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闻见录》是近代北京第一份科技期刊.对《中西闻见录》中的物理学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并加以分析,认为《中西闻见录》中的《论音学》对于声学相关概念的定义科学合理,《蒸汽论》论述了水由液态向气态转化过程中发生的现象,《权量新法》系统提出了我国度量衡与国际度量衡接轨的建议和具体方法.这3篇文章在《中西闻见录》中专业性较强,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探讨北京第一份近代期刊《中西闻见录》中的数学知识,对其内容进行研究。原始期刊文献整理与分析、分类法。期刊中对代数学,特别是勾股术和天元术的研究;数论特别是整数表示和整数的素数判定的研究;几何学特别是圆问题以及正余弦的求法的研究以及数学问题的问与答形式的数学交流的研究。《中西闻见录》既介绍了中国古典数学和中国学者的最新学术成就,也介绍了西方数学史,对推动当时数学的研究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二十年前,偶读清马俊良所编《龙威秘书》(以下简称“龙”本),发现该书所选的传奇文在篇目以及内容上,虽与《唐宋传奇集》(鲁迅先生校录,以下简称“鲁”本)、《唐人小说》(汪辟疆先生校录,以下简称、“汪”本)差异不大,但在文字上时有出入。“鲁”“汪”本采用“善本”,诸如《太平广记》、《文苑英华》、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西闻见录》中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的内容分析,其中主要以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医学和其它科学知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中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医学等科学传播的主要内容的分析为研究19世纪末中西科学技术传播史提供文献支持。采用原始文献考证和分析的方法,结论《中西闻见录》所传播的知识既有西方新进的科技知识又有中国传统的科技知识。  相似文献   

5.
米芾《书史》记录了平生闻见的大量真迹法帖,考订探讨了与书法相关的诸多问题,是了解米芾书学思想,研究中国书法史的重要著作。本文对《书史》内容,《书史》与《宝章待访录》的关系,《书史》的成书时间等各方面进行详细考辨。  相似文献   

6.
一、误一书为二书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之《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分别收有《春渚纪闻》、《闻见后录》两点校本.《春渚纪闻》(张明华点校)页73卷五“古书托名”条:“世传王氏《元经》、《薛氏传入关于明《易经久《李卫公对问人皆际追着拐.通尝以享示奉常公也.”《闻见后录》(刘德权、李剑雄点校)页36卷五.“世传王氏《元经》、薛氏《传》、关于明踢入《李卫公对问》,皆际逸拟作。逸尝以私稿视苏明允也.”今按:王氏之书,经也,薛氏之传.经之疏解也,不当离析为二书.《郡斋读书志》、《它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经籍考》、《宋…  相似文献   

7.
《汉语大词典》是我国上世纪词典学界最重要的成果。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其中词目漏收问题比较严重。文章以唐宋笔记《邵氏闻见录》为语料而设定词条,指出《大词典》存在漏收词条的问题,并给予补正,以期对《大词典》修订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邵氏闻见前录》。安利有今日的成就,几大系统的脚踏实地功不可没。系统犹如安利的双足,没有双足,安利将无法前行,同样,双足也需要大脑的指挥,才能正确地走向成功彼岸。  相似文献   

9.
唐张文成的《游仙窟》语言通俗浅易,是研究唐代口语的珍贵语料。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就收有此文,并说:"唐人口语,尚赖此略存。"早在20世纪80年代,郭在贻先生就解释了《游仙窟》中"狐玉"等30多个词语,但后人对该文词汇涉猎不多。不揣浅陋,补充解释《游仙窟》中的4个词语,以就教方家。  相似文献   

10.
朱熹与吕祖谦合编《近思录》,本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朱熹的影响和学术地位,时有抹煞吕氏名字现象的情况发生。虽有像《四库全书总目》这种权威著作力陈其非,仍未肃清影响。勾稽朱、吕文集与两人往来书函,剖析《近思录》中具体内容,不仅可以揭示当时编纂史实,还能确立吕祖谦在《近思录》编纂中真实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1.
梳理了幻灯技术早期传入及其在清代传播和应用的相关史料,重点研究了1873年4至7月发行的《中西闻见录》中连载的长文《镜影灯说》,对其中有关幻灯机构造、光源制作、幻灯片制作及幻灯机的使用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镜影灯说》是晚清论述幻灯机及相关知识最为系统和详细的文献.对《镜影灯说》刊行后一段时期幻灯技术传播和应用的情况也进行了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对《中西闻见录》中两则典型的光学知识进行详细地解释和分析,将其中叙述的科学史和光学实验与现在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认为这两则光学知识在科学传播方面,较为及时地介绍了当时西方的一些科技成果,但介绍的内容与现在的文献研究存在着一些小的差异和偏差。  相似文献   

