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基于对我国高校学生助学贷款信用评价现状的分析和构建的高校学生助学贷款的偿还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可拓工程方法,建立了学生贷款信用物元评判模型.该模型将个人信用等级、评价指标作为物元,从而得到经典域、节域、权系数.根据个人信用分级标准建立关联函数,通过计算综合关联度判断个人信用等级,并结合实例验证了评判方法.该方法计算简便、评价合理、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2.
张巍  王智  王永岗 《河南科学》2019,37(9):1489-1495
为了评价区域公路网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从技术评价,交通评价和环境评价三个方面选取了10个指标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国家相关规范和既有研究成果确立了指标的经典域和节域,构建熵-模糊物元评价模型.该模型以熵值法和物元模型为基础,采用可拓学中的初等关联函数作为隶属度函数来计算指标关于评价等级的隶属度,进而确定各指标的等级水平,并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海明贴近度判定各评价等级与标准模糊物元间的远近程度,最后以陕西省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反映区域公路交通网络的可持续发展水平;陕西省公路网的评价等级处于"良"和"次"间并偏向"良",公路网现状事故率较低,全省公路节点通达度和路网绿化率也处于较高水平,符合国家所倡导的发展绿色公路、环保公路等相关政策,但在高等级公路建设、公路网密度提高及交通噪声降低方面尚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物元综合评判模型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物元分析的综合评判模型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 ,本文建立了评判大气环境质量的物元经典域和节域 ,把每个监测点环境质量做为待评事物 ,计算待评事物与经典事物的关联度 ,对监测点所属的区域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实例表明 ,物元综合评判模型用于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是可行的。该方法具有计算简便 ,易于推广 ,便于计算机编程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针对影响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各种因素,从交通条件、土地条件、政策环境条件以及网络节点条件4个方面建立了配送中心选址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物元可拓法,并结合信息熵理论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考察待选地址到经典域和节域的综合关联度,建立了基于熵权和物元可拓法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最后通过模型应用对选址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境界外驻留矿体的开采技术难题,综合运用物元概念的可拓学理论与层次分析法,建立多层次多指标的岩质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模型,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得出安全等级标准及评价指标量值.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安全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根据可拓学理论构造经典域物元、节域物元和可拓集合中的关联函数,建立岩质边坡稳定性安全评价的层次分析法-可拓学模型,得到岩质边坡稳定性安全评价结果.经计算,岩质边坡稳定性综合安全评价的级别特征值为2.19,安全等级为Ⅰ级,边坡稳定性处于极稳定状态.研究结果与矿山以往运用RMR法和BQ法计算的评价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海州露天矿周边土质破坏情况,经过实地勘察和文献分析得出了土质破坏情况评价指标和等级,并提出了一种博弈-可拓模型对该问题进行评价.该模型利用可拓评价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分级标准,得到经典域、节域和待评物元,确定关联函数;使用博弈论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确定隶属等级.该算法优点在于:1可得到与相邻两个评价等级的趋近关系,以确定未来发展趋势;2可确定各因素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评价结果表明:海州露天矿土质破坏程度靠近Ⅱ级,且也略有向Ⅲ发展的倾向.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评价问题,综合运用AHP和可拓学理论,建立多层次多指标的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综合评价模型,得出安全等级标准及指标量值.运用AHP确定指标的权重系数,并依据可拓学理论构造经典物元、节域物元和关联函数,建立地下工程围岩的AHP-可拓学预测模型,依据特征值逐一确定30个待识别物元稳定性级别.计算结果表明,理论上适宜依据工程围岩稳定性的各层次指标的权重值和级别特征值,作为评价安全等级标准,对来自同一工程的样本稳定性识别较好,与突变级数法及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结果相吻合,该方法可用于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识别.  相似文献   

8.
基于块体化程度和物元可拓理论,提出一种适用于顶板稳定性分级的BET法( class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blocki-ness and extension theory) . 从三维空间上运用块体化程度指标刻化顶板围岩的完整性,建立以块体化程度、单轴抗压强度、节理条件和地下水条件为指标的评价体系;构建物元可拓模型的经典域、节域和待评物元,分析指标间不相容问题,用可拓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综合计算关联度,制定出稳定性分级方法与标准. 选取广西铜坑矿四个裂隙岩体试验区,进行BET分级法的工程应用研究. 将BET法分级结果分别与RMR法、RSR法、Q法等传统方法及BT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与其他各类分级方法相比,BET法所选指标体系更全面,评价方法更客观、科学,评价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9.
针对影响城市群运输通道可靠性的各种因素,从运输通道基础设施、通道网络结构、通道运输水平以及资源环境影响四个方面建立了城市群运输通道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物元可拓理论,考察待评物元到经典域和节域的关联度,建立了物元可拓模型的城市群运输通道可靠性评价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对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物元分析在巢湖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利用物元分析理论进行湖泊富营养化评价的模型,运用物元分析对巢湖水质富营养化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计算关联度得到综合评价结果,用实例与其它主要的几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令人满意.该法具有计算简便、评价合理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对经过整治后的沙河的不同河段的水质状况进行采样监测,按照水环境质量标准并对照整治前的状况,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现阶段沙河不同河段的水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沙河水质较整治前有明显改善,上游水质达II~III类水域标准,满足饮用水源要求,下游水质达III~IV类水域标准,满足娱乐、景观、灌溉用水要求.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套全新的水质综合评价体系——变权重水质综合评价体系。该变权重水质综合评价体系包括基于百分制的单因子评价方法、基于水质数据的动态因子权重确定方法以及两者结合形成的综合水质评价法。采用该评价体系对江苏中部某湖泊自动化水质监测站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单因子评价、因子权重计算以及综合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变权重综合水质评价体系既可以突出某因子剧烈变化对评价结果的直接影响,又能全面反映综合水质状况,适用于评价高频率水质监测数据样本。  相似文献   

