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如果某相内只有一种物质,那私它不能和其它相内的物质建立任何浓度限制条件。影响相律的因素是强度性质,与各物质数量间的关系无关。不同相间的物质可以建立浓度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2.
稀相气固两相垂直管流内的固相浓度和粘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忽略径向惯性力和粘性项的条件下,建立了稀相气固两相垂直管流内充分发展段的固相浓度分布模型,并在对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浓度分布模式的成立条件.运用Hinze-Tchen公式及混合长理论得到固相湍流粘度的计算模型,通过计算得到固相湍流交换系数随Reg、dp/D及等数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在忽略径向惯性力项的条件下,建立了稀相气固两相垂直管流内充分发展段的固相浓度分布模型,并在对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浓度分布模式的成立条件。运用Hirze-Tchen公式及混合长理论得到固相湍流粘度的计算模型,通过计算得到固相湍流交换系数随Reg,dp/D及ρ^-p/ρ^-g等数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用乳状液膜法分离锌离子的研究.在此分离体系中,采用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span80)–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为表面活性剂,磷酸三丁酯(TBP)为流动载体,氨水为内相试剂.详细讨论了乳水混合时间、表面活性剂浓度、内相试剂浓度以及乳水体积比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了锌(Ⅱ)的最佳分离富集条件为乳水混合时间10 min、内相NH3浓度0.6 mol/L、span80浓度5 %、乳水体积比0.25,在此条件下,锌(Ⅱ) 的去除率可高于95 %.  相似文献   

5.
为了优化中空纤维膜器中乳化液膜体系OP-4/P204/液体石蜡/煤油/盐酸提取铟的工艺条件,通过正交试验对OP-4浓度、P204浓度及皂化度、液体石蜡浓度、内相盐酸浓度、料液相pH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考查,优化了液膜体系配方及工艺。结果表明,P204皂化度是提取铟的主要影响因素,In3+的内相富集浓度随P204皂化度增大而显著提高;液体石蜡浓度、OP-4浓度、料液pH对提取效果也有较大影响;在2~6 mol/L浓度范围内,内相盐酸浓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不显著。在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下,用于含In3+、Fe3+、Cu2+的铟浸出液中提取铟时,经二次循环提取,In3+的提取率达到93.6%,Fe3+和Cu2+的提取率分别为26.8%和26.7%,相应的内相富集倍数分别为4.9倍,0.04倍,0.4倍。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一种用于测定大鼠血清中IgG的液相色谱法。方法根据被分析物质的性质,以HI-Trap Protein G柱为分离柱,以磷酸盐缓冲液和甘氨酸盐酸缓冲液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方式,选择0.8mL/min流速,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浓度在0.5~1.5mg/mL浓度范围内Ig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以信噪比为10计算最低检测浓度为0.31mg/mL,平均回收率为90.5%。结论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快速简便,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
在均相反应中由于不可能有一种物质浓度可以降为零,可以建立平衡态,反应不可能进行到底。而对于有气相产生的复相反应,可以建立平街街态,但改变气相压力可以使反应进行到底。而对于没有气体产生复相(固体液体分别是纯态)反应则不可能建立平衡量态,化学反应能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一种通过油包水(W/O)乳状液膜体系分离丹参水提液中丹酚酸B的方法。通过对内水相氢氧化钠浓度、表面活性剂山梨糖醇酐油酸酯(Span80)用量、载体三辛胺浓度、油内比、乳水比和迁移时间的优化,获得了一个高效的乳状液膜体系。最优提取条件为氢氧化钠浓度0.012 5 mol/L,山梨糖醇酐油酸酯质量分数4.0%,三辛胺浓度0.01 mol/L,油内比10:6,乳水比1:4,迁移时间10 min。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该乳状液膜体系能快速有效地从实际样品中提取分离丹酚酸B。  相似文献   

9.
物质的基本存在形态是单相态,各单相态可以看作是决定物质相态各条件的函数。由相函数的几何表象得出:热力学相平衡图实质上是相函数的投影图。利用“复盖原理”对单相区、复相区和相不定区的形成及判读作了分析。试图通过回答“什么是相图”这一基本问题,来建立简明统一的相图理论。  相似文献   

