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座落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的皇家天文台,有一位女天文学家安妮·塞维奇(Anne Savage),发现了一颗新的类星体。这颗 PKS 2000—330类星体,最初是通过新南威尔士一座山上的帕克斯(Parkes)天文望远镜观测到的。塞维奇教授决定与同事们用那里的另一台施米德(Schmidt)天文望远镜,对它进行更精确的观测。当她察看这颗  相似文献   

2.
1957年10月的北京是美丽的,10月7日的夜晚是难忘的,因为周恩来总理在日理万机之余来到刚刚开幕的北京天文馆,视察天文馆的科普工作。我有幸参加了周总理在天文馆视察的全过程,成为我难忘的人生经历。深夜,周总理来了。他下车后就边走边问,问我们能看到哪些星星?我向总理介绍了当晚的星空情况,还告诉他馆内还有一座小天文台,安装着一架性能不错的天文望远镜,现在正进行第一轮的人造地球卫星的科学观测,我问总理是否去那里用天文望远镜观星?总理表示不要影响他们的工作,后来我们就在一片空地上,总理举起随身带来的双筒望远镜,十分认真地向星空…  相似文献   

3.
目前欧洲建筑工程师正在筹建世界首座海中悬浮隧道——总长1英里钢筋混凝土筑造的管道拟铺设在挪威斯塔万格市附近的奥阿内斯和莱于维克两地间海峡下,预计海中管道将被设置在海下80英尺和距海床上400英尺处。耗资1亿英镑的海中隧道内设2条往返车道和一条环形车道。一俟首座海中隧道建造成功,其它国家便会效仿营造贯穿大湖、峡湾和三角洲河道间的水中悬浮隧道,用以取代高架桥和海底隧道,日本交通管理局己经选妥3处地址拟拨款建造海中悬浮隧道,其中包括一项穿越北海道内浦湾的海下大型管道工程。瑞士和意大利也在积极筹划修建穿行湖区和…  相似文献   

4.
科技前沿     
<正>超级望远镜将窥视宇宙诞生之初位于智利沙漠中的ALMA阵列是一座由欧洲、北美、东亚与智利共和国合作运作的天文设施。目前,该阵列最后一台超大型天线已接近完工,整个系统耗资超过16亿美元(约合99亿元人民币),预计将于2015年3月进入全面运行阶段。在其初步观测中,已经让我们目睹了银河系中心附近喷射气体以及恒星形成过程等壮丽场景,它将帮助科学家们窥视更加深邃的宇宙深空,追溯宇宙的起源。  相似文献   

5.
天文学的进展得助于观测工具的发展。为了揭示更深刻的宇宙之谜,人类必须建造越来越先进的天文望远镜。20世纪巨型望远镜的庞大身躯已经远胜于恐龙,21世纪的天文望远镜则将兴建在它们的新“家”月球上。 天文观测的三次变革 在人类历史上,天文观测经历了3次伟大变革。第一次是从肉眼观测发展到光学望远镜观测。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Galileo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的“大天区面积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近日通过了国家验收。耗资2.35亿元人民币、貌似导弹发射架的这座超级望远镜超过15层楼高,由口径3.6m的反射施密特改正镜、口径4.9m的球面主镜和焦面组成光学系统。成像的焦面上装着4000根可自动定位的光纤,连接16台光谱仪实时记录数据。这座望远镜每次夜间观测1.5h,最多可获得4000条天体光谱。未来3~5年,科学家将用它获得2.4万平方度范围内250万颗恒星、250万个星系、150万个亮红星系以及100万个类星体的光谱数据。  相似文献   

