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李明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1,23(1):89-91
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保险市场对外开放已成为必然趋势.我国民族保险业将直接面对外资保险公司的激烈竞争,这既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是非常严峻的挑战.如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这是推动中国保险事业快速发展迫切需要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水效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高水效农业是指同时追求和实现单位耗水的高水分利用效率、高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的一种具有高新科学技术体系和经济市场紧密结合的新型农业体系。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结合我国目前粮食生产下降的问题和节水农业发展,分析了我国粮食减产的原因主要是南方经济发达地区重工商业轻农业,因此粮食生产不足。因此,提出了我们不但要重视北方节水农业的发展,更要重视南方高水效农业的发展,以解决北粮南运的状况。从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及水安全,南北方农业资源,农业结构调整,农艺抗旱节水措施,作物高产育种,高效的水管理体系等方面,论述了发展高水效农业发展的迫切性、可行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蒋国华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2,24(2):77-80
去年,中国加入了WTO,使中国教育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介绍了中国政府在教育产业方面作出的承诺以及我国教育服务事业所获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5.
逄爱梅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2,24(3):74-80
旅游业是一种产业边界比较模糊,对资源依赖较强的产业,其经济效益主要通过对旅游业的波及效果的分析得以界定。我国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在经济总量、就业人数及投入上都低于我国东部地区。加入WTO在经营观念、产业结构、资本、管理等方面将推动我国西部旅游业的发展。我国西部地区应因势利导,努力在发展社会氛围、产业结构政策、资本的利用、管理的提升、产业信息化等方面发展西部地区旅游业。 相似文献
6.
农业易相发展理论与中国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1世纪即将来临的生物经济时代,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将对农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对现代农业进行反思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与实证分析,研究提出了农业易相发展理论和基于生物经济时代的新型农业体系的概念框架。 相似文献
7.
我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明确将生物农业作为五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既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了新动能,也为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发展提出了新方向。本文阐述了农业作为未来生物经济重要应用场景的重要意义,总结了以美国、欧盟为代表的国家及地区生物经济的战略政策、主导技术等发展经验。在分析我国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对于生物技术和生物经济需求的基础上,包括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排放以及保障农产品与食品质量安全等,从农业生物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生物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以及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三方面提出了充分发挥生物经济对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支撑作用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业的发展是世界关注的问题,是我国近代社会发展的研究主题。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是从个体农业到集团农业到产业化农业的发展,二是从种粮农业到经济作物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发展;三是从农业到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四是从传统农业到信息农业和科学农业;五是政府和和农业科研院所联合体发展;六是政府 公司 定单 农户的经济一体化发展;七是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现代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本文回顾了近现代中国农业科学院技术发展的历程,阐述了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取得的成就,总结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特征,对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展望,作者认为,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结束了积贫积弱的历史,才实现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才使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中国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支撑现代化建设两步走战略目标的提前实现,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科学技术取得长足的进步,对农业、农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1世纪,中国农业担负的任务要比改革开放20年来解决温饱进入小康更为繁重,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历史性任务,科学技术的跨越发展将为21世纪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科学研究全球化与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连燕华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0,22(4):97-101
在《科学研究全球化发展评价》中,我们分析了科学研究全 化的背景特点和我国的发展态势,本文将重点分析在科学研究全球化大真挚下我国科技发展竹号对策;⑴指导思想;⑵战略目标;⑶战备构想;⑷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5,(4)
