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产洛伐他汀过程中胞内外有机酸浓度进行测定,发现菌形对发酵过程胞内外有机酸浓度和洛伐他汀的产量有很大的影响.在发酵过程中形成球状菌比丝状菌更有利于洛伐他汀的合成,并且球状菌的胞内有机酸浓度普遍高于丝状菌.通过把有机酸与产素关联,发现在高产批次中胞内柠檬酸,a-酮戊二酸以及丙二酸大量积累,并且在产素期维持三羧酸循环的低通量能促进洛伐他汀高产.  相似文献   

2.
底栖硅藻新月筒柱藻对锌胁迫的生理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长与色素含量、原子火焰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含量以及显微镜观察细胞状态等方法研究了红树林底栖硅藻新月筒柱藻(Cylindrotheca clostetium(Ehr.)Reimann and Lewin)暴露在重金属锌96h内的细胞增长、光合色素含量和细胞形态结构等胁迫效应,以及锌在藻细胞内外动态分布的情况.结果为:(1)在Zn^2+浓度小于10mg/L范围内,锌对新月筒柱藻的细胞增长和色素含量均无显著抑制作用.(2)1mg/L和10mg/L的Zn^2+对藻细胞内的叶黄素和叶绿素a的产生都有促进作用.(3)在实验开始的24h内,藻细胞处在低Zn^2+浓度(1mg/L)时,藻细胞胞内吸收的Zn^2+大于胞外吸附的Zn^2+.而藻细胞处在高Zn^2+浓度(10mg/L)时,胞外吸附的Zn^2+较胞内吸收的大,细胞内Zn^2+的含量处在较低水平,从而促进细胞的增长和色素的合成并使细胞免受外界高浓度锌的毒害.可见,新月筒柱藻正是通过改变对锌的富集方式,以保持细胞内锌含量的相对稳定来适应不同浓度锌的胁迫.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发现一些细菌可在无光好氧条件下产生胞外活性氧,但对该过程影响因素等特性的研究未见报道.基于此,考察了无光好氧环境中,基质和有机污染物对海洋细菌产胞外H2O2和O-2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在蛋白胨和牛肉膏培养基中均能产生胞外H2O2和O-2.胞外H2O2浓度与菌株生长期有关;添加200 mg/L布洛芬能提高体系H2O2浓度.其次,产胞外O-2能力也与菌株生长期有关,对数期最强,稳定期最弱.在相同浓度下,牛肉膏体系产胞外O-2的能力强于蛋白胨体系.  相似文献   

4.
采用室内模拟天然海水养殖栉孔扇贝方法,通过石油烃单-污染实验与石油烃、Cd、Ph复合污染实验结果对比,探讨石油烃与重金属Cd、Pb复合污染下石油烃在栉孔扇贝体内的积累状况.结果表明:石油烃与不同种类及浓度的重金属复合污染条件下,石油烃在栉孔扇贝体内的积累状况有很大差异.与0.6mg/L的石油烃单-污染相比较,石油烃-Cd、石油烃-Pb、石油烃-Cd-Pb的3种不同复合污染实验条件下,石油烃在栉孔扇贝体内的积累量都增大,说明实验设置浓度的Cd、Pb及其组合都促进了石油烃在栉孔扇贝体内的积累,但0.05mg/L的Cd、0.50mg/L的Pb以及0.03mg/L的Cd+0.15mg/L的Pb组合3种情形更有利于促进石油烃在栉孔扇贝体内的积累.  相似文献   

5.
灵芝真菌发酵胞外多糖反馈抑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灵芝胞外多糖自身反馈抑制作用。在摇瓶中考察了灵芝真菌发酵菌丝体生长、胞外多糖(EPS)和胞内多糖(IPS)合成的动态过程。在培养168h时,生物量达到最大值3.18g/L(干重),培养216h时,胞外多糖达到最高浓度1.24g/L,EPS和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大致呈正相关。在摇瓶培养基中添加同源胞外多糖,以浓度梯度实验法考察培养基中的同源胞外多糖浓度对灵芝真菌发酵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的同源胞外多糖浓度高于0.59g/L时,EPS的产生受到明显抑制,其趋势是随着培养基中同源灵芝胞外多糖浓度的增加,反馈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当培养基中添加的同源胞外多糖浓度高于2.34g/L时,菌丝的生长和胞外多糖的产生完全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6.
低分子有机酸和镉对小麦幼苗生化作用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以小麦为实验材料(辽春9号,Triticum aestivum L.),研究了重金属镉和低分子有机酸(柠檬酸和苹果酸)对小麦生化作用及生长的影响.在镉浓度为0.5mmol I^-1时,小麦呈现叶片失绿、枯萎的症状,生长受到严重影响.与只施加镉的处理相比较,柠檬酸和苹果酸均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麦的鲜重、干重及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降低小麦干/鲜重比、叶片内自由脯氨酸和丙二醛的含量.在营养液培养条件下,有机酸表现出能阻止镉通过根系进入小麦体内,降低小麦中的镉浓度.对小麦的形态和体内一些生物化学指标的研究表明,有机酸能明显减轻镉对小麦的毒性.  相似文献   

