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PCC怎么了?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一直是个声誉卓著的机构,但如今却面临着空前大量的批评意见。美国《科学》杂志将最近对IPCC的各种批评和评论意见分为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报道:1."冰川门"事件;2.非洲农作物问题;3.灾害损失评估问题;4.IPCC主席拉津德·帕乔里(Rajendra Pachauri)是否牵扯太多"利益冲突";5.IPCC的未来。  相似文献   

2.
<正>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决策者摘要是IPCC评估报告对外交流最主要的跳板,也是IPCC报告中被最为广泛阅读的一部分.但是,就可读性而言,IPCC-决策者摘要的得分相比于科学杂志和媒体报纸的报道要普遍偏低(图1).该研究成果于2015年10月12日以"Linguistic Analysis of IPCC Summaries for Policymakers and Associated Coverage"为题在Nature Climate Change在线发表.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和  相似文献   

3.
全球气候变暖的争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绍武 《科学通报》2010,55(16):1529-1531
<正>全球气候变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当前国内外科学研究及全球媒体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在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后达到了一个高峰.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于2007年2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主席、印度经济学家拉金德拉·帕乔里(Rajendra Pachauri)荣膺2007年<自然>杂志首次颁发的"年度新闻人物"称号. 科学发展和历史发展一样,其间会有许多杰出个人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5.
英国牛津大学资深教授、大气物理学家约翰·霍顿(John Houghton,下图)曾参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用于平流层和中间层温度测量的空间探测器的建造,见证了英国阿普尔顿实验室和卢瑟福实验室的合并,并在1983年成为英国气象局气象办公室主任.1988年,当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成立时,作为IPCC科学评估主席的霍顿,撰写了IPCC最初的3份针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评估报告.  相似文献   

6.
全球气候变化的新认识--IPCC第三次气候变化评价报告概览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孙成权  高峰  曲建升 《自然杂志》2002,24(2):114-122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自 1 988年成立以来 ,已进行了三次气候变化的评价工作 .本文给出了第三次气候变化评价IPCC三个工作组织的报告的概述 .IPCC的第三次气候变化评价报告 ,对 2 0世纪的气候变化结果进行了全新的概括 ,并对 2 1世纪的气候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 ,分析了全球变化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系统的影响 ,最后提出了减缓气候变化的战略措施和建议 .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如今是否已经到了该全面整顿的时候了?几位气候科学家在最近的<自然>杂志上对这个如今已面临四面楚歌的组织发表了看法.他们的建议包括对IPCC的有关程序进行调整,IPCC于2014年完成下一次一系列报告之后完全取消等.  相似文献   

8.
正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不仅涉及科学问题,也是国际政治经济共同涉及的问题.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通过汇总评估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全  相似文献   

9.
2007年,气候科学家发布的全球变暖对海平面上升速度的评估报告后,由此掀起了一场激辩: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预计,截止到本世纪的最后十年,海平面的上升将介于18厘米至59厘米之间.考虑到格陵兰岛冰川的融化速度和其他变化,一些科学家预计上限数值远不止于此.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气候分析员杰瑞·米尔(Jerry Meehl)说:"因为过于保守,我们受到了广泛的批评."米尔也是IPCC 2007年评估报告的撰写人之一.  相似文献   

10.
方陵生 《世界科学》2010,(10):47-48
<正>地球气候变化的早期提倡者、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成员之一、斯坦福大学气候科学家斯蒂芬.施奈德(Stephen Schneider,上图)博士,7月19日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参加完一个学术会议后,在飞往伦敦的途中心脏病发作,不幸辞世,享年65岁。  相似文献   

11.
邓雪梅 《世界科学》2007,(11):14-16
英国牛津大学资深教授、大气物理学家约翰·霍顿(John Houghton,下图)曾参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用于平流层和中间层温度测量的空间探测器的建造,见证了英国阿普尔顿实验室和卢瑟福实验室的合并,并在1983年成为英国气象局气象办公室主任。1988年,当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成立时,作为IPCC科学评估主席的霍顿,撰写了IPCC最初的3份针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评估报告。  相似文献   

