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分离水中对氨基酚的新方法,考察了萃取体系中的硫酸铵用量、正丙醇用量、pH值对萃取率的影响,通过L9(33)正交试验对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萃取条件为:pH值为4.5,硫酸铵用量为15.0 g,正丙醇为20 mL,在最佳条件下经过3次连续萃取,萃取率达99.41%.改进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对氨基酚含量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准确、萃取率高,处理过的含对氨基酚的水样达到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二元双水相体系对欧李种仁清蛋白和球蛋白的萃取条件,采用(乙醇+丙酮)(二者体积比为1∶2)/硫酸铵构成的二元双水相体系,对欧李种仁的清蛋白和球蛋白分别进行萃取,通过比较2种蛋白在此二元双水相体系中的分配系数、回收率等特性,最终确定欧李种仁清蛋白和球蛋白的最佳萃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二元双水相体系组成为27.5%(乙醇+丙酮)(二者体积比为1∶2)和26%硫酸铵时,清蛋白的分配系数最小,萃取率达到最大;当二元体系组成为17.5%(乙醇+丙酮)(二者体积比为1∶2)和24%硫酸铵时,球蛋白的分配系数最小,萃取率达到最大。二元双水相体系为分离清蛋白与球蛋白提供了新的途径,在植物来源的清蛋白与球蛋白提取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双水相萃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分离/富集技术,具有简单、省时、高效和绿色无污染等优点,已被应用于金属离子的定量分离萃取、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以及天然产物的提取等领域.目前的双水相体系主要包括聚合物-聚合物双水相体系、聚合物-盐双水相体系、离子液体-盐双水相体系和小分子有机溶剂-盐双水相体系,但由于有机溶剂易挥发不稳定、离子液体成本较高和两种聚合物体系的粘度较大等问题,影响了这三种双水相体系在工业规模化生产中的应用.而聚合物-盐双水相体系用盐代替聚合物-聚合物双水相体系中的一种聚合物作为成相物质,在降低体系粘度和生产成本的同时,保留了聚合物生物相容性好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活性物质、天然产物及抗生素的分离纯化,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分析聚合物-盐双水相体系的理论及应用研究进展,希望对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有所帮助和启发.  相似文献   

4.
利用聚乙二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研究二苯偕肼-铬(Ⅵ)配合物的显色和萃取分离条件,建立了萃取、分离、测定于一身的非有机溶剂(水相)萃取光度法,并用于钢中微量铬的测定.实验表明,在0.18-0.35 mol/L的硫酸溶液中,在硫酸铵存在下,Cr(Ⅵ)与二苯偕肼的配合物可被聚乙二醇(PEG)相萃取,且最大吸收峰为55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50=3.0×104L.mol-1.cm-1铬(Ⅵ)浓度在0~55μg/25 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此法用于测定钢中铬,操作简便,安全无毒,分析速度快,是一种集萃取分离与测定为一体的测定结果准确的测铬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螺旋藻为原料,采用PEG2000-硫酸镁双水相体系对螺旋藻粗提液中的藻蓝蛋白和多糖进行分离。分别探讨了PEG2000质量分数、硫酸镁质量分数、离子强度、体系pH及萃取次数对双水相体系萃取藻蓝蛋白与多糖的影响,设计正交试验优化萃取条件,并考察了螺旋藻的反萃取体系条件。结果表明:当硫酸镁质量分数为14%,PEG质量分数为6%,KCl质量分数为0.5%,体系为p H4.0时,为优化双水相萃取体系。螺旋藻水提液通过双水相萃取,藻蓝蛋白富集于上相,萃取率为93.91%;下相中糖类萃取率为59.58%。收集上相,采用12%PEG,6%硫酸镁的双水相体系对藻蓝蛋白进行反萃取,藻蓝蛋白反萃取率为99.06%。螺旋藻水提液经过PEG2000-硫酸镁双水相体系萃取与反萃取,藻蓝蛋白回收率达92.66%,藻蓝蛋白纯度由0.78提高到2.64。  相似文献   

6.
灯盏花素在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中的分配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灯盏花素在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中的分配行为,重点对双水相的形成、硫酸铵用量和初始pH值对分配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盐水相、丙醇初始体积分别为10.0 mL和4.0mL,硫酸铵用量为3.5 g,初始pH为4.08条件下,灯盏花素的最大分配比达107.5,相应的萃取率达97.7%.在实验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二元弱酸"分配模型.  相似文献   

7.
利用聚乙二醇一硫酸铵双水相体系,研究二苯偕肼一铬(Ⅵ)配合物的显色和萃取分离条件,建立了萃取、分离、测定于一身的非有机溶剂(水相)萃取光度法,并用于钢中微量铬的测定.实验表明,在0.18-0.35mol/L的硫酸溶液中,在硫酸铵存在下,Cr(Ⅵ)与二苯偕肼的配合物可被聚乙二醇(PEG)相萃取,且最大吸收峰为55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50=3.0×10^4L·mol^-1·cm^-1铬(Ⅵ)浓度在0~55μg/5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此法用于测定钢中铬,操作简便,安全无毒,分析速度快,是一种集萃取分离与测定为一体的测定结果准确的测铬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用异丙醇-NaCl-H_2O双水相体系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高效提取并测定了饼干中的两种抗氧化剂: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2,6-二叔丁基羟基甲苯(BHT).实验考察了双水相体系的形成条件,并探讨了双水相体系对BHA、BHT的萃取效率.结果表明:异丙醇对样品中BHA、BHT有较高的提取效率,NaCl具有较好的盐析分相作用.饼干中的抗氧化剂(BHA、BHT)的萃取率与异丙醇水溶液的体积分数有关,当双水相体系中水与异丙醇的体积之比约为3∶2时,异丙醇与饼干中的抗氧化剂(BHA、BHT)可充分接触,萃取率较高.比较了双水相萃取法与非水溶性溶剂提取法的提取液中脂溶性杂质的含量,结果表明,双水相体系萃取液中脂溶性杂质含量较低,加入C_(18)与PSA吸附剂即可去除杂质,简化了净化步骤.该方法适用于测定饼干中的抗氧化剂(BHA、BHT),回收率为85.7%~99.7%,检出限为2.6~5.3ng/g.  相似文献   

9.
以海洋烟曲霉菌为出发菌,在适宜的发酵条件下进行培养,提取代谢产物并检测其对白色念珠菌抑菌性.分别以硫酸铵、石油醚、乙酸乙酯为萃取剂,研究硫酸铵质量分数和有机溶剂的pH值对海洋烟曲霉菌代谢活性物质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粗酶液的适宜萃取条件:萃取剂为石油醚,pH值为6,粗酶液与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1.采用质量分数为70%的硫酸铵沉淀,萃取活性物质的酶活性最大为16.0μkat.L-1,比原粗酶液的酶活(7.9μkat.L-1)提高1倍;而采用石油醚为萃取剂,所萃取活性物质的酶活性最大为20.5μkat.L-1,比原粗酶液的酶活提高2.58倍,且抑菌性能最好,抑菌率达60%左右.  相似文献   

10.
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醇等)在无机盐存在的条件下能与水分成液-液两相,该体系已被应用于金属离子、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萃取本文首次利用乙醇-盐-水液-液双相体系进行滥用药物--咖啡因和罂粟碱的萃取分离研究,得到部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