10.
水环境中共存重金属对不同固相物质吸附镉和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采集的固相物质(生物膜、 悬浮颗粒物和沉积物)模拟水环境中多种固相物质共存吸附体系, 研究共存金属对固相物质吸附镉和铜的影响.  结果表明, 各固相物质对镉的吸附均受共存金属(铜和铅)的抑制作用. 当悬浮颗粒物吸附镉时, 铜和铅的浓度增大, 对镉吸附的抑制程度增强; 当生物膜和沉积物吸附镉时, 铅浓度的增加使得铅抑制镉的吸附作用增强, 不同浓度的铜对镉吸附作用的抑制程度差别较小. 共存铅对铜吸附有抑制作用, 当铅浓度增加时, 3种固相物质吸附铜所受的抑制作用均增强, 而共存镉对铜的吸附影响较小. 即在重金属总浓度较低时, 重金属间的相互影响较小; 随着重金属总浓度的增加, 重金属间的相互影响增强. 共存金属浓度变化对悬浮颗粒物吸附铜和镉受到的抑制程度影响较大, 共存金属浓度越大, 共存金属对悬浮颗粒物吸附镉和铜的抑制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11.
喷雾法合成气体水合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求一种高效的气体水合物生产方式,提出了利用喷雾喷嘴高度分散液相的气体水合物生成装置,在不同的压力与表面活性剂条件下进行了实验.并结合晶体化学方法分析了喷射方式生成气体水合物的机理.验证了这种方式能够克服工业规模下水合物储存气局限性,将促进气体水合物储气应用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痰热清注射液固形物中焦谷氨酸组分的RP-HPLC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痰热清注射液固形物中焦谷氨酸(P-Glu)的组分含量进行分析,通过对比P-Glu标准物质,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对不同批次的痰热清注射液的固形物进行测定,确定不同批次痰热清注射液中P-Glu含量。研究中所用色谱柱为Sionchrom ODS-BP(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和3.5 m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两者体积比为1∶99),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05 nm,柱温27℃。结果发现,不同批次痰热清注射液中P-Glu含量范围为0.5%~1.2%,平均含量近0.86%,故不同批次药品中P-Glu含量有一定差异。该方法能快速、有效地分析测定痰热清注射液固形物中P-Glu含量,对该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Ag 掺杂TiO2薄膜的低温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前驱体,硝酸银为银物种掺杂给体,采用溶胶—凝胶法低温制备经Ag+掺杂改性的TiO2溶胶,并采用旋涂法在普通盖玻片上制备TiO2薄膜,用XRD、FTIR等测试手段对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以2,4-二氯苯酚为模拟污染物,考察了Ag+-TiO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掺杂Ag+对TiO2的晶型转变有影响,可促进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转变;银物种以Ag2O与Ag2TiO3形式存在。在实验条件下,掺杂Ag+的摩尔分数为1.5%时,其光催化性能最好,且薄膜的光催化重复使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4.
裸藻植物的制片方法与一般传统的制片方法不同,必须遵循两个原则:1)标本为处于液体环境的永久制片;2)标本在显微镜下可以进行全方位的动态观察.对封存剂(甘油)的浓度和封片材料两方面进行了研究,筛选出最佳封片材料松香和沥青;封存剂甘油的浓度以100%为最佳.  相似文献   

15.
物质表面图像的信息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分形几何的方法,研究了物质表面图像上粒子的分布特点,计算出粒子疏密分布不同的表面图像的信息维,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相同的观察条件下,物质表面图像上颗粒分布有序时的信息维大于分布杂乱时的信息维,信息维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图像上粒子分布的有序程度,从二维图像信息维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表面粒子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6.
董素芹 《科技资讯》2010,(14):145-145
本文介绍了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的种类,并且分析了各种有害物质的危害性和产生的途径。最后,论述了树立科学的绿色健康环保理念应具备的几个条件。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在SEDSS/异辛烷/水反胶束体系中相转移提取细胞色素C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室温下,pH值为2-6,离子强度为0.07-0.25mol.L^-1及表面性剂的浓度大于60mmol.L^-1的条件下,提取率可达99%以上;pH=12.2离子强度为0.5mol.L^-1及乙醇体积分数为50%的条件下,反提取率可达57%,正提和反提时都无界面膜状物产生。  相似文献   

18.
两个新的双组分同时分离的液膜体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建立了两个分别以TRPO(混合三烷基氧膦),TRPO+HDEHP(二(2-乙基已基)磷酸)为载体,内水相为NaOH,外水相为中性至酸性的新的液膜分离体系,用以处理模似氰化镀镉度水,使其中的氰和镉同时降至排放标准并以Cd(CN)_4~-形式富集后回用或回收。通过用电子计算机对数据的模拟又指导了液膜处理最佳流程的选择。最后,开创了一种采用再生式DM-O型化学破乳剂的化学破乳法。  相似文献   

19.
在三级跳远技术过程中,合理的起跳技术是决定三级跳远成绩的根本原因.通过对三级跳远力学结构和三跳距离各时相技术特点的研究,设立相关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推导出各跳飞行轨迹、速度的动力学公式,由此建立三级跳远中三次起跳技术的动力学模型,为提高三级跳远的教学与训练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综放采空区抽放条件下自燃"三带"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主要从抽放条件下综放采空区的特点出发,对综放采空区抽放条件下的自燃危险区域进行划分。利用大型煤自然发火实验台,对铜川下石节煤样自燃特性参数(耗氧速度、放热强度和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进行了实验测定,为抽放条件下综放采空区渗流场的数学模拟提供了基础数据;建立了抽放条件下采空区渗流、氧化和扩散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数值模拟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抽放条件下综放采空区内的氧浓度分布和漏风强度变化规律;利用数值模拟得到的氧浓度和漏风强度分布结果,结合自燃特性参数,对抽放条件下自燃"三带"进行划分,确定了综放工作面的极限推进速度,为高瓦斯矿井采空区早期自然发火预测及火区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