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微量热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鳙鱼肝脏线粒体代谢的产物曲线,建立了热动力学方程,得到了线粒体在活性增长期的增长速率常数k,平均比增长速率k/m等。实验结果表明,同一物的同一器官线粒体,其不同温度下的产热曲线的形状相同,反映了线粒体的固有特征;不同温度下线粒体代谢各阶段的时间不同,其单位线粒体产热量亦不同。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汕优63(F1)线拉体代谢产热曲线以及不同浓度钕(Ⅲ)(0,8.0,15.0,20.0,40.0,60.0mg·L-1)的影响通过LKB-2277生物活性检测仪,采用安培瓶法在30℃进行检测.从所得到的代谢热曲线,计算各浓度处理组以及对照组活性恢复期速率常数(K1),最大产热功率(Pm)以及总代谢热量(Q).结果表明,低浓度钕(Ⅲ)促进了线拉体代谢,而高浓度钕(Ⅲ)抑制了线粒体代谢,这种影响是律和稀土元素对植物的作用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利用LKB2277生物活性检测系统,测定了用含不同浓度NaF饮水喂养的小白鼠肝脏线粒体代谢热曲线,实验表明,饮水中NaF浓度增加,最大热功率增大,代谢产热增加,停滞期和活性维持时间缩短,热曲线测定完毕后的样品ATP浓度分析表明,随着NaF浓度增加,系统的ATP浓度降低,结合透射电镜对肝细胞超微结构研究结果,根据化学渗透假说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完满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用微量热法测定了大肠杆菌和该菌在水杨醛氨基葡萄糖Schiff碱钴配合物〔Co(Ⅲ)-SG〕作用下的热谱曲线,计算了速率常数k,传代时间G、抑制率I,总产热量Q,单个细菌的平均产热量Q0和每分钟单个细菌的产热量Q0^-,建立了大肠杆菌生长代谢的部分参量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大肠杆菌在不同温度和Co(Ⅲ)-SG药物作用下的代谢抑制,并发现可用t,tr,tg和Q0^-定量表征在不同温度下大肠杆菌的生长代谢和  相似文献   

5.
细菌最适生长温度的微量热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文[1~5]工作的基础上,用限制性条件下生物群体有限增长模型,对不同温度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葡萄球菌的热谱进行了处理,求得了细菌的生长速率常数k、衰减速率常数β、细菌增长的最大倍数M、最大数目K和单个细菌的发热功率P0.得到了线性的热动力学方程,建立了K和温度T的定量关系,获得了最适生长温度Tm1 基本理论  细菌在一有限的环境下生长时,由于营养物质供应不足或生存空间受限,或代谢产物积累造成对生长的抑制等原因,使细菌的生长速率逐渐减小.比利时数学家Verhulst推导出限制性条件下,生物群体增长规律的数学方程,…  相似文献   

6.
用微量量热计测定了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在牛肉膏汤液体中不同温度下的产热曲线,按限制性条件下微生物生长模型进行了处理,求得了细菌的生长速率常数k,衰减速度常数β和在实验条件下细菌增长的最大倍数M和细菌的最大数目K,建立了细菌生长速率常数k和细菌生长温度T的定量关系,得到k=0时的温度T0,即细菌的最低生长温度。  相似文献   

7.
用2277热活性检测系统测定了两株石油菌(B-1,B-2)在不同温度和酸度下的产热曲线,应用微生物在限制性条件下的生长模型,得到了细菌生长的产热曲线方程ln〖Pm/P(t)-1〗=lnM-kt。求得了细菌的生长速率常数,建立了细菌的生长速率常数与温度和酸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得到了细菌生长的最低、最适、最高温度和最适酸度。B-1生长的最低、最适、最高温度和最适酸度分别为29.1℃,50.4℃,54℃和  相似文献   

