979年1月16日,统治伊朗达37年之久的巴列维国王在伊斯兰革命的冲击下被迫出国"长期度假"。不久之后,巴列维王朝寿终正寝,伊朗建立了延续至今的伊斯兰共和国。外界普遍认为伊朗伊斯兰革命是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一场运动,但是伊朗现政权认为伊斯兰革命不仅限于此,革命领袖霍梅尼认为它"犹如初生的婴儿,尚需哺育、培养方能长大成人",所以伊斯兰革命是一个连续不  相似文献   

17.
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省枣阳县西南)人。为汉高祖刘邦的八世孙①,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一位较有作为的开明君主。 刘秀当政(公元25年—57年)的三十多年间,可谓风风雨雨,红红火火,面对断壁残垣、江山破碎的社会状况,勤于国政,改革开拓,终于使东汉王朝在一片焦土和废墟中恢复和发  相似文献   

18.
大事记     
11月1日—15日1日土耳其和阿塞拜疆在安卡拉签署了发展政治和经济合作的几项协定。2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宣布从即日起在北奥塞梯、印古什两个共和国实行为期一个月的紧急状态。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结束了对伊朗3天的正式访问,两国政府签署了重要协  相似文献   

19.
正虽然这位伊朗末代国王依然拥有自己的强国梦,但他人生最后的悲凉也许是命中早已注定的了。今年2月11日是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39周年。39年前,伊朗经历了长达一年的街头抗议示威推翻了巴列维王朝,建立了伊斯兰革命政权。曾经宣称要将伊朗建成世界第五强国、赫赫权威的伊朗末代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1979年1月被迫出走伊朗,1980年7月在埃及开罗离世。在这一年六个月时间里他从摩洛哥流亡到加勒比海,带着绝症的身  相似文献   

20.
在伊朗历史上,每当王朝发展到后期的时候,国王所能行使的实际权力变得越来越小,王权越来越集中到一些掌握实权的军事将领或大臣手中,尤其是到了王朝晚期,王权与王位分离的现象更加明显。在新旧王朝交替的混乱过渡期,新王朝的建立者逐渐侵蚀王朝的合法性,当新王朝的建立拥有足够的合法性基础时,分离的王权与王位最终合二为一,实现实至名归。通过分析萨法维王朝和恺加王朝后期的王位与王权短暂分离的现象,可以发现伊朗王权制度强大的调节功能,当旧王朝的王权合法性出现问题时,必然会有另外一个政权取代它并不断完善王权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