7.
用10mg/L和100mg/L浓度的Pb(NO3),培养10d的风眼莲为实验材料,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重金属Pb在其细胞内的分布及造成的结构损伤情况.定位结果显示:在10mg/L浓度处理的凤眼莲植抹中,Ph颗粒主要沉积在根上:根的表面、胞间隙、细胞壁、细胞膜和液泡,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细胞器超微结构损伤,而在叶细胞中则没有观察到颗粒分布.随处理浓度增大(100mg/L),Pb在根细胞各细胞组分中明显增多,对细胞的损伤亦加剧,表现为:质体解体和染色质凝集,同时,一部分Pb被运输到茎叶部分,主要分布在叶细胞的细胞膜、液泡内和叶绿体上,而在根和叶的其它细胞器都没有观察到颗粒分布.同时,各Pb处理浓度都没对叶细胞超微结构产生破坏.我们的观察结果证明风眼莲抗重金属Pb的重要耐性机制是:根对重金属的积累,细胞壁的金属沉淀作用和液泡的区域化作用等.  相似文献   

8.
通过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指标的测定,初步研究了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油菜素内酯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野生茄托鲁巴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000mg/L浓度的赤霉素处理24h、10mg/L6-苄基腺嘌呤处理8h.300mg/L赤霉素+10mg/L6-苄基腺嘌呤混合激素处理24h和低浓度的油菜素内酯(BR)(0.005mg/L)处理24h,该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明显提高,彻底打破了休眠,促进萌发.  相似文献   

9.
EDTA、小分子有机酸对蛇纹岩发育土壤Ni、Co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EDTA、柠檬酸以及丙二酸对蛇纹岩发育土壤中Ni、C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认土壤中,Ni、Co的活化量随着EDTA、有机酸浓度的增大而增大,EDTA的活化效果大于其它两种小分子有机酸。同时也发现随着浓度的增大,EDRFA与重金属的结合效率有下降的趋势,柠檬酸与丙二酸的结合率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EDTA对土壤的重金属萃取的最佳浓度约在1—10mmol/l之间。柠檬酸、丙二酸活化土壤中Ni、Co的最佳浓度浓度范围在10~30mmol/L之间。  相似文献   

10.
李媛媛  张苏娟 《科技信息》2010,(9):228-229,244
目的:分析Ka是否会引起Hepal-6细胞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并解释相关机理。方法:KCl的浓度和负载时间可能会引起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不同变化。采用比率荧光成像系统检测Hepal-6细胞的胞内钙离子浓度。结果:(1)在即时检测组中,与对照组相比,10、30、50mmol/L的Ka分别引起胞内钙离子浓度的显著升高(p〈0.05),但各组别之间无显著差异。(2)在0.5h延迟检测组中,与对照组相比,10、30、50mmol/L的KCl分别引起胞内钙离子浓度的显著升高(p〈0.05)并且各组别之间无显著差异。此外,即时检测组与延迟检测组的结果没有显著差异。结论:10mmol/L的KCl足以引起Hepal-6细胞胞内钙离子浓度即时的显著上升。无论在即时检测组还是0.5h延迟检测组,各组别之间无显著差异。这表明当胞内的钙离子浓度上升到一定值,Ka对于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不会随其浓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1.
比较不同品种桑椹中的糖酸组成,并对其进行甜酸风味评价。以19 个桑椹品种的果实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不同品种有机酸及糖的种类和含量,在此基础上比较各品种间的果实酸甜风味。结果表明,所有桑椹品种含有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琥珀酸、草酸和富马酸,部分桑椹品种含有乳酸和乙酸,含量较高的4种有机酸为柠檬酸、酒石酸、琥珀酸,苹果酸,总有机酸质量比在1687.9~2972.1mg/kg。最高的是云果1号,最低的是安杂8号。果糖和葡萄糖是桑椹的主要糖类,同一品种二者含量相当,品种之间存在差异。与糖酸比相比,采用甜度和酸度的比值构建的甜酸风味指数更能真实地反映果实的甜酸风味。从甜酸风味指数角度来考虑,以白玉王和太深1号2个品种较佳。  相似文献   

12.
离子排斥色谱法测定酸奶中的有机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子排斥色谱法分离测定了酸奶中有机酸的含量,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流速、柱温对分离检测的影响.6种有机酸的检测限为3.7~24.4 mg/L,各组分回收率为90%~110%.主要存在的有机酸为柠檬酸和乳酸.  相似文献   

