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单因素发酵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枯草芽胞杆菌ACCC-10619最佳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佳质量分数组合为:麸皮3.0%,葡萄糖3.0%,硫酸铵0.5%,硫酸锰0.05%,发酵温度33℃,初始pH为7.0,发酵周期36 h,静置时间12 h.经100 L发酵罐液体扩大培养,芽胞产量达8.5×1013个/L.为枯草芽胞杆菌微生态制剂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几种栽培灵芝菌丝体生长营养条件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三种栽培灵芝品种菌株在不同碳源、氮源及不同种配方的母种培养基上的生长实验 ,筛选出适合其生长的最适碳源、氮源和最佳培养基配方 .试验结果表明 :三种栽培灵芝菌株菌丝体在玉米粉、可溶性淀粉、蔗糖、葡萄糖、乳糖和麦牙糖这几种碳源中 ,以玉米粉为最适碳源 ;在花生饼粉、酵母膏、蛋白胨等几种氮源中 ,以花生饼粉为最适氮源 .并表明在PDA培养基中添加蛋白胨和大量元素对菌丝体生长均有促进作用 ,且其影响效果可以累加 .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A.xylinumHN001菌株的特性.结果表明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较好的碳源为甘露醇、山梨醇,蔗糖次之.茵株的最适生长和分泌纤维素温度为27~33℃;最适生长繁殖pH为5.O;分泌纤维素最适pH为3.9-4.5.最佳种子培养基的配比为:椰子水900 g/L,(NH4)2SO42 g/L,Mg-SO40.5 g/L,蔗糖30 g/L,pH为5.O;最佳生产培养基的配比:椰子水400-500 g/L,(NH4)2SO45 g/L,KH2P040.5 g/L,MgS040.5 g/L,NaAc 2 g/L,蔗糖40 g/L,pH为3.9-4.2.其中椰子水用量为关键因子.菌株长期保藏宜采用冻干管.  相似文献   

4.
自甘肃地区采摘的冬虫夏草子座和内核菌上经组织分离得到冬虫夏草菌,经形态学鉴定为中国被毛孢,利用该菌株进行液体发酵.结果表明:温度18℃、溶氧量160 r/min、接种量10%、pH自然;优化配方为:葡萄糖30 g/L、蚕蛹粉20 g/L、KH2PO4 1.0 g/L、MgSO4·7H2O 0.9 g/L,2 g/L(NH4)2SO4+0.1 g/L VB1,发酵8天可得菌丝体产率为17.36 g/L.  相似文献   

5.
以狭叶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为材料,初步研究激素种类与水平对其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增殖与不定根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狭叶薰衣草离体培养适宜的培养基分别为: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MS+2,4-D 2.0 mg/L+6-BA 2.0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不定芽启动培养基为MS+6-BA 0.1mg/L~0.5mg/L+蔗糖30 g/L+琼脂7g/L;待小芽长至1~2 cm后将其转到1/2MS+IBA 0.5 mg/L+蔗糖30 g/L+琼脂7g/L培养基上生根,得到完整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6.
通过优化刺糖多孢菌发酵合成多杀菌素培养基成分,改善培养条件,从而提高多杀菌素产量.在单因素以及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对发酵培养基组分中的玉米浆、可溶性淀粉、丙酸钠进行研究,运用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建立多杀菌素产量与培养基组分浓度之间的预测模型,采用循环算法对此模型进行寻优,得到三种组分的最佳配比为:玉米浆7 g/L、可溶性淀粉16 g/L、丙酸钠2 g/L,多杀菌素产量达到(550.22±3.84)mg/L,采用上述方法优化后的培养基使得多杀菌素产量比原始培养基产量(225mg/L)提高145%.本研究结果可为培养基优化提供一种有效的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7.
HPLC测定人工蛹虫草及其培养基中虫草素和腺苷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测定人工蛹虫草和其培养基中虫草素和腺苷含量.方法:以YWG C18(4.0 mm×300 mm,10μm)为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59 nm,柱温25℃.结果:人工蛹虫草中虫草素和腺苷质量分数分别为1 089.57 μg/g和2 350.00 μg/g,其培养基中虫草素和腺苷质量分数分别为216.21μg/g和117.87 μg/g.结论:表明蛹虫草培养基中含有一定量的虫草素和腺苷含量,具有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立通过直接器官发生途径的榉树微繁技术体系,以当年生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榉树不定芽的直接诱导试验.结果表明:适合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BA 2.25~4.50μmol/L,有效芽诱导率达到76.67%;继代增殖培养的培养基为MS+BA 2.25μmol/L,增殖系数为5.1;壮苗培养基为MS+BA 2.25μmol/L+GA31.45μmol/L;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2.69μmol/L+活性炭0.1 g·L-1,生根率77.78%,生根数达4.5条.  相似文献   

