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维新,广西文学大家,我国清代重要诗人之一。他人生的前期,主要生活在广西桂东南农村,诗作多取材于农村生活。他叙写桂东南乡村田园生活、农村民俗现象、村中名胜古迹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常常以白描的手法绘制一幅幅水墨画,真实、形象地反映清代桂东南农村生活,既具有浓郁的艺术性,又具有翔实的历史价值,是人们研究清代桂东南农村生活状况和农村生活历史变迁的重要参考文献之一,特别是其中的诗歌水墨画艺术方式,更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王维新是清代广西文学大家,其诗歌创作在全清诗坛占有重要一席之地。本文专门论述其诗作中的吟教、咏学的诗篇(属“桂东南古代作家研究”项目之子项目《论王维新》系列论文之一)。王氏诗作中对清代士子读书、应举、生活、心态的真实描写,对教谕、教授生活、思想的描述,不仅拓宽了清诗的题材领域,而且反映出清代教育、教学的某些侧面,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3.
王维新是清代广西文学大家,其诗歌创作在全清诗坛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专门论述其山水田园诗(属《论王维新》系列论文之一)。王维新以一个桂籍作家独特的审美视角,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八桂大地的神韵风姿,堪称清代广西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  相似文献   

4.
清叶叶前后,广西作家蜂起,在文学史上是一个颇为值得研究的现象。而在清代广西的作家中,若论文学创作涉及的体裁门类之多、作品数量之大及艺术成就之高,盖当推容县籍的王维新。他在诗、词、曲、赋、文、乐律、志书等方面均有建树,著述颇丰。惜迄今未见有对其遗著的系统整理和研究。本文对王维新的生平及其文学著作的几个主要体裁作品作简要探讨论述,以期评价确定王维新在清代文坛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王维新是清代广西文学大家,诗、赋、文、词、曲、乐律、志书均有专集流传于世。尤其是词,创作数量之多,在当时屈指可数,而他对词论,也独有见解。他反对“词为诗余”说,认为词要“发泄脑意”,语言形式上应讲协律。他的理论主要散落在序、跋中。  相似文献   

6.
王维新是清代广西文学大家,诗、赋、文、词、曲、乐律、志书均有专集行世,可惜迄今未见有对其遗著的整理与研究.本文介绍王维新的一篇赋作《登经略台怀古赋》,该篇采用记实写真的笔法铺写了“天南杰构”容县经略台及其属地容州自唐迄清盛衰兴替的历史,追述了历任容管经略使的治绩,描绘了古台四周景物,表现了特定的历史景观和社会风情,抒发了作者健康向上的思想情志.以八桂大地的自然胜景、人文景观作为铺采搞文的对象,是王维新对赋这种古老而又悠久的文学体式题材内容上的一个贡献——这便是《登经略台怀古赋》的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杨克以他的组诗《走向花山》和《红河的图腾》给广西诗坛吹来一股清风,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讨论一下他的诗歌创作,对于研究广西诗歌创作现状,对于研究广西诗歌发展的某些趋向,是有一定的启示和价值的。诗歌是时代的花果,植根在时代精神的肥沃土壤上。八十年代是一个开放性的时代,经济的改革、思想的解放、硬性的生活,构成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文学,在挣  相似文献   

8.
申涵光作为幽燕诗人的杰出代表,他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开清代河朔诗派之流。在山河变易的时代背景下,他访友于江南,逃世隐居于广羊山间,并创作了质量俱佳的山水诗歌,通过这些飘逸萧散、独抒性灵的山水之作,我们庶可观照一代才人在特定岁月中形成的特殊人格,及其忧思故国的坚贞情怀。  相似文献   

9.
申涵光作为幽燕诗人的杰出代表,他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开清代河朔诗派之流.在山河变易的时代背景下,他访友于江南,逃世隐居于广羊山间,并创作了质量俱佳的山水诗歌,通过这些飘逸萧散、独抒性灵的山水之作,我们庶可观照一代才人在特定岁月中形成的特殊人格,及其忧思故国的坚贞情怀.  相似文献   

