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达米特是当代著名哲学家,他从数学哲学出发,论证了意义理论是形而上学的基础,提出了从意义理论出发解决实在论与反实在论论争的新视角,阐述了语义上溯、比较研究、自下而上等具体地解决实在论与反实在论论争的方法.达米特的新视角对于当代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斯炎伟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76-79
20世纪80年代是当代先锋小说竞相上演的年代,它们在不停的花样翻新中实现着对传统和常规的超越与解构.然而要么是形式技巧上的局部挣脱,要么是观念意识内在逻辑的自我悖反.带有一定实验性的先锋文学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小心翼翼地或是快意地突围征程始终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困惑相伴.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初期英国妇女的反核和平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妇女的反核和平运动,根植于欧美60-70年代的女权主义理念之中.她们将和平运动与反官僚集团、反权威主义和反父权制联系起来,并且将男性拒斥于她们的和平理念之外,反映出她们在和平与战争问题上的偏颇与狭隘的立场.这既不利于妇女自身的解放,也不利于整个反核和平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宗艳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4,(11)
主体性是一个动态的生成性概念,从主体意识的萌芽到理性主体或非理性主体的确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然而,后现代哲学兴起之后,主体性的地位可以说从朝霞走向了夕晖。本文主要通过考察主体性的历史发展过程,揭示其地位逆转的根本原因,以说明后现代哲学反主体性的逻辑必然性以及在后现代哲学视域中主体性的合法形态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6.
引入了反模糊半群及反模糊半群补的定义,获得了反模糊半群补的充要条件;在给出保值模糊映射的基础上,证明了反模糊半群和正规反模糊半群的同态不变性.继而,引入了半群的反模糊(左、右、双、内禀)理想的定义,得到了反模糊(左、右、双、内禀)理想的充要条件和反模糊(左、右、双、内禀)理想在保值模糊映射下的同态不变性. 相似文献
7.
<正>2020年5月25日,美国非裔男子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暴力执法致死。该事件引发了席卷全美的反种族主义抗议浪潮,其爆发规模、影响程度,已经超过了2014年因密苏里州弗格森小镇白人警察枪杀黑人青年事件引发的"黑人的命也是命"的抗议行动。在这一波反种族主义抗议声浪中,再度出现"倒像"呼声。随着抗议行动的蔓延,"倒像"声势不断高涨,美国多地的南 相似文献
8.
9.
10.
从反硝化细菌种类、反硝化机理、影响反硝化的因素、反硝化细菌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等方面阐述近期的研究进展,同时结合当前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12.
19世纪,那些抱负远大的美术家以顽强的意志抗拒着传统习惯和流行趣味,用卓越的才能谱写着西方美术新的动人乐章: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印象主义及后印象主义,各流派承前启后、相互交汇却又独树一帜。文章着重剖析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这两大流派的绘画,比较两者诸多方面的相似和差异,达到对其艺术观念、表现形式、风格魅力的全面认识和深刻领悟。 相似文献
13.
杨庆余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0(1):49-53
沃纳·海森伯是被公认为 2 0世纪最具创新能力的思想家之一 ,他从修改经典分析力学的途径创立了量子力学的矩阵形式 ,并提出了著名的“不确定原理”.通过对海森伯在量子力学领域这两项重要发现过程的描述 ,来展示这位伟大思想家敏锐的思维历程和独特的科研风格 . 相似文献
14.
朱志德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6,13(2):57-59
<人间喜剧>是19世纪欧洲文学的一座丰碑,著作者巴尔扎克是19世纪欧洲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在文学史上的最大贡献是丰富和发展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他把文学创作提到社会研究的高度,用小说全面深刻形象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他以极大的独创性,塑造了一大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他重视经济细节的真实性,别出心裁地从经济角度反映社会变革和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5.
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k,1815-1898),德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用“铁和血”的手段和“容克式”的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获得了“铁血宰相”的称号;他利用欧洲各国间的矛盾和冲突,在欧洲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成功地施展了一套现实主义的外交策略,对近代德国的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和探讨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肖显静 《科技导报(北京)》2019,37(24):89-99
时间和空间存在,尺度存在,生态学实验对象的时空尺度(本体论意义上的,又叫“本征尺度”)也存在。对生态学实验对象的时空尺度认识的基本原则是让“生态学实验对象的时空操作尺度”(方法论意义上的,又叫“表征尺度”)与生态学实验对象的时空尺度相契合(认识论意义上的)。这是生态学实验时空尺度关联实在论。在具体的生态学实验过程中,有些生态学家或坚持生态学实验对象的时空尺度不存在,或坚持其虽然存在但是不可认识,从而走向工具论和经验建构论(反实在论)。这种立场与生态学认识的基本宗旨--认识自然界中存在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相违背,应该抛弃。而且,某些生态学家或出于生态学实验对象的时空尺度本身认识的困难,或出于“不发表便出局”及其他原因,一是将生态学实验对象的时空尺度之时空简化为牛顿的绝对时空观,而没有考虑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空观、普里戈金的“内时间”乃至引伸出来的“内空间”时空观,以及莱布尼兹的关系“空间观”乃至引伸出来的关系“时间观”,二是没有选择恰当的“粒度”和“幅度”进行实验,造成“用度失当”之误,三是没有进行充分的多尺度分析,造成“聚集偏差”,四是没有建构合适的模型,造成“鼠夹捕象”现象,五是没有正确识别“特征尺度”,造成“生态学谬误”。生态学实验者应针对上述不足,坚持正确的时空观,采取各种措施,以获得对生态学实验对象尺度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7.
现实主义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当代,亟需一种充满人道主义、批判精神和理想精神的现实主义精神.毕淑敏正是始终坚持以现实主义精神创作,实现着对现实主义创作的新的超越. 相似文献
18.
张丽萍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23(6):14-17
内部主义实在论从其理论渊源来说,远可追溯到康德主义,近受培斯基、戴维森、古德曼等人的影响较大,更直接的乃来自于对传统形而上学实在论的反判.从其发展走向看,呈现出走向人本主义和回归生活实践两大趋势. 相似文献
19.
当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名字在各个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刘震云的新写实小说《单位》中人物名字的姓氏化处理不仅宣告了一个大写的"人"解体,同时也增强了作品中艺术典型的涵盖力。 相似文献
20.
安丽霞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11):34-36
在黑格尔那里,理性是与现实同一的。这种同一在马克思看来有一种类似宗教的意味,它把人们带入理念的幻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法哲学进行了批判。在马克思看来,哲学的任务应该帮助人们抛弃理念的幻觉。这样人们才会对自己与周围的世界保持清醒,并作为一个有理智的人而行动。这就是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涵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