12.
<正>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气候影响报告中最近频频被发现出现一些错误,首先是预测喜马拉雅冰川将消失,然后是与极端天气的联系,前不久又被指出一个明显错误的说法:"由于全球变暖的影响,到2020年非洲杂粮作物生产可能减产50%"。对此,一般公众比科学家们更感惊讶。  相似文献   

13.
正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的第六次评估(AR6)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在经过195个成员国政府代表参加的为期两周的线上会议评审后,于8月6日获得批准并于8月9日正式发布。本期专稿精心选编了两篇颇具代表性的解读文章,"炙热的未来"一文把视角拉近到我们的身边,用今年以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热浪、洪水、野火佐证了AR6的结论;"60年气候变化的警告"则走进我们内心,探讨为什么"我们没有注意到和故意无视"那些气候变化迹象……  相似文献   

14.
文心 《科学之友》2005,(3):85-85
哈莉·贝瑞真的出现在了“金酸莓”的颁奖现场,成为现场领取该奖项的首位好莱坞影星。由好莱坞“黑珍珠美女”哈莉·贝瑞主演的《猫女》也获得了包括“最烂影片”、“最烂女主角”等7项大奖的提名。哈莉·贝瑞提前表示,她要参加“金酸莓”的颁奖典礼,因为“批评和赞扬的声音都一样的重要”。她这样说道:“我认为,作为一个演员,不能只听他人的溢美之辞,而拒绝接受别人对你的批评意见。既然我能参加奥斯卡颁奖典礼并接过小金人,那么我也就该有勇气去拿‘金酸莓’。”她还表示她同样也将为之庆贺一番,像珍视奥斯卡小金人一般珍视、爱惜所获得的…  相似文献   

15.
正在公司加班叫一份外卖,商家告知不再提供一次性餐具,餐盒要回收;下班路过饮品店买杯饮料时,发现一次性吸管变成了纸管;去集贸市场买菜,发现拿到的塑料袋不再是又轻又薄的"三无产品",而是可降解塑料袋……从2020年起,人们生活中的这些细小变化将会越来越多。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2020年初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了进一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如今是否已经到了该全面整顿的时候了?几位气候科学家在最近的《自然》杂志上对这个如今已面临四面楚歌的组织发表了看法,他们的建议包括对IPCC的有关程序进行调整,IPCC于2014年完成下一次一系列报告之后完全取消等。  相似文献   

17.
第二篇 各国货币:各有千秋的"名片" 世界上有多少种货币,人们很难说清楚,在现在飞快发展的世界里,这个数字是个变量.据权威机构的专家称,截至1999年6月,世界上有223个独立国家(地区),这些国家(地区)大多数发行自己的货币,也有不少国家使用代用币.这样估算起来,世界上至少有200个国家(地区)独立使用本国货币.  相似文献   

18.
经络现代科学研究50年--"功能"与"结构"之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长琳 《自然杂志》2000,22(1):11-15
经络现代科学研究分为四个阶段(1)试图找到与经络对应的解剖结构,但是此种试验以失败而告终.(2)大规模循经感受调整证明,循经感受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并有一定的分布规律,绝非偶然现象.(3)对已知"结构"未知"功能"的经络现象进行现代生理学研究.(4)电磁驻波耗散结构与许多经络现象存在相当程度的对应性.50年来经络现代科学研究为这个新结构勾勒了一个初步轮廓.  相似文献   

19.
朱茂炎  郭正堂  汪品先 《科学通报》2023,(12):1421-1424
<正>水是维持地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的根本保障,更是地球表层系统机体运作的“血液”.当今全球变暖背景下,与水循环变化密切相关的干旱、森林大火和洪涝等极端灾害天气频发,以及海平面上升、海洋热浪与酸化等全球性生态危机问题日益突出,深刻影响了全球生态系统健康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第6次评估报告中,  相似文献   

20.
<正>北京时间2018年11月27日凌晨4时,美国宇航局(NASA)发射的"洞察号"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成功。在此之前,"洞察号"已经在太空飞行了半年多,行程超过4.84亿千米。自从登陆火星以来,"洞察号"就不紧不慢地逐步开展工作。它首先展开直径2米的2个太阳能电池板,然后给自己来了个自拍。随后,科学家远程遥控"洞察号"上的机械臂把探测火星震动的"火震仪"抓起来放在火星表面,用来测定火星的震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