8.
用微量热法测定了大肠杆菌和该菌在水杨醛氨基葡萄糖Schif碱钴配合物[Co(Ⅲ)-SG]作用下的热谱曲线,计算了速率常数k、传代时间G、抑制率I、总产热量Q、单个细菌的平均产热量Q0和每分钟单个细菌的产热量Q0.建立了大肠杆菌生长代谢的部分参量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大肠杆菌在不同温度和Co(Ⅲ)-SG药物作用下的代谢抑制,并发现可用t、tr、tg和Q0定量表征在不同温度下大肠杆菌的生长代谢和药物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用微量热计测定了8种细菌在相同培养基下代谢完整的热谱曲线,并对几个温度下在指数生长期的热谱图进行了动力学处理,得出不同了温度下细菌生长的速率常数和激活能。这些数据为药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LKB2277生物活性检测系统,测定了家鸡两个品种的心脏和肝脏线粒体的活性及其代谢热。结果表明:这两个品种鸡的心脏和肝脏线粒体热谱图各异,AVIAN心脏和肝脏线粒体的总体谢时间和总代谢热量大于STAR-CROSS288。讨论了热谱图与不同品种鸡的线粒体代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八通道微量热法探讨槲皮素镧配合物对粟酒裂殖酵母细胞生长代谢热动力学的影响。测定在槲皮素镧配合物作用下S.Pombe细胞的生长代谢产热曲线,并研究其生长速率常数(k)、最大发热功率(pmax)、达最大发热功率时间(tmax)和抑制率(I)等热动力学参数。微量热结果表明:随着槲皮素镧配合物浓度c的增大,最大发热功率pmax和速率常数k减小;达最大发热功率时间tmax和抑制率I增大。研究表明槲皮素镧配合物对粟酒裂殖酵母细胞生长代谢产生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八通道微量热法探讨槲皮素镧配合物对粟酒裂殖酵母细胞生长代谢热动力学的影响。测定在槲皮素镧配合物作用下S.Pombe细胞的生长代谢产热曲线,并研究其生长速率常数(k)、最大发热功率(pmax)、达最大发热功率时间(tmax)和抑制率(I)等热动力学参数。微量热结果表明:随着槲皮素镧配合物浓度 c 的增大,最大发热功率pmax和速率常数k减小;达最大发热功率时间tmax和抑制率I增大。研究表明槲皮素镧配合物对粟酒裂殖酵母细胞生长代谢产生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四种鱼肝线粒体热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LKB-2277生物活性检测系统,测定了四种鱼肝线粒体的活性及其代谢热。发现线粒体从生物中分离出来以后具有一定活性,并能利用自身营养物生长很长一段时间,四种鱼肝线粒体热谱图各异,但与细菌热谱相似,讨论了热谱图与线粒体代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用微量热法研究了Na2SeO3和箬叶多糖FⅢ对大肠杆菌作用的产热曲线,得了大肠杆菌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速率常数K等参数。实验结果表明,Na2SeO3在低浓度下对大肠杆菌生长有促进作用,在高浓度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箬叶多糖FⅢ和硒等叶多糖FⅢ对大肠杆菌生长代谢无抑制作用、硫酸酯多糖FⅢ对大肠杆菌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马协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线粒体能量释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马协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马其保持系水稻线粒体能量释放热谱和DSC曲线,探讨了它们在恒温和变温条件下能量释放规律和特性。结果表明马协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线粒体在其能量释放过程中放热量较大,能垒较高且机制较为复杂,故其能量释放速率则较其可育系小。  相似文献   

16.
用微量热法测定了不同酸度和不同温度下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的热功率-时间曲线,应用热动力学理论和对比进度法解析出反应的米氏常数(Km)和最大速率(Vmax),并得出速率常数k2,建立速率常数与酸度和温度间的关系式,从而获得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的最佳酸度和最佳温度。  相似文献   

17.
Schiff碱药物与细菌作用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利用微量热法测定了大肠杆菌以及大肠杆菌在6种Schiff碱药物抑制下的生长热谱,找出了该细菌生长的最佳生长温度,获得了该细菌在不同条件及抑制情况下生长代谢的速率常数,并借助化学反应中分子碰撞理论计算了该细菌生长的生长活化能,在此基础上借用化学反应速率的活化络合物理论模型对大肠杆菌生长代谢的生化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18.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芽孢杆菌代谢过程中孢外酶的活性,得出酶活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并计算了活力增长常数,37℃时k'为0.0134/min,此结果与前人用LKB-2277生物活性仪测出的热谱曲线,生长速率常数k+分相近。  相似文献   

19.
利用差式量热扫描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研究不同类型的果蔬在同一温度段(-40~30℃)下的焓值,分析了果蔬焓值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并且建立了相关因素与焓值的预测模型。研究发现:果蔬焓值随温度上升分为三段,糖类、淀粉类、纤维类、蛋白质类从-40℃开始缓慢增,中期增长速率加快,且在-10℃以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15℃后呈线性增长;而脂肪类在-20℃之前缓慢增长,然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最终达到稳定状态后增长速率均不超过2kJ/(kg·℃)。各个种类果蔬的焓值在同一温度下,水果类的焓值高于蔬菜类,通过分析温度与焓值的拟合情况,可以预测果蔬的焓值。  相似文献   

20.
微量量热法研究细菌对头孢曲松钠和钩藤碱的耐药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瑞典Thenml Metric AB公司制造的新型微量量热仪(3114/3236 TAM Air)测定了不同浓度的头孢曲松钠、钩藤碱对大肠杆菌代谢作用的热功率一时间曲线,计算出细菌代谢的生长速率常数,建立了生长速率常数与药物浓度的关系,进而确定了最小抑菌浓度,在亚抑菌浓度下培养耐药菌,测出在亚抑菌浓度作用下的每一代耐药菌生长代谢的热功率一时间曲线,计算出每一代耐药菌的生长速率常数,建立了生长速率常数与传代次数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了细菌对中西药耐药性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