13.
水质监测与3S技术的结合产生了基于GIS背景数据支撑的纵向连续水质监测方法,它能够用于水质条件在时间、空间上都快速改变且污染严重的城乡结合部河道对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进行确定和评估。本文采用外业纵向连续水质监测结合内业GIS背景数据整合分析方法,对温瑞塘河支流--划龙桥河进行了典型案例研究。研究显示,对于平原型水库型河网DO值陡降处对应污染点源、DO值陡降率与点源排污量线性相关,采用连续纵向水质监测方法能够有效确定和评估流域点源性污染。  相似文献   

14.
变权欧式距离模型在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加权欧式距离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针对不同的待评价单元和不同污染性质的污染物,根据污染因子的污染贡献率计算其权重;以n个污染因子为坐标轴,以水质标准中的Ⅰ级水质作为n维空间的"原点",结合权重计算出每个待评价单元以及水质标准中其他各级水质与"原点"的变权欧式距离,并将后者作为划分每个待评价单元水质级别的标准,从而建立了适合水质综合评价的变权欧式距离模型。用该模型对1996-2006年钱塘江支流东阳江许村断面水质监测数据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与灰色聚类法和模糊综合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水质实际情况符合较好,验证了变权欧式距离模型应用于水质综合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水动力水质模型是河流水环境容量研究中的常用工具,中国西部大部分地区中小河流缺少断面测量数据,成为制约这些区域河流水动力水质模型构建的关键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提出一种利用Google Earth遥感影像提取河流多期水面宽度,结合实测最大水深获取河流概化断面参数的方法,并分别用概化断面和实测断面在MIKE11下构建少资料河流一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对两种断面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断面模型计算的水动力水质因子无显著差异;在模拟河段的上段、中段和下段,两种断面模型对水位、流速、化学需氧量(COD)浓度的计算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少资料河流概化断面参数获取方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巢湖水质富营养化综合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2010年巢湖水质监测数据建立评价模型,并运用Matlab软件中的欧氏距离函数dist(ω,ρ)和绝对值距离函数mandist(ω,ρ)对巢湖水质监测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对照巢湖水质富营养化评价标准,评价结果一致,表明该评价方法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是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限制纳污红线的主要指标。实践中“监测频次少”直接影响了目标水功能区达标评价的进行。本文在分析现有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对于“监测频次少”情况下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方法,包括“定量核算—同水期数据替代法”和“定性推断—邻功能区评估法”,并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模拟评价结果与实际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说明本文提出的定量核算和定性推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为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地表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郑州市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源地花园口水源厂和邙山提灌站为评价对象,根据饮用水源地各监测点的实测数据以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其水质作出了综合评价,在计算评价指标权重时运用了信息论中的熵权法,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合理,从而为有针对性地保护饮用水源,进一步改善水质,优化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受污染的地下水进行水质分析,建立了该类水质的人工神经网络分级预测模型,采用已确定其污染级别的地下水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对网络进行训练,然后利用收敛的网络进行污染程度分级,其结果与实际的基本一致,这充分说明了利用神经网络预测该类水质受污染程度是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数据质量中约束规则描述的语义复杂性、 快速提取等问题, 引入本体技术描述数据质量约束规则等 要素的语义关系, 提出了元本体的思想, 对数据质量领域的核心词汇进行了提练, 并依据相关标准, 构建了与 领域无关的数据质量元本体模型。 在应用中, 特定领域可根据需求将该元本体模型实例化为用于描述本领域 的数据质量本体, 不仅解决了数据质量领域词汇共享与明确描述问题, 而且使数据质量复杂约束规则语义描述 得以解决。 同时, 以石油领域数据为例, 依据提出的质量本体元模型实例化出石油领域的质量本体模型, 定义 了各种推理规则, 并基于 Jena 推理机验证了构建的数据质量本体的合理性, 极大地提高了数据质量评估中约 束规则提取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