7.
动态点击     
《科学24小时》2014,(1):44-45
W26是人类已知的最大恒星,直径大约是太阳的1500倍。日前,英、德、美和智利科学家在位于智利的欧洲南方天文台,利用超大望远镜(VLT)观测发现,W26已经走到生命尽头,即将爆炸。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的怪石数不胜数,但单就体积而言,其中最大的孤立石头当属位于澳大利亚中部的艾尔斯巨石。这块大石头长3600米,高约330米,基围9000米,而它的周围则是一片平坦而荒凉的沙地。“石是一座山”,艾尔斯巨石正是如此。19世纪70年代初,吉文斯和戈斯两位来自欧洲的探险家来到了澳大利亚中部。在一个旭日东升的早晨,远处一片橘红色的光芒吸引了他们的注意。“那是一片朝霞”,“不,天啊,那是一座发光的大山”。两位探险家兴奋地向着远处的红光奔去。近了,大山的轮廓逐渐清晰,与其说那是一座山,还不如说是一块石头,长长的身影,平…  相似文献   

9.
李娜 《世界科学》2012,(10):63-64
天文学家伯纳德,洛维尔fBernardLovelll最富盛名的成就,就是带领团队在英格兰柴郡乔德雷尔一班克建立了射电天文望远镜。射电天文望远镜的建造是洛维尔从1950年代以来的主要工作。他凭借独特的才能、富于想象的预见以及不懈的坚持完成了这项任务。历经了长期的、一系列的技术和资金问题后,乔德雷尔一班克望远镜在1957年建造完成,成为当时世界上运行的最大的射电天文望远镜。尽管现在其规模早已被超越,但是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科学装置之一,它仍然在探索着远地或近地的宇宙。  相似文献   

10.
木子 《科学之友》2006,(9):18-19
通过天文望远境寻找数十光年外的“第2地球”,是一件异常艰难的事.然而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提出了一个创造性的设想:只要在距天文望远镜24000km的太空中安置一个直径50m宽的花辩状塑料罩,就能阻挡天外恒星的光芒,允许科学家通过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到类地行星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正荒漠之中矗立着一座高塔,地面上大量抛物面反射镜围绕着它——这是聚光太阳能热发电厂的典型布局之一。众多反射镜将太阳光同时汇聚到高塔顶端,塔顶上的换热装置将收集到的太阳光热量传递给液体,由此产生高压蒸汽来推动涡轮发电机的叶片旋转,从而实现发电。通过聚光加热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小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 由物镜、目镜及副镜组成的镜筒,是天文望远镜最主要的部件。除了少数小型望远镜可以拿在手中进行观察外,大多数天文望远镜必须有一个坚固的、能灵活方便地使镜指向天空任何观测目标的支架。望远镜的这种支架称为机架。根据望远镜的不同要求,望远镜的机架分成地平式和赤道式两种。  相似文献   

13.
保加利亚学者最近经过电脑分析认为,人的肉眼最多可以看见天上的2500颗星星。 保加利亚《言论报》近日报道说,实际上有8479颗星星在肉眼的可视距离之内,但人们实际能看见的星星在此基础上要大打折扣。原因有二:一是约有一半的星星总是躲在地平线下,而人的目光又不能拐弯;二是大气层总是同观星者捣乱。 该报报道说,这一数字相对于天文望远镜能观测到的星星数量来说少得可怜。美国天文学家通过架设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和智利的天文望远镜,总共可以观察到3亿颗星星。肉眼能看见多少星星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制作天文望远镜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望远镜层出不穷。天文望远镜的不同,主要在于物镜的选择、副镜的安装配制等方面的不同。 物镜是望远镜对着天体的那块镜片,它可以是透镜,也可以是反射镜。物镜是天文望远镜光学部分的主件,它的作用是:①将遥远的天体在近处成像,便于观测研究;②大量收集天体发出的光。 天文望远镜的目镜也有两个作用:①放大天体所张的角距,以利于观察某些天体(如行星、月球、卫星、  相似文献   

15.
你知道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画在哪里吗?它就在秘鲁的纳兹卡高原上。如果你从千米高空的飞机上俯瞰纳兹卡大地,就会惊奇地发现,在这片荒凉、贫瘠的土地上,竟被“画”上了许多幅巨大的动物图案和几何图形。它们有的像一只兀鹰,展开双翅仿佛在空中翱翔。还有一幅显然是一位男子的画像了:他瞪着眼睛,伸出右手,脚上穿着厚重的靴子。除此之外,这里还有画着各种几何图形:有直线的、交叉线的、长方形的,还有三角形的。每一幅画都大得惊人:一只鸟长约165英尺,蜘蛛的身长有150英尺,一只兀鹰从嘴喙到尾羽就有400英尺长,而一只蜥蜴的身长则达到617英尺。据…  相似文献   