10.
阮元论     
阮元是清代乾嘉之际所有诗歌群体核心人物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 ,他以士大夫官员、学者、文人三位一体的身份进行诗歌创作 ,塑造了独特的诗心、诗情和诗歌风貌 ;他借助自身的社会地位进行文化建设 ,造就了诂经精舍的文化盛况 ,为乾嘉之际的文化和诗歌领域输送了新生力量。他是清代诗歌发展史上最后一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地方风雅总持 ,对乾嘉之际以及整个清代诗史 ,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唐大中初期,马戴贬谪到朗州龙阳之后,他游历过湖湘不少地区,对湖湘山水及贬谪生活有一定的切身感受,创作了不少与湖湘有关的诗歌。他的这些湖湘贬谪诗,善于捕捉、选择和组合一些清幽、冷寂而又富有神韵的自然意象来表达自己的羁旅之思,失意之感,使其诗歌显露出明显的“清峭雅奇”的艺术风格,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古代山水田园诗歌史上,陶、王二人的贡献是令人瞩目的:陶诗以独特的审美价值映照后世;王诗因其数量之丰,艺术成就之高把中国山水诗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纵观陶、王创作的山水田园诗,虽都具有灵动的生韵,但因二人的生活追求和审美观的不同,使得诗歌在风格上一个趋向平淡,一个呈现空灵.  相似文献   

13.
《文选》设有“咏史”专题,这些咏史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就史论史、就事言事,为咏史而咏史.诗歌反映的是真实的社会历史,可以看作是对生活的显性再现。第二类诗歌名为咏史,实为咏怀.作者把自己的感受借历史上的人、事来表现。这类诗歌也是对历史的反映,但它却是间接反映的、可以看作是对生活的隐性表现。第一类诗歌多的是认识价值,但也成为后世咏史诗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类诗歌中有诗人鲜明的主体色彩,将自我感情与古人、古事联系起来,这样的诗歌艺术性更强、审美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4.
南宋初著名的爱国词人张孝祥在广西桂林创作的词,既有愁闷之吟、思念之语,反映出他曾经的失意心情,又有表达爱国心的慷慨意气之唱,还有体现广西美丽山水及他爽朗性格的游玩交酬之作等。这些词作是他留给广西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5.
平民诗人王学忠是当代诗坛的独特现象,他的诗歌关注当代工人的生活困境和命运不平,正直无惧。他的诗歌意义主要有两点:一是以底层人民的自我表述迫使人们郑重思索工人阶级所经历的生活变迁和情感失落;二是他的诗歌精神是对传统写作伦理的继承与坚守,是对知识分子奴性表现的检省。当然,他的诗歌也有明显的局限性——艺术上的落后性与思想上的肤浅化。  相似文献   

16.
赵翼是清代乾嘉时期非常著名的诗人、史学家和诗论家。在诗坛上,他与袁枚、蒋士铨并称为"乾隆三大家";在史学上,他与钱大昕、王鸣盛并称为"史学三大家";在诗歌理论上,他的《瓯北诗话》评古论今,足可称之为清代诗歌理论创新之典范。作为史学家的赵翼,其史学思想深深地影响着诗学思想。对赵翼与乾嘉考据学最重要的三个派别之间的关系的分析,可以窥探出赵翼思想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相似文献   

17.
蓝冰是中国当代现代主义诗歌北方群落的重要成员,他的现代主义诗歌迥异于其他现代主义诗作。他的北方意象丰富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意象体系。为山水立心,为江山立传,是其诗歌创作的重要转向。其底层诗歌写作,体现了平民知识分子可贵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8.
秦冬艳 《科技信息》2013,(7):236-237
《山居秋暝》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本文尝试应用认知诗学的理论,从图形-背景、意象图示、概念隐喻视角对该诗进行认知解读。笔者认为,诗歌是基于人类认知体验的过程之一,认知诗学理论为读者赏析诗歌提供了新的认知视角,它对汉语文本同样具有解释力。  相似文献   

19.
高适、岑参是唐代边塞诗的两个杰出代表,并称为“高岑”.他们的边塞诗有相同之处,都反映了边塞战争,表达了自己投身边塞,建功立业的理想,描写了边塞的山水风物.但由于各自生活经历,个性气质,艺术手法,接受文学遗产影响的不同,使得两人的诗歌风格又具备了鲜明的个性特征.高适的诗以古体见长,这与他在继承“汉魏风骨”,吸收六朝以来诗歌发展成就的方式有关.他的诗歌主要以继承为主,体现出直追汉魏的诗歌特点.岑参具有慨然从军赴远的豪情,博大的爱国胸怀,蓬勃的政治热情显露无遗.虽然他也时常会有游子的愁怀与不遇的愤慨,但更多的是激扬、愉悦,加之他的性格又洒脱,所以形成了他诗歌昂扬进取、激情澎湃的“悲壮豪迈”的风格.  相似文献   

20.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以书写唐代的社会现实与人民生活的苦难而著称,其诗作具有"诗史"的审美价值。在杜甫的诸多诗作中,也有不少山水田园诗,虽然没有其现实主义的诗作影响大,但也具有其特有的审美价值。杜甫的山水田园诗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佛禅思想的影响,本文以文学与美学的双重视角深入系统研究其创作的山水田园诗的佛禅特色与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