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加拿大曾存在相当严重的反犹主义,其主要表现为移民准入歧视、社会歧视和隔离以及时而发生的暴烈性攻击。大危机影响下的加拿大社会普遍存在对犹太人的反感和排斥,其中英裔加拿大人主要受到英国反犹主义的影响,而法裔社会的反犹主义则被天主教会神圣化和法裔民族主义合法化而盛行。加拿大犹太族群的隔闭性也加剧了其他族群因传统成见所导致的排斥和敌意。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能否树立科学幸福观不仅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幸福观伴随社会的转型与变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论文将承接笔者对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大学生幸福观演变的有关研究,继续探讨20世纪90年代大学生幸福观的演变历程:重新反思--多元发展--理性渐强.追溯大学生幸福观变化的轨迹,寻找大学生幸福观演变的规律,对当代大学生科学幸福观教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能否树立科学的幸福观不仅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幸福观伴随社会的转型与变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生幸福观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觉醒与反思,到80年代中期的探索与迷惘,再到80年代末期大学生幸福观的分化与冲突……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不断演化的历史过程。追溯大学生幸福观变化的轨迹,寻找大学生幸福观演变的规律,不仅有着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而且对当代大学生科学的幸福观的形成也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20世纪以来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系统考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小学数学课程目标改革的演进轨迹,对于更好地理解现今的新课程标准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从而使得课程目标能够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能否树立科学的幸福观不仅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幸福观伴随社会的转型与变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生幸福观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觉醒与反思,到80年代中期的探索与迷惘,再到80年代末期大学生幸福观的分化与冲突……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不断演化的历史过程.追溯大学生幸福观变化的轨迹,寻找大学生幸福观演变的规律,不仅有着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而且对当代大学生科学的幸福观的形成也有十分重要的买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20世纪20年代末到70年代末,是中国社会经历大变革的时代.国内战争、抗日战争及共和国成立后政治风云激荡,成为"社会历史批评"生成演变的重要社会背景.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价值观的制约,及俄苏诗学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复杂影响,"社会历史批评"经历了从多元批评范式到单一模式化、从主流批评上升为主导批评的历史变迁.本文仅以政论批评、认识论批评和主体批评等"社会历史批评"的三种类型为样本,粗略勾勒其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中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7.
维吾尔族麦西来甫的形成、发展及功能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西来甫广泛流传于天山南北的维吾尔族民间,是维吾尔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传统民俗娱乐活动。作为维吾尔传统文化的麦西来甫在时空流转中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变化,因此其社会功能也在演变之中。  相似文献   

8.
对于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最基本问题之一,学术界对于这个问题还在激烈地探讨之中,为了能使我们正确全面地理解这个概念,我们需要运用历史生成的方法,对马克思恩格斯和中国共产党关于这一概念范畴的论述进行分析,并对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做出比较,得出概念的认识要紧紧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正确处理好主客体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要能够科学的处理和运用好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三种语境:政治语境、学术研究和现实生活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9.
文章试图以现当代文学中父亲形象书写的两种修辞变换为切入点,考察父亲形象的文学叙事如何与社会现实、现代国家政治伦理建构之间互动、同构及其间所存在的复杂语义关联,以此说明作为象征性行为的文学叙事与现代国家政治伦理建构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0.
范庆华 《科技信息》2010,(17):340-341
我国的招贴设计具有悠久的历史,通过回顾我国20世纪30年代以前招贴设计的发展历程,论述这门历久弥新的设计形式在我国的社会历史发展、经济建设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作用以及它作为一种艺术形态所凸现出来的独具魅力的文化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30年代前后,民族危机严重使得有识之士纷纷奔向西北,寻求救国之路。地处甘肃西南边区的拉卜楞是诸多旅行者考察的向往地。他们多用笔记载了自己的见闻,为当时研究和开发西北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留下了一份份珍贵的民族志材料。本文以马无忌1941年所著的《甘肃夏河县藏民调查记》一书为蓝本,试图重塑20世纪40年代初拉卜楞藏民社会的原景,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一 何种现代:单一的还是多元的?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始终深刻地卷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之中,除了随波逐流、投机迎合,甚至是拉起虎皮作大旗之外,更可贵的选择是以"文学"的方式介入社会,将社会变革的能量转化为文学更新的动力.就像鲁迅那样,他厌恶的是"只能骗骗盲试官的""赋得革命,五言八韵",从未否认"文学"必须回应"大革命"的挑战,创造真正的、反思性的"革命文学":"我以为根本问题是在作者可是一个‘革命人',倘是的,则无论写的是什么事件,用的是什么材料,即都是‘革命文学'.  相似文献   

13.
报纸作为后人观察当时人们生活的一个窗口,报纸广告是其中极具社会学研究价值的一个视角。以旧上海时期的中国名报《申报》的副刊《申报自由谈》1933年所登载的广告为个案进行分析,剖析在新旧文化、中西文化交融汇合时期中国人的心态及当时的社会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期,学术界就发起了一场农业立国和工业立国的论争,经过20年代论战的高潮和30年代相对的沉寂,40年代初再度拉开阵势.在短暂的交锋之后,各方殊途同归.这次论争的意义在于农业工业化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由此引发了对战后经济建设道路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期,学术界就发起了一场农业立国和工业立国的论争,经过20年代论战的高潮和30年代相对的沉寂,40年代初再度拉开阵势。在短暂的交锋之后,各方殊途同归。这次论争的意义在于农业工业化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由此引发了对战后经济建设道路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探讨20世纪90年代的社会精神生活问题,首先必须直面的基础是市场社会的发展.1978年以来,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的改革开放为整个中国社会展开了一幅全新的经济增长蓝图,全民上下都卷入了一场关于"现代化"的主导想象模式中,通过政府的一系列举措,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一的经济增长方式被彻底转变,市场成为了资源配置、利润分配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