海洋科技是人类利用海洋的产物,又是人类推动海洋经济社会与海洋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中国学者围绕海洋科技战略、海洋科技产业、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与绩效、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海洋科技体制以及重点海洋基础学科与海洋工程技术学科的相关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梳理文献发现中国海洋科技研究有4个主要特点:1海洋科技战略研究侧重战略目标及其实现路线、重点海洋产业的技术战略、海洋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战略等;2海洋科技产业研究局限在产业集聚影响因素与集聚区建设模式、效益评估与区域合作路径;3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研究集中在资源配置、省份与市的海洋科技能力横向或纵向比较、共性技术研发模式及科技效率问题;4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研究关注不同主体及其转化过程实现机制,而海洋科技管理研究则关注宏观体制变革;海洋科研项目的立项、评审与经费管理;海洋科技主体与载体建设等。最后立足于海洋科技国际发展趋势,指出未来研究前沿领域。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减水剂的发展与绿色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实现绿色化生产,对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为适应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发展的需要,混凝土外加剂的绿色化也成为必然。本文概述了促进我国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发展的绿色减水剂的发展与最新研究成果,并讨论了应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分析认为,沿用多年的萘系高效减水剂并不符合减水剂绿色化的要求,寻求其替代品是当今减水剂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从资源、环境和安全等绿色化发展的角度,改性木素磺酸盐高效减水剂最具生命力;然而,消除改性木素磺酸盐过度缓凝性使之适应于高强混凝土、以木素替代全部或部分苯酚生产氨基磺酸系减水剂、控制脂肪族高效减水剂中残余甲醛及其回收利用、利用工业副产品替代昂贵的石油基原料对现有的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改性或开发新型高性能减水剂是实施高效减水剂绿色化所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国际科技合作新趋势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挑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国际科技合作新趋势的不断发展,其对我国政府的作用、国家科技体制和科研环境、国家科学研究、产业研发、国家安全、知识产权建设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挑战,我们应该积极调整政府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作用;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科技体制创新;形成有层次的国际合作交流体系;积极调整企业国际科技合作;加强国家的安全建设和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建设。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农业推广政策的演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启杰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4,26(6):77-81
本文对澳大利亚近10余年来农业推广政策与推广服务方式演变的背景、具体内容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对现阶段我国农业推广改革中如何调整政府在农业推广中的角色、改进推广方法、完善多元化的推广服务组织以及推广服务的商品化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最新获取的数据,从规模、结构、产业特征和运营特征等多个方面分析了美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动态及原因。整体上,美国科技企业孵化行业表现出经济紧缩背景下"集约型"发展特征。根据美国的经验和我国科技企业孵化行业发展的现实,本文最后提出了若干启示建议。 相似文献
17.
WTO的挑战与西部电力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其励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3,25(4):13-21
我国加入WTO给我国经济及电力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机遇和新的思考。国内、国际经济规则的融会、思想文化的渗透、发展速度的较量、质量成本的比赛、技术与管理的竞争和对员工素质的挑战,要求我们必须主动应对WTO:更加认真地瞄准国际一流电力公司,更加积极主动地应用先进技术。制订大步前进的技术进步发展规划,一步两个台阶地向国际水平逼近,快速提高我国电力工业的技术水平和国民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是电力工业特别是西部电力发展的急迫任务。西部地区一次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丰富,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但电力基础薄弱、淡水资源缺乏、环境比较脆弱。实施“西气东送”“西电东送”工程,保证东部地区持续快速发展。我们要做到发展东部与开发西部双赢,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并举;要研究国内外电力发展的经验,解放思想、超前思维,“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实施西部电力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建设一批超临界参数机组配置适合西部特点的烟气净化及综合利用技术;建设超临界大型循环流化床机组;发展燃用不同燃料特别是燃用煤炭的高效联合循环机组和多联产技术;研究开发、分步实施跨电力、煤炭与化工等多个行业的综合能源高效利用系统;积极发展推广节水发电技术;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发电和其他分散式电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高效、洁净、节水、节资源的。与环境友好的“绿色电力”。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生态环境恶化和牧民贫困,它放大了生态不安全、社会不安全之间的累积效应,制约着西部及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本课题的研究不论从生态安全或社会安全而言,它的意义均超出了青藏高原本身,具有全国性的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青藏高原通过实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恢复能力相协调,依据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