16.
未知事物遍及整个宇宙。即使利用各种先进的天文望远镜。人们所能看到的物质也仅仅占宇宙总质量的4%。然而,其余的物质也必定是存在的。否则,星系将不会保持现有的结构,宇宙也不会如天文学家所观测到的那样在不断膨胀。目前,暗物质和暗能量究竟由什么组成仍是个谜,但最近物理学家发现了关于它们构成的某些线索。  相似文献   

17.
400年前,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成功制造世界首款天文望远镜,可以清晰地看到月球表面的情况,拉开人类探索宇宙的序幕.如今,随着望远镜技术的进步,人们已经可以看到银河系以外太空的天体.最近,英国政府决定投资8800万英镑参与建设欧洲特大天文望远镜.据称,这款望远镜将可用于观察130亿光年之外的天体. 或许有读者会说,8800万英镑建一台望远镜,好贵啊!其实,这还只不过是很小一部分,欧洲特大天文望远镜的总投入将高达11亿欧元,需要欧洲多个国家共同参与才能建成.参与该项目的天文学家坚信,这样的投入是值得的,因为这台望远镜将会像400年前伽利略的望远镜一样,给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带来革命性的影响,让人们的视野延伸到130亿光年外的浩瀚深空. 为什么欧洲特大天文望远镜要这么高的投入呢?想想看,伽利略当时制造的望远镜口径只有几厘米,拿在手中就可以观察天空;而现在的望远镜口径已经达到了几十米,需要修建庞大的建筑及其附属设施来运行.对于望远镜来说,口径越大制造难度也随之增大,装配和维护难度也相应增大,投入随着尺寸的增加而呈几何级数增长.  相似文献   

18.
美国宇航局所属钱德拉X射线空间观测站于1999年8月底开始观测充斥X射线的太空。对比罗塞特X射线卫星拍摄的图像,首批拍摄的图像是仙后座A星球,深层次图像揭示了星云中心附近存在一个耀眼亮点,这可能是恒星爆炸的残骸。钱德拉X射线空间观测站更长曝光时间的图像将有助于解释超新星遗留下的中子星、黑洞或完全湮灭这一悬而未决的问题。 钱德拉X射线空间观测站是以已故天体物理学家钱德拉命名的,这座目前世界最大的X射线空间观测站比以前X射线天文望远镜拍摄的图像清晰度高出10倍、灵敏度高出50~100倍,它具备大多数…  相似文献   

19.
李晓 《世界科学》2001,(5):29-29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内 ,世界上功能最强的地基天文望远镜曾一度是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马山的海尔望远镜的专利称号 ,但和哈勃空间望远镜相比 ,海尔望远镜还是相形见拙。海尔望远镜的 5米反射镜可以观测到数十亿光年之遥的天体 ,哈勃的口径虽然只有 2 4米 ,但却能观测到 1 4 0亿光年之遥的天体。 5米反射镜只能看到暗至 2 3等的星星 ,相当于看到 3公里的烛光亮度 ;而哈勃却能观测到暗至 2 9等的暗弱天体 ,相当于看到50 0公里之外的烛光。更为重要的是 ,哈勃提供的图像比地面观测到的清晰 1 0倍以上。然而在过去的几年中 ,科技的进步使得新颖的地…  相似文献   

20.
吴慧 《世界科学》2012,(10):32-32
●数千年来,中国学者仰观天空,不过他们迈入现代天文观测领域的脚步慢了一点,这种情况很快就会改变。在8月20日于北京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大会(每三年一届)上。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崔向群如是对《自然》杂志说。 问:中国第一次举办天文学联合大会,这意味着怎样的意义?答:它表明了对中国天文学已有成绩和未来潜能的认可在不断加大。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天文学家没有接触过复杂的天文望远镜,他们被拥有更好观测器械的国外同行抛在身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这一切开始变了,当时中国天文学迎向了世界,政府也开始在科学和技术设备上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