9.
以锦鸡儿(Caragana sinica)新生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结果表明: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15μmol/L 6-BA+1μmol/LNAA;增殖培养最佳培养基为MS+5μmol/L 6-BA+0.1μmol/L NAA+2μmol/L GA_3;以1/2MS+10 g/L蔗糖为培养基,增施0.15%CO_2可达到较好的生根效果;锦鸡儿茎段芽诱导较容易,但增殖培养需添加适当浓度的GA_3;增施CO_2可提高试管苗生根率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采用愈创木酚-PDA平板显色、Azure-B蓝色平板脱色初筛,摇瓶发酵复筛,从腐木中筛选到木质素酶高活性菌株Lys3002.经ITS测序分析和形态观察,Lys3002鉴定为毛栓菌(Trameteshirsuta).采用液体摇瓶优化发酵条件,结果表明:野生型菌株Lys3002的木质素酶系中漆酶的最适发酵条件是:麸皮20g/L,豆饼粉6g/L,培养基初始pH6.0,MgSO4·7H2O0.5g/L,CuSO4·5H2O0.05g/L,MnSO40.05g/L,培养温度30℃,发酵周期5d,漆酶活力高达597.82U/L,具有深入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
青霉菌m8产胞外木聚糖酶的培养条件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合青霉菌m8产胞外木聚糖酶的培养基含4.00%麦草粉,0.45%,(NH4)2SO4,0.10%,KH2PO4,0.05%MgSO4.7H2O,0.03%NaCl,0.30%Tween80,0.10?CO3,在上述培养基中,28℃恒温振荡(120r/min)培养4-5d,木聚糖酶活力可达90u/mL左右,该酶的最适PH值为4.6,最适反应温度为55.5℃;该酶的耐热性比较强,可被K^ ,Ca^2 ,Mg^2 离子激活,而被Ag^ ,Fe^3 ,Cu2 离子抑制,青霉菌m8的Km为5.0×10^-2g/L。  相似文献   

12.
HPLC-ICP-MS同时检测As和Se形态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HPLC-ICP-MS)同时测定4种As形态和3种Se形态的方法.采用Hamilton PRP-X100分析柱分离,碰撞反应池技术检测.各形态的检出限分别为:As(Ⅲ)0.2μg/L,DMA0.2μg/L,MMA0.2μg/L,As(Ⅴ)0.3μg/L,SeCys 0.5μg/L,Se(Ⅳ)0.4μg/L,Se Met 2.5μg/L.当各As形态浓度范围为10~200μg/L、SeCys和Se(Ⅳ)浓度范围为10~200μg/L,Se Met浓度范围为50~1 000μg/L时,各形态均可得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5.蘑菇和鱼肉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在81.6%~103.7%之间.  相似文献   

