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述了中国蟋蟀总科昆虫的分类系统及其分类学的现状;在形态学方面,中国蟋蟀总科昆虫已知230种(亚种),隶属于10科69属;概述了蟋蟀鸣声和发声器、细胞分类学、分子系统学等3个方面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一些看起来令人恶心的昆虫竟堂入席,成为菜谱上瞩目的美味佳肴。科学家已查明,世界上有500多种昆虫可供食用,如蚂蚁、蝗虫、螳螂、蟋蟀、蚕蛹、飞蛾等。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蟋蟀总科的初步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蟋蟀总科(Gryloidea)是普遍的农林害虫,也是中医药重要成份和娱乐昆虫。本文记载陕西省蟋蟀总科4科16属37种,其中有1新属,3新种,27陕西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4.
螽斯与蟋蟀     
陈旭 《大自然》2013,(6):40-41
在本刊2013年第4期《城市公园中观赏性昆虫的生境营造》一文中,螽斯的图片被误认为是蟋蟀。心编辑之约,本文特介绍一下螽斯和蟋蟀徉自的生物学特征及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动物线粒体DNA的结构特点,并就蟋蟀类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研究方法和进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我国蟋蟀科一新属及两新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在陕西秦岭发现的蟋蟀科昆虫新属:秦蟋属一新种;纹股秦蟋。以及在四川南部发现的哑蟋属,1936昆虫一新种:川南哑蟋。  相似文献   

7.
为了揭示昆虫学习记忆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以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联合的方式,通过建立蟋蟀嗅觉联合学习记忆实验模型,探究了双斑蟋嗅觉联合学习记忆能力。实验以蟋蟀自主学习为主,利用奖惩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嗅觉联合学习训练,训练时气味A伴随清水出现,作为奖励,气味B则伴随盐水出现,作为惩罚,使蟋蟀在主动饮水过程中辨别气味,形成记忆。训练后24 h测试蟋蟀对气味识别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表明,蟋蟀一次嗅觉联合学习训练,就能够形成对气味的记忆,并且能够通过再次学习训练替换之前的记忆,显示了蟋蟀还具有容易刷新以前联合学习记忆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科技知识动漫》2007,(10):48-49
严格地说.昆虫并没有耳朵,昆虫的“耳朵”只是它们的听觉器官。昆虫的听觉器官构造与高等动物的耳朵不同。它由鼓膜或绒毛所构成。由鼓膜构成“耳朵”的有蝉、蟋蟀、金钟儿等;用绒毛来感觉声音的有雄蛾,毛虫类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蟋蟀不同鸣叫声的发声原理,以双斑蟋(Gryllus bimachlatus)成虫为实验材料,用Cool-edit2000声音采集软件记录、分析,同时用数码照像机抓拍蟋蟀各种鸣叫瞬间的翅膀位置,分析测量不同鸣叫声时翅膀与身体所成的角度,对蟋蟀的三种不同鸣叫声的发声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蟋蟀发出不同的鸣叫声,与发声时翅膀相对身体抬高的角度有关.召唤声(Calling sound,CS)约42度、求偶声(Courtship sound,CSS)约32度、争斗声(Rival sound,RS)约53度.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昆虫的鸣叫发声原理提供了更为直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昆虫是生物界的最大家族法布尔的传世名著《昆虫记》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貌似柔弱、实则凶猛的螳螂;在黑暗中做四年苦工、在阳光下享受一个月快乐的蝉;巢穴精致、“赋有音乐才华”的蟋蟀……法布尔在《昆虫记》中也提到蜘蛛,但是蜘蛛有八条腿,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  相似文献   

11.
报道在陕西秦岭发现的蟋蟀科昆虫新属:秦蟋属Qingryllusgen.n.一新种:纹股秦蟋Q.striofemorussp.n.以及在四川南部发现的哑蟋属GoniogryllusChopard,1936昆虫一新种:川南哑蟋G.chuannanensissp.n..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蟋蟀不同呜叫声的发声原理,以双斑蟋(Gryllus bimachlatus)成虫为实验材料,用Cool—edit2000声音采集软件记录、分析,同时用数码照像机抓拍蟋蟀各种呜叫瞬间的翅膀位置,分析测量不同鸣叫声时翅膀与身体所成的角度,对蟋蟀的三种不同呜叫声的发声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蟋蟀发出不同的呜叫声,与发声时翅膀相对身体抬高的角度有关.召唤声(Calling sound,CS)约42度、求偶声(Courtship sound,CSS)约32度、争斗声(Rival sound,RS)约53度.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昆虫的呜叫发声原理提供了更为直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昆虫的发声     
炎炎的夏日,高枝上蝉儿整日里噪声不绝于耳;当夜幕降临时,众多的鸣虫,如纺织娘、螽斯、蟋蟀、油葫芦,也不甘示弱,纷纷奏出和谐的曲调,献上自创的“小夜曲”。在庞大的昆虫类群里,能跻身于“歌手”、“演奏家”行列的昆虫,寥寥可数。昆虫是怎样发声的,它的“声音语言”是否也能传递信息呢?近代科学研究证实,发声是昆虫“信息联系”的有效方式之一,它具有同伴之间求偶、召唤、报警,以及向敌害发出恫吓、攻击等等作用,甚至在有些蝉类中,还能引起种间的“社会活动”。在整个33目的昆虫种类中,已知能发声的昆虫有16目;不仅是成虫能发声,有的种类在幼期(包括幼虫、若虫和稚虫)甚至蛹期也能  相似文献   

