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利用荷载传递的双曲线模型计算单桩荷载-位移曲线的方法.该方法将桩划分为若干计算桩段,充分利用工程地质资料可以较好地计算出单桩荷载-位移曲线,并求得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2.
粘土中横向荷载桩的P-Y曲线法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各种粘土横向荷载桩P-Y曲线法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应用上指出了本文作者提出的P-Y曲线法与其它各种方法的差异,经过对比,得出了这种新的P-Y曲线法更适用于粘土中横向荷载桩的分析和计算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了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各种粘土横向荷载桩P-Y曲线法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应用上指出了本文作者提出的P-Y曲线法与其它各种方法的差异。经过对比,得出了这种新的P-Y曲线法更适用于粘土中横向荷载桩的分析和计算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4.
用风脉动资料确定低山丘陵地区大气扩散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利用若干次低山丘陵地区的Gill双向风标风速仪资料,按Hay-Pasquill方法计算了此类地区的大气扩散参数,讨论了其特征及其与P-G扩散参数的差别。发现低山丘陵地区的各级别扩散曲线间截距差比P-G曲线的小很多;曲线的斜率也比P-G曲线的小。σy在稳定和中性情况下,比P-G曲线高2-3级;在不稳定条件下,高1-2级。σx在稳定和中性情况下,高1.5级;不稳定情况下,平均高1级。  相似文献   

5.
分层土中静压桩单桩承载力的理论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桩土共同作用的原则及荷载传递的规律,推导出分层土中静压桩单桩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并根据广东地区的静压桩试桩资料,对公式进行了修正.利用此公式,只需知道土的干容重γ、内聚力Cp、摩擦角Ψ、压缩模量Es及土的轴向变形系数Kv,即可求得桩的承载力和荷载-沉降曲线.与实测荷载-沉降曲线对比,该公式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桩承载力确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桩承载力确定方法的现状和发展。特别介绍了一种新测桩法——Osterberg法的原理、应用和疑点,以及对该法的一些研究成果。设计了室内的Osterberg桩基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进行了在桩头的压桩试验,结果表明,虽然Osterberg法的桩受力机制及桩周土的位移变形和传统的压桩试验不太相同,但该法确是一种可行的测桩法。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半解析半数值方法,该方法可用于计算埋置于多层土中单桩的荷载位移非线性分析,在本文中,采用了两种理论模型来构造单桩的传递函数,第一种模型为双曲线模型,用于计算桩土界面处的剪尖力与其相对位移的非线性关系,第二种模型为Randolph所提出的理论解,用于确定桩周土中的剪应力和位移场,对现场试验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后说明,按本文所建议的方法所得的三种计算结果(荷载位移曲线,证明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此外,根据本文所提的构造传递函数的方法,考虑对桩,桩对土,承台对桩的相互影响,可以构造出考虑桩-土-台共同作用的传递函数,近而可以计算分析桩-土-台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对金东纸业有限公司涂布机车间桩基工程桩位进行全面量测的基础上,对几条曲型轴线的桩体水平位移进行了统计描述,得出了桩频数-桩体位移曲线,通过分析表明:桩体的偏移不仅受本轴线沉桩挤土效应的作用,而且还受临近轴线沉桩和流水作业顺序的影响;桩位越密,轴线间距越小,偏移量越大,桩体的水平位移曲线就趋势而言大至呈正态形式,桩体的水平位移曲线分析对于预制混凝土桩的设计和工程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用立体有择方法合成了具有Dawson结构的2种杂多酸盐,它们分别是:a2-K2「P2W17TiO62」.5H2O和a-1,2,3-K19H2「P2W16Ti3O62」.2H2O;并利用化学位移顺序对所合成的杂多配合物的^183WNMR谱予于指认,确定了合成化合物的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提出的改进P-△法,对10层3跨刚架进行分析,引用文献的方法建立支撑(压杆)的荷载-位移曲线,包括其上升段与下降段;由轴向变形确定其轴力与割线模量,刚架分为强柱弱梁型和弱柱强梁型两种(柱截面尺寸相同),支撑采用单斜杆(压杆)根据不同的长细比和截面积,计算了36刚架荷载-位移的全过程,作出了相应的荷载-位移曲线和弹塑性极限状态的层间相对位移。  相似文献   