13.
选用液体发酵产纤维素酶的优良菌株里氏木霉HC-415,在摇瓶阶段,通过正交试验等对稻草培养基中稻草粉与豆粕粉的用量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优化的培养基配方和产酶条件.当一级种接种体积分数为15%,一级种培养时间24 h;产酶培养基稻草粉与豆粕粉质量比为6:1,p(KH2PO4)=0.01 g/mL,p(CaCl2)=0.006g/mL,聚醚不加,装瓶量为50 mL/250 mL瓶,培养120 h时,发酵液纤维素酶活性最高.此时,CMC'ase酶活性平均为94.62 U/mL;FPA酶活性平均为16.04 U/mL.  相似文献   

14.
电转化已经成为苏云金芽胞杆菌工程菌构建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外源基因导入方法.高效率的电转化方法将加速这类研究进展.通过对培养基、培养时间、感受态细胞制备、电转化缓冲液、电压参数的优化,建立一种高效的苏云金杆菌电转化方法.苏云金杆菌生长在含有0.5 mol/L山梨醇的BHI培养基中,30℃振荡培养至OD600值达到0.6~0.8,细菌细胞经1 g/L蛋白酶K在37℃处理20 min,然后用电转化缓冲液洗涤2遍,设定电压为1 800 V,电击1次.利用该方法,pHT315质粒在苏云金杆菌中的转化效率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以甘油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对菌株间歇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的生产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的甘油含量为40g/L,最适氮源为(NH4)2HPO4,用量为3g/L,pH 7.5,温度为30℃,装液量为40%,摇床转速为100r/min,发酵时间为24h.在最佳培养基组成与最佳发酵条件下发酵了3批,最终的1,3-PDO浓度平均值为23.2g/L,甘油的摩尔转化率为70.2%,比优化前的60.5%提高了9.7%.  相似文献   

16.
针对景观树种红叶石楠的组织培养的各个环节进行试验性研究.结果表明:红叶石楠表面灭菌以二次灭菌4+3.5min较好,成活率达85%,启动培养基以MS+6-BA1.0mg/L+NAA0.2mg/L较好,分化率达100%.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1mg/L,增殖系数为7.2,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1mg/L,生根率为7.5%.  相似文献   

17.
以抗寒葡萄 4个品系的单芽茎段为试验材料 ,用组织培养法进行了茎段的粗度、培养基中激素的比例、蔗糖质量浓度进行了筛选试验 .结果表明 :茎段在 2~ 3mm时 ,腋芽繁殖较快 ,生长较好 ;MS(BA 1 .0、IAA 0 .5、蔗糖 3 0g L)的培养基较适合 1 41和 2 0号葡萄的发育繁殖 ;蔗糖质量浓度 3 0g L为宜  相似文献   

18.
为了能够分离到高效产氢的细菌菌株,我们提出了DF系列培养基配方,通过产氢细菌的分离和生长实验,确定了培养基的强还原剂为半胱氨酸,pH为6.通过对培养基对厌氧菌的分离数量、种类和培养基成分的分析,选择DF-1培养基为产氢发酵细菌的培养基.DF-1培养基对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的细菌计数的结果分别是1.1×10~(13)和1.5×10~(18)个/毫升.  相似文献   

19.
以甘油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对菌株间歇发酵法生产1,3 丙二醇的生产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的甘油含量为40 g/L,最适氮源为(NH4)2HPO4,用量为3 g/L,pH 7.5,温度为30 ℃,装液量为40%,摇床转速为100 r/min,发酵时间为24 h.在最佳培养基组成与最佳发酵条件下发酵了3批,最终的1,3 PDO浓度平均值为23.2 g/L,甘油的摩尔转化率为70.2%,比优化前的60.5%提高了9.7%.  相似文献   

20.
在MS、1/2MS、KC和VW 4种基本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5~5 mg/LBA和1 mg/L NAA的对研究不同培养基对文心兰(Oncidium)原球茎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KC的效果最好,VW的效果次之,MS的效果最差.在KC基本培养基中,以KC为培养基,添加3 mg/L BA、0.3 mg/L NAA最适合文心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