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沈从文、孙犁小说创作的女性化倾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从、孙犁都是现代学史上独特的“乡土小说”作家,他们的小说创作体现了明显的女性化倾向。通过对他们女性形象创作本的解读,既可了解学创作中作家对待导性形象塑造的态度,以及导致其“女性化倾向”现象的更为深隐的创作心理,又可充分认识他们的思想、审美选择与创作个性的独特。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的直接创作动因是哭情,是对以林黛玉、晴雯、鸳鸯等为代表的闺阁女子的诗意生命、高洁人格、似水柔情及其悲剧命运的深情礼赞与同情,企盼她们的精神之光永远长存,不"使其泯灭"。《红楼梦》也是对"由色生情,传情入色"的人类生存法则与生命旅程的艺术呈现和确证。  相似文献   

3.
曹禺具有女性崇拜情结.他怀着对女性的偏爱,在早年创作中极力歌颂女性美,一再地宽容、维护女性形象的短处.其笔下女性化的男性形象,则是作家偏向女性化的性格的无意自叙,这种偏向的内在根源正是女性崇拜.生活环境、文化熏陶与个性心理三者的合力作用是曹禺女性崇拜情结的成因.  相似文献   

4.
记录乡村发展政策,展现农村与农民精神与生活变化,是近年来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主线;从人民生活中攫取诗意,为作品提供丰腴内涵,是此类题材诗意美学体系构建的切入点。二者形成了良性互动,独特的乡村诗意与文化品格通过影像表现出来。基于当下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美学追求,探讨了乡村振兴政策与电视剧诗意建构形成同频的创作新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诗意研究角度观照大庆业余诗人乔守山的创作,从而透视艺术家的良知与责任感在诗意关怀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丁玲早期的小说创作反映了"五四"运动退潮后激进的女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世界,道出了她们内心的苦闷,发泄她们对社会的不满,这也反映了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和主体创作心态:迷惘、求索与抗争等,这些构成了丁玲早期创作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7.
女大学生是中国当代知识女性的未来之星,她们中的绝大多数将集职业和家庭角色于一身,并对其自身双重角色抱有较高的期望值。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传统"女性化"角色教育的模式难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运用体育的教育功能塑造女大学生双性化人格,将有益于女生承担社会赋予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哈萨克女作家哈依霞.塔巴热克和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是运用双语创作、双语思维、具有多元文化视角的优秀哈萨克女作家。在本民族与汉民族文化心理态势重铸的选择中,她们的创作既有融合、认同,又有矛盾、困惑;既充分展示了哈萨克民族文化的神韵和个性,又广采博收,汲取人类多元文化的有益养分,具有超越民族界限的哲理思考;她们的创作实绩证明了多元文化视角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学有着重要意义。在对她们文学创作多元视角文化优势的充分肯定的基础上(见上篇),本文着重通过对她们文本的解读,阐释少数民族作家双语创作的文化困惑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9.
乡村与城市的对立是中国文学走向现代化过程中无法回避的母题。泰安青年作家子丁的小说创作既有对乡村诗意想象与现实消失的描写,也有对爱恨交织的欲望化城市的独特感悟。作品所体现出的对乡村诗意和城市美好的双重超越,使飘泊和流浪成为叙述者恒长的生存状态。在某种意义上既超越了有关乡村诗意的想象,也超越了“向城求生”的新乡土叙事对城市现代化的肯定与推崇,从而使其创作具有了独特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肖红小说所呈现的审美风范表现为一种鲜明的女性特色。女性的生命经验和心灵感受成为肖红观察、审视生活的起点 ,也构建了她独有的写作方式和创作基调。本文从题材的选取、写作方式与话语、创作基调等三个方面分析和探讨了肖红小说的女性化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