13.
南朱《御枇石经》,又你《南宋太学石经》《南朱石经》。现藏杭州碑林。石经为宋高宗赵构(1107-1187)亲笔所书,部分为吴皇后代笔,时间约在绍兴五年至十三年(1135-1143)。临安知府张墩奉诏摹石,刊刻于绍兴十三年至十六年(1146),立于临安太学(今杭州庆春路西端前洋街岳飞旧宅)。内容包括《周易》《尚书》《毛诗》《春秋左传》全帙,节录《礼记》五篇和《论语》《孟子》等七经,卷末皆刻秦桧跋语(后皆毁去)。淳熙四年(1177),诏临安府特建“光尧石经之阁”贮立之。宋人《中兴小纪》《四朝闻见录》《石刻铺叙》等均有记载。  相似文献   

14.
"神会来参"是我国禅宗历史上一宗著名的公案。本文从七个方面对《祖堂集》、《景德传灯录》和《五灯会元》对"神会来参"公案记载之差别进行了详细的考查,为进一步研究青原行思与菏泽神会以及早期禅宗的历史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是"字是《逆臣录》中的高频用词,至明代"是"字用法已高度成熟,但是受法律文书这种文体的影响,《逆臣录》中的"是"字既在继承的基础上体现新发展,又呈现出与同时代文献中"是"字用法的不同面貌,就此,本文对《逆臣录》中"是"字用法作全面考察。  相似文献   

16.
时间质地尺寸题识印鉴:壬寅(1962年)春二月稿纸本,朱刷方格26.6cm×38.1cm《题长洲章氏藏先曾祖手书纨扇面及遗像二绝旬(并叙)》……。容翁我兄教正。平伯弟衡录初稿。尚有余幅,日前有《戏题(思凡·下山)》七律一首,并录博一笑。平伯(朱),平伯之章(白):大为心赏  相似文献   

17.
《菌谱》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食用菌研究专著,其成书受到仙居自然环境、南宋饮食风尚以及陈仁玉个人生活经历的共同影响.《菌谱》的内容反映出宋代谱录著作分类的一般方法,体现出宋代农业生产中技术化、商品化加强的趋势;它的首创性为后代食用菌研究开辟了范例,提升了食用菌消费的热度.与宋代前期所著谱录相比,《菌谱》具有更强的实用性,这种书写转型是宋代文化、经济、思想演变的重要体现.《菌谱》为代表的谱录见证了宋代"农"与"学"的结合,种类繁多的谱录之作可以视为传统农业生产学术分科的雏形.  相似文献   

18.
《近思录》集"北宋四子"语录622条,分道体、为学、致知、存养、克己、家道、出处、治体、治法、政事、警戒、辨异端、观圣贤14卷,以"实用伦理人生哲学为核心",是袖珍版的理学体系,也是后世传刻最多、流布最广的一部著作。梳理韩国学者宋熹准先生主编的15~19世纪韩国《近思录注解丛编》和陈荣捷先生《朱子之〈近思录〉》附录四所考韩国著述,可以考察《近思录》在韩国的研究与传播情况。  相似文献   

19.
现存所谓孔尚任《会心录》第六则是完全抄袭清中叶沈德潜于1731年时的《说诗晬语》而成,而此时孔尚任已经离世13年.再参照《四库总目提要》的说法,现存的《会心录》体例与四库馆臣描述不符,因此现存《会心录》绝非为孔尚任《会心录》而是伪作。  相似文献   

20.
《中西闻见录》是清朝晚期在北京产生的第一份期刊,对该刊的主要编辑人员和作者进行介绍和分析,其中外国作者的文章对西方近代科技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近代科学观念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中国作者的文章大多为原创,为当时的晚清社会孕育了一种学术研究和讨论的新气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