11.
采用理论分析和室内模型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埋深组合群桩复合地基的沉降.研究结果表明:具有一定埋置深度的组合群桩复合地基受压后,桩间土顶面和桩顶面产生差异沉降,桩间土顶面沉降较大,长度和强度较大的桩顶面沉降较小:桩的长度和强度越大,桩顶面沉降越小,上刺入量越大:埋深组合群桩复合地基的沉降量等于桩顶沉降与桩顶垫层的压缩量之和,也等于桩间土顶面沉降量与土顶垫层的压缩量之和.具有一定埋置深度的组合群桩复合地基的p-s曲线呈缓变型,可以采用双曲线模型拟合,然后求得切线模量,再根据现行规范计算沉降.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天然地基及单桩静载荷试验测得的p-s曲线,根据桩与桩间土的变形协调条件,推导了刚柔性基础条件下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计算公式,通过与现场试验检测成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桩土应力比计算公式的合理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实测沉降比的群桩沉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单桩试桩曲线包含了丰富的桩土相互作用信息,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应了现场土质的力学性态,所以提出利用单桩静载试验来推求群桩沉降.考虑到目前桩基理论计算出来的相互作用系数夸大了群桩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收集了77组单群桩沉降实测资料,利用其中71组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群桩沉降比公式,对其余6组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某海上风电场开展的单桩水平受荷特性现场试验,研究了深厚软黏土中2.4. m 大直径钢管桩荷载-位移响应、桩身挠度及桩身弯矩规律;探讨了m法、 API 规范法和双曲线型p-y曲线在软黏土地基中的适用性,并建立数值模型对不同直径单桩基础的水平承载力贡献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API 规范法与双曲线型p-y曲线在浅层土中p-y曲线初始刚度与桩周土抗力偏大,双曲线型p-y曲线在一定深度下能够较好地预测土反力随位移的变化关系,m法与双曲线型p-y曲线计算得出的水平位移较实测值偏小,结果偏向不安全, API 规范法计算结果相比实测值较大,计算结果较为保守;随着桩径增大,单桩基础的侧摩阻力和基底抗力对水平承载力贡献也会随之增大,双曲线型p-y曲线会严重低估单桩的水平承载力。  相似文献   

15.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GM(1,1)模型,对桩的不完全静载荷试验p-s曲线进行预测,可以很好地解决工程实践中如何根据未达到破坏试验资料确定预应力水泥混凝土管桩的极限承载力的问题,且具有可靠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群桩的沉降分析一直尚用共同作用系数概念,并把两根桩之间的共同作用系数推广到群桩中。由于这种分析方法没有考虑单桩P-S曲线的非线性特性,计算结果使部分桩的承载力大于单桩的极限承载力,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本文通过引入单桩静载荷试验的P-S曲线,对弹性方法进行改进,使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7.
自平衡试桩法因其具有方便、经济等优势而被推广起来,但目前关于该方法转换成静载法荷载-位移曲线过程中涉及到的转换系数的研究较少.在对比研究自平衡试桩法与传统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方法的基础上,依据Mindlin解,对未考虑土体连续性时转换后得到的自平衡试桩桩顶位移与实际结果的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砂土地区试桩中的上托桩桩周土体位移对桩端沉降变化的影响,进而对现有确定自平衡试桩承载力的转换方法进行改进.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将此方法应用到沈阳某高层桩基础工程试验中,发现采用考虑土体连续性的自平衡转换方法明显降低了荷载-位移曲线的拟合误差.  相似文献   

18.
灰色模型预测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模型G(1,1),通过对桩的不完全静载荷试验P~S曲线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预估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并通过实例加以验证,可为人们对桩的极限受力情况提供一种新的认识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做路面基层材料填隙碎石的基本性质和组成,在进行了大量试验基础上,论证了彰武地区填隙碎石材料风积砂做路面基层完全满足工程要求。利用均匀设计设计试验,进行填隙碎石的固体体积率试验,确定最优值是78.845,并提出室内载荷试验的方法,介绍了方法和步骤,给出对应沥青混凝土厚度4-8cm的p-s曲线,确定最大载荷值为23 kN,给出了填隙碎石基层碎石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重塑非饱和黄土等p剪切试验过程的破坏特性、屈服特性和水量变化特性.做了2种不同干密度的净平均应力和吸力等于常数、偏应力增大的三轴排水剪切试验.结果表明:破坏应力随吸力增大而增大;得到了一种确定等净平均应力剪切条件下屈服应力的新方法,q-s平面上的加载湿陷屈服线形状与p-s平面相似;土-水特征曲线依赖于偏应力,建立了含水量-吸力-净平均应力-偏应力形式的土-水特征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