13.
以农业部广州黄皮资源圃中保存的184份黄皮种质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其果实果汁的有机酸组分及含量进行测定,研究了不同黄皮(Clausena lansium)种质资源有机酸组分的差异及其含量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黄皮种质的总酸含量差异较大,其分布范围在1.28 ~26.46 g/L之间,黄皮果汁的有机酸主要由柠檬酸、苹果酸、还原型抗坏血酸和酒石酸组成,其中柠檬酸含量最高,且不同种质间含量变化幅度较大(0.54 ~25.12 g/L),均值为11.85 g/L,约占平均总酸含量的83.36%.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柠檬酸与总酸呈极显著正相关,所有黄皮种质资源均为柠檬酸积累型.按照柠檬酸含量可将184份黄皮种质分为2类:一类为低柠檬酸积累型,其含量分布在0.54~3.21 g/L之间;一类为高柠檬酸积累型,其含量分布在6.40~25.12 g/L之间.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1、第2主成分解释的总变异为67.37%,其分析结果与按照柠檬酸含量高低的分类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非抑制型离子色谱法,以乙二胺——柠檬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探索了Zn~(2+)、Pb~(2+)、Fe~(2+)、Mg~(2+)、Mn~(2+)、Cd~(2+)和Ca~(2+)等七种金属离子在磺酸基阳离子色谱柱上的最优分离条件,研究了容量因子对乙二胺和柠檬酸的浓度以及pH值的依赖关系。对保留机理进行了讨论。对实际水样中七种金属离子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5.
采用TTC-CaCO3复合平板法筛选丙酮酸(盐)高产菌株,并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丙酮酸(盐)的液体发酵条件及其产物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丙酮酸(盐)液体发酵培养的最优维生素组合为盐酸硫胺素0.015 mg/L,烟酸9 mg/L,生物素0.020 mg/L,盐酸吡哆醇0.35 mg/L;最优提取条件组合为:萃取剂种类为磷酸三正丁酯,发酵液与萃取液体积比为1:2,提取温度为20℃,其中萃取剂种类、发酵液与萃取液体积比对提取率的影响显著(P<0.05)丙酮酸(盐)发酵产物浓度及提取率均基本达到国内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6.
用膜透析技术和静息细胞系统,对影响葡萄糖氧化酶(GOD)发酵的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静息细胞系统显示:鸟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和胱氨酸等氨基酸对GOD的合成有促进作用;葡萄糖酸和丙酮酸对GOD的合成有阻遏作用,1.5mmol/L的丙酮酸使酶活降低46.24%;20mmol/L的葡萄糖酸使酶活降低21%左右,但葡萄糖酸浓度增大,有被菌体作为碳源利用的可能。利用膜透析技术可除去部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葡萄糖酸和丙酮酸等阻遏物,减少它们对GOD合成的分解代谢物的阻遏作用,与分批发酵相比.提高酶活40%左右。  相似文献   

17.
随着纳米科技的兴起,纳米材料在医学、传感器和精细化工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此产生的纳米材料废弃物可通过人类活动、大气沉降、地表及地下径流等途径进入淡水环境中,对水环境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为探究纳米氧化锌对真菌生长和代谢功能的生态毒性,本研究评估了不同浓度(0.1,0.5,1,5,10和20 mg/L)纳米氧化锌对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培养环境pH、生长特征(菌丝鲜重和干重)以及胞外降解酶(酸性磷酸酶、亮氨酸氨基肽酶、纤维二糖水解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锌暴露对真菌培养环境的pH条件没有显著影响。在急性暴露下,1 mg/L纳米氧化锌处理能使真菌鲜重和干重显著降低,而20 mg/L浓度时则相反。此外,低浓度(0.1 mg/L)纳米氧化锌可促进4种胞外降解酶活性,高浓度(5-20 mg/L)时则出现抑制作用,但这种抑制作用在慢性暴露下会减弱甚至转变为促进作用。综上所述,随着暴露时间的推移,白地霉对高浓度纳米氧化锌产生一定的耐受性。未来应进一步探究白地霉作为功能菌种修复纳米材料污染的淡水生态系统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周勇 《广西科学》2020,27(2):188-194
为研究燃料乙醇生产废水回用的可行性,以燃料乙醇生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清液和二次凝水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有机酸组成,并研究单一有机酸和经D318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前后的清液和二次凝水对酿酒酵母Saccharomyce cerevisiae NJ-2019生长和发酵生产乙醇的影响。结果显示,乙酸、乳酸、丙酸和柠檬酸是清液中的主要有机酸,乙酸和乳酸是二次凝水中的主要有机酸;乳酸和丙酸对酿酒酵母Sc.erevisiae NJ-2019的生长和发酵过程表现出显著抑制作用,其最低抑制浓度分别为7.0g/L和1.0g/L;清液和二次凝水分别直接回用时,清液对乙醇发酵过程的抑制作用更强;去除或者部分去除有机酸能使清液和二次凝水回用时的乙醇产量分别提高10.11%和9.85%。燃料乙醇发酵过程产生的清液和二次凝水具有回用的潜力,有利于实现乙醇生产过程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9.
前体和诱导子对紫杉醇合成影响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响应面方法对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的几种前体及诱导子进行了优化,首先,用部分因素实验对苯丙氨酸,脱落酸,硝酸银,苯甲酸钠,醋酸钠,壳聚糖,甘氨酸对紫杉醇含量的影响进行评价,并找出其中主要影响因子壳聚糖,硝酸银和脱落酸;其次,用最速上升法逼近最大响应区,最后用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子的最适浓度,经优化后的紫杉醇体积质量达到60.5mg/L,较优化前提高1倍,利用以上结果进行5L反应器放大培养,紫杉醇体积质量达54.6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