14.
昆虫的种类繁多,个体数量极大,分布又广,与人类关系密切。对“昆虫”的含意和解释,也是人们在对大自然的认识过程中,逐步进化而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对所接触的草、木、鸟、兽、虫、鱼,累积起丰富的科学知识。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6000年前石器时代的陶片上就绘有鱼、虫、花、草纹饰。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的3000多年前殷墟甲骨文字中,可释定的动物名称达60多个。其中有昆虫9种:蝉、蟋蟀、蝗虫、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常见的昆虫中,有的爱吃植物叶子,有的爱啃木材,有的喜欢把嘴巴伸入动植物体内吮吸汁液.由于昆虫营养特性和进餐方式五花八门,它们的嘴巴相应地发生了千奇百怪的变化.昆虫的嘴巴,昆虫学家称之为"口器",它主要有两大类型:咀嚼式口器和吸收式口器.从进化观点来看,咀嚼式口器是昆虫口器中原始的、简单的类型."瞿瞿瞿……",正在酣战的蟋蟀抖动着双翅,张开一对老虎钳似的大牙,威风凛凛地摆出一副胜利者的姿态.这种长着锯齿大牙的嘴巴,就是"咀嚼式口器".这种口器一般骨化很强,咬嚼食物时,  相似文献   

16.
5种蟋蟀的RAPD研究初报(直翅目:蟋蟀总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RAPD技术对5种蟋蟀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从10种随机引物中筛选出一种引S8可以对5个种扩增出稳定且相异的DNA图谱,每个种的DNA扩增条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长颚斗蟋V.aspersus S8-1900,1510,1320,830,740,370;小斗蟋V.parvus S8-1900,1150,830,600,350;石首棺头蟋L.equestris S8-1900,960,560,多伊棺头蟋,L.doenitzi S8-1900,800;黄脸油葫芦T.emma S8-1490,1290,1180。结果表明,引物S8可用于5种蟋蟀的分类鉴定。  相似文献   

17.
蟋蟀素有"田园歌星"的美名,瞧,它们又在开"音乐会"了:只见一群蟋蟀恬然自得地鸣奏着"畅想曲";一只蟋蟀战胜了另一只,正高奏着"胜利进行曲";雄蟋蟀为了向雌蟋蟀求爱,弹起了"抒情曲"……听着蟋蟀们此起彼伏的鸣叫声,我不禁产生了疑问:蟋蟀喜欢听哪种"乐曲"?蟋蟀的种类有很多,如果将A类蟋蟀的鸣叫声放给B类蟋蟀听,B类蟋蟀会作何反应?我决定通过实验找到答案。为了便于观察和记录,我为蟋蟀们制作了一个"T型台",  相似文献   

18.
汪阗  陈尽  刘磊 《大自然》2011,(5):34-35,2
螽(音zhong)斯隶属于直翅目、螽斯科,是我国最常见的昆虫之一。此科种类的体色多为绿色或褐色,鸣声悦耳,因而常被人们当做宠物饲养,如蝈蝈、纺织娘等都属于此类群。当然,螽斯的亲戚们也常为人所爱,如蟋蟀、钟蟋等,但它们的体色没有螽斯显眼且多营洞穴生活。  相似文献   

19.
森林昆虫是指生活在森林中与森林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昆虫,它们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长期以来,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森林昆虫几乎都被列入害虫之列,人们往往只重视森林害虫的防治,而忽视森林昆虫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利用.事实上,在极为丰富的森林昆虫资源中,很多森林昆虫是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不仅可为我们提供工业原料、人畜食料及观赏艺术品等,而且其中许多种类具有药用价值,是我国中药材宝库中的重要成员.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昆虫开发利用热潮,森林昆虫药用价值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药用昆虫研究应用的历史与现状我国利用昆虫作为传统的中药材来治疗疾病已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诗经》述及蟋蟀利尿退肿,是最早记载药用昆虫的例子.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所载的365种中药中,有关昆虫的就有22条.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有关药用的昆虫达74条.建国以后,《中国药用动物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年版)、《中医辞典》、《中国森林昆虫》(第2版)、《中国中药资源》等辞书和专著,记载我国已知可供药用且疗效显著的昆虫有14目63科1000余种,其中大部分为森林昆虫,如蚱蝉、冬虫夏草、五倍蚜、蚂蚁、胡蜂  相似文献   

20.
开怀大猜     
<正>1见过长着深蓝色舌头的蜥蜴吗?它生在澳洲和新几内亚等地,爱栖息在干燥的草原和森林里。比起同类,它们四肢短小、不善攀爬,唯一的"优点"就是饭量大、不挑食。由于食性杂,它们不仅吃蔬果、蟋蟀和面包虫等活饵,就是死去的昆虫、小老鼠等其他蜥蜴不屑的食物,也毫不忌口!这是真的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