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戊戌维新时期 ,维新派从天赋人权的论点出发 ,猛力批判封建专制主义 ,大力宣传独立、自由、平等的资产阶级人权思想。从内涵上看 ,维新派的人权思想主要是对西方资产阶级人权观、西方近代社会、政治学说加以吸收和重新改造的结果。由于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 ,维新派宣扬的人权思想始终围绕中国救亡图存的主旋律 ,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政治色彩 ;同时 ,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和他们与生俱来的软弱性 ,这一时期的人权思想又具有不广泛性和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比分析了中西方人权思想的不同特征,认清了西方人权思想既有其历史上的重要贡献,又有其时代的、阶级的局限性。笔者较为赞同米尔恩的最低限度人权观点。  相似文献   

3.
作为新中国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毛泽东,深刻地揭示了人权的阶级属性,论证了资产阶级人权的利已主义,霸权主义实质,阐明了社会主义中国人权保障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秦代人权较之先秦人权又有了重大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执政试图以法律的形式维护人权;二是人士子述中有着较强烈的人权精神;三是民间人权意识的觉醒。秦代的人权显示出诸如人权认识的主体范围的拓展、更加关注人的“原生权”等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国权重于人权思想是邓小平人权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人权是这一思想的本质内涵,捍卫主权是这一思想的现实理念,反对霸权是这一思想的时代呼声.科学理解和把握邓小平国权重于人权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1930年初,胡适等向国民党政府发起了颇具声势却昙花一现的人权运动,充分展示了他的人权思想,在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一时期胡适的人权思想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其渊源是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个人主义,杜威的实验主义哲学思想以及美国的民主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7.
列宁和邓小平都十分关注人权问题.他们在认识和研究人权的方法论上、在把握人权原则的立场上、在实现人权的途径上都有着根本的一致和共同特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  相似文献   

8.
试论戊戌维新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郭燕(北京联合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北京,100083)1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比较清醒地把妇女解放看作是变法图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从中西制度、文化的对比中看到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女子有受教育权,有参加多种职...  相似文献   

9.
戊戌维新期间,湖南是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湖南维新志士樊锥提出了自己的人才思想。他主张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重视人才,兴办学校,进行师范教育。另外,樊锥还认识到了任用“外人”的重要性,并论述了获得各种人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湖南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思想是指对湖湘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和经世致用思想的继承.维新教育家宣传民权、平等、君主立宪制度为主的教育内容对数千年以贯输封建的三纲五常伦理为主的教育思想又是一种极大反叛。  相似文献   

11.
纵观丁玲的整个小说创作,政治话语逐渐强化,启蒙意识逐渐为政治话语所遮蔽,但是这不是一个直线的发展过程.延安时期,在革命中心、革命热潮中,创作中反而会出现政治话语下启蒙意识的再一次崛起.丁玲延安时期的小说创作之所以出现政治话语下启蒙的特殊现象,根源在于延安当时宽松自由的文化环境,在于创作主体自我实现、自我冲突的心境与人格,在于以独特的艺术感受指导写作的创作观.  相似文献   

12.
鲁迅启蒙思想历来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且成绩斐然,但从美学角度来进行的探讨仍然显得较为粗疏,其实鲁迅启蒙思想包含着科学、情感和批判的多元性内蕴,并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关联.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论述了人权、人格权及其相互联系和区别,提出自然人权和政治人权的人权分类。  相似文献   

14.
新文化运动时期,刘文典由清末民初的革命者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他积极传播进化论,影响深远;提倡并积极宣传科学和科学精神,批判"灵异论",否定鬼神的存在;客观辨析东方古代文化与西方近代文明的关系,为启蒙开拓道路;倡导向西方学习,要求掌握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积极宣传近代人文精神,传播民主思想,批判开明专制,促进思想觉醒;提...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关注民生和改善民生,实际上就是关注了人权。从本质上说,民生不仅仅是人权,而且是首要人权。确定民生为首要人权可以考量其在法律制度中的价值,特别是在法治中的价值,具有学术层面上的、法律层面上的和政治层面上的意义,进而为国家关注民生、促进民生和保障民生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赵泽宇 《科技信息》2009,(21):I0117-I0117,I0191
主权与人权问题不仅是国际关系理论的两个主要范畴,也是给当今国际社会现实生活带来巨大影响的热点,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大讨论.其主要分歧是人权高于主权还是主权高于人权,传统的观点认为主权是高于人权的,在我看来,抛却一切的政治色彩,而单纯的从法律层面上来看.人权是高于主权的。  相似文献   

17.
国际社会向多极化发,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加强,不同国家在公私法领域出现了诸多的趋向,在公法领域,随着人权保护的加强,与人权保障最密切联系的刑事刑事诉讼法领域也出现了趋同化。  相似文献   

18.
人权是人作为人所具有或应当具有的一切权利的总称,这一概念包容性极强,层次也很繁杂,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道德性和法治性,应然性和实然性,抽象性和具体性。司法是保障人权最基本,最重要和最终的途径,但司法保障的人权仅限于法治意义上的人权,即法律权利,其前提是法院审判要公正独立以及政府行为具有可诉性。其基本理论基础是诉权或获得司法审判权是现代法制中第一制度性人权,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权的司法补救也具有了重要的国际意义。最后简略谈谈中国的人权补救现状及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启蒙主义”在中国遭到新的质疑而呈现出蛰伏之势;与此相应的则是儒学的复兴。这两者此消彼长的相关性在20世纪上半叶已经有过类似的表现。在这一波儒学复兴中,“生命儒学”、“知识儒学”、“政治儒学”的次序大致上表现出了儒学从学理探讨走向政治诉求的过程。当然,它们也受到来自启蒙主义与儒学研究者的批评;而我们在讨论这一时段儒学复兴现象时,也须注意以下前提:一、启蒙主义在今日世界受到严重的挑战;二、国际环境和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三、意识形态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转变;四、儒学本身也发生了诸多变化。  相似文献   

20.
论非洲人权法对国际人权保护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洲人权和民族权利宪章》拓宽了国际人权的内容,它既确认了第一代人权,又对第二代和第三人权的确认和发展做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非洲人权保护制度赋予个人和非政府组织完全的申诉权,丰富和完善了国际人权法的主体体系,非洲人权保护的理论和实践对人权的国际保护有着重大的启迪作用,必将有力地推动国际人权保护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